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提尔泰奥斯诗选

提尔泰奥斯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提尔泰奥斯,公元前7世纪的希腊诗人。以写哀歌著称。亚历山大城的学者曾搜集他的作品,编为5卷,包括战歌、哀歌体的《劝诫诗》和政治诗,但流传至今的只有5首完整的诗和一些残篇。他的诗歌涉及斯巴达生活的各个方面,歌颂祖国是最突出的主题。他在诗歌中赞美斯巴达的勇武传统,谴责自私和希腊人之间的纷争,描绘逃亡者在异乡的悲惨生活和懦夫蒙受的耻辱,呼吁同胞同仇敌忾,不惜牺牲,站到前列去和敌人战斗。他的诗歌用爱奥尼亚方言写成,质朴而有力。




劝诫诗①


英勇杀敌为祖国而战

死于最前线最美好。

弃城而逃,抛下沃土,

到处行乞最可哀,

带着慈母,老父,

稚子,爱妻四处流浪,

遇到谁谁讨厌,

可恨的贫困压迫他,

有辱家族和自己的美好形象,

羞辱和苦难也紧跟随。

流亡者没人关心,

耻辱,丢脸,没人可怜,

不如为家乡为子孙而战

舍去一条性命。

年轻人,坚持抗战吧,

勿恐惧,勿可耻地逃窜,

你应当有坚毅果断的精神,

并肩作战时不要爱惜生命,

老战士腿脚已经不灵活,

不可贪生丢下他倒地,

老年人倒在年轻人前面,

死在前方,令人惭愧,

他鬓发白,胡须白,

英魂出窍在沙场,

双手握着流血的肚肠,

看了让人羞愧而愤慨,

何况是裸体。年轻人倒合这般死!

年纪轻轻象朵花,

男子看见赞叹,女子看见怜爱,

生前美,战死也美。

我们每人快来叉开双腿

就地站稳,咬紧嘴唇!


水建馥译


①斯巴达人尚武善战,提倡以战歌鼓舞斗志。他们常聘请外地诗人到斯巴达作歌,提尔泰奥斯即其中之一。这是他鼓励青年要不惜牺牲,站到前列去和敌人战斗的一首诗歌。





战歌


你们都是赫拉克勒斯的子孙,

要勇敢,宙斯不会掉头不顾!

敌人众多,不要怕,不要畏缩,

让每人手持甲盾奔上前线,

视自己生命如可恶的敌人,①

视黑暗死亡如可爱的阳光。

可哭战神的破坏工作你们如道,

痛苦战争的狂暴性情你们了解,

溃逃和冲锋的滋味你们都尝过,

青年们!两者你们都尝够。

敢肩并肩冲到队伍的最前面

和敌人短兵相接的人们,

死的是少数,却保住了后边人。

胆小的逃兵完全吓破了胆,

一旦身败名裂,说不得

他遭到的一次一次唾骂。

在恶战中能从后面刺穿

敌人背脊是件赏心乐事,

让自己的尸体俯卧在沙场

背后扎上一枪是可耻的事情。

不如让他叉开双脚踏着大地

稳稳站牢,牙把嘴唇紧咬。

用大盾掩护着自己的大腿小腿

胸部肩部和自己的肚子,

右手挥舞着强有力的长矛,

头顶军盔上的羽饰摇动,

学会战斗厮杀建立大功,

决不手持盾牌置身箭雨之外。

且让他手舞长矛直逼敌兵,

或者用剑杀敌或者活捉,

又让他和敌人脚碰脚,盾撞盾,

羽饰蹭羽饰,军帽擦军帽,

胸膛抵胸膛,厮杀战斗,

或者手持短剑,或者手握长矛。

轻装步兵!你们不妨躲在盾牌下②

从这边那边朝敌人投掷大石头,

投掷出一支支擦亮的标枪,

坚守在全副武装的战士身旁。


(水建馥译)


注释:

① 这句话意思是“不吝惜生命”。

② 轻装步兵,只穿背心和皮短裙,不带盾,依靠带盾的全副武装士兵掩护,在盾牌旁作战。


【赏析】

  提尔泰奥斯是古希腊哀歌诗人。他的诗歌作品是用爱奥尼亚方言写成的,内容涉及斯巴达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歌颂祖国是最突出的主题。

  这是一首鼓励青年人视死如归、英勇对敌的战歌。诗人试图尽其所能,以最大程度地激发战士们的战斗热情。

  首先是对战士们身份的认同,视其为赫拉克勒斯的子孙。赫拉克勒斯是宙斯的儿子,这位赫赫有名的英雄一生充满着斗争,他与神斗、与人斗、与动物斗、与妖怪斗、与自然斗,独自一人完成了半神话、半英雄传奇式的12件工作。在赫拉克勒斯的身上,神与英雄的天性兼备,这是为后世的希腊人所尊崇的一个英雄形象。尽管许多希腊族都自称是赫拉克勒斯的后裔,但此处提尔泰奥斯把这一荣耀归给了斯巴达人。这一方面可激发其斗志,使之不负祖先的盛名;另一方面也使其相信自己的行为能得到神的庇护,无往不胜。此处“视自己生命如可恶的敌人,/视黑暗死亡如可爱的阳光”的说法颇为有趣,诗人奉劝战士们不要吝惜自己的生命,不要畏惧死亡,试图唤起他们对彼岸世界的美好遐想,藉此冲淡他们内心的恐惧。

  诗人并没有生硬地劝告战士们不要充当逃兵,而是让其充分品味溃逃和冲锋的滋味。那些冲到队伍最前面的“和敌人短兵相接的人们”以少数人的牺牲保全了整体的实力,保住了他人;而胆小的逃兵就只能是“身败名裂”,遭到“一次一次唾骂”。孰是孰非士兵们一听就心知肚明。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提尔泰奥斯的观点也是如此。在恶战中能从后面刺穿敌人背脊在他看来是件“赏心乐事”,反之则是 “可耻的事情”。但置人于死地就真的那么有快感吗?英国诗人哈代就曾经感慨:“是的,战争真是古怪离奇,/你在战场上把别人杀死,/倘若在酒店,你也许请他入座,/或者资助他半个硬币。”对于斯巴达人来讲,国家高于一切,个人的意志、思考、情爱统统消融在国家的利益和需求之中。在这种极端的爱国主义驱使下,人们对战争的伦理道德必然缺乏起码的思考。

  接下来,诗人对战士在战场上的战斗状态做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叉开双脚”、“稳稳站牢”、“嘴唇紧咬”,左手持盾、右手执矛,“羽饰摇动”、“手舞长矛直逼敌兵”,等等,不仅形象逼真地再现了战争的画面,而且音韵和谐,富有很强的感召力。此外,“脚碰脚”、“盾撞盾”、“羽饰蹭羽饰”、“军帽擦军帽”、“胸膛抵胸膛”等一系列平行词组的运用,也让人感受到战场上短兵相接,彼此欲斗个你死我活的紧张对峙状态。

  两强相遇智者胜。诗人并不主张轻举妄动。对于轻装步兵,他提醒其躲在盾牌下,朝敌人投掷石头和标枪。看来,提尔泰奥斯纵然鼓励战士们要不畏牺牲,但也并非提倡无谓的牺牲啊。(杨莉)


推荐阅读
 惠特曼诗选
 希克梅特诗选
 里索斯诗选 萨福诗选
 塞弗里斯诗选 西摩尼得斯诗选
 梭伦诗选 施奈德诗40首
 日本古典俳句选 伊比科斯诗选
 库里亚《花衣 》 米姆奈尔摩斯诗选
 品达罗斯诗选 柏拉图诗选


超越自我
孜孜以求
继承突破颠覆重构
个性先锋自由开放
理念
星期一诗社

豆瓣:https://www.douban.com/group/xqyss/

部落:https://buluo.qq.com/p/barindex.html?bid=346217

微信:xu_zhi_ting 邮箱xzt886@vip.qq.com QQ群58987806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