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逻辑箴言(杜课908期)

杜骏飞等 杜课 2020-01-25


全文共 3085字,阅读大约需要 15 分钟


目录

  1. 逻辑箴言

  2. 读者评论




编者按:前天,杜课推出了名为“活在逻辑谬误里”的讨论课,并留下了四个问题。今天,让我们来读一读杜老师的逻辑箴言,以及读者朋友们的观点。



1



逻辑箴言


杜骏飞


1. 不射无物。如果不能明确界定一个客体,那就不要去谈论它。如果双方未能共同确认一个客体,那就不要去争论它。


2.勿作推论。不论你对一群目标观察多少,只要未经科学检验,不要轻易向目标外作推论。


3.见月忘指。类比之法,确是便于理解,但往往也是以泥塑仿真,不可当真。类比犹如见月之指,绝非月华本身。


4. 以光为谱。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皆因头脑中缺乏复杂判断力。世界上大部分事物的定性,其实都类似于光谱,从最亮到最暗,从最左向最右,是无级变换、光谱化发展,而绝非只有两级。


5.不论动机。他人的观点是可以讨论的,但是他人的动机却不可理论。你不可以轻易假设他人的动机,更不可以妄作辩驳。

 

6.慎定因果。两个事物同时存在,是并立,但未必是因果,两个事物时常伴生,是相关,也未必是因果。


7.情理两分。普通人喜欢诉诸感情,这是因为诉诸感情更贴近于生物的本能。但是受过训练的辩论,却懂得要情理两分。简言之,愤怒不是说理,感动也绝非论文。论说之道,还是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而非有一分情愿当一分真。


天色晚了,先写到这儿吧。


2


读者评论



第一类观点


日常生活中的逻辑谬误


@胡不归


我觉得二元思维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我意识到这一点还是在看了《飘》这本书之后,我发现里面的角色性格是多面的,时好时坏。然后,我又意识到我们国家很多影视作品或者书籍向我们传达的经常是“一个角色不是好人那他就是坏人”的观念,但是人性本身就是复杂的。


错误推理。之前我看到一个年轻妈妈打骂婴儿的新闻,大家纷纷把矛头指向这位妈妈。但是新闻中也提到这位女性的丈夫时常夜不归宿,婆婆好像也不是很好。我就在底下提了一句:可能是因为有产后抑郁,希望大家多关注产妇的心理健康。我并没有说这位妈妈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是大家直接理解成我在替产妇说话。

 

@H抱着盒子的姑娘


幸存者偏差算吗?往往只看到经过筛选之后的结果。就像一些企业在竞争中侥幸存活,但不见得他们的方法都是对的。


类似的还有人在拟态环境下会产生一种“只看一叶以其为林”的惯性。放大镜作用和猎奇心理驱使媒介更多关注非常态事件,但实际上负责、善良的医生有很多,而扶老人未被讹的例子也有很多,只不过没有被报道,所以不能因为看到一些报道就全盘否定或肯定某个现象。我觉得“具体事件具体分析”看似简单,却很难做到。

 

@🌿 


最常见的逻辑谬误莫不过当下中国社会媒体界的断章取义,有意扭曲,他们无非在引领着一个迎合人性缺点的极端导向。


巴黎圣母院的大火之下激起多少极端民族主义者所谓的“爱国热情”,仿佛每一件大事都能成为滋生逻辑谬误的土壤。关于北大学子弑母案的评论又再现了不少“中国应试教育失败论”,我们需要肯定事物存在的矛盾,应试教育肯定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但绝非失败,而且中国当今的应试教育在不断改革后势必会逐渐适应国情,凭借高智商犯罪案例去断章取义绝对不是合理的。


同时,逻辑谬误存在于更多我们触目所及之处,我们身边主观臆造联系,创造所谓“经世致用”的道理和规律的人不胜枚举。

 

@安静地居于一隅


现在的人们喜欢用一些简单的词汇例如“善良”“不孝顺”等去描绘形容一个人,给这个人贴上标签,但是却不弄明白这个标签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这个世界的节奏太快了吧。也可能是我们根本没有兴趣去关注原因,只关注结果,一杆子否定,根据标签来看这个人怎么样。这着实是一个简单有误的判断方法。

 


第二类观点


探讨逻辑谬误产生的原因


@小狮子和磁石:


我认为这些逻辑谬误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和文化影响下的集体无意识和社会无意识,应试教育在其中“功不可没”。

 

@angela:


逻辑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文中提及的五种逻辑谬误,浅层原因是人生而不平等,存在差异性,生存环境中话语权限因阶层而定,多数派思维占主导。顺从而懒惰的思维,不具备批判反思精神。例如缺乏研究意愿、能力、深度,从众心理,认知片面,思维惯性,刻板印象,阶层对立,利益僵化等等。更深层思考,这与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私欲和生存需要不无关系。

 

@九十九:


我觉得这是我们的生活条件、地理条件自己文化基因决定的。这是很复杂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长期的发展变化催生的。如果说是中国教育扼杀,倒不如说是中国教育体制和社会上的教育意识对学生的教育起了负面作用。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其实人有很多选择。但是人们认为,特别是生活水平不高的人们认为高考是唯一的出路,所以拼命让学生学课本知识来面对考试,但是知识并不仅仅在书本上,课外阅读是积累文史知识、引发兴趣的关键,学校没有引导孩子们去看书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家长有时候不允许孩子看所谓的“杂书”。


我们需要有博览群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维意识,应该践行“活到老学到老”,而不是一味的为了“颜如玉、黄金屋”。

 

@墨岚:


“现在,让我们把⽬光转向西⽅⽂化之外更为⼴阔的天地。在讨论⾮西⽅⽂化或⽐较西⽅和⾮西⽅⽂化时,⼈们常常提及如下词汇:中国古代逻辑、印度佛教逻辑和伊斯兰逻辑,甚⾄还有阿赞得(Azande,⼀个⾮洲⿊⼈部族)逻辑等等。相对于西⽅传统,中华⽂明背景下的逻辑具有不同的⽬标、主导推理类型和推理成分的分析,例如墨家逻辑。绝⾮巧合地,⼈们也发现起源于印度⽂明的佛教逻辑与⾪属于西⽅⽂明的逻辑具有实质的区别。


⼀些学者指出:⼈类学家对偏远地区居民思维习惯的研究揭⽰,我们所接受的逻辑规律只具有局部⽽⾮普遍的权威,某些边远地区居民具有与我们不同的逻辑。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后期著作甚⾄包含这样的想法:可能存在与我们不相容的语⾔游戏或⽣活形式,它使⽤的逻辑规则和推理程序与我们所认可的有实质的区别。这⼀切表明:“逻辑”⼀词可⽤来谈论⾮西⽅⽂化中的那些与西⽅⽂化中的逻辑不同的东西,它向我们暗⽰的结论只有⼀个,那就是:不同的⽂化可以有不同的逻辑。”(出处:鞠实儿为《简明逻辑学》一书所作序)


建立在此基础上,我认为题3中所描述的问题是由文化语境的差异所导致的。然而,由此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当下日常语境中,“逻辑”一词普遍被用于指代“西方式逻辑,”而我国传统逻辑却被排斥?想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



第三类观点


如何避免逻辑谬误


@angela:


逻辑思维锻炼要从娃娃抓起,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理念从追求“第一”向“唯一”转变,关注个体的发展偏好。成年人逻辑惯性的扭转比较艰难,但通过打破信息孤岛,构建更多话语平台,完善多元评价机制,提升思辨力,营建批判质疑的环境等对逻辑纠误进程会产生影响。


从宏观和长远角度分析,对逻辑谬误的包容、深入研究、客观审视,可能对相对逻辑观的形成更有益。

 

@a Thin Spark:


对中国人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常识教育。比如,到今天还有南阳政府不相信热力学第一定律,去相信水氢车。


有常识才会有逻辑认知,才会有基本是非观,才会明白物竞天择只能用于动物,否则会将整个社会异化成社会丛林。

 

@我们都是追梦人:


逻辑和辩证思维,都是我们需要的,尽管他们是对立统一的。逻辑是非此即彼的,不允许既对又错,辩证是从发展的眼光,全面看问题,而这两者我们都没能真正掌握。我们应该多反思自己的认识和判断。

 

@ゆ :


推荐一下《啊!设计》,是一档面向儿童的日本综艺节目。通过节目引导孩子在观察生活中发现新的问题,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举个例子,我们小时候学习素描,老师选个同学站在教室前,每个人画的几乎都是一样的。而节目中小朋友围在一圈,画出了不同角度的模特,每个人画出了自己真正看到的样子。我们的逻辑谬误往往就来自于对生活缺乏观察,人云亦云,没有从小开始建立自己的逻辑体系。




欢迎读者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推荐


人物:忍辱为荣:读雨果札记 | 挽董健先生 | 记住梁益建 | 胡适六句在邓丽君的忌日里 | 夜访马克· 吐温 读费孝通 


视频杜课导言新闻理想元旦的晚餐|除夕寄语


文字:王尔德夜访杜课 | 思想实验课:砍柴与放羊 | 对鸟和鱼的感情 | 凡未辩驳,皆不足信 | 新闻纪念日:9个问题 青年说二十七八岁的人生注释劳动者的歌与诗与黑洞无关永恒回归


关注昂贵的教育安娜•查维斯的母亲节衡水中学猜猜谁喜欢加班In My Secret Life 马云有什么错呢 再谈996 心酸的成年 


音频:一诚天下动青春考研三问 


元能力养成:敬畏反思宽容自尊



鸣谢: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 赵家宁

责编|高岩 费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