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禅宗的迷人风采——抽钉拔楔 解粘去缚(十四)

灵隐寺 2024-03-19


大乘佛法之见道,所证悟之内涵唯有触证自心如来藏,始自七住位中观,中如初地道种智般若,终至佛地四智圆明之究竟中观般若,悉皆不能外于第八识。除此而外,无有别别见道可谓为佛菩提道之见道也。不可谓有人证悟是证得如来藏,有人则证悟非是如来藏。若所悟内含有二种以上,则应法界实相有多种,则实相即非绝待,即非唯一,则有种种大过。



抽钉拔楔



本分宗师不离自性,随宜说法,从无住本建立法幢,也只是全提向上,卸人角驮,解人缠缚,抽钉拔楔,如同巨灵抬手,劈破华山千万重。只要您知见都无,一念顿丧,凡圣情尽,自然体露真常。这就是禅宗之所以有此特色教育手段的真实意图。 


✍普庄禅师示众说:“夫为宗师者,不得已垂示一言半句,无非为学者抽钉拔楔,解粘去缚。譬如善舞太阿(宝剑),自然不伤其手。” 


禅宗这一神奇的家风,具有宗师真实证悟经验的内在生发的特质。譬如临济祖师未悟之前像个害羞的妞妞,连问话都不敢,可是到了彻悟之后,便自然懂得张牙舞爪,临机不让师,棒下无生忍,喝如雷奔,不可凑泊。 


✍长庆祖师苦心参究,茫无所趣,坐破几个蒲团,有一天卷帘,忽然大悟,不觉好笑,连说:“也大差!也大差(哈哈)!卷起帘来见天下,有人问我解何宗,拈起拂子劈口打(哈哈)!”


诸君能体会到那种感觉吗?每每看到这里,总是会心一笑。祖师未悟之前,跟我们一样茫然无所趣向,一旦顶眼豁开,觑破实相,立马脱胎换骨,面目焕然一新,天然契入不可思议的禅门宗风,垂手入尘,接物利生,不须别人教他,自然不愿再有道理让人凑泊,等闲开示一机一境,如握金刚王宝剑,直下便欲取人性命,只贵当人直截荷负,声前领略,棒下承当。 


这就是宗门所谓的“衲僧巴鼻”。衲僧巴鼻,实无巴鼻可摸可触,讲错了打三十棒,讲对了也是三十棒,只贵您一跳跳出罗笼,从此洒洒落落、自由自在去,免得一生只作鬼家活计。


如果学人遇见宗师,偷心不死,拟议思维,不仅自己丧身失命,而且辜负宗师一片苦心。



✍话说有一天,慧忠国师三唤侍者,侍者三度应喏,国师望着莫明其妙的秘书说:“将谓(以为)我辜负你,却是你辜负我!”


✍云门大师每次呼唤香严秘书,香严方才应喏一声,大师却问:“是什么?”


云门大师这是想让香严去研究、思考和琢磨吗?不是的!拟议尘沙劫,动念隔千岐。他老人家直下提起吹毛利刃狠命一挥,历经十七年,终于把香严一条顽强性命(根本无明)斩断,唤起侍者受用不尽的本有妙心。



灵锋宝剑,常露现前,

亦能杀人,亦能活人。

——克勤禅师偈句


克勤祖师说:“只此灵锋(宝剑,指的是正令当行),阿谁敢拟?大凡超宗之士,垂手为人,等闲示一机一境,快如倚天长剑相似,直下取人命根(指的是心机意识),了无异辙(决无第二个规则,千古同一轨辙)。”


总之,若要救您,先须杀您;若您不死活来,堪作什么用?如果不晓得这其中三昧,自然看不懂甚至错会祖师慈心铁面的用意,甚至生起诽谤埋汰之心。


说个譬喻:祖师亲证本心,可我们却不晓得返光烛照,还在向外求知求解,驴年是个头啊?宗师看到眼里,急在心里,恨不得一棒把我们打回头,一喝把我们唤醒来。 


正如我们身上怀揣着一块稀世珍宝,不懂得直接摸索出来现成受用,反而跑遍全世界各地,到处查找这块珍宝的图片资料,纵然您论证得一模一样,可是有个球用啊? 


假如您去问禅宗祖师,他不会跟您讲解珍宝的图片资料,因为那样您反而永远得不到真实益处。他一准喝斥(言下直指)您:“傻瓜,珍宝就在您身上,跑外面流浪什么,还不自己摸索出来用?!”或者一把扯下您的贴身肉衫(棒喝交驰),让本来珍宝忽然显露出来。



门庭施设




法本无二,因众生根器而设三乘五教;禅亦强名,依教育风格而分一花五叶。


宗门无门,难以凑泊。世尊百万人天眼前拈花,唯独迦叶一人破颜微笑而已。为了不让法堂门前草深三尺,祖师不得已,在建化门中施设门庭,接引不同根器众生。


宗门早期直指人心,祖师多在言下契旨,譬如二祖、三祖、四祖、五祖、六祖、马祖等都是一言之下明心见性。


到了马祖、石头大师时期,曹溪禅发展迅猛,但是学子承言滞句,言下难以开通,于是机锋棒喝等机用开始盛行。


比如,秘魔擎叉、石巩弯弓、国师水碗、归宗拽石,德山入门便棒,临济入门便喝,无业才有人问便道莫妄想,甚至出现南泉斩猫、归宗锄蛇、俱胝断指等神鬼失措、惊心动魄的霹雳手段。


✍马祖法孙灵祐禅师率先开创了沩仰宗这“一花开五叶”的“第一叶”,成为唐末五代“分灯禅”的肇始。随后,沩山祖师法侄义玄禅师开创了临济宗,石头祖师法脉下分出曹洞宗、法眼宗和云门宗,至此出现禅门五宗。


后来,临济宗又衍生出方会禅师的杨歧派和慧南禅师的黄龙派。临济宗成为禅门五宗里传承最广泛最久远的一个宗派。


✍凡是称作一宗一家的,手法必有所创新。五家七宗,各宗各派各有自家独特的教育手法,比如沩仰宗的九十六圆相、临济宗的“三玄三要”、曹洞宗的“五位君臣”、云门宗的“三句”、法眼宗的“六相”和黄龙宗的“三关”,等等。


✍禅宗一千五百年来的流衍变革,各宗各家风格各异,倡导法门各各不同,真可谓“一花开五叶,花开又旁出,五家成七宗,宗风曲不同。”五家七宗展现了中华禅宗最为蔚然壮观、璀璨夺目的画卷,也是一般人们最为熟悉的禅宗面貌。


✍对于五宗门庭的宗风(教育风格),法眼文益祖师指出:“曹洞则敲唱为用,临济则互换为机,韶阳则函盖截流,沩仰则方圆默契。”文益禅师是法眼宗的开山祖师,他与其他四宗相处时代不算久远,而且本人又是一宗宗主,既了解当时实况,又能作出专业点评,因此他的评价最为确切可信。


✍中峰祖师则对五宗家风作了更为简洁的点评,他说:“沩仰之谨严,曹洞之细密,临济之痛快,云门之高古,法眼之简明。


当然,要特别强调的是,五家七宗的宗旨(直指人心)那是完全相同的,只是宗风(机关妙用)大同小异而已。


✍历史行进到了北宋时期,文字禅开始兴盛起来,不仅编撰出各种灯录和语录,而且出现了种种评唱、颂古和击节。永明延寿祖师甚至写出宏篇巨著、长达百卷的《宗镜录》。禅宗逐渐失去不立文字、直截了当的本色。


✍南宋时期,一代宗师大慧宗杲扫尽千古禅病,大力提倡看话禅,对宋元明清后世朝代禅门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促进禅宗法脉又绵延了几百年。宗杲主张参究公案和无义味话头以扫荡一切思量、分别和知解,力求获得真正的禅悟。


✍中峰祖师有个十分恳切恰当的评价,他说:“看话头做工夫,固(本来)是不契直指单传之旨,然亦不曾赚人落草(落入知解思维当中),最是立脚稳当,悟处亲切。”看话禅强调离心意识默然参究,力图回到禅宗不立文字、自悟自证的根本精神中来。这是看话禅出现以后便风靡一时并盛行不衰的原因。


✍石头大师说:“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大禅师能以多种方便教导人,为摄受不同根基的众生而曲为分派。其实,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祖道一脉,更无门第。


学人若能一眼觑透,全身拶入,透顶透底,彻头彻尾,则谁为洞上,谁为济上?一切贤圣如同影像,纲宗门庭唤什么? 



宾主相见




在“五家七宗”蔚然壮观、辉煌璀璨的年代,禅宗如日中天,名师辈出,门庭林立,百花齐放,龙吟虎啸,南宗禅师遍布于各地,顿悟之风播扬于天下,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全盛景象,宗门历史进入了巅峰时期。 


物极必反,盛极转衰,也是万物变化的自然规律。到了南宋中期,沩仰宗、云门宗和法眼宗先后绝传,“五家七宗”就只剩下临济“将军”和曹洞“士民”了。接下来的两篇短文,将重点介绍临济和曹洞的宗风。 


曹洞五位君臣更加趣理横生,禅味醇厚。拙无不惜眉毛,尽可能地做到通俗易懂,其间透露了不少秘密,希望于人有所启迪和进益。 


在五家宗师当中,大概要数临济祖师最重接人方式,最讲当机全提,也留下了最为详尽的辨机方略。


其一 四种照用

临济祖师说:“我有时先照后用,有时先用后照,有时照用同时,有时照用不同时。先照后用有人在;先用后照有法在;照用同时,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敲骨取髓、痛下针锥;照用不同时,有问有答,立宾立主,合水和泥,应机接物。若是过量人,向未举前撩起便行,犹较些子(那还差不多)。”什么叫做四种照用呢?举例解说如下: 


一是先照后用。

比如僧人来参,问他来自何方或怎么来,这是先照;等他眼目定动,心思荡漾,则或棒或喝,这是后用。 


二是先用后照。

比如僧人来参,劈面便打便喝,这是先用;随后问他还会吗,或者问他是什么意,这是后照。 


三是照用同时。

比如僧人来参,或棒或喝(用),同时看他如何反应,或如何承当下语(照),这是即用即照一法。 


四是照用不同时。

比如僧人来参,或说你来了,或打一棒,看他如何支遣应答再作商量,随机应变,不拘一格。这是照用不同时一法。



汾阳善昭祖师总结说:“先照后用,且共汝商量。先用后照,汝是个人(禅宗常讲的“是个人”,指的是灵利汉)始得。照用同时,作么生(怎么样)抵当。照用不同时,作么生凑泊。”



其二 四种宾主


临济祖师说:“学人拈一胶盆子,主不辨,境上作模样,被学人喝,不肯放,唤作宾看主。师家随学人问处即夺,学人被夺不肯放,是主看宾。学人应一个境,知识辨得抛向坑里,是主看主。学人披枷带锁,知识更与添一重,学人欢喜,彼此不辨,是宾看宾。” 


简单地说,在宾主相见过程中,宾看主就是学人具眼,师家瞎驴,因此克符禅师说:“惯折骊龙头上角,学人有鼻孔。”主看宾就是师家具眼,学人瞎驴,因此克符禅师说:“驱耕夺食看临时,学人无鼻孔。”主看主就是明眼人对明眼人,作家相见,因此克符禅师说:“棋逢敌手,两家有鼻孔。”宾看宾就是瞎驴遇瞎驴,互相钝置涂糊,因此克符禅师说:“盲(盲人)瞽(瞎子)相逢,两家无鼻孔。” 


临济的四宾主与曹洞的四宾主(宾中主、主中宾、主中主、宾中宾)名同义异,不可混淆


临济的四宾主

是讲具眼不具眼的问题:主中主,把定要津,不通凡圣;主中宾,眼观东南,意在西北;宾中主,竿木随身,逢场作戏;宾中宾,已眼未明,落坑堕堑。


曹洞的四宾主

是讲理事体用的乖涉问题:体不涉用,名主中主,好比帝王深居九重之内;从体发用,名主中宾,好比臣相奉命而出;在用之体,名宾中主,好比闹市里天子;用与体乖,名宾中宾,好比化外之民。



其三 四种一喝


临济祖师说:“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如踞地师子,有时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作么生会?”


所谓金刚王宝剑,就是锋利难当,截断学人情见;踞地狮子,就是威势振立,不落窠臼,一吼群兽脑裂,稍微触犯便遭爪牙吞噬;探竿影草(探竿在手,影草随身),就是考验学人见地深浅邪正,以及主家欺瞒作贼,宾家是否看见;一喝不作一喝用,就是千变万化,卷舒自在,机用灵活,最玄最妙。



其四 四种人境


临济祖师说:“有时夺人不夺境,煦日发生铺地锦,婴儿垂发白如丝;有时夺境不夺人,王令已行天下遍。将军塞外绝烟尘;有时人境两俱夺,并汾(唐代山西的并州和汾河是著名的旅游景点)绝信(杳无消息),独处一方;有时人境俱不夺,王登宝殿,野老讴歌。”诸方称之为四料拣。


什么叫做夺人不夺境呢?

通俗地说,因为万法清净本然,学人拟议思量,从婴至老,皓首穷经也未梦见在,所以夺人不夺境。


什么叫做夺境不夺人呢?

因为了了了时无可了,玄玄玄处亦须呵,伶俐汉不落他圈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所以夺境不夺人。


什么叫做人境两俱夺呢?

因为正令当行,并汾绝信,如秉吹毛剑,不可犯其锋,所以人境俱夺。


什么叫做人境俱不夺呢?

因为踏破澄潭月,穿开碧落天,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所以人境俱不夺。


明代杨慎的《临江仙》来譬喻以上四料拣:

颇多契合之处。

如何是夺人不夺境?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如何是夺境不夺人?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如何是人境两俱夺?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如何是人境俱不夺?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


讲了这么多,末后最为关键!末后且问:临济祖师这四料拣乃至宾主照用一切门庭施设,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他家之人,最懂得他家之事。


有一次,临济祖师的嫡孙南院祖师问风穴:“汝道(你说说)料拣,料拣何法?”


风穴祖师答:“凡语不滞凡情,即堕圣解(一般人都是机轮两头转,不是滞于凡情,就是堕于圣解,总是跳不出这两处死坑),乃学者(不是专家学者,是指学人、行者)大病,先圣哀之,方设方便,如以楔出楔。”南院慧隅大师深以为然。 


总之,一切门庭施设都无实法,只是随机应变,抽钉拔楔,解粘去缚的方便垂慈罢了。


您看,临济祖师“有时”二字用得何等活泼,如果拿定死蛇,必然瞎却人眼,何有千年禅宗?拙无扯尽葛藤,只许诸君闻,不许诸君会!(待续)



《华严赞偈 其四  菩提场会赞》


华严海会,觉帝扬灵,

菩提场内道初成,

夜半睹明星,

普救迷情,幽暗悉光明。



农历庚子闰四月十五(公历2020年6月6日)杭州灵隐寺药师殿启建“结夏安居·共修华严”。僧众恭诵《大方广佛华严经》,以此诵经功德,祈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诵读《华严经》于庚子农历闰四月十五开始,至七月十五结束(公历6月6日——9月2日)。“共修华严”随喜植福在线登记正在进行。



敬请关注


根据广大善信居士的需求 灵隐寺开通

“共修华严”随喜植福在线登记小程序”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共修华严”植福随喜在线登记小程序



线上随喜操作流程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编辑 | 妙莲

视频 | 榭融

图片|一叶等

责编|慧容


往期回顾


有序开放

灵隐寺开放 喜迎八方游客 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杭州灵隐寺《关于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灵隐寺6月2日起有序开放 光泉方丈说:大疫见大爱

关于杭州市宗教活动场所逐步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杭州灵隐寺有序恢复开放第一天 举行升国旗仪式

杭州市市属佛教寺院和道教宫观参观预约须知

疫控办《关于宗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的情况通告》

灵隐寺施放瑜伽焰口 超荐疫情逝世亡灵

有序恢复开放 你该如何去寺院上香礼佛?

《华严经》所在之处 即诸佛所在处

灵隐寺2020年“结夏安居•共修华严” 启建

灵隐寺僧众6月6日起结夏安居


法雨

禅宗的迷人风采——探寻古德悟道的足迹(一)

禅宗的迷人风采——扫一切相 离一切执(二)

禅宗的迷人风采——明明无悟法 悟法却迷人(三)

禅宗的迷人风采——不识本心 学禅无益(四)

禅宗的迷人风采——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五)

禅宗的迷人风采——无二更无三 皮肤脱落尽(六)

禅宗的迷人风采——随说随扫 不立一法(七)

禅宗的迷人风采——祖令当行 十方坐断(八)

禅宗的迷人风采——步步前行 不问程途(九)

禅宗的迷人风采——撞破虚空 坐脱立亡(十)

禅宗的迷人风采——二六时中 念念不忘(十一)

禅宗的迷人风采——提起向上 直下顿了(十二)

禅宗的迷人风采——以心为宗 无门为门(十三)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查看线上随喜操作流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