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藏识 | 杭州灵隐寺天王殿楹柱联——峰从天外飞来

灵隐寺 2024-03-19


名寺名联,盛传不衰。杭州灵隐寺文化底蕴深厚,诸多楹联结合佛教文化精髓,涉及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经典故事、宗派源流等范畴。在灵隐寺,仔细品读欣赏精彩的楹联佳作,能更好地了解佛教所主张的自然和人文高度和谐的文化内涵,给人以启迪和警醒,起净化心灵的作用。


杭州灵隐寺殿堂楹联,引人驻足,回味无穷。今天我们欣赏灵隐寺天王殿内的一幅楹柱联。



峰从天外飞来,见一线光明,

万壑松涛开觉路;


泉自石边流出,悟三生因果,

十方华藏证根源。


——王念 题杭州灵隐寺天王殿楹联


天王殿内西侧楹柱联(上联)


上联


峰从天外飞来,

见一线光明,

万壑松涛开觉路;



峰从天外飞来



峰:即灵隐寺的案山,灵鹫峰。晋咸和元年(326年)天竺慧理和尚至杭州武林山(今杭州西灵隐、天竺诸山),见飞来峰,叹云:“此天竺灵鹭峰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于是,慧理在此建灵鹫寺、灵隐寺等五座佛寺,史称慧理“连建五刹”。苏轼有诗云:“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


从:同"由、自”,如:自心流出。


天外:天之外,极远的地方。联句喻指遥远的天竺(古印度名)。


飞来:(动词)飞过来。灵隐飞来峰,峰高不过200米,却以怪石、岩洞称奇于武林诸山。飞来峰处处怪石嶙峋,势若浮悬,形状奇危万态,无一相肖;而藤萝离披,古木穿附,葱郁苍翠。相传晋代咸和年间,僧人慧理曾登此山,见此峰形势,极似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疑由天竺飞来,故称其峰为“飞来峰”。




见一线光明



见[xiàn]:古同“现”,出现,显露。佛教说:“诸佛菩萨为教化众生之故,示现化身而出于世间。”《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一线:飞来峰有“一线天”。《湖山便览》卷六:“三大字见于石隙,四极三门,鳌撑而立,外视洞可容数百人,内视则岩可树百椽屋。回旋曲折,峰石纵横,无愧署书“八面玲珑”者也。内一小石有“金光洞”字,旁又有“玉乳洞”字。旭光一线上透极顶,时有蛮蜗沁凝,大旱不竭。”即“一线天”景象所在处。


“一线”,在联句中寓为佛法西来,给钱塘群生带来觉悟的一线光明。



光明指光与明。据《俱舍论卷一》载:太阳所发之焰,称为光;月、星、火药、电等所发之焰,称为明。光有黄、赤二色,明有青、黄、赤、白四色。由佛菩萨自身发出之光辉,称为光;而照射物体之光,则称为明。光明具有破除黑暗、彰显真理之作用。


佛之光明可分为常光(一般为一寻或一丈之圆光)与现起光(神通光、放光)二种,前者指恒常发自佛身,永不磨灭之光;后者指应机教化而发之光。


另据《瑜伽师地论卷十一》所举,外光明(日月等之光)、法光明(智慧光等)、身光明,合称三种光明。




万壑松涛开觉路



万壑:形容峰峦、山谷极多。如:千山万壑、层峦叠嶂。


松涛风吹松林,松枝互相碰击发出的如波涛般的声音。 如:明唐顺之《苍翠亭》诗:“风来松涛生,风去松涛罢。” 松涛寓指诸佛菩萨慈风荡荡。


:开发,开显。开除执着,显示真义。


觉知,即开发自己本具之佛性,以证悟法之本源。


觉路:佛教术语,觉路,正觉之道路,菩提之道。《楞严经六》曰:“无上觉路。”


“开觉路”:开显觉知,即开发自己本具之佛性,以证悟法之本源。


天王殿内东侧楹柱联(下联)


下联


泉自石边流出,

悟三生因果,

十方华藏证根源。



泉自石边流出



泉:灵隐天竺至玉泉一带,泉水颇多。联句此“泉”,或指灵隐寺天王殿前“冷泉”。


飞来峰西麓有冷泉,掩映在绿荫深处,泉水晶莹如玉,在表澈明净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喷薄而出,无论溪水涨落,它都喷涌不息,飞珠溅玉,如奏天籁。联句中的“泉”,是有所寓指的。


自:同"由、从”,如:自古以来


石边:石隙。飞来峰诸怪石,如矫龙、奔象、卧虎、惊猿。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明代文人袁宏道曾盛赞:“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


流出:寓指法水长流。比喻佛教正法之传承相续。杭州灵隐寺有一方“法水长流印”。


佛陀妙法,能洗烦恼之尘垢,故譬以水。《无量义经》曰:“法譬如水,能洗垢秽。(中略)其法水亦复如是,能洗众生诸恼垢。”《金光明经四》曰:“夏火炽然,惟愿世尊,赐我慈悲清凉法水,以灭是火。”《智度论五》曰:“诸菩萨如云,能雨法水。”




悟三生因果



悟:觉悟。“悟”与“迷”相对。生起真智,反转迷梦,觉悟真理实相。如,转迷开悟或迷悟染净中之悟。


佛教有:证悟、悟入、觉悟、开悟等术语。佛教修行之目的在求开悟,菩提为能证之智慧,涅槃为所证之理,佛及阿罗汉为能证悟者。


佛教因机示教,由于教理之深浅不同,悟之境界亦有区别。小乘断三界之烦恼证择灭之理;大乘唯识宗说悟入唯识之性;三论宗倡至不可得空之域;华严证入十佛之自境界;天台证诸法实相;禅宗则主见性成佛。


三生:指前生、今生、后生。1.前生,又作前世、宿世。即过去之生涯。2.今生,又作现世、现生。即现在之生涯。3.后生,又作后世、来世、来生。即未来之生涯。


灵隐景区内有“三生石”,在与飞来峰相连接的莲花峰东麓,为“西湖十六遗迹”之一。“三生石”整体有三块,分别代表“前世”、“今生”和“来世”,中间一块刻有“三生石”三个碗口大小的篆书及《唐圆泽和尚三生石迹》的碑文,记述“三生石”之由来。


因果:指原因与结果。亦即指因果律。在佛教教义体系中,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之基本理论。


一切诸法之形成,“因”为能生,“果”为所生。能引生结果者为因,由因而生者为果。就时间之因果关系而言,因在前,果在后,此称为因果异时。就空间而言,则如束芦之相,倚相依之情形,为广义之因果关系,称为因果同时。


《无量寿经卷下》云:“天地之间,五道分明,恢廓窈冥,浩浩茫茫,善恶报应,祸福相承。”


因,有因缘之义,分为六因、十因、四缘等;果,果报、酬因为果之义。《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所载:“已作不失,未作不得”一语,揭示佛教因果论的特点,即任何思想行为,必然导致相应之后果,“因”未得“果”之前,不会自行消失;反之,不作一定之业因,则不会得相应之结果。




十方华藏证根源



十方为四方、四维、上下之总称。即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


佛教说:十方有无数世界及净土,称为十方世界、十方法界、十方净土、十方刹等。又其中之诸佛及众生,则称为十方诸佛、十方众生。


华藏:即华藏世界。前就近小,只说娑婆;兹就广远,而说华藏。据《华严经》说,华藏世界,甚广甚大,不可具说。


华藏世界,即莲华藏世界的简称,是释迦如来真身毗卢舍那佛净土之名。佛经说,在风轮之上的香水海中有大莲华,此莲华中含藏着微尘数的世界,所以叫做莲华藏世界。此世界总共有二十层,我们所住的娑婆世界,就在华藏世界的第十三层的中间。《清凉疏八》曰:“莲华含子之处,目之曰藏。今刹种及刹,为大莲华之所含藏,故云莲华藏”。


:分事证与理证。修戒、持戒者,称为事证。修定、慧二学者,称为理证。《成实论卷一》曰:“佛法可自证知,不可以己所证传与他人。”


心与佛相印,谓心证。皎然禅师有诗曰:“花空觉性了,月尽知心证”。


根源

“根”,能生之义;人性有生善业或恶业之力,故称根性。“源”,本源,指自性清净心,即根本之处。众生之自性本来清净,然为后起之客尘烦恼所污染。得闻圣法之贤者了知此事,精勤修习心性,还其清净而得解脱。《裴休之圆觉经略疏序》云:“所谓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卓然而独存者也;是众生之本源,故曰心地。”


“根源”二字,在联句是指证“无始生死根本、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楞严经卷一》云:1.无始生死根本,谓众生经无穷劫,流转生死,求其初始,实不可得,但迷失本性,即随生死,故称无始。生死根本,指攀缘之心,即用攀缘之心为自性。2.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谓性净理体,虚融寂灭,不迁不变,无始无终,故称无始菩提涅槃;以其不染烦恼,不涉生死,故称元清净体,即菩提涅槃清净之根本。



赏析


峰从天外飞来 见一线光明 万壑松涛开觉路

泉自石边流出 悟三生因果 十方华藏证根源


灵隐寺天王殿内的这幅楹联,假飞来峰与冷泉,说开发本具之佛性,以证明妙之本源。楹联将灵隐的景观飞来峰、一线天、三生石等与佛教因果观、自性清净佛性观、华藏世界、清净本源等融为一体,阐述了幽妙的佛理。


楹联上下联的首字“峰”与“泉”都有所寓指,一是佛法西来;二是自性之泉。联中一“现”一“悟”可谓妙对工整,“现一线光明”即见“觉路”;“悟三生因果”可证“根源”,毫不起眼之文句闪烁着般若之光,凝结着佛弟子对人生深层次的思考。楹联音韵铿锵,再加上几个数词的对仗,使得整联读来十分流畅,颇具气韵。



此联书法为汉隶,结体扁平、工整精巧,行笔轻重顿挫,富有变化,每个字有明显的横势,增加了生动感。




《华严赞偈 其五  普光明会赞》


普光明殿 大法宏宣

如来名号广无边

四谛义幽立

法炬常然 普献法王前




农历庚子闰四月十五(公历2020年6月6日)杭州灵隐寺药师殿启建“结夏安居·共修华严”。僧众恭诵《大方广佛华严经》,以此诵经功德,祈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诵读《华严经》于庚子农历闰四月十五开始,至七月十五结束(公历6月6日——9月2日)。“共修华严”随喜植福在线登记正在进行。



敬请关注


根据广大善信居士的需求 灵隐寺开通

“共修华严”随喜植福在线登记小程序”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共修华严”植福随喜在线登记小程序



线上随喜操作流程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编辑 | 妙莲

视频 | 榭融

图片|一叶等

责编|慧容


往期回顾


有序开放

灵隐寺开放 喜迎八方游客 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杭州灵隐寺《关于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灵隐寺6月2日起有序开放 光泉方丈说:大疫见大爱

关于杭州市宗教活动场所逐步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杭州灵隐寺有序恢复开放第一天 举行升国旗仪式

杭州市市属佛教寺院和道教宫观参观预约须知

疫控办《关于宗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的情况通告》

灵隐寺施放瑜伽焰口 超荐疫情逝世亡灵

有序恢复开放 你该如何去寺院上香礼佛?

《华严经》所在之处 即诸佛所在处

灵隐寺2020年“结夏安居•共修华严” 启建

灵隐寺僧众6月6日起结夏安居


华严智慧

华严经中的智慧 |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华严经中的智慧 | 当净其意如虚空


藏识

大雄宝殿楹柱联——莫虚负荷花十里桂子三秋

大雄宝殿楹柱联——宝坊阅千载常新 楼阁喜重开

大雄宝殿楹柱联——古德此安禅 似岳镇西湖

大雄宝殿楹柱联——入殿参三世释迦 不须问过去未来

大雄宝殿楹柱联——善门呈宝相 发菩提宏愿

大雄宝殿楹柱联——积无量千万诸善根 故名佛国

天王殿  楹柱联——泉水已渐生暖意  放笑脸相迎

天王殿  楹柱联——愿人们下心低首 普度众生

天王殿  楹柱联——法门不二 大腹能容

天王殿  楹柱联——毗卢楼阁在南中

天王殿  楹柱联——鹫峰从天竺飞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查看线上随喜操作流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