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禅宗的迷人风采——以心为宗 无门为门(十三)

拙无 灵隐寺 2024-03-19


皎然禅师诗偈



万法出无门,纷纷使智昏。

徒称谁氏子,独立天地元。

实际且何有,物先安可存。

须知不动念,照出万重源。

——皎然禅师


“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既是无门。且作么生透。”以心为宗,以无门为法门。宗下修禅定的功夫,是什么门?是宗门。宗门是什么门?是无门。无门是什么?就是我们所修的法门。禅定的法门就是无门,没有一个可执著的门,没有一个可留下来的法,就是没有一个旗杆可以顺着往上爬,这就是无门,却作么生透,那怎么通过呢?




无门为门


永明寿禅师说:

先明其宗,方能进道。

若一向逐末,实有所妨。



前面阐述了禅宗究竟以何为宗,搞清楚禅宗开悟到底“悟什么”,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谈谈如何“进道”,看看禅宗开悟究竟“如何悟”?这是份量最重、着墨最多、内容最丰、操作最实的主体部分。 


“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

这句话既完整又准确地透露出禅宗到底“悟什么(佛心)”和“如何悟(无门)”的鲜明特色。 


拟心学禅宗,大似西行却向东。好家伙!我要悟明的佛心是什么?对不起,这个不可说,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什么也不是,开口即错,动念即乖!


那我要开悟的方法是什么?对不起,没有方法,没有程式,没有趣向,没有用心处,以无门为法门。您看到这里,是不是快要晕了?


没错,这正是禅宗与其他宗派的不共特色。所谓宗门只接上根利器之人,绝非虚言。当然,禅宗祖师有多种方便,别开一线道,或教人自看,或劝人休歇,或以一无义味话头让人咬嚼,普被三根,这是后话。


禅宗玄旨,贵悟于心,

释然自得,不从人求,

所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从缘悟达,永不退失”。


同时,又非常讲究师资道合、啐啄同机、时节因缘。这就涉及到老师传心的“无门”教育手段和学生明心的“无门”修行方法两个方面。其中,禅宗祖师传佛心印、师师相授、别出手眼、教化众生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这一部分我们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分别介绍老师是如何传佛心印的,学生又是如何参悟本心的。


于学人而言,重在直探心源,真参实悟,妙契冥会。宗门学子的修行方法本无途辙,了无一切条条框框,大力量人贵在一言相契,千了百当。


但是对于普罗大众不妨开一线道,让人有个入道方便。历代禅宗主流的方便法门,说到底,有且只有两种:

一是“放下”,二是“提起”。


舍此两种方法,更无他途。


所谓“放下”一着,就是休歇方法,坐断诸缘,休罢万机,千圣不携,心如虚空,了无朕迹,唯有如此,无上真乘方可希冀;


所谓“提起”一路,就是参究方法,鞭起一念,激起疑情,百计推寻,上下穷究,忽然打失鼻孔(一念顿丧),露出当人眼睛(本地风光),自然处处逢渠(禅宗经常提到的“渠”,是指本来面目)。


您仔细想想:放下也罢,提起也好,是不是都体现了禅宗无门为法门的用功心髓?不信,我们后面在谈到参究用功方法时再来细说。


于宗师而言,重在巧手拨开学人迷雾,令人直见自家本来面目,豁然开朗,顿契妙证。


法宝禅师说得好:“千般言,万种喻,只要教君早回去。”此外更无一语一法与人,您才回头转脑(动用心机意识),早已横尸万里(法身慧命已死)。


克勤祖师说:“佛祖阃域,衲僧巴鼻(一心不思议),如大火聚,无一针锋许与人作道理凑泊。只贵当人,具逸群气概,直截荷负(直下承当)。譬如真狮子王哮吼一声,壁立万仞,始见不孤(辜负)从上爪牙(自古以来祖师一贯的教育手法)也。”


祖师手眼迥出常途,机用百出,创造出惊心动魄、神鬼莫测的祖师禅,这就是最具中华特色的千年禅宗。



自性说法


谈到禅宗悟道“如何悟”的问题,往往离不开师资道合、啐啄同时。


当年,少年马祖启问怀让祖师:“如何用心,即合无相三昧?”怀让答:“汝学心地法门,如下种子;我说法要,譬彼天泽((好比天降甘霖)。汝缘合故,当见其道(这样内因外缘,若能和合发生作用,你就会见道,好比种子发芽一样)。”


从这篇开始,我们先讲祖师的教育手段,然后再谈学人的用功方法。


祖师的教育方法

一机一境,下语行喝,

棒打踢踏,百千机变,

觌面提持,只贵当人,

拨着即转,剔起便行,

领略玄旨,契证本心。


但是宗师不管做什么、说什么,总是不离自性,紧紧围绕中心,所谓给予“本分草料”是也。


敢问其他各宗各派可有这般作略?这种删繁就简、直指人心的殊胜教育方法不是宗门特色又是什么?



相传当年灵山会上,释迦如来拈花,迦叶尊者微笑,佛陀金口玉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是禅宗世代相传的最初源头,也成就了一段师资道合、法脉绵延的动人佳话。“拈花微笑”这个几乎是家喻户晓的禅宗公案,透出宗门教育独特的家风。


✍达摩祖师观察震旦(古代中国的名称)有大乘气象,于是的的西来,目的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传佛心印”,为您指出自家珍宝,让您受用无穷。当然,所谓“佛祖心印”也是假言施设和方便说法。同安察祖说得好:

问君心印作何颜?心印谁人敢授传?

历劫坦然无变色,呼为心印早虚言。


慧可博学多闻,整天在达摩面前说心说性,达摩一概否定,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直到有一天,慧可撞彩了,忽然打失知见,向达摩报告说:“我已息诸缘了。”达摩勘验他:“莫成断灭去?”慧可答:“不成断灭。”这时达摩才肯定他:“此是诸佛所传心体,更勿疑也!”


✍六祖圆寂前,召集得法弟子并教导他们说法的艺术,以免失去顿法宗旨。他告诉弟子们“说一切法,莫离自性”。这种不离自性而为说法,不离心中真实的彻悟体验而开展的教育,叫做传佛心印。


✍黄檗祖师开门见山地说:“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心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


✍黄龙慧南祖师彻悟之后,初次在同安开法提唱的第一句话,便是:

智海无性,因觉妄而成凡;

觉妄元虚,即凡心而见佛。


以上略举数例,足见不离自性而为说法,是历代禅宗祖师一以贯之的准绳。


✍来复禅师在答蜀王问参禅法要时,说:


禅宗正脉,以心传心,

单提(单提心印)

径示(直指人心)

直接(接引)上根,不涉言诠,

不存知解,如击石火,

似闪电光。见即便见,

了即便了,得即永得,

一闻千悟,获大总持,

用而无尽,体不可穷。

若乃展转思量,取舍分别,

悉属邪禅邪道,非菩提智。

生死到来,总用不着。

是则参须实参,悟须实悟,

良(诚然)由自证,

匪假(不借)他求。

所以达摩西来,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谓之教外别传。


由此,我们判定一家宗派的教育思想,首先便看其是否不离自性而为说法,若离自性,即与真正的禅宗没有交涉




全提时节


祖师不离自性而为说法,不离自心实证体验而为说法,这是禅宗教育内容的灵魂。那么,如何是宗门祖师别出心裁的教育方法呢?


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自古中国大乘八大宗派,其他各宗各派的教育方法多少让人有所拟议和趣向,而禅宗则不许有任何拟议和趣向,以无门为法门,不仅不能有所拟议和趣向,而且还要斩断学人固有的拟议和趣向,所谓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让人脱去牢笼,离心意识,出凡圣路,见证本有。


这种驱耕夺饥、当阳坐断、觌面直示、全提正令(本分事、向上一着,意思是直指人心)的殊胜教育方法不是宗门特色又是什么?



✍这不,话说有一天,圆悟克勤祖师拜访大居士张商英(号无尽)。张商英做过丞相,是兜率从悦禅师的得法弟子,牛皮哄哄,诸方禅德很少有人被他点赞。


克勤与他剧谈华严要旨,说:“华严现量境界,理事全真,所以即一而万,了万为一,一复一,万复万,浩然莫穷。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卷舒自在,无碍圆融。此虽极则,终是无风匝匝之波。”张商英一听,不觉移榻近前。克勤问:“到此,与祖师西来意是同是别?”


“同矣(相同啊)!”

“且得(可惜)没交涉!”


张商英一向眼界颇高,以道学自居,被克勤否定之后,不由面带愠(怒)色。


克勤并不在意,继续点拨他:“不见云门(大师)道,山河大地无丝毫过患,犹是转句,直得不见一色,始是半提,更须知有向上全提时节。彼德山临济岂非全提乎?”


张商英这才心悦诚服,连连点头称是。后来,便对克勤执以师礼,并请他留居夹山碧岩。


这就是教下与宗门在教育方法上的根本不同之处!张商英堪称饱参之士,一时难免也犯迷糊,教下何曾有过这般作略、这个全提时节?


如果宗门只是通过玄则妙理指导学人,那又何须他达摩祖师迢迢万里、的的西来?不见一色始是半提,须知更有向上全提时节,斩钉截铁坐断,通天彻地掀开,直下给人本分草料,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宗门提持。



✍密云怡禅师说:“若不得向上全提,则正坐在理路中做活计,葛藤窠里藏头,反不得独超洒脱在。”


✍真歇清了禅师说:“千句万句只是一句,千法万法只是一法,得到一处亦须转却。若也守住其一,便是系驴橛。所以云门大师道,直得乾坤大地无纤毫过患犹是转句,不见一色始是半提,更须知有全提时节。禅和子,不妨誵讹,你要会么?须向万仞崖前打个筋斗,直下命根断去,方得少分相应。”


✍世尊横说竖说,末后一着,全提向上一窍,拈花微笑。从此,达摩廓然无圣,二祖礼拜得髓,乃至六代传衣,五家分焰,都是全提时节。至于



马祖踏杀、石头路滑、

百丈耳聋、黄檗三打、

临济喝、德山棒、

云门饼、赵州茶、

雪峰掍球、禾山打鼓、

南泉斩猫、归宗锄蛇、

放开佛手、展出驴脚,

等等等等,千变万化,

纵横妙用,无非都是,

全提向上恶钳锤。

只要当人,向这里着,得一只眼,

便能归家稳坐,受用无穷。


✍竹浪禅师说:“正令全提事若何?一棒一条痕!”


✍秀野林禅师说:“祖令(又称正令)全提明妙用,随机变现体中玄。”


这就是宗门祖师觌面提持、不拘一格、迥出常途的殊胜教育手段,这就是祖师禅!



✍临济大师出世为人(禅宗所称的“出世”或者“为人”,都是指利物接生),直至圆寂之前,无时不在全提向上一着,末后留下一个著名的偈子:

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

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


多少人望文生义,师心自用,错解连篇,特别是有位著名的大杂家先生更是解说得离题千里万里。


✍大慧宗杲祖师在纪念佛灯禅师时,提到了这一偈子,又讲到了全提时节,“(佛灯禅师)二十年持此吹毛,活人天眼,离相离名,摧邪显正,横拈倒用,不犯锋铓。”“今日一会,正是佛灯禅师再秉吹毛,为诸人入泥入水全提时节。”



吹毛宝剑锋利无比,不可触碰,用来譬喻一心不思议,也就是向上一窍、向上一着。宗师以自所悟,转悟他人,就是“秉持吹毛”,提杀人刀,持活人剑,直下取人性命(指的是心机意识),拨开向上一窍,所谓全提正令、用剑刃上事、直指人心是也。


如果机用迟钝,让人还有拟议思量的空间,就急须再磨,直至一剑倚天,凛凛光寒,遇者皆死,撞着尽亡,始是全提,才叫做用剑刃上事,否则就会出现祖师常说的“见之不取,思之千里”的现象,那就遗憾了。(待续)


往期回顾

藏识

大雄宝殿楹柱联——莫虚负荷花十里桂子三秋

大雄宝殿楹柱联——宝坊阅千载常新 楼阁喜重开

大雄宝殿楹柱联——古德此安禅 似岳镇西湖

大雄宝殿楹柱联——入殿参三世释迦 不须问过去未来

大雄宝殿楹柱联——善门呈宝相 发菩提宏愿

大雄宝殿楹柱联——积无量千万诸善根 故名佛国

视觉 | 吴越文化艺术瑰宝——灵隐寺千年双石塔

视觉 | 千年陀罗尼石经幢  见证灵隐寺悠久与辉煌

视觉 | 古樟华盖 有凤来仪

视觉 | 杭州灵隐寺 娑罗圣树花开正盛

视觉 | 罗汉松上的小罗汉

视觉 | 灵山含秀色 鹫岭起嵯峨

法雨

禅宗的迷人风采——探寻古德悟道的足迹(一)

禅宗的迷人风采——扫一切相 离一切执(二)

禅宗的迷人风采——明明无悟法 悟法却迷人(三)

禅宗的迷人风采——不识本心 学禅无益(四)

禅宗的迷人风采——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五)

禅宗的迷人风采——无二更无三 皮肤脱落尽(六)

禅宗的迷人风采——随说随扫 不立一法(七)

禅宗的迷人风采——祖令当行 十方坐断(八)

禅宗的迷人风采——步步前行 不问程途(九)

禅宗的迷人风采——撞破虚空 坐脱立亡(十)

禅宗的迷人风采——二六时中 念念不忘(十一)

禅宗的迷人风采——提起向上 直下顿了(十二)

视频

梵呗祈福|唱诵《心经》

壶里乾坤大——云林奉茶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反哺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二)遇赦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三)投宿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四)方长不折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五)《此路不通》

中国禅——佛教中国化的典范

赏析 |《钟声偈》



编辑 | 妙莲

美编 | 璐希

责编|慧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