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常识|佛教中的动物——牛

灵隐寺 2024-03-19


在佛教中,动物与人一样,都是独立自主的生命,同样受到因缘业力的牵制,但是也同样能够通过修行证得解脱智慧。事实上,佛陀在过去生中,就曾示现为动物身,以动物身来实践救度众生的菩萨行。


诸佛菩萨在成就之后,为了救度众生,也常示现为动物,引导众生修行成就。普贤菩萨在《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中说,如果能一心精进如法修持,他将骑六牙白象现前,亲自说法,并常护是人。


无论是寓意某种道理,还是象征诸佛菩萨的功德,或者是佛经中的故事,佛法中的动物世界丰富、平等、有趣。在佛陀的各种说法当中,有时就采用生动形象的譬喻,其中有些是有关动物的寓言故事,富有趣味的同时赋予了深刻的内涵,这也成为佛陀教化众生的一个重要方式。




牛一向是踏实、温顺的形象,是家庭殷实的象征。牛在佛教中也有很高的地位,被看作是具有威仪的高贵动物。譬如,称如来为“牛王”,在如来身相的八十种好之中,其中就有一项是“行步安平,犹如牛王”。“牛眼睫相”则是说佛陀的眼睫毛又细又长又顺,好像牛的眼睫毛一样。


在佛陀的诸德号中,也有以“人中牛王”来称赞佛陀的德行广大无边,就如同具足大力的牛王。在《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二记载,如来能调御大众,所以称为“人中牛王”。


在《法华经》中,则用牛车来比喻菩萨乘,以大白牛车来比喻惟一佛乘,即大乘妙法。



十牛图


禅宗以牛喻众生之心,如著名的十牛图,以牧牛来代表修行的十个境界。十牛图分别是寻牛、见迹、见牛、得牛、牧牛、骑牛归家、忘牛存人、人牛俱忘、返本还原、入廛垂手,分别代表立志求道、谙习法理、实践修行而见性入理、悟道后的修行、保持正念、真我与现实中的我一体、牛且为宗、凡情脱落、真空无相、化令成佛。


十牛图又配十首诗,每一首诗就说明每一幅图的内容,也就是说明用功在那一个阶段的境界和方法是什么。它既有功夫和见地的内容,也有文学意义,对于接引一些有文化的人进入禅的修炼,有很大的作用。


从宋朝开始,大概不下二十位禅师都用诗歌的语言描述《十牛图》。最早的《十牛图颂》,是宋朝的廓庵禅师写的,以后的禅师都是来和他的诗。我们不要纯粹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诗,一定要结合功夫与见地来读,这样就会对怎样管理此心有一个非常形象的了解。

01:寻牛

茫茫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

力尽神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蝉吟。

02:见迹

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披见也么?

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

03:见牛

黄鹂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

只此更无回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

04:得牛

竭尽精神获得渠,心强力壮卒难除。

有时才到高原上,又入烟云深处居。

05:牧牛

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

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拘自逐人。

06:骑牛归家

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

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07:忘牛存人

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

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

08:人牛俱忘

鞭索人牛尽属空,碧天寥阔信难通。

红炉焰上争容雪,到此方能合祖宗。

09:返本还原

返本还源已费功,争如直下若盲聋。

庵中不见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红。

10:入廛垂手

露胸跣足入廛来,抹土涂灰笑满腮。

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



骑牛找牛


禅宗把向身处求佛的人比作骑牛找牛。《景德传灯录》卷九记载,大安禅师曾经参问百丈怀海:“修行佛法者应当如何求佛做佛呢?”百丈回答说:“学佛者执着于求佛做佛,就像骑牛觅牛。”大安禅师又问:“如果认识到这种情形又会怎么样呢?”百丈回答说:“就像骑牛回家。”



露地白牛


禅宗用“露地白牛”一词,比喻证悟究竟,体达清净自在的悟境。露地,指门外的空地,比喻平安无事的场所。《法华经》中,以白牛譬喻一乘教法,无丝毫烦恼污染的清净境地则为露地白牛。


北禅智贤禅师曾经于某年除夕的小参时,对大众开示道:“年穷岁暮,无可与众人分岁,且烹一头露地白牛,炊黍米饭,煮野菜羹,向榾柮火唱村田。何故?免见倚他门户、傍他墙!”



泥牛入海


“泥牛”一词比喻心中思虑分别之作用,泥牛入于大海之中则全然溶化,完全失去形状,所以用来比喻观察的主体(我)及观察的对象(万法),两者相互交融,无有分别。《景德传灯录》卷八记载,洞山问龙山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住此山?”师云,“我见两个泥牛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线上随喜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是故贫婆以一饭而为忉利天王,昔人施七钱得报金轮皇帝。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

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供佛斋僧,同植胜因!

原夫人畜攸分,贪生之心理一致;形骸虽异,本觉之佛性无殊。讵可以我强而欺彼弱,将他肉以养自身?屠门痛夜半之声,罪渊无底;浩劫感空前之苦,业海靡涯。深望改往以修来,断恶而行善,护生如己,普劝共种福田;爱物成仁,自卜同跻寿域!杭州灵隐寺农历每月十五举行放生祈福法会,长按左侧二维码,随喜放生,广结善缘!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慈云法雨济群生
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广大行愿利有情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灵山复现慈云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更期精进共证菩提

☀巡觅

巡觅|三到飞来峰,千年造像
巡觅|灵隐四季 听禅问道
巡觅|因缘际会 恭敬礼佛
巡觅|寻觅梦谢亭 果然在顶峰

☀学处学处|佛弟子的“双12”,除了“剁手”,还应该思考些什么
学处|持斋修道,能致福也——佛弟子如何过冬至
学处|佛弟子的圣诞节——2021年诸佛菩萨圣诞日
学处|弥陀圣诞日 同学赞佛偈

☀观照观照|善护口业
观照|少语止语 益处多多
观照|知福,2020我所遇到的幸福观照|惜福,2020我为惜福做的事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佛所说法,只要人识得此心
开示|来果禅师起七开示:告生死假
开示|虚云老和尚:克七取证选佛场
开示|虚云老和尚解七开示:一句话头参到开悟为期

物语

物语|麦冬草——于阶石间安身 于柔弱中取胜
物语|南天竹——人间热恼谁医得 只要清香净业缘
物语|银杏——沉着守护 吉祥长寿物语|红枫——阳刚热烈 坚毅进取
☀常识常识|什么是禅七
常识|什么是禅堂
常识|禅堂的法器与威仪
常识|禅堂五家钟板

☀素食素食|吃菜主义——“素雪”
素食|吃菜主义——素什锦炒饭
素食|冬至冬食
素食|听说,素食有助于禅修

☀分享分享摒弃杂念 顺心而为
分享|三个忘记分享|惜食 · 惜福
分享|共同的志愿

☀赏析赏析|与伏牛长老偈
赏析|谢灵运五言诗《三生石》
赏析|中国古老的传统手工造像技艺——佛教夹纻造像
赏析|禅画与画禅

☀历史历史|鸠摩罗什三藏的译经弘化事业
历史|中国佛教史略
历史|中国佛教协会的发展历程历史|历史上杭州佛教的东渡弘法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