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与杜老师共进晚餐(杜课923期)

杜课 杜课 2020-01-25

编者按:老师很久没写杜课了,虽然稿库里积压了很多课。昨晚,与杜老师共进晚餐。颇多情感共鸣,颇多思想激荡,晚风冷而心热,一切刚好,我们乘兴而至,尽兴而归。于是,赴宴同学每人追忆了几句,成文在此,聊作留念,并飨杜课同学。


与杜老师共进晚餐

文/杜门2019级新生




1



正逢我们爱笑,气氛暖得刚好。


和杜老师一起晚餐。从老师到师姐到同门朋友们,大家都极度可爱,让我对大学的依恋又多了一层。老师的讲述一直很有感染力,从酒桌文化的介绍,到之前学生出差采访的遭遇,再到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老师的话里有无尽宝藏。有时,听着兴起便放下了筷子,饭菜逐渐失去吸引力。


印象最深的还是故事,让我对于记者的新闻理想有了更实在的体会。老师将刺激紧张的氛围营造得刚刚好——心中默想,如果老师转行讲故事,一定也是很棒的说书人。师生做调查性报道时,险情迭出,老师讲得好,画面感饱满,当年执着追求新闻理想的大学生,很打动我。


饭前,和同门迎着不刺骨的晚风走向饭店时,只预见过丰盛晚餐会是让人忍不住轻盈,而我并未能想象出,饭后,心会比胃感到更满足。今晚的遗憾,是没能留下一张合影,大家都沉浸在讲述与聆听中了。


告别老师后大家往回走着,我抬头看了看月亮,正值十五,月亮安稳而明亮。

 

——童思寒


2

 


借着课题组讨论,再次和老师聚到了一起。


席间,老师细致地教我们各种中国式的餐桌礼仪。印象最深的,是对女生的嘱咐,“女生在外,尽量不要喝酒,实在不行,就说老师不允许!”此时此刻,被老师暖到了。


每次和老师谈话都能让我充满力量,从第一次见面的“发现自己比发现世界更重要”到这次的“做事要做到极致”。


真的成为杜门一份子了,这么幸运。我清楚地记得,想当初,老师回我邮件,说加微信继续联系的时候,我激动的样子。


昨晚的此情此景,或许就是过往的意义所在。

 

 ——张帆



3

 

 

聚餐时,老师告诉我们,要找到自己一天之中的黄金时间,把黄金时间用在最紧要的事上。哈哈,我突然想到,电视剧里有个片段不就是,Sheldon发现 Amy在通过脑电波记录仪在捕捉自己的大脑灵敏度,通过灵敏度变化来制定计划(具体记不得了,大概意思你们懂就好)。是不是有一些共同之处呢?


每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需要我们以最好的时光,用在最值得的事情上。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刘蒙轩

 

4

 


在学生的脑海里,一个老师的形象,是被论文著作建构起来的,不吃饭,你很难发现老师在生活中更生动、更随和的一面。


昨晚,与杜老师聚餐了。并没有像其他师生聚餐时先等老师“训话”,菜一上来,老师就说你们低下头好好吃饭,我说话的时候不用看我。你可能无法想象,在学术上措辞严谨地讨论新闻业未来发展的老师,在饭桌上会用诙谐幽默教你餐桌礼仪,你可能无法想象,在学习中对你严格的老师,在饭桌上像家长一样教你如何应对职场。和老师接触的越久,越觉得老师是一个可爱的人。


有幸相聚于杜门。


——李鸣

 


5



因为过几天要和老师出差,于是,入席点完菜后,杜老师就开始给我们辅导中国的酒文化。生于北方的我,从小耳濡目染了一些这方面的内容,但是听杜老师绘声绘色地一一讲来,还找人演示,仍觉得津津有味。想不到每天到原本在课堂上、组会上一句不离“论文、项目、研究方法、学术贡献”的杜老师能在饭桌上谈笑风生,教我们如何给主宾让菜、如何给长辈敬酒、甚至如何在不胜酒力时撤退……


关于酒,还没听够,不知怎的,老师的话锋就转到当年带着学生们做调查报道的故事了。相比于我们大多数人当下安逸的学习,老师口中的新传往事,比电影还要精彩,“夜晚翻墙去污水厂里取样”、“千防万防,没防住乡下的狗,上来就咬人”、“对方开着吉普车追,同学们坐着摩托车跑”、“每个小组都配了一个体育生”……一个个场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无奈,调查报道的黄金时代已经逝去,杜老师也颇有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之感。


和老师道别后,我们三三两两地走回校园,一路上欢声笑语,这样的场景在校园里常常能感受到,但是总觉得今天不一样。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几人者耳。

 

——高岩


6

 


晚餐,印象最深的,是杜老师分享他的文字经验。他谈到,自己在写作时非常注重对“转瞬即逝”的灵感的捕捉。“一日之际在于晨”,清晨时分,往往是自己灵感苏醒、兴致极高的时候,得抓住时机好好记下脑海里的内容,杜老师笑称,“等这一刻过去了,我会惊叹自己曾写出过这样的话”;再就是与人交流时,思维会处于一种被挤压到呼之欲出的状态,在碰撞中产出火花;夜深人静时,当外界的纷扰散去,内心也逐渐回归平静,可以更专注地写下从心底出发的文字。


我想到,做着文字和精神相关的工作,就意味着胸中多了些许波澜壮阔,思想多了些许离经叛道。在师门的每一次谈笑间,我总被碰撞出复杂的情感,有醉心、有仰止、有失落,于知识的洗礼中检讨自身的浅薄。


手机里,保存了很多师门伙伴夕阳西下一起行走的背影,每当看到这些照片我就会想,这群人都有着类似的期许和抱负:希望能坚守理想主义情怀,而杜老师则是我们勇气的庇护所。而理想,则或许是支撑我们在衣食住行以外的全部意义。

 

——江潞潞

 


7

 


吃得尽兴也聊得畅快。席间,老师赠我们许多做人、做事的箴言,也同我们聊身边趣事以及过往经历。气氛酣然时,老师说,“你们埋头吃饭,听着就好,不要抬头”,大家一齐放声大笑。


开学至今,加入杜门刚满三个月。起初,对老师的印象只是传道授业解惑,吃了这顿饭,看到了老师温暖的另一面。


回来路上,月亮朦胧,夜色微凉,我们结伴回寝室,一边走一边聊。大家不知怎地说起去年此时的愿景,有人说当时许愿是希望能考上研究生或找一份好工作;有人说去年的两个愿望,一个是考上研究生,另一个是希望加入杜门。我们很开心地说:“你看,这也太好了,两个愿望都实现了。”


在此,借用卡尔·萨根的一句:“在广袤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中,能与你共享同一颗行星和同一段时光是我的荣幸”,以表感怀。

 

——杨昕晨

 

 

8

 


见过老师在谈论学术课题时的严谨博学,在指导创意项目时的慧心巧思,餐桌上的我导,则多了几分温暖素朴的烟火气。


这周有部分同学要跟随调研,老师于是临时传授了大家一些受用终身的深度访谈经验和社交礼仪,又叮嘱我们要多带一些厚实的衣物,以及在外出差如何保障人身安全......


席上有一位师姐,是老师多年前的学生,今日回来与老师小聚。看着老师与师姐共同回忆当年师生相处的美好时光,身不能至,心向往之。师姐笑言,在杜门时,学习工作非常充实而“拼命”,努力拓展自己的带宽,等到步入社会后,觉得所接手的工作对她而言,早已不再具备挑战性,从老师这里获得的启迪和成长,终身受用。


于是我也不禁设想,在我们毕业后,会是怎样的契机能与老师重聚?想必那时老师依旧博学儒雅,而我们的酒杯里,不知又盛着多少弹指春秋。


人间有真味,欲辨已忘言。在和杜门小伙伴们步行回校的路上,想起一年前的自己许了两个愿,一个是考上南大,一个是加入杜门。


离2020年考研,仅有十余天了,祝福所有看到这篇杜课的学弟学妹,一切也如自己所愿……

 

——费凡




欢迎读者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推荐


人物:惠特曼与我的自白 | 怀念辛弃疾 | 读帕斯卡尔 | 读苏洵有感 | 挽董健先生 | 胡适六句夜访马克· 吐温


视频杜课导言新闻理想元旦的晚餐|除夕寄语


文字:点赞、挽尊和摹因 卸任感言 | 他们所说的童年 | 逻辑箴言 | 新闻纪念日:9个问题 青年说二十七八岁的人生注释永恒回归 | 女生箴言 


关注告诉爸妈别害怕 | 非名校:白岩松的药方猜猜谁喜欢加班 马云有什么错呢 再谈996 心酸的成年 知善知恶激辩圣母院


音频:一诚天下动青春考研三问 


元能力养成:敬畏反思宽容自尊




鸣谢: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 高岩

责编|费凡 高岩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