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威廉•斯塔福德《秋风》

William Stafford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1

威廉·斯塔福德(William Stafford,1914-1993),美国当代西部诗人,生于堪萨斯州,曾获爱荷华大学哲学博士,四十年代末起长期在俄勒岗州波特兰市一所大学任教,在亚洲多国讲过学。他是位多产诗人, 迄今已出版了三十余部诗集,其中《穿越黑暗》获1963年美国全国图书奖。此外,还获过古根海姆及其他诗歌奖。曾担任美国国会图书馆诗歌顾问。   斯塔福德的诗是“真正的美国诗”(勃莱语),内中蕴含西部特色和一种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他的诗讲究形式技巧,瞬间感觉十分锐利。他写诗很有节制,一般都很短小,但却寓意深刻,能给人以无穷的新鲜启发。从中也看到斯蒂文斯等现代派诗人对“语言欢乐”的追求。


Fall Wind


Pods of summer crowd around the door;

I take them in the autumn of my hands.

Last night I heard the first cold wind outside;

the wind blew soft, and yet I shiver twice:

Once for thin walls, once for the sound of time.


William Stafford



秋风

诗|威廉•斯塔福德

译 |马 永 波


夏天的豆荚堆在门边;

我把它们捧在我手的秋天中。

昨夜我听到外面的第一阵冷风;

风很轻,但是我颤抖了两次:

一次为了墙薄,一次为了时间之声。




诗人对“时间的流逝”有着刻骨的感受。这种感受是通过“对照”手法来实现的。堆在门边的“夏天的豆荚”,一下子就被我捧在“秋天中”,时间的流逝仿佛是瞬间产生的:豆荚仿佛还是夏天的豆荚,而时间却像被剪切了似的,来不及回味,已经消失不见。第二段,通过 “我颤抖”来写“秋风”,这是全文的关键,秋风既是季节的象征,也是诗人内心萧索、落寞的根源。在秋风中,我颤抖,“一次为了墙薄,一次为了时间之声”,这最后一句是神来之笔,一下子把时间的荒芜和内心的孤独抖落无遗,“秋风的轻”与“墙的薄”形成惊人的对照,秋风愈轻,则愈写出诗人面对时间的流逝的震动。因为,墙未必薄,如果硬要说墙薄,墙是无生命之物,尚且不能抵挡秋风,何况作者这个活生生的人,何况此时他正面对着浩大的秋天。( 泽 平 )

阿米亥《人的一生》

阿列克山德里《爱》

阿多尼斯《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博尔赫斯《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博尔赫斯《棋•Ⅱ》

博尔赫斯《南方》

博尔赫斯 季米特洛娃 米沃什《诗艺》

茨维塔耶娃《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策兰《花冠》

策兰《死亡赋格》

米沃什《和珍妮谈天》

米沃什《礼物》

马拉美《叹》

洛尔迦《梦游人谣》

索德格朗《星星》

聂鲁达《我记得你去秋的神情》

聂鲁达《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魏尔伦《秋歌》

波德莱尔《秋歌》

雨之诗

约翰·多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詹姆斯·赖特《开始》


超越自我
孜孜以求
继承突破颠覆重构
个性先锋自由开放
理念
星期一诗社

邮箱xzt886@vip.qq.com QQ群589878064

豆瓣:https://www.douban.com/group/xqyss/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