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照|不离贪嗔痴,如何得解脱

灵隐寺 2024-03-19


说到解脱,说到自由,人人都想要,人人都追求。但是回到现实,很多人限于时间与环境,限于人际与业力关系,在人生旅途中,又有多少自由?在生老病死的关卡中,又如何能够得以解脱?在贪、嗔、痴、慢,以及忧悲苦恼的烦恼里,又有几个人能真正获得心灵的自由与解脱?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除非能彻底摆脱贪嗔痴等烦恼枷锁,否则,绝无自由可言。


释迦牟尼佛,降生印度,割爱辞亲,出家修行,找寻真理,追求自由。当其夜睹明星,成等正觉,发现佛性平等之后,不但主张种族平等,同时主张理性平等,更强调生命的解脱和心灵的自由。如果想要获得真正的解脱,心灵的自由,非运用布施等心来对治贪嗔痴等根本烦恼不可。


以布施心对治悭贪


悭:悭惜,悭惜自己财物,不肯与他人分享。

贪:贪欲或贪求,于五欲境,贪恋不舍,于他人财物,欲占为己有。

《中阿含经》言:“我见世间人,有财痴不施,得财后更求”。悭贪,属于一种恼乱自他的烦恼。贪心之人,无论贪名、贪利、贪财、贪色,或贪食、贪睡,都能扰乱身心,患得患失,求不得时,固然失望悲哀,所求如意,又为保管操心,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是以佛劝世人,以布施心,对治悭贪,将世间无常财物,储存福田,生生世世,福报随身,受用无尽。少欲知足,安贫乐道,不为物累,不为己悲。


布施,不一定需要大量金钱。迦旃延尊者,令贫女施一钵水,即福报生天。又如乞女施灯,终得授记作佛,号灯光如来。正如佛说“以不坚之财,贸易坚固之财”,以金钱财物布施,解除他人生活困苦,用知识或佛法布施,令人增长智慧,用无畏精神布施,令人感恩励行。如果能实行布施,自然活得心安理得,俯仰无愧。如果能无相布施,三轮体空,以布施功德,回向无上菩提,则福报更微妙难思,何止对治悭贪,更能尽断烦恼,速成佛道。


以忍辱心对治嗔恨


嗔恨,是根本烦恼之一,能违害慈悲,障碍圣道,更能恼乱自他,使人心烦躁不安,趋向堕落。如《华严经》所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人心生嗔,多因逆境,或来自人事界的毁谤怒骂,侮辱与逼害。或因自然界的严寒酷暑,或风水火灾,或因贪求不遂,心中懊恼,或因疾病绵缠,身心苦恼,不自觉怒火中烧,迁怒他人,造诸恶业,现世烦躁不安,来世必招三恶道苦,是以欲免轮回苦,必须善护嗔心,勿使嗔火蔓延不息。


降伏嗔心主要方法,是以慈悲心,修忍辱行。忍辱,非懦夫行为,亦非匹夫之勇,而是正人君子的美德。一个修养有素的正人君子,必能谦恭忍让,对他人无理取闹,横加毁谤怒骂,或自然界种种灾害,都能安然忍受,不为所动,不生嗔心,不思报复。故佛说“能行忍者,名为有力大人”。如弥勒菩萨化身的布袋和尚,又如文殊、普贤菩萨化身的寒山、拾得二大士,皆劝世人修忍辱波罗密。


以觉悟心对治愚痴


愚痴即无明,无明即不觉,众生因内心不觉,对境迷恋执著,由于迷失理性,不知真心,妄见人我,幻生我法二执,名根本无明。若迷事相,不知因果,不识邪正,产生种种邪见谬论,是枝末无明。《成唯识论》言“诸烦恼生,必由痴故”。众生因愚痴固执,对事理性相,是非好丑,邪正曲直,缺乏智慧明辨,无法觉悟本具真心。遂迷真起妄,认物为己,以苦为乐,以无常为常,以无我为我,以不净为清净。无始劫来,积年累月,由诸善恶业力所牵,流转六道生死,致使本具佛性,失去智慧的光辉,使人类宝贵生命,失去生存的意义,贪嗔慢疑恶见等烦恼由是而生,所以愚痴,是根本烦恼的根本。


当年悉达多太子,手握智慧宝剑,破除无明黑幕,揭开宇宙奥秘,觉悟人生真谛,,理解心外无法,法外无心的原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等愚痴众生,若能对佛道向往,发心寻求,所谓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即是产生觉悟之心。以觉悟之心,解觉悟之理,修觉悟之行,循人生正轨,进入真理圣城,自可消灭愚痴黑暗,发挥智慧光明,转迷为悟,转凡成圣,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为涅槃。至此,心无挂碍,何等自由自在?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我只是想吃一碗简单的素面藏识|今年元夜时 佛前灯如昼——元宵节佛前供灯的三重深义
藏识|太虚大师常住灵隐寺的一年
藏识|五十年代灵隐寺方丈尘空法师遗著:五戒研究

☀巡觅
巡觅|隐于西湖,置身云林
巡觅|再游灵隐寺,我言即我心
巡觅|下一次来灵隐寺的法缘,在哪一年
巡觅|在岁月的年轮里,散发记忆的香

☀学处学处|用报所生恩 示我孝恋情——母亲节学习佛陀如何报母恩
学处|古佛再来的文殊菩萨是如何辅佐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的
学处|我今灌沐诸如来 净智庄严功德聚——浴佛的意义与功德
学处|好善无倦,便足够吗——读省庵大师《与茅静远居士书》

☀观照观照|若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观照|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
观照|觉得苦瓜苦,是不懂人生的苦
观照|惜福: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

开示开示|慈舟法师:学佛从受戒始
开示|圆瑛法师:佛教与人生
开示|太虚大师: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佛诞
开示|虚云老和尚:佛制结夏安居,是有种种道理的

一偈一偈|《普门品》——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一偈|《普门品》——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一偈|《普门品》——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一偈|《普门品》——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物语物语|玉兰——春日无限 玉兰花开山寺中物语|茶花——不见茶花 怎知春深如海
物语|海棠——着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物语|七叶树——只为昔时受记莂 今来此地荫人天

☀常识常识|为什么要“随喜赞叹”
常识|什么是十善
常识|出家师父的法名为什么要尊称“上下”
常识|不可不读的佛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素食素食|内心清净的时候,吃什么都是美食
素食|兴味萧然似野僧
素食|一日一素
素食|小满之日苦菜秀

☀分享分享|因为疫情
分享|佛教与节约
分享|阳光洒进了我的心里分享|供花四悟

☀赏析赏析|书画大家僧侣多
赏析|中峰明本禅师题赞的《文殊菩萨像》
赏析|白隐禅师画作:临济禅师顶相图
赏析|唐代佛教造像:石佛、菩萨、力士、华严图像

☀历史历史|东晋时期高僧西行求法与朝廷信仰佛教
历史|东晋时期南北两地的佛典翻译
历史|东晋时期的佛教义学
历史|东晋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

☀阅读阅读|茶以载道——茶是如何与佛教结缘的
阅读|丰子恺: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
阅读|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圣诞日,各地佛诞习俗了解一下
阅读|丰子恺:山中避雨

☀故事故事|佛陀这样回答“出家人为何乞食为生而不耕种”的质疑
故事|居士持戒精严 恶鬼代取莲花
故事|寒山与拾得
故事|地藏菩萨亲授《华严经》偈 得免地狱苦果

☀视频视频|观世音菩萨圣诞日,来听听云林志工古筝班合奏《大悲咒》
视频|历史珍影 九十多年前西方摄像师眼中灵隐
视频|太虚大师与杭州灵隐寺的深厚法缘视频|灵隐七叶树花盛开——华开便见祖师面 叶布还惊帝网张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随喜华严法会、供佛斋僧、每月放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