中信出版

其他

横扫7项大奖,奥斯卡最佳影片《奥本海默》的隐藏细节,都在这里了......

毫不意外的,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影片由《奥本海默》获得。此外,《奥本海默》还获得了最佳导演、最佳男主、最佳配乐、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男配等大奖,13项提名,7项大奖,《奥本海默》成为这届奥斯卡最大赢家。这部电影的主角,是大名鼎鼎的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堪称20世纪科学界的悲情巨星,生前成就非凡,但同时也蒙受了不白之冤。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于同名原著、普利策奖获奖传记作品《奥本海默传》,中文版已由中信出版于去年9月同步推出。不少小伙伴看完长达3小时的剧情后表示,要看懂《奥本海默》还是有些难度的:时长3小时、电影的非线性叙事、出场人物众多、台词密度高……那么,这本原著《奥本海默传》可以说是一本观影后的揭秘指南,补充了电影里隐藏的海量细节。点击图片,即可购买书中还贴心地随书附赠人物关系图谱,让大家观影前“有备而来”。普罗米修斯《奥本海默》整个电影达到了惊人的三个小时时长,但几乎没啥尿点,每一帧镜头里都浓缩了大量的历史与科学知识。原著对理解电影《奥本海默》至关重要,就连导演诺兰自己都说:“如果没有凯·伯德和马丁·舍温的原著,我想我是不会拍这部电影的。”总之就是,几乎没有一个人能自信地拍着胸脯说,我能完全从头到尾看懂整部电影!诺兰与《奥本海默传》作者凯·伯德诺兰影片的开头,以美国的普罗米修斯比喻奥本海默,不懂背景的中国观众就会觉得非常奇怪。但其实,这一比喻正是来自于本片的灵感来源和原著传记《奥本海默传》——“美国的普罗米修斯”是这本书英文版书名“American
3月11日 上午 11:45
其他

每天空闲时间少于2小时的人,正在陷入“时间贫困”……

2024一开年,很多人都忙着列新一年的规划:每周运动、自己做饭、学外语、搞副业赚钱、发展一门爱好……现实总是打脸的,每年都是计划100%,实现5%,原因往往是:没有时间。这两周,阿信读了自家的一本新书《时间贫困》,作者凯茜·霍姆斯教授提出了一个“时间贫困”的概念,如果你总感觉要做的事情太多,而时间太少,那么你就已经陷入了“时间贫困”……加州大学明星教授作品《时间贫困》点击图片,即可购买这并非危言耸听,阿信读完之后深有同感。比如工作了一天之后,睡前是一天中最宝贵的时间段,因为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可支配时间。许多人选择了“报复性熬夜”,这样虽然延长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却并不会让人感到幸福,反而加深了疲惫。如何摆脱时间贫困?如果让有限的时间过得更幸福?每一个感到时间不够用的朋友,或许都可以从这本《时间贫困》中找到一些帮助。那么,在新年的开头,重新规划一下自己的时间吧,一起摆脱时间贫困。每日空闲少于2小时,或多于5小时都会不幸福“时间贫困”是一种主观感觉,即要做的事情太多,而时间太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管理学院教授凯茜·霍姆斯(Cassie
1月13日 下午 3:26
其他

如何坦然面对这个不确定的时代?

9月7日晚上,《历史的温度》系列作者张玮(馒头大师)在“馒头会客厅”第二期,邀请了著名金融学者、《金钱永不眠》系列的作者香帅老师。直播中,对于历史上的一些转折、个人在不确定时代的抉择与应对等话题,两位老师进行了探讨。以下就是本场对话的精华部分,希望他们的思考与讨论能对你有所启发。百年未遇之大变局馒头大师:这几年来,尤其是从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很多人都说,我们正处于一个百年未遇的大变局时代。对于这种看法,香帅你怎么理解?香帅:从1945年二战结束到60年代,这是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从60年代-80年代左右,美苏争霸这个格局下仍然往前走;从1991-2018年,这是全球共识最强的时代。全球化、经济增长,加上网络技术的飞跃,整个全球化往前迈了一大步。所以从1945年到2018年,全球始终处于上行的态势——经济全球化,技术不断突破,全球持续融合和增长。这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仅仅用了几十年,全球财富就翻了220倍。这段时期有些和之前不一样的特征。1.信用货币时代,拥有向未来借款的能力,但泡沫也更大。1971年以后全球进入信用货币社会,信用货币就是你可以用未来作为抵押品来支撑现在的发展,但缺陷是如果人不能控制住欲望,不停地借未来,就会出现泡沫,像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90年代以后,泡沫经济越来越盛行,人类一次次从泡沫中苏醒,但泡沫却一次比一次大。你看9·11事件以后美国放了一次水,2008年以后又放水,维持了十几年的稳定。现在放的水是原来的数倍,后果却还未显现,原来没看到过的泡沫,谁也不知道吹到什么地步会破。2.高度金融化,泡沫化,导致全球贫富分化,社会出现裂缝。泡沫导致两个后果:一个是社会动荡;另一个就是金融资产涨价,全球贫富分化。贫富分化导致关于“增长”的共识出现裂缝,这是2018年贸易摩擦的底层逻辑。到2020年大放水之后,贫富分化趋势更强:2020年到现在,全球前100名的富豪的资产总额大概翻了一倍,底层大概30多亿人却折损了很多财富,分化加剧。内部问题外部化,这是政治上惯用的策略,全球贸易、金融、格局都因此发生变动。这个时间节点还碰到两个“冲击”:第一,中国从高速增长到中速增长,从制造业到服务业,正在艰难完成新旧经济的转型。第二,数字技术大幅迭代,开始影响生产关系,进而影响政治格局。整体上,全球经济格局、经济增长模式、数字技术进步都发生巨大的改变,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几个维度上判断:我们确实进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馒头大师:你的话给我很多启示。其实在说我的观点之前,我们不妨先倒过去看前一百年,也就是1922-2022年。请问:过去的这一百年变化小吗?绝对不算小吧?我外婆1931年出生,今年91岁。这个年龄在现在的高寿人群中其实并不稀奇,但一旦嵌入历史事件,就很唏嘘了。我外婆是在1931年出生的,那一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到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时候,我外婆已经是学龄儿童了。从理论上来说,她可能从电台里听到过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发动反击的消息,她也可能在报纸上看到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日本投降时她14岁了,新中国成立她已经是成年人了。她过了而立之年,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消息,在不惑之年知道了尼克松访华,而到了快要知天命的年纪,迎来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我以前是体育记者,中国体育圈曾有个著名的“奥运三问”:中国什么时候能派自己的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什么时候能得到一枚奥运金牌?什么时候能举办一场奥运会?——这在一百年前像遥不可及的目标。但我奶奶全经历了: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时,她刚满周岁;中国人第一次在奥运会夺金时,她53岁;中国人第一次举办奥运会时,她77岁。她从“电话”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到现在可以使用智能手机。从“汽车”长什么样子也没见过到现在可以坐飞机出国旅游。这过去一百年她变化不大吗?我觉得还是挺大的。但为什么说我们现在依旧面临一个百年未遇的大变局?我自己觉得,至少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战争。我觉得过去的一百年或者再往前推一百年(1820-1920年),这两个百年翻天覆地的变化的背后,一个重要的推手是战争。两个百年,有两场世界大战,这还不包括改变全世界人口最多国家命运的“鸦片战争”这种局部战争。而就目前而言,我们暂时没有看到全世界范围内爆发战争的迹象——可能在核武器被发明之后,这种概率被大大降低了。而今后的大变局,很可能将围绕你所说的数字技术也好,平台经济也好,各种诉诸战争的“战争”,没有硝烟的战争。所以这可能是我们说“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原因,很可能是新形式的“变局”。第二,从逻辑上来说,我们可能站在“百年未遇的大变局”的门槛上,所谓“门槛”,就是将来还未来,未来是什么样,我们可能要经历了才知道。2022年新一轮全球经济衰退开始了吗?馒头大师:今天我们讲变局时代,其实时代环境下,经济和每个人都是相关的,有人说新一轮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好像已经开始了,你觉得这个说法成立吗,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香帅:分三层来聊。从短期(6个月至1年)来看,我总结了三句话:第一句话,经济衰退对美国不成立,对欧洲、日本没意义,对中国来说时态不对,它是正在进行时,不是将来时。美国现在就是经济过热,没有什么衰退可言,从数据来看通胀虽然高,但是它的就业很好。对于欧洲和日本来说没有什么意义——这个意思是说,它们过去10多年增速都很低,日本接近0,欧洲不超过1,欧洲已经衰退很多年,也不是今天才有的事情。中国则就是时态不对,从周期的角度来讲,现在的中国明显处于经济放缓时期,过去的这八九个月是中国二十多年来经济体感最难受的一次。就业率低、经济增速低、财政收入下滑,我们确实在一个衰退周期中。从中期(1—2年左右)来看,美国有衰退的可能性。但是我觉得它不一定能到达2008年的水平,美联储的整体步调调整得比较好,到现在没有紧缩,一直控制试图实现软着陆,目前来看有这样的可能性。理想的情况下,1—2年或者1—3年内可能是一个温和的衰退。但这也很正常,因为美国很多年平均2%、3%的增速,涨到了近4%,借钱透支了未来的增速再回到1%都有可能,只要慢慢降低就能承受。这里给大家吃一颗安心丸,其实今年5月份的时候我特别焦虑,当时看不太清楚未来的局面。但从过去两个月来看,我觉得大家可以安心的是中国今年一定是前低后高,下半年一定会比上半年数据好,明年会更好一点。上半年经济学家一直强调国家政策不够宽松。但是这个月开始,“双宽”(宽财政、宽货币)已经开始,应该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这个月国债市场非常好,但是股票波动太大,情况不好估计。所以在强力宽政策的形势下,我觉得到明年上半年会相对好很多,在已经见底的情况下,不一定V形反弹,但会有小反弹。从长期(3—5年以上)来看,美国会从这一温和或者更大的衰退里恢复,欧洲、日本就不要期待太多。很多人会问日元和欧元贬得很厉害,要不要买?我觉得起码还有再下行的空间吧。但是从中长期的角度来说,中国经济的持续中高速增长需要持续观察思考,迭代判断。明年后的短期复苏是否能够持续,需要政策在修复预期上着力。应对大变局的具体行动香帅:今年以来,大家都会感觉到不确定或者有一些焦虑。我想问一下馒头,今年你有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吗?还是说你完全没有受冲击?馒头大师:也受到了冲击,但从我的角度来说,实事求是,和不少真的遭受冲击的个体和企业相比,确实还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所以也没啥好说的,主要是心态方面的调整。不知道你是怎么面对的?香帅:我是真做了调整。说冲击肯定有啊。比如说今年我做共潮生·2022香帅年度财富展望,当时谈好的赞助商有的因为居家时间太长,有的公司被关,没法走流程。最终在5月份相当于从头开始重新招商,当时真的特别难。所以当时我就要做一个判断:要么干,要么放弃明年再来。如果干就要从头来,最坏的情况是没有赞助商,那这个成本我要不要承担?当时要做决策也挺痛苦的,而且很惊险。后来我就用底线思维调整自己,我把自己的预期降到最低。用金融术语来说,就是把预期收益率放到零的水平,后面所有的收益都叫超额收益。通过这件事我也一直在想:第一,未来财富管理上可能需要调整预期。原来百分之十几的收益率大家习以为常,但是现在没有5%—6%的时代红利了,预期要降低。第二,要有底线思维。比如今年很多人买黄金,不靠这个挣多少钱,而是用来保底。还有人提前还房贷,不一定是觉得这件事划算,而是在碰到问题的情况下,不担心自己没地方住。底线思维是对的,为什么?因为心里面的任何动荡,都会导致投资的动作变形,保住底就好了。第三,要多元化。到去年为止我特别不建议大家在货币上做多元配置,因为人民币明显强势,到去年我都一直坚持人民币会到5,今年这个判断也还在。它是两面的,可能到7或者更高,但是也会到5,也就是变成了宽幅波动。这样的情况下,资产的多元配置是一定要提上日程的。所谓多元除了币种多元,也有资产多元。中国人有70%—80%的资产在房产上,过去二十年买房子就对了。但是今天可能面临很大的风险。大家老是说不要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有时候听上去是一个鸡汤,为什么呢?我刚才说有一个趋势,因为人生和财富都是趋势加上波动,当趋势特别强,你all
2022年9月14日
其他

中信出版元宇宙大赛第二弹: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开启!

元宇宙Metaverse的“meta-”表示源源不断的变化,而中信出版MetaXin则是对流动的元宇宙议题持续提出丰富多元的文化畅想。刚刚圆满结束的中信出版2022元宇宙虚拟形象IP设计挑战赛以“共创元宇宙未来文化无限可能性”为出发点,收到了来自艺术、设计、游戏和科技等不同领域、风格多元的投稿作品,展示了充满无限想象的出版文化IP创造机能。脱颖而出的两件金奖作品灵动地解构了在元宇宙世界观下、文化流动的基础形态,并留白更多元宇宙平行故事线,亟待更多领域的创作者共同补充融合出版元宇宙的未来图景。金奖作品——Meta
2022年7月13日
其他

谁才是中国米粉的真正王者?这4个省居然打起来了……

不管你同不同意,我们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民“嗦粉”的时代。(所以,你,今天嗦了吗?)就拿米粉界这几年的超级网红——螺蛳粉来说,不仅催生了一个产值超100亿的新产业,甚至还顺带推出了一个年薪50万+的新工种:“螺蛳粉闻臭师”。虽然传统意义上,国人饮食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呈现南米北面的地理格局,向来井水不犯河水。但出人意料的是,自2017年开始,米粉就已悄无声息地干掉了麻辣烫、兰州拉面、沙县小吃、黄焖鸡米饭等传统霸主,牢牢占据中国小吃细分榜第一的宝座:图:《中国餐饮报告(白皮书2017)》小吃快餐细分品类调查表而到了2019年第二季度,全国泛米粉类餐厅更是突破了41.6万家,根据不完全统计,米粉已经进入到了40%国人的日常食谱之中。那么问题来了,国内米粉,滇、桂、湘、赣“传统四巨头”外再加四川、海南、台湾乃至于新疆……流派如此众多,谁才是最能代表“中国米粉”的真正王者?
2022年7月3日
其他

比尔·盖茨又出末日预言:下次大流行20年内发生可能性超50%……

从年初预告到现在,千呼万唤,阿信今天终于可以官宣惹:比尔·盖茨又在我们家——出!新!书!了!提起这位常年盘踞福布斯富豪榜Top5的顶流大佬,不少小伙伴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是个总能踩准时代鼓点的“预测之神”吧!虽然全世界每天关于他的各种新闻报道满天飞,但你不知道的是,比尔·盖茨含金量最高的预测都是以书的形式发布的,而且包括今天的这本在内,也就4本而已!头两本分别是1995年的《未来之路》和1999年的《未来时速》,从“智能手机”到“移动互联”,盖茨列出的16条预言,在随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全都一一应验。不少“相见恨晚”的网友说,比起新闻中的那些只言片语,“直到今天才明白,什么叫作天才般的预言”“当时要是读了这两本书,财富自由估计早就实现了”……而进入21世纪,盖茨写了两本,第一本是去年的《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第二本就是今天阿信要为你强烈推荐的——《如何预防下一次大流行》,中文版的内容主审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高福院士。豪华阵容直接拉满,就问你想不想看!不过,你可能想问,未来的世界到底是有多不平静,才会让比尔·盖茨都如此紧张,要两年内密集地出书发出警告。那我们就先从被大家戏称为“盖茨的两大末日预言”开始说起……被视为“末日预言家”的比尔·盖茨对未来的两大“预言”最近几年,比尔·盖茨也许是最受全球媒体关注的舆论“先锋”,没有之一。这一切,还得从2015年他在TED演讲中所做的一次“精准预言”说起。当时,他警告全世界,未来能杀死上千万人的不是战争、不是导弹,而可能是传染性极强的病毒,且会出现“无症状感染者+超级传播者”。但是我们在防止疫情暴发方面却投资很少,我们的准备不足,时间有限,可能会导致下一场比埃博拉病毒的危害更严重的疫情……这段视频刷爆网络,浏览量突破4300万次,但正如他在《如何预防下一次大流行》中所调侃的——“其中95%的浏览出现在新冠肺炎大流行后”。也是从2020年开始,他便被视为“末日预言家”。两年来,比尔·盖茨借助自己的影响力,在主流媒体上先后作出:两大预测。其一,就是“气候变化”。例如,早在2020年8月,全球疫情还处在高峰期的时候,他就呼吁道:新冠肺炎很可怕,但气候变化可能更糟。而这也成为了他《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一书的主旨。当时全球死亡病例已经突破了60万,以此为基准,如果全球仍旧保持现在的排放方式,比尔·盖茨推算:到2060年,气候变化可能像新冠肺炎一样致命,到2100年,气候变化的致命性可能达到新冠肺炎的五倍。而在经济上,未来的一二十年里,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相当于每十年暴发一次与新冠肺炎相当的大流行,到本世纪末,情况将更加糟糕。另外一个最新的预测,则来自于今年的6月8日,在《时代》杂志年度百大影响力人物峰会上,比尔·盖茨说:考虑到这场大流行造成的死亡人数(全球有2000万人死亡,美国有100万人死亡,而且死亡人数可能会更多),我们已经很幸运了,每个病例的死亡率大约仅为0.2%。新冠肺炎的真正损失,图:《如何预防下一次大流行》注:“超额死亡”衡量新冠肺炎的影响,包括间接死于大流行的人。新冠肺炎死亡人数统计截至2021年12月,预计全球超额死亡人数在1
2022年6月13日
其他

中信出版本周10本新书,带你关注剧变与文明

结束了悠闲的假期,你是不是正准备寻找几本好书来充实自己,好重新投入学习与工作呢?中信出版全新视频节目知识研究所每周的【新书速递】准时上线啦!本周新书一共10本,关注的是剧变与文明这两个主题,快来点击视频,看看有没有你感兴趣的好书吧!点击视频,get本周10本新书欢迎给视频点赞、评论留下你的建议记得关注中信出版视频号新书书单、作者访谈、大咖直播还有不定期掉落的福利喔~我们还有这些活动👇-End-2022.5.5编辑:Cellur
2022年5月5日
其他

戴蒙德×项飙对谈精华来了: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全球时代

已经85岁的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贾雷德·戴蒙德,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能对人类社会与文明进行跨学科探究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作品曾启发了比尔·盖茨、尤瓦尔·赫拉利等一众如今已成长为商界学界大牛的后辈。年初,贾雷德·戴蒙德教授“人类史”系列作品——《枪炮、病菌与钢铁》《崩溃》《昨日之前的世界》《剧变》等,由中信出版集团在2022年1月重磅推出新版。(友情提示,戴蒙德教授的《第三种黑猩猩》也正在路上了!)不少读者从那时起就在留言中提出过这样一个小小的“奢望”,想让阿信把戴蒙德教授请出来,让大家见见真人,和大家好好交流一下。这不,戴蒙德教授就真的来了么!4月21日晚7点,结合戴蒙德系列作品的全新版本,中信出版集团特邀贾雷德·戴蒙德教授与项飙教授以“人类社会如何走到今天?又将去向何处?”为题,来了一场跨洋对谈,另外还特别请来了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邱昱担任主持嘉宾。戴蒙德教授与项飙教授回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探讨现代社会所面对的危机,与书写历史、社会的意义。整场直播,知识密度很高,极为精彩,错过了的朋友们也不必懊恼,以下,是阿信特地为你整理出的文字精华稿,有点长,绝对值得你收藏下来仔细品味。如何写完一本又一本书?进入学术圈60余载,贾雷德·戴蒙德凭借自己的研究获奖无数,至今仍保持着“全球唯一两度荣获英国科普图书奖作家”的纪录。《第三种黑猩猩》使他首获英国科普图书奖,其后的《枪炮、病菌与钢铁》又获美国普利策奖和英国科普图书奖,83岁又出版《剧变》……在一个碎片化表达成为趋势的今天,他为何仍可以佳作不断?以下,是贾雷德教授的回答。贾雷德·戴蒙德:对我来说,我不觉得这是工作,我不觉得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相反,我感觉那是一种乐趣和兴趣。从我3岁开始,当老师的母亲就教我识字阅读。在我3岁的时候就开始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列举国家,列举河流,列举动物……
2022年4月22日
其他

瑞·达利欧×施一公对谈文字版:探索变化世界的原则

2月24日,阿信举办了一场重量级的对谈:《瑞·达利欧×施一公:探索变化世界的原则》。一位顶级投资人,一位知名科学家,两颗顶级大脑围绕“探索变化世界的原则”这一主题,开展了深入对谈,畅谈创新、探索以及如何应对这个变化的世界。不少小伙伴在后台留言,因为工作和时间的关系,没空看现场直播,疯狂催阿信赶紧更新一个文字版,好细细品读。不负众望,今天,它就来了!以下是两位嘉宾的对谈精华实录,可别再错过了。瑞·达利欧演讲如何利用历史周期应对未来发展我是一名全球宏观投资者,这里的“宏观”的意思是宏观经济。从我的职业发展历程来看,我从事全球宏观投资已经有50年了,从事投资的时间更长一点。我走遍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了解这些国家的经济,然后押注于这些国家的发展方向。这是一段很有趣的经历,让我了解了政治,以及影响未来的所有相关因素,这对我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大有裨益。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让我惊讶的事,是在我有生之年未曾发生,但在历史上却多次发生的。如果不了解历史上发生的事,我们就会遭遇问题。事实上,通过研究大萧条期间发生的事情,我得以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并在危机期间投资收获颇丰,顺利度过了危机。回顾过去的几年,有三个大因素在我有生之年从未发生过,但如今已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并造成了重大影响。接下来我们具体观察一下这三个因素。影响周期的三大因素:第一大因素是,大量债务的创造,以及为应对这些债务而大量印钞。第二大因素与第一大因素相关:巨大的贫富差距和政治鸿沟出现,特别是在欧美。历史中的第三大重大因素,是大国崛起,挑战已有的大国和已有的世界秩序。下面这张图显示了公元1500年以来的各个帝国的演变,这是我对历史周期研究的总结,我希望读者能从中更清晰地看到帝国兴衰的脉络。这张图的开始年份是公元1500年。读者可以看到11个主要帝国的发展弧线。红线表示的是中国。从图中可以看到,中国是公元1500年前后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然后中国的地位相对下降,并在1840年左右衰落,这就是所谓的“百年屈辱”。但接着,中国经历了一场极其强劲的崛起,现在已基本达到美国所在的位置,这场崛起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大致说来,我们可以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分为三个阶段,从一个新秩序过渡到下一个新秩序。这三个阶段是上升阶段、顶部阶段和下跌阶段。上升阶段是国家建设的繁荣时期,通常在一个新秩序建立之后到来,而新秩序通常出现在战争之后。在这一阶段,国家根基强大,因为债务水平相对较低,国民的财富差距、价值观差距和政治鸿沟相对较小,人们有效地合作,创造繁荣。教育和基础设施良好。领导者强大而有能力。世界秩序和平有序,由一个或多个主导性的世界大国引导。这将带来顶部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放纵,表现为高负债,财富、价值观差距和政治鸿沟巨大,教育和基础设施的质量下降,国家内部不同群体的民众之间存在冲突,由于扩张过度的帝国受到新兴竞争对手的挑战,国家之间发生争斗。于是,便不可避免地进入到了下跌阶段。这是一个令人痛苦的争斗和重组的时期。争斗和重组导致在新的内部和外部秩序建立的过程中,出现冲突和变化。这为下一个秩序、下一段新的繁荣建设时期奠定基础。当所有这些因素——债务、内战和革命、国外战争以及人们对货币失去信心——一起发生时,世界秩序通常就即将变化。当持有这个衰落帝国的储备货币和债券的人失去信心,出售这些货币和债券时,标志着这个大周期结束。看清楚周期以及我们在周期中所处的位置,是很重要的。在一国国内,当存在严重的贫富差距和金融问题时,就会出现冲突。具体会发生什么,完全取决于个体的行为。但最重要的力量是另外两种显而易见的力量。一种是自然现象。我发现,以流行病、干旱和洪水形式出现的自然现象,对环境、预期寿命和其他因素,会产生无比重大的影响。例如,从左边的这幅图上,我们能看到多少债务因战争而产生;从右边的图上,我们能看到多少债务因自然现象而产生。你可以看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存在着流行病、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发生的风险。你可以看到,环境变化已经开始造成影响。但所有因素加起来都不如人的创造力重要。这张图表溯及公元1500年。左边是人均收入,右边是预期寿命。读者可以看到,出现了很强有力的向上发展趋势,这是由于人的创造力和适应性,使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大幅上升。相比而言,我们所说的战争之类的波动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爆发冲突的风险,这一风险真实存在,但如果我们能够精诚合作,我们就有机会消弭这一风险,并为全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施一公:破局的关键在于创新能力生命是一个奇迹。经过5000年的创新,我们人类创造了地球上最大的奇迹——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高度文明的全球大社区。从古代的印刷术和对安全航海技术的探索,到现代的汽车和手机的出现,我们一直在充分享受着祖先和现代技术专家的创新带来的种种好处。两岁时,我跟随父母来到河南省中南部一个欠发达的小镇。18岁时,我很幸运地进入了中国的一所顶尖学府——清华大学。1990年,我在上海虹桥机场挥别母亲,飞往美国读博。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五年的学习,及其后在“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两年的博士后经历,让我掌握了科研创新的核心技能。在这两个多元文化和高度合作的地方,我看到了环境对于创新的价值和重要性。之后,我到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我和妻子,一对双胞胎儿女,在这个爱因斯坦曾经生活过22年的风景如画的大学城,享受着幸福的家庭生活。令同事们吃惊的是,我于2008年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职位,回到中国。从更大的视角来看,我的这段旅程在中国的400万留学生中很有代表性。1979年,中国30年来首次对外开放。随后,数百名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进入美国,开始享受宝贵的教育和研究机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更多人前往美国。到目前为止,已有600多万中国大陆学生有机会去西方学习,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留学潮。作为这其中的沧海一粟,我与其他400多万留学生一样,选择在完成学业后回到中国。我们正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为创新做出贡献。最近,我有幸与一群来自不同背景但拥有共同价值观的思考者们合作,在中国创建了一所大学。这不仅是一所新的大学,还是一所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这个神奇而富有创新精神的地方就是西湖大学。创建这样一所大学的动机是,我们人类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环境恶化和医疗挑战,特别是传染病,这仅是其中几例。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创新性的战略。基于一套以创新为重心的规则和原则基础上,建立全新的研究机构,就是可能的战略之一。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实际上面临着一个困境。一方面,我们必须先学习,然后才能创新。没有一定的知识,我们就不知道在哪里创新,如何创新。另一方面,学习却又可能给我们的思想带来约束。追求创新往往意味着成为少数派。选择创新,你们就脱离了主流,走上了一条孤独的道路。一些科学家在数十年间孜孜不倦地从事着在别人看来也许是愚蠢的尝试,不断地走弯路,最终取得突破时,创造的奇迹往往被以为是一夕之间就发生。我们只需看看基于mRNA的新冠疫苗就知道这一点了。但实际上,我们如何鼓励创新?创新往往产生于健康的文化,这种文化鼓励与众不同,并真诚地容忍反复的失败。创新通常需要批判性思维。30多年前,人类基因测序项目经过激烈的辩论之后启动,耗资20多亿美元才完成。但该项目引发了一场延续至今的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的革命。合作促进创新,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科研机构和国家的具有不同专长的人们可以通过倾力合作联手创造奇迹。此外,多样性促进创新。不同背景、地区、文化和种族的人,都为促进创新带来独特的力量。人类于2015年9月成功探测到引力波最能说明创新和多样性的价值。我们在地球上记录到了大约源自于13亿年前两个黑洞的碰撞而产生的引力波。尽管我们在宇宙长河里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我们始终试图去理解周围的远近万物。怀着无尽的好奇心和进取的精神,我们一往无前地探索宇宙。人类已经登月,宇宙飞船已经在火星上着陆,我们已经探测到了远在数十亿光年之外的黑洞和恒星。就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而言,破局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创新能力。我们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珍惜生命,探求真理,心怀良知去义无反顾地创新。瑞·达利欧
2022年2月26日
其他

重磅预告:2022有哪些新书,值得我们期待?(财经社科篇)

前不久,阿信公布了2021年度书单,后台马上就有很多读者来问2022年都会有哪些好书?贴心如阿信,当然是满足大家啊。这不,马上去找编辑大大们一一打听了,今天终于拿来了中信出版2022年的重点书出版计划。咱就说是,要出版的好书真的太太太多了~今天首先公布财经和社科类即将出版的重点新书,明天还有文学艺术和童书类,大家记得来蹲哦~商业与财经《原则:变化中的世界秩序》[美]
2022年1月13日
其他

2022年必读:达利欧新书上市!

目前全球处于极端不确定时代,但是在这些变化背后,存在着永恒和普遍的规律。这些规律就隐藏在人类历史中,寻找和了解这些规律,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当前形势,更好地应对现在,推演未来。
2022年1月10日
其他

中信出版2021年度好书出炉:本本都精彩!

作为每年的压轴节目,最近,小伙伴们留言催得最多的就是:2021马上就要过完了,你们的年度好书怎么还不发!今天,阿信终于可以官宣了!经过近两周的激烈角逐,综合了读者日常反馈、编辑推荐以及专家评议等多项指标,中信出版2021年度图书,出炉了!阿信家今年的好书还真不少,今天先为大家揭晓的是成人图书榜单(共27种),明天是童书榜单(共10种)。和2020一样,2021年,剧变仍在继续,虽然生活仍会被隔离与封锁不时打断,但在与大家的日常互动中,阿信仍感受到了一股子不断向上积蓄升腾的精气神。也许,这就是阅读的力量吧。2022年,阿信将会用更多的好书,继续与你一起应对这个变化的世界。友情提示:文末有粉丝专享优惠券和双重读者福利活动哦!留下你的年度读书感悟,幸运鹅将会get中信出版的年度好书大礼包!《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美]
2021年12月30日
其他

千万不要买樱桃味汽水!千万不要!

这种罐头樱桃杏仁味浓郁,原因是特殊的制作工艺让樱桃中的杏仁味被放大,久而久之变成了标志型的特色,以至于后面模拟樱桃香气,都变成了去模拟这股杏仁味……
2021年5月15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为什么火车上总是在卖德州扒鸡?

在1916年的《广九铁路旅行指南》上,可以看到食品种类非常齐全,不仅有威士忌、白兰地、啤酒、苏打水、柠檬汁等各种饮品,还有“沙甸鱼、三文鱼、靓牛扒、西猪排、羊排骨烧鸡火腿、烟肉蛋、各色肉饭”等。
2021年2月9日
其他

中国哪个省的方言最网红?听一遍就跑偏的那种!

凭借三省联动的人口基数优势+庞大的迁移规模+丝毫未见消退的喜剧红利,东北话,一直都被认为是网红语言中的最强音。但对于广西人来说,这种竞争未免也太不公平了!毕竟我们今天的题干已经点明了,以省为单位,不带组团的……我信你的鬼你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如上,尽管阿信身边来自河南的小姐姐天天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却不知道这是个地道的广西段子。“广西话”就是这样深藏功与名,从不整其他虚头巴脑的花活,硬生生靠着自己的表现力,成为了方言界的隐形扛把子。各种衍生语音包、表情包更是层出不穷:抖音上,“广西普通话”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拥有9.2亿人次播放的大条目难怪有网友开玩笑说,“广西普通话”已经是继桂林山水和螺蛳粉之后,广西的第三大特产。广西人一开口,全宇宙的调调都会跟着跑偏:腾讯视频@青柠檬不黄所以,为啥广西人,会这样子说话呢?(友情提示:本文有大量视频,可能会引起爆笑,请注意观看场所,阿信这边建议您戴上耳机,注意身后领导~)有“广西话”这种东西吗?就像英语老师教你的那样,和外国人套近乎,最好从天气开始。那么打开一个广西人话匣子的最佳方式就是,赞叹一句:“你们广西话,真的好好听哦!”因为,就像东北从来都不是一个省,自然在广西,从来就不存在“广西话”这种概念。事实上,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语言种类之多绝对能排进全国前三。所以,在你说“广西话”这三个字之前,你最好想明白,你指的是广西哪里的话。以汉语方言为例,广西就可以分出西南官话、粤语(白话)、平话、客家话、湖南话、闽南话五大类。其中,在明清以来的数百年时间里,尤以在桂林、柳州一代流行的西南官话——桂柳话最为重要。《清稗类钞·桂语》中就曾记载,明清时代,桂林在岭南以官话纯正闻名,甚至广东人在北上考学为官之时都热衷于先去桂林学习官话,广东大戏(粤剧)也用近似桂林话的戏棚官话演唱。比如,曾经在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桂系将领李宗仁,他说话就是这个样子的:用现在的网感来衡量,这种口音是不是显得很不“广西”?这就牵涉到广西的另外一段历史。1950年,在经历了清末以来数十年的争夺之后,南宁正式取代桂林,成为了广西的首府。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南宁口音,也取代桂柳话,成为了广西境内流行的时髦腔调。而南宁使用的是一种本地化后粤语——南宁白话,和广州的粤语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例如,“心”会读成[θin],“报”会读成“布”,“扫”会读成“素”,“高”会读成“姑”……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普通话推行开来后,具有南宁白话口音和特色迅速与普通话融合,逐渐演化成了稳定且具有自身特色的“南普”,并成为了外省人对广西普通话的刻板印象:南宁普通话的特点总结起来,除了具有南方普遍的部分不分平翘舌之外,最有个性的还有:有些不送气音要发成送气音,比如规、遍、堤等;韵母开口要大,要大:ei、ou、en、ong等要发成[ɐi]
2020年10月14日
其他

这里,是中国被低估得最严重的小众旅游城市

说到中国“最低调”的省份,江西人,绝对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他们狂哭一场。比如,刚刚过去的9月,江西再次惨遭忽视,以一己之力,成功“包围”了9个自贸区(每个省都有,独独没有江西,因此被戏称为“环江西自贸区”)。不过,今年5月公布的各省旅游成绩单中,江西成为了最佳旅游目的地,着实扬眉吐气了一把。在江西,旅游做得最猛,是一个我们都耳熟能详的地方——景德镇。根据官方统计数据,2019年景德镇旅游人数突破8500万人次,境外旅游人数99.1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88亿,而去年一年,景德镇的GDP可是926亿啊!所以,一个做瓷器的地方,大家风尘仆仆跑过去,究竟玩儿啥呢?做“景漂”才是真时尚月入七八万不是梦景德镇,瓷都。你甚至很难说清楚,“China”到底是不是因为景德镇的缘故,才让外国人把我们和瓷器给搞混了。但毫无疑问,景德镇对不少生活品味有追求的人有着巨大吸引力。也因此,早在2010年前后,景德镇就逐渐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市集文化,各种和陶瓷相关的器皿、首饰、小工艺品大受欢迎。图:@哈哈哈图蒙以至于,虽然是个千年古“镇”,但在年轻人眼中“‘北漂’已经过时了,‘景漂’才是一种时尚”。据老“景漂”们说,景德镇的财富梦最疯狂的时候,几乎到了一种“只要是个瓷片就不愁卖不出去”的地步,“来景德镇做陶瓷,一个月能赚七八万”。除了年轻人往景德镇跑,外国人也没少来,还催生出了一个更细的分支——“洋景漂”。据统计,每年约有5000名“洋景漂”慕名而来,构成东西文化碰撞的靓丽风景线。2019年《中国日报》就曾采访了一位资深“洋景漂”雷菲力。他说:“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像景德镇这样把艺术与生活拉得这样近,让陶瓷的生命迸发出新的色彩。”财富、艺术、历史、国际化,这些迷人元素交织在一起,不知不觉中把景德镇推上了年轻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清单。比如,有着“中国最成功的文创园区”之称的陶溪川,这里年轻设计师汇集,有着各种新奇可爱的陶瓷饰品,创意几乎没有重样的。没有了中间商赚差价,周末市集可以说是器物控们的天堂,对于想要买点样式特别的人来说,这里有许多迷人之物可选。每年陶溪川的春秋大集,会有世界各地的陶艺作家聚集在这里,贩售各自的作品。很多器物爱好者会专门挑春秋大集来到景德镇淘货。老陶瓷器皿、明清瓷片、老木雕、老家具小件……对于喜欢老物件的人来说,这里简直是宝藏去处。景德镇:一座让世界剁手的城市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景德镇都听过,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景德镇具体在哪里,甚至不知道它究竟是镇还是市。千百年来,它的名字,曾经响彻世界。有人说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有人说它是中华文明的符号,也有人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城市。昌江在景德镇绕了个弯。图:高德地图而景德镇打响名气,还要多亏三个人。第一个是就是电视剧《清平乐》里王凯的“爸爸”,宋真宗。景德镇窑柴码头。图:纪录片《景德镇》彼时,宋真宗被这座小城里进贡来的青白瓷迷住了,并给这个小城冠上自己的年号“景德”,从此景德镇迈出了开挂逆袭的第一步。景德镇,依山傍水,本是个烧瓷的世外桃源。图:纪录片《景德镇》另外一个,就是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镇设置“浮梁磁局”,专为皇家烧造瓷器。元代,蒙古人“国俗尚白”,信奉“大就是好”的审美原则。为此,景德镇陶工将本地特有的高岭土混入制瓷原料,创造出陶瓷史上的“二元配方”,解决了生产超大瓷瓶、瓷罐与瓷盘的棘手问题。为了迎合异域顾客——蒙古人和阿拉伯人,景德镇凭借一款青花瓷,打开了全球市场,并且成为之后海外瓷器贸易的主打款,几百年热度不衰。而原版的元代青花瓷器,则成为了之后历代争相收藏的顶级奢侈品。比如,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郢靖王朱栋,就非常豪横地随葬了两件元青花梅瓶:一件元青花龙纹梅瓶、一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图:湖北省博物馆到了2005年,一件景德镇生产的其貌不扬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大罐,更是拍出了2.3亿人民币的天价:接下来,对景德镇发展最为居功至伟的第三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明太祖朱元璋了。大明洪武二年,朝廷下令景德镇设立御器厂,专门为皇家制作御用瓷器,从此确立了陶瓷之都的绝对地位。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执壶。
2020年10月8日
其他

一年4000万吨,全球第一,中国最能吃辣的省是?

在吃辣这件事上,恐怕太阳系之内,中国人已经难遇敌手。今年,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一项上海瑞金医院的研究成果,其中的一张“中国人辣味喜好地图”显示,祖国山河已经被辣椒彻底染红,我们已进入了一个“全民食辣”的时代。中国人吃辣究竟能有多疯狂?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早在2017年,我国辣椒的种植面积就已经超过了3000万亩,占全国蔬菜种植总面积的12%、世界辣椒播种面积的40%,产量达4000万吨,是世界第一大辣椒生产国与消费国。2019年,我国各类蔬菜种植面积(单位:万亩)而根据《2018全国调味品行业蓝皮书》,2018年我国辣味调味品占所有调味品销售额的30.88%,辣椒产值超700亿,连续十多年居蔬菜产业之首。辣椒,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蔬菜之王”。不过,对吃辣早就已经见怪不怪的中国人,最近却因为新闻中一条并不重要的插曲吵了起来——湖南人年均消费辣椒100斤:好好的,为啥独独要显摆湖南人吃了那么多辣椒?!于是,辣椒,瞬间燃起了中华大地的攀比斗志。所以,中国人吃辣到底哪家强?谁是第一个吃辣椒的中国人?要想搞清楚今天的中国哪个省份的人最能吃辣,就得先弄清楚,是谁才把“辣椒”引入了中国人的食谱。辣椒是最初生长于南美洲地区的古老植物,距今至少已有7000年的历史。不过追根溯源,辣椒真正进入全球视野,还是在15世纪末哥伦布第二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那会儿。据说当年哥伦布抵达西印度群岛后,遇见的是一种名为“cascabel”的绿色圆形辣椒,这种辣椒尺寸和铜铃相似,由于哥伦布之前并未见过辣椒,所以误以为自己见到的是一种新型胡椒品种。这也是为什么,在英文中,辣椒要被叫做“chili
2020年9月6日
其他

据说,这是中国最有争议的蔬菜,没有之一

中国人爱吃蔬菜,几乎是一种铭刻在基因里的“种族天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全国蔬菜产量约7.2亿吨,占到全球产量的近45%,不管你信不信,理论上来说,我们每个人去年都狂吃了1200多斤的菜,人均蔬菜消费量世界第一。1961—2017年,中国、韩国、越南、日本、美国人均蔬菜消费量变化趋势图,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可即便是这样,面对”折耳根“这种站在蔬菜鄙视链顶端的奇葩,不少人的”种族天赋“也只能秒怂:前几天,上面这段视频在微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相关话题:“当北方人第一次吃折耳根”也瞬间冲上了热搜第6,吸引了4亿吃“根”群众的围观,讨论度甚至到达了沸腾级别:而对于云、桂、川、渝、黔、湘等地的南方人民来说,折耳根是他们的舌尖宝,真正的生命之光,北方人对折耳根的生理不适,无疑是对南方饮食文化的一种冒犯。历史上,还几乎从来没有一种蔬菜,能以长江为界,将人们撕裂成爱恨如此分明的两派。所以,折耳根,吃还是不吃,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美食问题了……折耳根,到底能有多难吃?所谓”折耳根“,其实就是鱼腥草的根。它的正式中文名是蕺(jí)菜,由于民间经常挖根食用,所以称之为“蕺儿根”。西南地区的方言里,“蕺儿根”发音和“折耳根”很像,于是也就有了今天“折耳根”这个奇怪的称呼。而鱼腥草的得名,正是其中含有的一种叫癸酰乙醛的化学物质所致,由于这种化学物质在根部的含量更高,所以鱼腥味会尤其重,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对鱼腥草的攻击都集中在“折耳根”上的原因。就连《中国植物志》对鱼腥草的描述开篇都是“腥臭草本”,看起来,就连见多识广的作者对这个味道也是嫌弃得不要不要的。生活状态的鱼腥草2019年,《中国新闻周刊》根据网友票选,整理出了一份《国际臭味美食等级表》,颇有点憋屈的是,前10名中,作为真正鱼类的臭鳜鱼、鲱鱼罐头、韩国鳐鱼片居然只能屈居在最后5名之中。公认的臭味中的王者,则让鱼腥草给抢了去:折耳根是属于那种一口定终身的食物,第一口下去,如果你喜欢,那你从此以后就会上瘾,如果不是,那就是一生黑:那种味道像极了十倍浓缩的鱼腥味加上肥皂味,一口咬下,只能“哇”的一声哭出来。对于不爱折耳根的人来说,这样的形容已经非常克制了。微博上不少味觉形容大师,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折耳根那种不可名状的味道:“我永远无法接受的味道,吃一下就会呕的程度,差点把我送走。”“从来没有一条鱼的腥味能比得上这种蔬菜,它上辈子是鱼精吗?!”“死了很多天的鱼然后伴着泥土的味道……”不过,最让人觉得玄之又玄的,还是下面这条评论:除了味道之外,关于鱼腥草,网友们最想知道的就是我们的老祖宗到底受了什么刺激,非要扯这种路边的臭草来尝试。根据《吴越春秋》的记载,中国人第一次吃鱼腥草可能还真不是因为“想不开”,更有可能是出于职场原因——讨好老板,原文是这么说的:“越王从尝粪恶之后,遂病口臭。范蠡乃令左右皆食岑草,以乱其气。”意思很简单,就是说越王勾践自从尝了吴王夫差的粑粑之后,就患上了口臭的毛病,然后他的下属范蠡就让身边的同事们都吃鱼腥草,来陪着自己领导一起臭。不得不说范蠡这个吹领导彩虹屁的思路极为清奇,但它最起码实事求是地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的先人们之所以吃它,绝不是因为它好吃,而是因为它确实很臭!不过总体来说,从吴越地区到西南地区,辗转2000多年,南方人民才最终适应了鱼腥草腥味。而随着物流和保鲜技术的发展,鱼腥草打进北方餐桌也不过最近几年的事,北方人民对之闻风而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贵州,折耳根味的真正把折耳根“彼之砒霜,吾之蜜糖”这种特性发扬光大的,还是勤劳的西南人民。以至于有一种说法认为,折耳根,已经成为了西南人民的“精神鸦片”。虽然现在西南三省、包括湖南都吃鱼腥草,但要论真爱,还是贵州人。曾有报道显示,贵州折耳根年消费达20万吨以上,每天要吃掉15吨……去贵阳旅游的外地人总要抱怨:躲不开折耳根,什么里面都有折耳根。炒腊肉要加折耳根,烧烤要加折耳根,辣椒蘸水里要加折耳根,闷热夏天要以酸辣凉拌折耳根下饭,更有“丧心病狂”的商家开发了折耳根酒、折耳根凉茶……折耳根酸奶,贵州人的限定。折耳根奶茶折耳根泡芙以至于对第一次去贵州的人来说,如果不把事情说得严重一点,那该出现的鱼腥草一定会出现——鱼腥草是完全尊重墨菲定律的存在:无论你怎么跟店里的人说:“我不吃,不要放。”
2020年8月30日
其他

北大女生包丽去世,男友被批捕:感情里的精神控制,到底有多可怕?

大家还记不记得,去年12月,《南方周末》的一篇报道文《“不寒而栗”的爱情:北大自杀女生的聊天记录》引发了全网热议。就在上周,这个事件有了最新进展,7月9日北大自杀女生包丽(化名)的母亲在网上称北大老师告知,6月份,包丽男友牟林翰已被捕。媒体报道称据内部人士证实,此消息属实,牟林翰于6月10日被逮捕,涉嫌罪名是“虐待罪”。很多一直持续关注这件事的网友表示正义终于到来,回看包丽自杀事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典型的情感操纵案例。可怕的精神控制阿信给不熟悉这件事的小伙伴简单回顾一下:2019年10月9日,北京大学法学院女生包丽在北京某宾馆服药自杀,送医救治后被宣布“脑死亡”。
2020年7月13日
其他

4000+全球好书免费继续|13部经典,看见历史的法则

赫拉利以极为宏大的历史视野,将时间刻度拉到地球上出现人类,新的历史变量便开始呈现。这本严肃的历史学作品,提供了完全新鲜的史观和问题方向,这本书在全世界的影响,一开始就跳脱出历史学的研究者和爱好者。
2020年1月31日
其他

11部经典,理解地球的法则 | 中信出版4000+全球好书免费畅读畅听

本书率先将传染病列入到人类历史的中心,并将历史学和病理学相结合,重新审视和阐释人类历史,非常具有革命性。1520年,西班牙人带去的“致命杀手”天花病毒在墨西哥城中肆虐,连阿兹特克帝国就此覆灭。
2020年1月29日
其他

此刻正好读书:中信出版4000+全球好书免费畅读畅听

所以,人际网络效应中在带来权势和影响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效率问题和防范风险与不平等的问题。在人类网络中,我们需要跟同质性带来的破坏性、副作用斗争,并学会如何更好地过滤“噪音”。
2020年1月28日
其他

这本书,在春运时救了我一命……

“这是一本中国哲学家和法国人类学家的通信集,他们提出了‘互观人类学’,讨论了一神论是如何形塑西方的思想模式和现代性的,还在文化边界的形成和现状方面进行了探讨。”
2020年1月20日
其他

2020有哪些重磅新书,值得我们期待?

苏世民作为黑石基金的创始人,被称为“世界私募大王”,从白手起家到管理全球5000亿美金资产的私募基金的管理者,在中国他创立了“苏世民学者”项目,这本书是他数十年人生经验和投资管理经验的总和。
2020年1月17日
其他

春晚狂发10亿红包,日活破2亿,快手现在还土不土?

城市建筑工地的潜水员,很小众的职业,但一二线城市的每一座高楼大厦都需要他们。建高楼打地基时,需要用电钻挖几十米的深坑,电钻头掉了需要他们潜到几十米深的浑浊泥水中,把电钻恢复原位。
2020年1月16日
其他

为什么领导办公室,都喜欢挂一张世界地图?

图片来源:日本东北大学附属图书馆狩野文库画像
2020年1月15日
其他

吃土治百病、头顶开洞、直肠灌烟,这些奇葩医术竟然这么多人在用

然而,对于我们的老祖宗而言,感冒是可是致命的疾病,其实很多我们现在看起来“不以为然”的疾病,在几百年前,都能将人置于危险边缘,对人体的薄弱认知,更让“寻医问药”也成了一件冒险的事情。
2020年1月14日
其他

被支付宝年度账单吓哭:账单比年薪还高,钱从哪里来的?

香帅,本名唐涯。知名金融学者,香帅数字金融工作室创始人。北京大学原金融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0年1月13日
其他

来了,来了,中信出版2019年度图书终于出炉啦!

1840年之后,中国人做过很多反思: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制……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就事论事的角度:中国既然是被西方用大炮轰开国门的,那么为什么不看看我们在火药发展历程中是怎么落后的?
2020年1月10日
其他

豆瓣9.4!这是一封给所有读者的情书

张充和,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1949年随夫赴美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被誉为“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
2020年1月9日
其他

中信出版:2020我们打算这样干!

对经济增速,人们容易产生一种数字幻觉,主观上以为现在的增长不如以前了。增长速度是将分子和分母比较,作为分母的经济基数每年在扩大,其实分子也在增长,只是放慢了,但在数量上每年仍是上升的。
2020年1月8日
其他

新的一年,听说你们想烫个我的同款发型?

1677—1678年冬,牛顿的实验室失火,被烧毁的文件有一部分是《光学》的早期手稿,还有他的炼金术心得杂记
2020年1月4日
其他

80%的人Flag立了就倒,我这里有一份不打脸攻略

欢迎关注「中信出版集团」公众号
2020年1月2日
其他

2020年开年必读书:什么是时代的红利?

在探险者的世界里,成功是做完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人生的乐趣并不是走完的那一刻本身,而是在路途中的所见所闻。没有什么山是非要去征服的,如果愿意,不妨绕个路,去看看无人踏足的湖泊。
2020年1月1日
其他

这20本书,才是童年打开的正确方式 | 2019中信好书童书榜

《独生小孩》作者郭婧阔别3年后的回归之作,向人们传达着安慰和关怀。动物的温柔慷慨让我们成为了更好的人,这不仅仅是一个流浪狗和一个人之间的故事,实际上是所有人世间的相遇、相敬、相爱的故事。
2019年12月29日
其他

18本书告诉你,这才叫真正的活色生香|2019中信好书艺术生活榜

首先,不要被这本书漂亮的封面迷惑了,因为打开它,你会发现,里头更美。
2019年12月28日
其他

2019中信好书文学榜 | 这27本书里,藏着你我的人生

欢迎关注「中信出版集团」公众号
2019年12月27日
其他

年度盘点 | 2019年中信好书·商业经管入围榜

什么是闪电式扩张?硅谷著名投资人里德·霍夫曼告诉我们:先别管产品质量、效率怎么样,必须拼速度,快速占领市场,干掉对手,就是“闪电式扩张”。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优先考虑速度而非效率,从而实现规模化增长。
2019年12月24日
其他

男人打2.8,女人打9.5,这部争议巨大的电影背后,是无数名字被抹去的女性

1982年4月1日,她出生于韩国首尔某医院妇产科;身长50厘米,体重2.9公斤;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家庭主妇,她有个大自己两岁的姐姐和小自己五岁的弟弟。一家人连同奶奶一起生活在33平米的平房内。
2019年12月23日
其他

陈冲:18岁“逃跑”的少女偶像,58岁演反派惊艳全场!

这部由陈冲、肖央、谭卓主演的电影,讲述了高中女生平平,被警察局长的儿子下药迷奸后,失手误杀了男孩,父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用从电影中学来的反侦察手法和警方斗智斗勇的故事。
2019年12月21日
其他

胜诉!遭受性侵后,她公开姓名长相,坚持上诉4年,为了让千万女性不再沉默!

这场审判,大约有200人要求旁听,当胜诉的结果被传达给在法庭外面等待的伊藤诗织的支援者们时,人群爆发出阵阵欢呼,伊藤诗织更是激动落泪。
2019年12月19日
其他

这11本书,看得我都脸红了......

火锅“咕噜”“咕噜”沸腾的声音,就是阿信的冬日能量来源。以前理解的火锅就等于鸳鸯锅,后来在吃货的路上越走越远,才知道还有潮汕牛肉锅、老北京牛肉锅、重庆九宫格火锅……原来火锅的世界如此丰富。
2019年12月18日
其他

阿信征稿,欢迎来撩!

我们收到过用心写就的万字书评,也收到过简短犀利的文末留言。在和读者的交流中,阿信看到了许多文采斐然、博览群书读者大大,他们有知识、有态度、有思想、有内涵。
2019年12月17日
其他

豆瓣9.8,看哭1亿人!2019封神之作:他们辛苦地活着,轻易地死去

这是刻于商王帝乙或帝辛六年的一块记事肋骨。一面刻有文字,记载帝辛将猎获的犀牛赏赐宰丰之事(下图),另一面刻兽面、蝉纹和虺龙纹,并嵌有绿松石(上图)。
2019年12月17日
其他

幸运的张无忌一生究竟错过了什么?

他的武学境遇之幸运不用多说,“四女同舟”的桃花运更使得无数读者尤其是男性读者无比羡慕。但就阿信看来,张无忌最幸运的事情莫过于他能够出生——这当然是一句废话。
2019年12月14日
其他

“我爱你,所以你哪里都不好”

在惠伤心的时候,木从来不安慰她,而总是趁机提出各种要求,说因为惠这里不好,那里不好,才导致发生了这样的问题;
2019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