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藏识 | 端午再话雷峰塔 见证佛教千年圣物

灵隐寺 2024-03-19


雷峰塔,是杭州的一座佛舍利宝塔,它建于五代吴越国时期。两宋以来。由于《白蛇传》传说故事的附丽,雷峰塔便成为杭州民俗风情的象征。由于端午风俗与《白蛇传》传说故事中的人物、事件、景观、物产等密切相关,从而使这座宝塔深入人心,甚至还为远在海外的华人华侨情系梦牵。



雷峰塔,原名皇妃塔,又名西关砖塔,古人更多地称之为“黄妃塔”。它是由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筑的佛塔。



吴越国王钱俶非常喜欢佛学,阅读了大量的佛学书籍,达到手不离佛书的状态。他还曾邀请得道高僧道潜入王府,为其受菩萨戒。如此虔诚的佛教徒,自然是希望造一座塔。经高人指点,就在西湖南岸建一座十三层的高塔。后来在建的过程中算钱不够了,那就改成七层吧。但是到最后落成的时候,却只有五层。


富庶的江南,居然造一座塔的钱都不够。钱哪里去了呢?钱自然是送给了赵匡胤。不停地上供,方能保一方平安。只可惜,塔刚刚造好,吴越国这个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也亡国了,钱俶成了吴越国的末代国王。


▲ 钱俶 就是他兴建了雷峰塔


钱俶是非常仁慈的国君。据记载,有一年境内大旱,有些父母用卖孩子来维持生计(同时也希望孩子到别人家有口吃的),钱俶知道后用朝廷的钱把孩子赎回来还给父母,并开仓放粮,缓解灾情。



雷峰塔命运多舛,宋代时亦有多次修缮,至明代嘉靖年间,无耻的倭寇一把火,把雷锋塔烧得只剩下砖石结构的塔芯。江南并不差钱,之后的几百年,却再也没有修缮过,秃顶大毛笋一般的雷峰塔就这么倔强的立在夕照山上。

 


如果你们和我年龄相仿,你一定记得上学的时候学过一篇鲁迅的文章,叫《论雷峰塔的倒掉》,我读到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在想,雷峰塔下面没找到宝贝吗。


1924年的9月25日(农历八月廿七),几百年的雷峰塔轰然倒塌。


在杭州人的心里,这个塔很重要。塔倒了,不是什么好兆头。这里面可是住着白蛇娘娘的。雷峰塔倒了,白蛇娘娘就没地方住了。要是出来了,那还得!


杭州有俗语:“塔倒湖干,白蛇出世。”雷峰塔虽然七歪八斜的,但总归还是没有倒。杭州人觉得它会永远这么立着,替老百姓镇住那些不愿看到的。


▲ 这是一块雷峰塔塔砖

砖上小孔存放《陀罗尼经》经卷


很快,老百姓开始往雷峰塔方向涌去。有人发现砖中有孔,孔里藏有经卷。一传十、十传百就传开了。杭州话里,“经”、“金”不分,便以为雷峰塔下藏有金子,塔倒掉了,漫山遍野便都是金子,于是敲砖寻金者接踵而至,尚存的塔基不多时就被翻乱了。


满世界找金子的人,却只找到了发霉的经卷。有的手指一抿就成尘屑。净慈寺的僧人及附近的道士,见塔经满山散弃,拾的多是无见识之人,认为是大罪过,于是也加入捡拾队伍,将捡来的多卷经书焚化。



▲ 图为吴越国王钱弘俶施印的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经卷用川棉纸或竹纸精印 是极其珍贵的五代文物



满山的人中,总有识货之人。有人识得这是建塔时放进去的五代、宋初木版印刷物真迹。明代时,宋代的刻本已经奉若至宝,何况唐末五代之物。若论价值,黄金在此经卷面前,几如尘土。消息一经报纸宣传,情况更是不得了,拥聚而来的人更多了,争相搜取。想找一卷完整的经卷几乎不可能,连残坏的也不可多得。 


庆幸的是他们没有发现传说中的地宫。直到七十七年后 ,2001年2月15日,雷峰塔遗址发掘考古队宣布发现雷峰塔地宫。 



2001年3月11日上午9点,雷峰塔地宫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开始。雷峰塔的井穴式地宫很小,位于塔心正中部下方2.6米处,地宫口用一正方形石板覆盖,并以巨石镇盖,搞得好像真有什么通灵之物在里面呢。传说这块巨石是很有力量的,在吊机将这块巨石吊起的时候,钢制的绞索居然断了,吓得在场的考古队员和记者额头直冒冷汗。



好不容易把1500斤重的大石头挪开,出现大量的开元通宝钱币。当露出地宫口的时候,空气都快凝固了。 



最先出土的是一面精美的铜镜,铜镜正面磨光,背面有铭文和花纹。正中一“官”字,铭文写有“都省铜坊”字样和“匠人倪成”字样。典型的官制。


整个地宫发掘共历时十八个小时,直到次日凌晨3时才结束。大铁函被运到浙江博物馆库房里进行清理。铁函开启,让我们看看最后一任吴越国国王在里面放了些什么?


▲ 银鎏金阿育王佛塔


银鎏金阿育王佛塔,分别在雷峰塔地宫和天宫中各发现一座,出土时,地宫的阿育王塔完好如同新造,天宫的阿育王塔因雷峰塔倒塌时受挤压,已严重变形,塔里的“舍利金瓶”也被压扁,所幸基本部件没有缺失,后精心修复得以复原。


考古专家经多方考证,确认天宫、地宫两座银阿育王塔的形制、装饰题材、质地均相同,通高36厘米,由基座、塔身、山花蕉叶、塔刹四部分组成。塔身方形,四面镂刻佛陀八相成道的故事,四角各有1只金翅鸟和山花蕉叶,工艺极其精湛,不愧是王室之物。


地宫出土的阿育王塔内有金制容器,即“金棺”,存放当年钱俶供奉的“佛螺髻发舍利”;天宫的阿育王塔内悬挂4厘米高的葫芦状金瓶,内含舍利。


▲ 鎏金铜释迦牟尼说法像


鎏金铜释迦牟尼说法像高68厘米。佛像高肉髻,螺发,眉目修长,双耳垂肩,颈部饰三道蚕纹。身穿双领下垂袈裟,下摆披覆莲座,内着僧祇支,帛带于胸前打结。左手抚膝,右手施说法印,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上。莲座下有盘龙柱及双层须弥座、方床。盘龙绕柱而上,托举莲花座,柱嵌插在须弥座上。须弥座每层侧面各开两个火焰式壸门。方床正面、侧面亦开壸门。镂空火焰纹大背光,背光为圆轮状。



此尊佛像,妙相庄严,极有盛唐风格,龙柱充满张力和威仪,造型为海内孤例,为晚唐皇家佛造像之精品,国家一级文物。


▲ 玉善财童子立像


善财童子立像,高8.6厘米,竖插于“九山八海”题材的方形底座上。以和田青白玉雕琢而成,整体为片状圆雕,局部为镂空透雕,细部为阴线勾勒。童子大鼻小嘴,环耳,身着广袖宽衣,手腕刻划缠臂金,腰间系带,双手托于腰间,站立在飘浮的如意云头之上,形态生动自然,为国家一级文物。


▲ “千秋万岁”鎏金银盒


“千秋万岁”鎏金银盒,高13.7、口径20.7、重823克。由盒盖与盒身扣合而成,器表通体鎏金,两侧外壁衔环,盖面以一对衔草飞翔的凤凰为主体,周边錾刻细密的缠枝牡丹花,四面等距分布“千秋万岁”四个楷字。银盒将“百鸟之王”的凤凰与“百花之王”的牡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四周錾刻“千秋万岁”吉祥语,是繁荣昌盛、幸福美满的象征。



▲鹦鹉纹鎏金银腰带


鹦鹉纹鎏金银腰带,通长68厘米、重475克。一套十三件,出土时排列有序,銙的正面饰一至两只展翅飞翔的鹦鹉,以珍珠作地纹,背面焊接三至五个银钉,嵌入皮革内。带扣由可活动的扣环、扣针以及一端用银钉固定的两片扣身组成,扣身的反面浅刻“弟子陈承裕敬舍身上要带入宝塔内”十五字。以腰带敬献佛祖,足见施舍者陈承裕的虔诚之心。


▲ “千秋万岁”铭鎏金银垫


“千秋万岁”铭鎏金银垫,直径25.4、厚0.05厘米、重98.5克。圆形,为镂空薄片状,正中镂刻一枚“千秋万岁”铭圆形方孔钱,以联珠纹分成内外两圈,外圈装饰六只展翅飞翔的鸿雁,周边铺陈枝蔓缠绕的忍冬纹;内圈装饰两对顾盼传情的鸳鸯,四周镂刻池莲。图案布局井然有序,显现出一派鸟语花香、祥和温馨的氛围。


▲玉质“开元通宝”钱


▲玉观音菩萨坐像

▲“饶益神宝”铜钱


雷峰塔遗址地宫出土的“饶益神宝”铜钱,直径1.8厘米。日本清和天皇贞观元年(859)始铸。这是雷峰塔地宫出土个体最小的,难得一见的外国钱币。史书记载,吴越国王数次派使者到达日本,两国间多有交流,这枚小小的铜钱正是吴越国和日本两国频繁交流的实物例证。



除此之外,雷峰塔的地宫和铁函内出土了大量其它佛教珍贵文物。


▲2002年10月25日 新雷峰塔落成


2002年11月1日,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雷峰塔正式对外开放。宣传词里说:“一件历史的遗憾,一段七十八年的断层,一个西湖十景的残缺,终于在这一天宣告结束。” 





农历庚子闰四月十五(公历2020年6月6日)杭州灵隐寺药师殿启建“结夏安居·共修华严”。僧众恭诵《大方广佛华严经》,以此诵经功德,祈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诵读《华严经》于庚子农历闰四月十五开始,至七月十五结束(公历6月6日——9月2日)。“共修华严”随喜植福在线登记正在进行。



敬请关注


根据广大善信居士的需求 灵隐寺开通

“共修华严”随喜植福在线登记小程序”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共修华严”植福随喜在线登记小程序



线上随喜操作流程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编辑 | 妙莲

美编|璐希

责编|慧容 



往期回顾


有序开放

灵隐寺开放 喜迎八方游客 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杭州灵隐寺《关于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灵隐寺6月2日起有序开放 光泉方丈说:大疫见大爱

关于杭州市宗教活动场所逐步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杭州灵隐寺有序恢复开放第一天 举行升国旗仪式

杭州市市属佛教寺院和道教宫观参观预约须知

疫控办《关于宗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的情况通告》

灵隐寺施放瑜伽焰口 超荐疫情逝世亡灵

有序恢复开放 你该如何去寺院上香礼佛?

《华严经》所在之处 即诸佛所在处

灵隐寺2020年“结夏安居•共修华严” 启建

灵隐寺僧众6月6日起结夏安居

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当好“重要窗口”建设先行者


藏识

大雄宝殿楹柱联——莫虚负荷花十里桂子三秋

大雄宝殿楹柱联——宝坊阅千载常新 楼阁喜重开

大雄宝殿楹柱联——古德此安禅 似岳镇西湖

大雄宝殿楹柱联——入殿参三世释迦 不须问过去未来

大雄宝殿楹柱联——善门呈宝相 发菩提宏愿

大雄宝殿楹柱联——积无量千万诸善根 故名佛国

天王殿  楹柱联——泉水已渐生暖意  放笑脸相迎

天王殿  楹柱联——愿人们下心低首 普度众生

天王殿  楹柱联——法门不二 大腹能容

天王殿  楹柱联——毗卢楼阁在南中

天王殿  楹柱联——鹫峰从天竺飞来

赞僧功德 ——从电视剧《清平乐》谈起

 佛教“四大天王”的功德和表法意义

庚子端午 拈香礼佛用功时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查看线上随喜操作流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