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安忆《向西,向西,向南》之三【中篇小说专号】

2017-04-29 王安忆 小说月报

▲点击封面图片浏览微信导览


点击浏览:

王安忆《向西,向西,向南》之一

王安忆《向西,向西,向南》之二


女儿真正的兴趣所在,是关于买房。在这里,议题变得具体了,不像她父亲,从务虚始,到务虚终。每一次去——住新泽西酒店,就总是她去女儿住处,每一次,都得到一批售房信息,从网络上搜索下来,也有她朋友推荐,全是曼哈顿岛,或中央公园周边,或苏荷,切尔西,抑或第五大道。许多中国人在那里买房,女儿说。她以商量的口气建议,为什么不考虑皇后区,那是中国人聚集的地方。女儿笑一下,这样的笑容,常会使她瑟缩,自觉得变成受教育的人。女儿笑一下,说,从投资角度出发,曼哈顿的地产有更大的增值空间。她嗫嚅道,法拉盛一带正趋向上扬。自知说服力不够,就又添一句,中国餐馆多,生活方便。女儿回答一句,曼哈顿也有许多中国餐馆,重要的是文化生活丰富,性价比更高。对话沿着买房的主题进行,倘若换成她父亲,每一个岔口都会旁出去,比如餐饮,比如乡谊,比如文化,都可激发谈兴,见仁见智。说的和听的,一概忘记初衷,不知道来自哪里,又去往哪里。当年,她便是被带入迷局,一去千万里,回头看,沧海桑田。难免感到庆幸,几回折转关头,都没出错招,尚还有歪打正着处。似乎有一条潜在的轨迹,引导他们的脚步。事实上,应该感谢那个时代,刚从计划经济走出来,选择是有限的,非此即彼。倘是另一种选择,道路不同,结果未必有大差别。草创的世界,各路英雄殊途同归。不像今天,机会很多,陷阱也同样多。但不论怎样说,丈夫确是性情中人。女儿不像父亲,那么就是像她,理性,清醒,冷静。这些禀赋在她,更多体现在谨慎,甚至一定程度的保守。女儿呢?似乎,她忍不住想,似乎缺乏热情。


环顾女儿的住处,有一种刻意的凌乱,大小靠枕东一个西一个,斜面长案上散放着绘图工具,形状莫名的雕塑直接立在地板,台灯、蜡烛、香熏、几盆水生植物,分布餐桌、茶几、料理台、上阁楼的木梯边缘。杂物的堆砌中,因为总体上几何线条的结构面,呈现肯定的秩序。女儿不在的时候,一个人待在房内,小心翼翼地走动,避免搅乱这些物件的摆放,她觉得,这间“工作室”公寓房,很像一个橱窗,第五大道上的奢侈品商店橱窗。她怀疑,这面橱窗的背后,还有没有日常性的生活。她想起她的婆婆家,终年散发着咸鲞和虾酱的腥气,那是宁波人家特有的气味,从八仙桌底下的坛子里蹿出来。小小的女儿,跪在椅上,操一双竹筷,吃海瓜子,一只一只送进嘴,然后划一大口泡饭,很快,跟前堆起一堆壳,透明的粉红的螺钿。那细细的颈脖子里,也有一股子海瓜子的咸味。现在,小姑娘长大了,身上的气味换成可可·香奈尔的国际香型。


在女儿的安排下,她还见过一位房屋中介商,荷兰裔的美国人,会用中文说“你好”“谢谢”“恭喜发财”,古怪的发音里有一股油滑。介绍的房屋在公园西大街,原本是酒店,然后改成住宅。宽大的门厅、走廊,房间分走廊两侧排列,依稀可见昔日酒店的痕迹。推进门去,迎面满窗绿荫,正对中央公园。受限于原先的客房的格式,内部形制多少有不合常理处。比如原先的套间要成为独立的两卧,不得不横断空间,立一面墙,辟出玄关,重新开门,难免局促,厨房和浴室对于家庭起居也是逼仄的。她倒有点动心,因为想起上海的那种前厢房,而且,使用过的房屋有一股烟火气,是过日子的气息。她没有流露喜欢,但询问的仔细,让中介先生窥见成交的可能性,即便这一处不行,还有另一处呢,中国人可是购房的国际主力。往返对答,中介先生也判断出这个中国女人属理性消费人群,相当专业,正对他口味。他就是不怕专业,而对不专业生惧,在这法制社会里,对规则有共识,一切都好说了。


女儿在一旁静听,态度变得驯顺,使向来严峻的表情松弛下来,小时候的笑靥隐约又回来了。她温存地投去目光,想到小小年纪一人在外的诸多不易。这一天,母女间相处和谐。和中介先生告别,对方说了一句恰如其分的中文:后会有期!三个人都笑起来。然后,她们走进公园,挽着胳膊。早春时分,气温还很低,前一场雪未化尽,吸纳着正午的热量,空气凛冽,直入肺腑,身上起着轻微的寒噤。载客马车走过去,马粪味扑鼻,带着畜类的体温,在清冷中散播开。一个跑步的男人赶上她们,身上冒着热气,奇怪的,也有着同样的体味。女儿的手伸在肋下,使她想起很早以前,那软软的小身子,不由得紧了紧臂弯。母女间的肌肤之亲向来很少,事实上,不是吗?她也是缺乏热情的母亲。


女儿说:那人好像怕你呢,妈妈!如何见得?她问,小心翼翼的,多少有点巴结。女儿做了个表情:转着眼珠,飞快地睃巡,就像一个猎手跟踪他的猎物,有几分神似。她发现女儿竟然是活泼的,并非表面的矜持。谁知道,也许在心里骂我们呢!她说。嗯?女儿停下脚步,困惑地看母亲的脸。怕和骂,是同一件事,她说。什么事?女儿问。我们的钱!她回答。哦——女儿吐出一口气,迈开脚步,手滑出臂弯,走到前面半步。绒线帽顶的毛球随脚步摇曳,留长的头发从帽底流泻下来,垂到黑呢大衣肩背。她想起自己的青春,在惶遽中度过,不曾流连,就远遁不见踪迹。那背影忽然顿住,转回身来,说:所以,妈妈,所以,我们要买房子,买给他们看!这孩子气的话里有一股凛然,她明白这凛然的来由,不在父母亲身边长大的孩子,总是缺乏安全感,于是,过度防卫。清寂的公园,四边楼宇远在地平线上,母女二人站在大块的天空底下,仿佛遗世孑立,心中就有苍茫生起。这是她的孩子啊,近不得,远不得,拿什么去爱你呢?


下一回再来,是与丈夫一起,在林肯中心对面新建公寓里,全款买下一套。其时,复古主义一改为现代主义,自有一套理论。他认为,酒店是幻象,住宅则是现实,前者是一时间,后者是长此以往,一是传奇,一是日常,彼此不可取代互换。而且,他强调,必须新建筑,不能二手房,前人的遗痕会成为魅影,打扰现在式的生活,那些幽灵的传说,逐渐在科学中显形,比如红外线,比如超声波,比如暗物质,现代物理学正在向东方神秘主义归宿……她的心情却正相反,一旦买定房子,反倒像是做梦,一个明晃晃的白日梦,说话起着回声,身影倒映在蜡光铮亮的地板。丈夫似乎也有些生畏,噤下声气,办完手续的次日,便丢下妻女,独自回国去了。





有时候,她不禁会想: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是我们?四周都是异族人的脸,忽然间恍惚起来,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面对生活急剧的变化,女儿比她镇定多了,更像是知道要什么,并且向目标接近。搬进几件家具——这时体会到丈夫拍板买新公寓的正确,不需要装修,直接就可入住。几件家具虽不足以填充偌大一套房,但到底消除些空旷。她继续寻找开拓事业的方向。女儿临近毕业,是读硕士,保持学生身份,若不是,就要求职。学习设计的学生一大堆,尤其是中国学生。这是个暧昧的专业,什么都沾,又什么都不沾。所以,她需要将女儿的出路纳入她的计划。这一日,到唐人街买菜,一时兴起,走上威廉斯堡大桥,往布鲁克林去了。


布鲁克林正在兴起,大有飞跃的势态。可是,像她,一个谨慎的生意人,本能地对这种经济发生的模式持保留态度,那就是制造业衰退,以艺术家为主体的设计型产业进入——这类产业的利益链相当含糊,在资本市场的考验中,命运很不确定,或者淘汰,或者转变,抑或真如预期的蓬勃发展,然后又回到萧条。苏荷地区经历大半世纪走完的周期,如今越来越短促。省略发生过程的复制,总是缺乏自然的生命力。历史进入现代,复制又在加速。大约在机器诞生,再推远,人类掌握工具的时候,就已经注定的命运——她发现自己在沿着丈夫辐射型的思路,漫游开来,哑然失笑。天下着毛毛雨,威廉斯堡大桥的步道上极少人迹,城市在脚下搏动,桥面震颤,顶上是巨大的钢架结构。这城市定是在生产钢铁的年代建设,你能感受坚硬的程度。钢铁铸造一座城市,尚有剩余,于是流向战争。在地面看,威廉斯堡桥不过从东河这岸到那岸,走上去,可是漫长。引桥跨越几个街区,河面又出乎意料的宽阔。偶尔有人迎面走来,观光客和慢跑者。列车轰隆隆驶过,整座桥梁都在跳跃。太阳忽钻破云层,大放光明,雾气下沉,沃拉博特湾、曼哈顿桥、布鲁克林桥,一下子浮托起来,水鸟飞翔。只转瞬之间,云层闭合,光线收起,景物又退下了,仿佛海市蜃楼。这地场真是大,开发四百年,不过只是一个角。所以,就还有一股原始的野蛮力量,从现代性中穿透出来。


计算一下,陈玉洁在桥上足走了有一个钟点,步道在引桥中段向地面下去,穿过桥墩的钢柱,就站在了路口。停了停,顺势一转,依街道数字排列,从小号码向大号码走去。路上很清静,建筑多是陈旧和简陋,多少是破败的,犹太人的“贝狗”店,还有中国餐馆,间杂着狭小门面的店铺,是年轻人自创的品牌服装和小礼品,后现代设计型风格,稀奇古怪,用途不明,显示出物质过剩时代生长的一代人的消费理念。这样的小店,每一分钟都有无数间开张,又有无数间关闭,不是作为单个,而是一个群体,维持着它们的存在。然而,谁能就此下结论呢?在一整个街区的草根性中,这些小铺子,却是华丽的眼,穿越到未来,那里兴许有传奇在等着呢!时间已到午后两点,饭店都歇了,准备晚市开业。又走过一个路口,看见中国字样“牛铃”,名字有一些新鲜的情调,但招牌底下的门面,却是唐人街的旧俗,红灯笼,绿窗棂,翘檐上的黄琉璃瓦,日晒风吹,再蒙上油垢,显得灰暗。倒也让人踏实,因有一股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气息,透露出温饱的人生。


店门侧边的街道,停一辆小型运货车,地面上的铁盖掀起,露出一个男人精瘦的上半身,接着卸下的货物。她伸头向店里张望,黑洞洞的,也是歇业的样子,正要退出,却听一个女人的声音:吃饭吗?循声看去,门内酒柜后面原来有人。她说是的,女人就说,随便坐。稍适应店堂里的暗,走进去,在临窗餐桌坐下。天光带着窗玻璃上的污迹,映在桌面。酒柜里的女人问:吃什么?声音远远传过来,更显得店堂的空阔。她看见桌上夹子里有一束菜单,懒得翻看,只简单说一声:炒饭!这是每个中国餐馆必备的速食。隐约感觉女人叹口气,走出酒柜,向后厨去了。显然,厨工们休息了,不得不亲自出马。小货卡卸车完毕,扣上挡板,路面的铁盖板放下,这些动静都是清脆的。后厨里的排风扇打开了,呼呼响,油锅哔哔炸开,葱花的气味就传过来,有一股居家的安宁。店堂里的暗将空间四合,人在里面,甚至是温馨的。她想,布鲁克林是个不坏的地方。排风扇停息下来,在惯性里当当响了两声,听见男人和女人的说话。不知道说什么,只是一些音节,短促地轻盈地来回。店堂和厨房连接处有一方亮,嵌着男人的身影。大约是搬运,推拉收放,动作生风,像是有功夫。女人端着餐盘出来了,未到跟前,已香气扑鼻。


葱青蛋白的炒饭上,覆着一层金黄,仔细看,是油渣,送进嘴,原来是炸虾米。女人并不走开,而是站在桌边,指导用餐,将虾米和饭一并入口,果然,米饭软有劲道,虾米松而酥脆,口感味觉受用无穷。好不好吃?女人问。好!她顾不上说话,只回答一个字。算你有口福!女人说,是我们家乡的饭食,从来不做给客人。家乡何处?她稍停下筷箸,问道。青田,女人回答,依然站在桌边,两只手支在桌沿。余光所见,是一双丰白的大手,就有些记忆回来。女人继续说:温州那一系的菜在外国打不开,洋人就认那几样,酸辣汤,咕咾肉,宫保鸡丁,春卷,美国人的脑子有病!陈玉洁忽然想起了,抬头看女人,女人不看她,眼睛平视窗外。有汽车驶过,还有人声,零落的,这一处,那一处。洋人是一种奇怪的人类,女人说,他们没有口福,从小到大,就吃那些炸鸡,烤牛排,煎三文鱼,无论什么肉,都要做成一块一块,用手抓得起来,然后再添加调料,所谓“沙司”,这“沙司”又只是几味,翻来覆去的。说话间,盘子清空大半,她的思绪已经跑开,听不到女人说话,却在一件事上盘桓。她见过这女人,可是又无法断定,不相信如此巧合。正是不相信,才更觉得是见过,因为非出于巧合,而更像是机缘。她放下筷子,问出一句:老板娘从何处来到美国?女人嘘出一口气:说来话长。转身喊一声,男人即来到跟前,收走盘子。然后拉开椅子,在对面坐下:我就不当你客人,老乡见老乡。眨眼工夫,男人又到跟前,送上一壶茶两套茶具,腿脚进去颇有架势。女人说:你看他像不像李小龙?陈玉洁笑:像!女人正色道:练过咏春拳,拜师傅的!随后加一句:我男人。男人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旋即离开,不见人影。


十六岁从家乡出来,我今年四十六,整三十年,半个甲子。两人面对面,没有其他人,生出一股推心置腹的气氛。陈玉洁说:我比你长四岁,半百。对面人说:还以为我长你呢,真后生!谢了夸奖,心里推算回去,七十年代初,正是革命时期,国门紧闭,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有什么通道出来?女人仿佛看穿她的心思,接下去的叙述正可为解答疑虑。十六岁,个头这么高,女人伸手在一米多点的位置比画一下,又瘦,自己都记不清,夹在什么人的胳肢窝里,搭车、乘船、走路,再搭车、乘船、走路,到了欧洲。她心里又是一动,定睛看过去——饱满的脸颊,眼睛周边略有些松弛,眸子却是亮的,短鼻梁,厚嘴唇,宽下巴,肤色稍显黑粗,但因为紧致,就有一层光,是个健康的女人。却又拿不定了,是那个人吗?其实连长相都没看清,仅一个轮廓,而眼前这个,具体,生动,于是,就不像了。陈玉洁小心翼翼地问:你的意思是偷渡?女人笑起来,抬手四下一扫:我们都是偷渡,他是游水,游到香港,然后——你们在哪里遇见的?她问道。女人做个制止的手势:还没到这一段呢!她被逗乐了,像不像的那回事扔到脑后,忘记了。


说出来怕你不相信,没有人相信,登岸头一站,意大利佛罗伦萨,竟然长个头了,身上阔出一圈,就是现在这样。确实让人不敢信,女人又一次窥到陈玉洁的心思,解释说:你知道为什么?她摇头。我们温州人是生在石头缝里的人,挤着手脚,好容易挤出来,砰地发开了,就像爆米花!两人都笑了。佛罗伦萨去过吗?她点头。你们是旅游,看的表面文章,不会知道内情——内情是什么?她问。对面人倾过身子,耳语般说:到处是我们的人。她不由得也倾过身子,压低声音:真的吗?对面人点头:不止佛罗伦萨,罗马、巴黎、里昂、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柏林——她怦然心动:柏林?是的,到处是我们的人。哦!她说。再告诉你一个秘密,女人向她招手,示意靠拢,这样,就头碰头了。你知道,全世界的经济命脉掌握在谁手里?她回答:美国。不!女人摇头否决,犹太人。嗯?她离开些,看着对面人,那人狡黠地眨眨眼,说:温州人就是中国的犹太人。


光线移过来,从女人侧脸照过去,可能是用了一种植物染发剂,呈出红紫色,就像鸡冠,她忽然又觉着是同一个人,不是因为外形相像,而是某些潜在特征促成的机缘。女人自十六岁开始的阅历可够漫长曲折,难怪要话说从头。遭驱逐,买卖假护照,蹲移民监——移民监有什么呢?吃喝保证,还放电影,社工服务,心理疏导,还教英语,关键是要有人!女人强调。就这么一程接一程,一关过一关,后来到了柏林。又是柏林!她要插话,被止住。你知道我怎么到的柏林?我怎么知道?她反诘,两人开始熟稔。结婚!这倒出人意料了。也是青田人,早多年出来,已经入籍,在威斯巴登开餐馆,你不会知道,很小的城市。可是她偏偏知道,就在法兰克福近边。女人看她一眼:你倒是知道的不少!有些不满意讲述被打断。那一年夏季,威斯巴登举办美食节,市政府提供摊位三天,中国人的食亭总是春卷打底,青田人开车到阿姆斯特丹进春卷,阿姆斯特丹的春卷大王,上财富榜的,女人呢,正在那里打工,然后,就把人和春卷一起捎走,春卷送到威斯巴登,人带进柏林,那时候,还分东西两部,就在西柏林库当大街开出一家分店。她终于插进话去:我是不是去过你的店!然后说出时间,地点,以及老板娘的形貌,几可断定,就是你!对面人并不惊讶,在一个餐馆老板娘,阅人无数,不像她,会以为是传奇。有可能!女人承认,更像是敷衍,不忍让她失望。那时候,老头六十岁,我二十六,就是说,出来整十年,总算有了身份。


话说得轻巧,事实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殖民地纷纷独立,移民潮涌动,人口激增,德国二战重建中的土耳其劳工尚未消化,合法居留谈何容易。具体到个人,六十岁的年纪阅历,一定还有家小,而且,很微妙的,不是居住威斯巴登,而是飞地柏林,其间一定有许多曲折。但在对面的人,什么没经历过呢?就也不在话下。她好奇的是,如何一见钟情。青田话呀!女人说,有多少人听得懂青田话?无论你说英语、德语、西班牙语,就算普通话、广东话、上海话,青田口音藏也藏不住,老头听我说话,眼泪就下来了。她质疑:不是说,到处都有你们的人!女人说:可是也要遇得到,比如,今天,你遇到我!她感觉到女人的机敏,机敏里不单是反应快,还有一点慧心。男人走过来,与女人说着什么,又退回去。大概是商量,什么放什么地方,什么又做什么用。你们说的什么话?她问道。他说福建话,我说青田话。说得通吗?她怀疑。女人大笑道:要看什么人和什么人!说罢,推开椅子站起身,知道是结束的意思,就要埋单。女人说:看着给吧。她抽出二十元,压在茶碟底下,女人抬头示意,走来一个华裔女人,收走钱。又有一个墨西哥人,过来擦拭桌子,员工进来上班了。不知觉中,过去半天时光。走出“牛铃”,心里还有许多未解的疑问,比如,福建人与青田人,也就是女人的“前夫”,不知道能不能这样称呼,他们如何交接班?显然,福建人还年轻,看起来是出劳力的人;又比如,为什么从柏林来到纽约布鲁克林?但又觉得这些疑问已经有解,这样一个女人,可能制造任何传奇。她没有继续在布鲁克林游逛,也没有按原路返回,而是走过两个路口搭乘地铁,回曼哈顿去。这半日的经历让她疲乏,又有一种满足,邂逅、美食、陌路的人生故事,仿佛跟随走了一程。都是计划外的遭际,集中在同一时间里降临,令她应接不及,倒把去布鲁克林的初始目的搁置了。


……


(连载部分至此)


——摘自中篇小说《向西,向西,向南》,作者王安忆,原刊《钟山》


阅读全文请关注《小说月报》2017年增刊2期中篇小说专号




《小说月报》2017年增刊2期

中篇小说专号


王安忆  向西,向西,向南

选自《钟山》2017年第1期


余一鸣  漂洋过海来看你

选自《北京文学》2017年第3期


杨晓升  病房

选自《大益文学02·城》


常小琥  摔跤手

选自《上海文学》2017年第3期


苏兰朵  白马银枪

选自《清明》2017年第1期


侯 磊  水下八关

选自《西湖》2017年第2期


黄 茜  流杯池

选自《长江文艺》2017年第3期


翘 楚  每一个女孩都嫁给爱情

选自《北京文学》2017年第2期


叶清河  衣人

选自《创作与评论》2017年第1期


半岛璞  随便某个女人

选自《山西文学》2017年第1期


《小说月报》2017年增刊2期中篇小说专号,2017年4月出刊




小说月报2017 小说可以更好看


点击回顾往期精彩:翘楚 每一个女孩都嫁给爱情(1) (2) (3) │ 王安忆 红豆生南国(1) (2) (3) │ 肖克凡 天堂来客 │ 畀愚 氰化钾(1) (2) (3) │ 刘建东 丹麦奶糖 │ 苏童 玛多娜生意 │ 方方 花满月 │ 马金莲 旁观者 │ 双雪涛 飞行家 │ 李月峰 逃之夭夭 │ 杨则纬 花里 │储福金 棋语·搏杀 │章缘 另一种生活 │ 王彪 我们都有好多话 │ 顾前 你们说说啊,到底什么是爱情 │ 温润 天才  │ 田耳 附体 │ 胡学文 容器 │ 孙频 因父之名 │ 张学东 给张杨福贵深鞠一躬 │ 弋铧 瑞贝卡 │ 王哲珠 纸上人生(1) (2) │ 杨帆 后情书 │ 留待 死者 │ 孟小书 猴子文身 │ 查一路 瞬间 │ 张子雨 立夏 │ 陈河 义乌之囚(1) (2) │ 周李立 坠落 │ 宋小词 直立行走 │ 夏天敏 酒摊 │ 秦岭 幻想症 │ 陶丽群 清韵的蜜 │ 白琳 Munro小姐


《小说月报》邮发代号6-38,每月1日出刊,定价10元

《小说月报》大字版邮发代号6-37,每月16日出刊,定价10元

《小说月报》中篇小说专号邮发代号6-139,每年4期,定价15元


《小说月报》在全国主要城市均有销售,了解订阅办法请点击:


2017,小说月报对你说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订阅小说月报微信


小说,就是小声地说
小说月报微信 刊物最新动态,作品精彩文字,作家创作感言,读者阅读心得,文坛潮流脉动,随时随地向您报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