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的连接(杜课925期)

杜骏飞 杜课 2020-01-25

 

人的连接

文/杜骏飞


我要讲的题目是:社会科学如何看待“人的连接”


今天,我们每个人都身处社会之中,我们的人生是一本大书,我们的社会是一门功课,实际上,你甚至都不能仅用“科学”二字框定它们。如何去驾驭社会化生存?如何来把握我们的人生?


如果从我的专业角度来回答,这是一个“人的连接”问题。


就此,我们来交流一下读书心得。我会讲4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沟通与路径”问题、“分隔与连接”问题、“关联与连带”问题,还有“链接与联网”问题。这些主题都很有意思。


其实,各位今天来到现场,正可以对应这四个主题:大家在这里相互沟通,兼顾了很多沟通路径;我们很多人原本素昧平生,却通过“校友”这个场域有所连接;我们各有自己的社会身份,但彼此间也形成了社会关联,因为在本质上,我们是一种“社会连带”;今天起,我们会尝试打开对方的生活链接,迟早,大家还会建立一个沟通网络,共同为社会做贡献。



首先谈一下沟通与路径问题,我的专业是研究人类交流行为,关于沟通,有很多话可以讲,但在这里,只阐释几个基本概念。


我们经常会说,人有四种常见的基本沟通模式:“链式沟通”、“轮式沟通”、“环式沟通”,还有全通道的“网式沟通”。人们交口相传一件事,大致是一个链式的沟通,它有上游有下游;这次,有一个秘书处来跟所有的校友沟通,它类似于一个轮式的沟通;而如果有一个闭环的结构——我们向外传达一个思想,然后又能够回馈到所有人的反应,这是一个环式的沟通;如果我们在场的所有人上网集群平等对话,像朋友圈、贴吧甚至QQ群一样,那可能就接近一个网式的沟通了。



比较而言,网式沟通是最现代、最高效的,无论对于日常的群体沟通而言,还是对于一个单位的组织沟通而言——譬如校友会,在成立之后,应该逐步地从链式沟通,向轮式沟通和环式沟通发展,而将来的愿景,则是要建立网式沟通——一个人人可以对话人人的社交网络,这样才符合一个现代组织的要求。


顺便说一句,一个国家如果真能建立网式沟通,会更接近于政治学意义上的现代国家,四中全会倡议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其基础也在于上、下、左、右全通道的治理沟通。


经常还有人说,人的沟通有正式和非正式的差别,比如我们今天在一个非常隆重的会议厅里召开会议,有文件,有仪式,有制度,这当然是比较正式的沟通。但,是不是正式沟通才是最重要的沟通呢?传播学认为,不是这样的。


实际上,正是每天大量不规范的、非结构性、非正式的沟通,主宰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譬如今天,我们迟早会注意到,我们在会场外的一点一滴,彼此之间的闲话,诸多不经意的感受,这些非正式的沟通,是塑造我们之间关系的强大动力。更多的时候,我们在非正式的沟通基础上,才会产生真正有效的、有价值的正式沟通。


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要注意一件事——在舞台上和在舞台下的表现是同等重要的,在工作中和在生活中、在专业上和业余上,我们的表现也是同等重要的。正式沟通,很少需要提醒,但在很多时候,我们要提醒自己更加重视那些细致入微的非正式沟通,包括你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你在孩子面前做了什么,在乞丐面前做了什么,遇见亲友时你做了什么,遇见路人甲时你又做了什么,这些东西,其实才是至关重要的。非正式沟通表现的差别,才是人与人之间的分水岭。



第2个问题,谈一下分隔与连接。在社会中,人群经常有两种属性,一种是人与人分隔,还有一种是人与人相互连接,我们当然都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连接,但是连接的可能性到底在哪里?尼尔格兰姆提出过“六度分隔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的区隔,不会超过五个人:美国总统也好,或者是非洲的一个难民也好,不管他是谁,你跟他的连接最多通过五级传播就能抵达。


这个理论,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真正的启发是什么?我介绍一下我的体会。


基于六度分隔理论已经被不同学科证实了,所以我要讲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其实我们跟这个世界的连接,以及我们所有人之间的连接,并不主要依赖于熟人连接和直接连接,而是依靠陌生连接和间接连接。换言之,世界之于我们,我们之于世界,我们之于他人,他人之于我们,其连接的程度往往远超我们所见,其连接的意义更远超我们所知。


并不是有人要我们去认真对待外部世界,去认真对待陌生人,而是这个世界原本深嵌在我们之中,而陌生人,在本质上也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


社会学有所谓“弱连接”理论,弱连接是指因交流和接触产生连接、但联系较弱的人际交往纽带,虽然互动次数少、感情较弱、亲密程度低、互惠交换少而窄,但说来奇怪,恰恰是这些弱连接,在社会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不同社会集群之间传递信息的有效桥梁。中国人一向喜欢分亲疏远近,信奉所谓“差序格局”,但我们得记住,每天那些帮助我们最多的,是无数与我们弱连接的人们。也许,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是说淡如水就是君子之交,或君子之交必须淡如水,而是说,弱连接才是这个社会的社交常数,这世上有无数与我们淡如水的人,在亲厚和温暖我们。


顺便说一下友谊的问题。有很多人喜欢社交,还喜欢不断强化彼此的关系,以为那就是建设友谊之道。其实,人的连接是分权值的,即使是关系密切,这密切二字也有定义上的千差万别;人的联系是讲效用的,抵达连接与抵达友谊纯粹是两码事,认识、哪怕多次认识和大量认识,也不代表友谊,至于人的情感连接是否能传递,就更要存疑了。很多时候,人的友谊传递是衰减的,翻译为大白话是,朋友的朋友未必就一定是你的朋友,真交朋友还是要亲力亲为;社交意义上,人的交往是有阻尼的,不是你想建设友谊就能建立的,因为它不可能脱离成本框架,也无法摆脱激励效应,这就是为什么只有真心真意的表现才能赢得真正的友情,这也是为什么只有对很少几个朋友,我们才会望眼欲穿。



第3个问题,谈一下关联与连带。首先看关联理论,它是一种认知语用学理论,由斯珀伯与威尔逊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它有两个原则:一是认知原则,人类的认知倾向于与最大关联相吻合;二是交际原则,每一个言行都与当前具备最佳关联。


关联理论有些复杂,如果要寻求它对人类沟通的启发,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交际不是以合作准则为基础的,为使交际成功,说话人与听话人唯一的共同目标就是要理解对方与被对方理解。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被他人接受,取决于他对他人有多少理解。无论你多么爱好交际,渴求友谊,擅长沟通,只有当你学会善解人意时,你才能在心灵深处与人连接。


现在我们看社会学家涂尔干在 《社会劳动分工论》里所讲的连带,他说:所谓社会连带,是社会成员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协调、平衡关系和行为准则。


他认为有两种连带,一种是属于前工业社会的“机械连带”,表现为强烈的集体意识,即所有成员倾向于相同的价值观,遵守同样的规范,采用相似的思考方式,个人意识与集体意识没有很大的差别;另一种是属于工业社会的“有机连带”,其特点:社会成员发展出个性,社会通过尊重个体,提供公平的机会及要求个体履行社会职责,达成社会的整合。


对于人类交往而言,连带理论的启示是什么?我认为有两点最重要,一是防范极端集体主义,避免集体以道德戒律为名,剥夺个人权利和价值;二是防范极端个人主义,我们必须意识到,毕竟,无约束的自由根本不是自由。今天我看到校友会里,有很多兴趣小组、很多专业委员会,这很好,让我们的校友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互相整合,这才符合有机连带的社会法则。


所以我们与他人连接时,最高的追求还是“和而不同”,追求大我与小我的协和——极而言之,个人消失时,集体也就失去意义,集体消失时,个人也就失去了载体。


所以我们与他人连接时,还要懂得社交的生长性,学会以发展的眼光与历史的尺度看待友谊——一方面,人与人的关系,在哲学上说,每一刻都是新的;另一方面,一棵不灌溉、不生长的友谊之树,也很可能默默死去。

 


最后还有五分钟,第4个问题,谈一下链接与联网


心理学上,关于时间记忆,有一种理论是“联结链理论”,我自己的理解是,它讲的是时间和记忆的关系,人们会倾向于去记住在交往深处的链接关系,而不是记住时间的序列。比方说我认识马步阳会长,关于他跟我的关联,我不是靠时间联系来记录的,是依靠在我认知里的相继关系来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对于人生的记忆,以及历史对我们的记忆,其实都是需要意义建构,才能被提取到链接的。


由此我提出一个启示,我们今天仅仅是坐在一起还不够,我们必须要去建构共同的经历,甚至要有共同的事业,这样才能够为未来共同的记忆留下链接之门。


或许,我们还需要寻求彼此之间的最大公约数,这样才能够建立起种种连接之可能。又或许,我们还要记住,只有当你能成人之美,才能各美其美,只有当你能成就他人时,我们才能成就自己。记忆如此,友谊也是如此。



互联网时代,又有一个梅特卡夫定律,是互联网三大定律之一,它的表述是:“网络的价值与网络使用者的数量的平方成正比”。换句话说,一个济济一堂的组织,如今天的校友会,它的规模与我们的价值是成正比的,而且是几何级数的正比。



顺便联系一下互联网的超链接——超链接可以自然地、非常便捷地跳转到下一个页码,也就是所谓的关联网页。我们人之间,是如何建立情感、友谊的超链接的?


我想说,要想实现与他人、与社会的超链接,请你记住你要有自己的标记、定位和标签。我还想说,我们不必去成为一个全能全知的完人,而要有自己的个性和专长。同时我们也一定要记住,要做他人的知己,要对他人有知遇之恩,这样社会才能成功地形成跳转。


回过来说梅特卡夫法则,它在说什么?它告诉我们要有“生态圈”意识,不管是校友也好,还是朋友圈也好,还是阶层、职业和社会也好,往往是荣辱与共的。有的时候,很多人建设一件事很难,但是一个人败坏一个事业很容易。同时我们还要有平台性思维,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我们只有为别人提供平台级服务,才能够为社会做出理论上“最大的贡献”。所以我想补充说,刚才几位朋友谈到校友的互助问题,其实,校友会很小,社会很大。一个团体,彻底的自我实现,一定是在团体之外。如果一群淮阴中学的校友,始终能以兼济天下为己任,也许,淮阴中学就是中国最好的中学了。


最后这个理论是我提的,叫泛传播理论,在学术界也被很多人讨论过。它指的是,网络中的受众不是单纯的接受者,而成为媒介的一部分。这是20年前提出的理论,现在当然也没过时。



我就此提几个人际心得,供大家参考。首先,人的连接是双向、多向的,不是单向的,它必须是彼此相连,是手牵手的关联,这才是真正的社会守望。第二,在本质上来讲,只有心与心相通,才会形成真正的人的连接。第三,我们要有共同的信念,也要有共同的事业,我们最好的连接是心手相连。


我要特别指出,人类世界的奥义是万众互联,我们与世界上所有的人,我们见得着的和我们见不着的,我们熟悉的与我们感到陌生的,我们所友善的与我们所冷淡的,我们有联系的与我们缺少联系的——那一切人,我们和他们在本质上是互联的,而且,很可能,我们与那些遥远的人们恰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能彼此建设,就能彼此成就,我们能彼此善待,就能彼此爱戴。


最后,我还想说,人类连接的归宿是众生相连,众生相连,自然不限于人类,我们与整个自然界、甚至与外星生命,都是众生相连的。毕竟,生命在它的本质意义上说,是宽容和尊重。


我今天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本文为杜骏飞老师2019年12月28日在淮阴中学南京校友会成立大会上的演讲,由费凡、高岩据现场录音整理,经本人修订。鸣谢蔡蓉等现场录音。)

 


关键词释义:


正式沟通(formal communication):是指组织中依据规章制度明文规定的原则和渠道进行的沟通。例如组织间的公函来往,组织内部的文件传达、发布指示、指示汇报、会议制度、书面报告、一对一的正式会见等,按照信息流向的不同,正式沟通又可细分为下向沟通、上向沟通、横向沟通、斜向沟通、外向沟通等几种形式。


非正式沟通(informal communication):非正式沟通指的是通过正式沟通渠道以外的信息交流和传达方式。非正式沟通是非正式组织的副产品,它一方面满足了员工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补充了正式沟通系统的不足。是正式沟通的有机补充。在许多组织中,决策时利用的情报大部分是由非正式信息系统传递的。


六度分隔理论: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1933-1984)发现了“六度分隔”现象。简单地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六度分隔”说明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弱纽带”,但是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有很多人在找工作时会体会到这种弱纽带的效果。通过弱纽带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非常“相近”。


弱联系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于1973年提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晚期,他在寻访麻省牛顿镇的居民如何找工作以反映社会网络的研究中发现,紧密的朋友反倒没有那些平时很少联系或不怎么熟悉的人更能够发挥作用。事实上,紧密的朋友基本帮不上忙,真正能介绍到工作的往往是陌生人。

关联理论:关联理论是一种认知语用学理论。由斯珀伯与威尔逊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关联理论认为,交际不是以合作准则为基础的,为使交际成功,说话人与听话人唯一的共同目标就是要理解对方与被对方理解。


社会连带(social solidarity):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社会劳动分工论》(1893)中提出的重要概念,指社会成员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协调、平衡关系和行为准则。


联结链理论:澳大利亚心理学勒万多斯基和加拿大心理学家默多克等人1989年提出,是时间记忆理论的一种。该理论认为,事件与时间上直接相继的事件联结在一起,从而提供了时间记忆的参考信息。事件顺序的编码不是依靠时间序列中的位置,而是依靠相继时间之间的成对联系。


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是一个关于网络的价值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的定律,由乔治·吉尔德于1993年提出,但以计算机网络先驱、3Com公司的创始人罗伯特·梅特卡夫的姓氏命名,以表彰他在以太网上的贡献。其内容是:一个网络的价值等于该网络内的节点数的平方,而且该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


泛传播:“泛传播”这一概念由杜骏飞提出。“在泛传播中,媒介不仅仅是信息,而且还是人———包括传播者与受众。正是由于泛传播强有力地将人、信息、媒介整合在同一物理表征(网络化介质)之中,人类才第一次实现了跨时空、平等、普遍地沟通的梦想。其次,泛传播的特质极其显著地表现在对传播介质概念的重构上。”“在一个传播至上的经济学时代,当我们在谈论商业运营的通道时,我们明确地知道,它是指产品或服务流通的中介性过程; 而当我们用通道喻指传播时,它有可能是在同时描述六类事物: 1、媒介本身; 2、把关人; 3、层级过滤; 4、自向传播; 5、信息发布行为; 6、以上各项的总和。”

 


欢迎读者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推荐


人物:惠特曼与我的自白 | 怀念辛弃疾 | 读帕斯卡尔 | 读苏洵有感 | 挽董健先生 | 胡适六句夜访马克· 吐温


视频杜课导言新闻理想元旦的晚餐|除夕寄语


文字:点赞、挽尊和摹因 卸任感言 | 他们所说的童年 | 逻辑箴言 | 新闻纪念日:9个问题 青年说二十七八岁的人生注释永恒回归 | 女生箴言 


关注告诉爸妈别害怕 | 非名校:白岩松的药方猜猜谁喜欢加班 马云有什么错呢 再谈996 心酸的成年 知善知恶激辩圣母院


音频:一诚天下动青春考研三问 


元能力养成:敬畏反思宽容自尊




鸣谢: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 高岩

责编|费凡 高岩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