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端午话说《白蛇传》 原本许仙的故事是这样的

灵隐寺 2024-03-19


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烟,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


《白蛇传》的传说源远流长,家喻户晓。许仙和白娘子的爱情故事令人动容,让人忍不住喟叹:是不是真有那么一种爱情能跨越种族的界限,即使千年等一回,让人毅然坚守,无怨无悔?


不说感情,今天,我们带着佛教的眼光再看《白蛇传》,原来流传千年的传说故事竞透着浓浓的佛教色彩。


《白蛇传》的传说源自白蛇传说,到明代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才定下故事的基调:那时许仙还不是许仙,还是一个泯然众人的药铺主管许宣;小青还不是青蛇,而是一条西湖千年青鱼精;白娘子也不是那个贤良淑德、透着仙气的白娘娘,还是一个春心荡漾,欲与书生共云雨的白蛇精。白蛇嫁给许宣,后经历诸多是非,许宣乃知白素贞、小青俱是妖精,惊恐难安,便求法海禅师救度。于是白蛇被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


在《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里,法海和尚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救度者。法海第一次见到蛇妖并未痛下杀手,主动去铲除异类,只是告诫妖精莫要作恶,残害生灵。到后来许宣来寻求帮助,他才给钵盂帮忙收妖,还在收服妖物时表示出他的怜悯之心,只要它们现出原形便免它们一死,这体现了佛门弟子慈悲为怀。


后来的法海似乎越来越不近人情,他以出家人的身份介入红尘的姻缘家庭中,其实已经是我们所说的“民间佛教”的范畴里。和“济公”一样,是佛教在与中国传统民间文化融合后的产物。




在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里还体现了浓浓的铲除五欲的思想:我们说白娘子是一条千年蛇妖,蛇性本淫,淫欲体现着佛教“五欲”中的“色欲”;而法海是佛门正义,代表着“法”。冯梦龙想以此告诫世人,勿为色迷,以致杀身之祸,若误入歧途,只有靠广大无边的佛法方能解脱。


许宣经历种种,终于顿悟,情愿出家,剃度为僧,修行数年,一夕坐化,造一座骨塔,千年不朽。临去世时,亦有诗四句,留以警世,诗曰:


祖师度我出红尘,铁树开花始见春。

化化轮回重化化,生生转变再生生。

欲知有色还无色,须识无形却有形。

色即是空空即色,空空色色要分明。


冯梦龙是借许宣之口,道出“色空”思想。许宣坐化,顿悟“生”“死”与“色”“空”。不仅如此,佛教“因缘论”同样也体现在《白蛇传》中。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是没有前生没有来世的,直到佛教传入,“三世说”“因果论”才被中国人所接受。佛教认为一切诸法皆有因缘而起,由因缘产生结果,而结果又成因缘,循环往复,永无止尽。


在我们熟知的《白蛇传》里,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意报恩,来到杭州西湖寻找前世救命恩人许仙。白素贞还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这是一种命定的缘分,即使跨越种族亦难以阻绝白娘子和许仙的姻缘;然而,当缘尽之时,即使水漫金山,亦难以再续前缘。


白娘子最后被镇压在了雷峰塔,雷峰夕照也因为这个美丽的传说,平添一丝浪漫的气息。“西湖水干,江湖不起,雷峰塔倒,白蛇出世。”当白娘子和雷峰塔紧紧联系在一起之后,《白蛇传》和佛教也有了更加密不可分的关系。



之所以《白蛇传》故事中使用了“法海”的名字,是因为法海和尚在唐代是一位著名高僧,名气比较大,当时南方老百姓听到过他的名字,所以其名誉就被滥用了。


法海是谁呢?你听说过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吧?法海就是六祖的入室弟子之一。传承六祖禅宗思想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即《六祖坛经》,最初就是由法海主持编修的。


且不论文学作品,站在佛教角度看,一切胎、卵、湿、化形态的众生都属于可悲的轮回和救度的目标,当然无论是人还是妖,在佛法僧三宝面前都是平等的,根本没有所谓对“妖”的歧视。只要所谓的“妖”不危害众生,消灭它们也算杀生害命,所以在佛教根本没有“降妖除怪”的理论和主张,那完全是民间的误会和歪曲。下面我们来看看《白蛇传》故事的流传和衍变。



著名的民间传说《白蛇传》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白蛇传》与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与中国的戏曲艺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农历五月初五,家家户户裹粽子,吃粽子,门口挂上菖蒲、艾蓬,藉以“避邪解毒”,小孩子胸前挂香袋,脚穿虎头鞋,用中药雄黄在眉心画一个“王”字,中午一家要喝雄黄酒。除掉这些之外,还有一个习俗就是看节令戏《白蛇传》的演出。记得有一年端午节去戏馆看《白蛇传》,演到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出原形时,突然从床帐里游出一条巨大的白蛇,其实是用灯彩扎成的,幼小的我却感到非常恐惧。端午节演《白蛇传》的习俗延续了很长时间。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神话故事之一,流传广泛,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唐人传奇就有描写有关白蛇的故事,后收入明人陆楫编集的《古今说海》,题为《白蛇记》。传奇讲述唐宪宗元和二年,陇西盐铁使李逊的侄子李黄在长安市东遇到一位身穿白色孝服的少妇,见其十分美貌而动心。他频献殷勤,借钱给她购买新衣,并随她到其宅中,进而向少妇求婚,经老妇青姨撮合而成功。遂入少妇内室,“一住三日,饮乐无所不至”。第四日李黄回家,便觉身重头旋,病倒床衾,在被褥里的身体竟逐渐消蚀,最后只剩一摊血水和一颗头颅。后来,他家里人去寻那白衣美女的家,只见一座荒芜的园子,一棵孤零零的皂荚树。住在附近的人说,树中常有一条巨大的白蛇蟠绕,才知美妇即为蛇妖变幻。



宋人话本中则出现了《西湖三塔记》,见于明洪楩刊印的《清平山堂话本》。故事叙述杭州出现了三个女妖精:白蛇、乌鸡和獭。由白蛇变幻的白衣娘子在西湖上迷惑男子,害死了许多人命。乌鸡和獭也是这样。后来被奚真人擒获,镇压在三座石塔下面。


南宋后期洪迈的《夷坚志》中也有类似的故事,说丹阳孙姓男子娶一妻子,容貌姣好,她喜穿素衫,用红线相系,但每次洗澡都要用重帷遮蔽,不让婢女伺候。有一次孙某微醉,从帷隙中窥视,只见一条巨蛇盘在浴盆内,不由大惊失色,由此孙某“怏怏成疾,未逾岁而亡”。《白蛇记》、《西湖三塔记》可说是白蛇传传说的雏形。



明末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整理并辑入《警世通言》的宋元话本《白娘子峰塔永镇雷》,使白蛇传的传说基本成型了。这篇话本小说,基本摆脱了此前白蛇故事“蛇妖化作美女害人”的窠臼,原来可怖的蛇妖已变成富于人情味的女子,情节也大大丰富,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爱情故事。男主人公第一次用了许宣的名字,职业也改为生药铺的主管。游湖、借伞、成亲、赠银以及发现银子为库银而导致许宣吃官司等情节都有了。


至明、清,经弹词、戏曲的改编传唱、搬演,白蛇传的故事又得到了丰富,逐步趋于完整。



明代,在杭州一带出现了陶真演唱的《雷峰塔》和浙江弹词《雷峰塔》。明万历年间,陈六龙编成戏曲传奇《雷峰塔》。清乾隆年间,白蛇传的故事在戏曲舞台上更为活跃。刊刻于乾隆三年的黄图珌的看山阁刊本《雷峰塔》,以冯梦龙整理的话本为蓝本,着力描写了白娘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温柔多情的性格,在刻画许宣性格时写了他的动摇。但他仍然把白娘子和许宣的姻亲看成是一段孽缘。一时间,黄本《雷峰塔》盛演于吴越的舞台上。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两淮盐商为祝贺皇太后80寿辰上演《雷峰塔》,方成培对剧本作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其改本称水竹居刊本。方成培对在民间演出的黄本《雷峰塔》,从关目、人物到曲辞都作了加工或重新创作,剧中新增的“端阳”、“求草”、“水斗”、“断桥”、“祭塔”、“合钵”等场,为黄本中所无。剧本较为彻底地剔除了妖孽害人的内容,更突出了白娘子的善良和抗争,突出了剧本的悲剧冲突。方成培的改编本是诸种《雷峰塔》中比较完整、优秀的一个本子,如今昆曲常演的“盗草”、“水斗”、“断桥”等折子与方本基本相同,此剧后来为多种剧种改编搬演,成为我国流传最广的传统剧目之一。



清乾隆以后,苏州弹词崛起,白蛇传的故事也被苏州弹词演唱,吸收了浙江弹词、宋元话本和戏曲本的营养,情节更加细致曲折。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出现了《绣像义妖传》的刊本,署陈遇干原稿。陈遇干是清嘉庆、道光年间苏州弹词艺人,被列为“评弹前四家”之首。


《绣像义妖传》28卷53回,这是一部卷帙浩繁、情节丰富的唱本,人物刻画细腻、生动,书中的白娘子善良多情,疾恶如仇,表现了市民阶层反封建的思想意识。《义妖传》后又名《白蛇传》,深受听众欢迎,在书坛上久演不衰。



《白蛇传》源远流长,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另外三个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织女》。1992年由赵雅芝、叶童主演的《新白娘子传奇》,这部剧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这部剧和大部分其他改编作品一样,与《白蛇传》的原型相差甚远。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明末作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故事述说。


冯梦龙创作这个白蛇故事,原意并非为了歌颂青年男女反抗封建制度、大胆追求自由爱情。恰恰相反,他的原意本是为了“警世”。



缘起杭州

在冯梦龙创作的这个原版小说里,故事是这样的:话说南宋绍兴年间,宋高宗南渡,杭州临安府过军桥黑珠巷内,有一个宦家,姓李名仁,现做南廊阁子库募事官。家中妻子有一个兄弟叫做许宣,排行小乙,自幼父母双亡,现住姐姐家中,平日在表叔李将仕家生药铺做主管,年方二十二岁。



一日,正值清明,许宣前往寺庙烧香追祭祖宗。归来途中突然下雨,于是在搭船的时候,偶遇了白娘子和她的侍女青青。


同坐船舱之内,白娘子秋波频转,瞧着许宣。许宣平生是个老实之人,见了此等如花似玉的美妇人,旁边又是个俊俏模样的丫鬟,也不免动念。



二人在船上互相搭讪,得知白娘子是一位富有人家的寡妇,今日是特来为亡夫扫墓的。


许宣将要下船上岸之时,白娘子谎称身上忘带盘缠,于是跟许宣借了些钱来付船费。尔后各自下船,白娘子告知住处,邀请许宣改日上门。


雨一直下,许宣便去药店借了把伞,却不料又碰上在屋檐下躲雨的白娘子。见自己离家较近,于是把伞借给了她。回家后,许宣心里一直惦念着白娘子。



第二天,许宣来到白娘子府上取伞,白娘子设酒款茶,好生招待了一番。只是,白娘子称这伞又转借给了别人,便让许宣明日来取。


第三日,许宣再来取伞时,白娘子又是好酒相待,并向许宣表露了心迹,说二人有宿世姻缘,希望能与他成为眷侣。


许宣听了,满心欢喜,但由于身边窘迫而推辞了一番。白娘子便叫青青取来一锭价值五十两的雪花银,给了许宣,叫他回去打点好后再来提亲。许宣收下后藏于袖中,便回家去了。



后来,许宣将银子给了姐姐,希望他们为自己的婚事做主。结果,许宣的姐夫看见银子后,发现这就是官府丢失的银两。担心因此而连累全家,于是拿了银子,连夜到官府报了案。


次日,官府便将许宣缉拿,当堂审判。原来官府丢失了500两银子,也就是50锭大银,许宣手里拿的就是其中一锭。官府追问其余银子的下落,许宣只得如实说出了与白娘子相遇发生的所有事情。


最后,失踪的银子在白娘子处找回来了,但是白娘子却不见了。于是,许宣被判处了一个轻罪——发配苏州。


其姐夫因为检举许宣有功,得了官府赏银50两。内心有些过意不去,便将这50两给了许宣作为盘缠,并修书两封,帮助许宣打点苏州事宜。



缘聚苏州

转眼,许宣已在苏州住了半年,甚是寂寞。一面念念不忘白娘子,一面又想不通盗银子之事,因此心中颇为苦闷。


不曾想,有一日,白娘子和青青竟找上门来。许宣见了,对其二人连声叫苦,百般责难。



白娘子却解释说,银子是她亡夫留下来的,自己并不知道其中原委,走也是因为不想被官府捉来对质,失了脸面。许宣最后居然信了这一番说辞!


之后,白娘子花了些银两打点关系,二人便举办喜宴,拜堂成亲了。自此,二人如胶似漆,过上了幸福的夫妻生活。



又过半载,一日,许宣去寺里拜佛,偶遇一位道士。道士称许宣身上有黑气,近来必是有妖怪缠身。许宣原本也对白娘子有疑心,听了道士一言,急忙伏地求救。


那道士给了许宣两道灵符,当晚许宣便按照道士的方法去试。谁知这道士的道行不太够,居然被白娘子识破了,灵符并没有奏效。



第二天,夫妻二人便到寺前,与那道士对质。道士看出了白娘子的来历不正,便书了道符交予白娘子。


白娘子接过来,用水吞了下去。立了半晌,并无动静。于是,白娘子趁机将这道士收拾了一番。


过些时候,又是四月初八佛生日,许宣一时高兴,打算去承天寺看佛会。白娘子虽不去,但还是将许宣好好打扮了一番。


许宣穿着一身华服来到承天寺,听得身边有人讨论细软失窃之事,不解其意。走出寺来正欲返回之时,突然几个公人打扮之人将其拦下,细看了许宣手里的扇子,便将他逮捕了。


原来是周将仕家刚被一个大盗所偷,店中失去五千贯金珠细软、白玉绦环、细巧百招扇、珊瑚坠子,部分赃物刚好就穿在许宣身上。


公堂之上,许宣辩解说,身上所穿衣服物件皆是娘子所赠,不知从何而来。于是差人前去缉拿白娘子,却又扑了个空。家中人称白娘子自许宣出门后久久未归,便与青青前去寺前寻他,至今未回。


最后,赃物被找到,许宣被判仗一百,发配镇江。


准备出发前,姐夫刚好到苏州办事,因记挂许宣而前来看他,听闻被判发配,便修书一封,让许宣带给他镇江的结拜叔叔李克用,让他有个落脚之处。



缘聚镇江

许宣来到镇江后,见了李克用,并将姐夫的书信递上。信上说许宣原是生药店中的主管,便留他在自己的药铺中做买卖。观察了几日,见他十分精细,甚是喜欢。


一日,许宣与店里一位主管在外一起喝酒,结束之后,许宣觉着有些醉意,便低头往屋檐下走。走着走着,突然被人推开窗来泼了一头灰,抬头一看,那人竟是白娘子!


于是,许宣怒从中来,大骂一通,再上前一把拿住白娘子,要问个清楚。白娘子又对许宣解释一番,纵是花言巧语,许宣却又信了。


加上被白娘子美色迷惑,当晚便留宿在此。后来,还将白娘子与青青一起接到了自己的住处,二人又和好如初。



一日,许宣携妻拜访李员外家,这李克用年纪虽大,却专一好色,见白娘子有倾国之姿,便起了色心。眉头一簇,计上心来。


他借由自己的寿诞之日宴请宾客,将白娘子骗来,并嘱托自己的心腹,在白娘子净手(如厕)的时候,将她引到一处偏僻的地方。


计划顺利实施,但李克用刚从门缝里看了一眼,便大吃一惊昏死过去。原来他看到的,不是白娘子如花似玉的体态,而是她的真身——一条吊桶粗的白蛇!为了保持颜面,他只能说自己是头风病发才晕倒的。



白娘子回到家中,担心李克用对许宣说出自己的本相,便将李克用意欲调戏的事告诉了许宣。然而许宣却因寄人篱下,出于无奈选择暂时忍了。


白娘子气急,嫌许宣不为自己做主,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于是,白娘子拿出一些银子,劝许宣自立门户,开个生药铺。许宣张罗一番,赁了一间房子,买下一副生药厨柜,陆续收买生药,买卖也是日日兴旺。



不觉到了七月初七,许宣打算去金山寺烧香,白娘子不乐意,但见劝阻不住,便和他约法三章:“一件,不要去方丈内去;二件,不要与和尚说话:三件,去了就回,来得迟,我便来寻你也。”许宣允诺。



到了寺中,禁不起同行者的劝说,进了方丈门内,见着了法海禅师,想起妻子叮嘱之言,便急忙退出。法海见此人满脸妖气,叫他不着,便提了禅杖跟了出来。


来到寺前,见众人皆欲渡江,因风大尚立在门外等候,却见江上一只小船飞一般向岸边驶来,众人无不惊叹。等船靠近,正是白娘子和小青。



许宣正要登船,背后却传来法海禅师的叱喝:“业畜,敢再来无礼,残害生灵!老僧为你特来。”


许是法海禅师德高望重功力深厚,白娘子和小青一见法海,便把船一翻,两人都逃到水底下去了。


许宣回身向法海求救,并把所有经历都说了一遍。禅师听罢,告诉许宣,这妇人是妖怪所变。


待许宣渡江上岸归家,见白娘子和小青都不见了,方才相信此二人真是妖精。



缘散杭州

后来,宋高宗策立孝宗,降赦通行天下,除了十恶不赦,其余尽行赦放回家。许宣闻赦,满心欢喜,遂拜谢李克用,返回了杭州。


回到家中,即来拜见姐姐和姐夫,没想到姐夫却责备他,在外已娶妻成家,却不曾通知过他们。随即便从屋内引出两个人,正是白娘子和小青。


许宣当下目瞪口呆,朝白娘子跪下,希望她能饶了自己的性命。白娘子又想哄骗许宣,但许宣已不再相信。


见此情景,白娘子便不再隐瞒:“若听我言语喜喜欢欢,万事皆休;若生外心,教你满城皆为血水,人人手攀洪浪,脚踏浑波,皆死于非命。”



许宣惊得许宣战战兢兢,半晌无言可答,不敢走近前去。后在姐姐姐夫的帮助下,找来一个捉蛇的大师帮忙,结果却差点被白娘子反杀。


许宣决定到外地暂避一阵,万念俱灰之下,正欲投河自尽,不期法海禅师及时出现,于是向他求救。法海取出一个钵盂递给许宣,叫他将此钵罩在妖怪头上。


回到家中,他按照法海的指示,用金钵罩住了白娘子。在法海禅师的拷问下,才知这白娘子原是一条大蟒蛇,而青青是西湖的一条千年青鱼。



这二妖被法海收进金钵,埋于雷峰寺前,还在金钵之上砌成一座塔,以镇压这两个妖精,并留下警言四句:“西湖水干,江潮不起,雷峰塔倒,白蛇出世。”后来,许宣通过化缘,将塔加固到七层,千年万载,白蛇和青鱼不能出世。


最后,看破红尘的许宣选择出家,拜法海禅师为师,圆寂而终。故事虽离奇,但雷峰塔也由此而成名于西湖之上。



传说的延伸

这个故事,原本是要告诫世人不要贪图美色,沉迷于男欢女爱,否则会引来杀身之祸。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的《白蛇传》,成了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这个故事开始变成了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也由最初的话本,延伸到了各个舞台。这一凄美的传说,给诗话江南、水墨西湖带来了神秘的色彩,叫来到此地的游人,产生了无尽的幻想和轻幽的叹息。



古塔景依旧 佛光换新颜

实际上,“雷峰塔”的建造者,为五代时吴越国国君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


北宋时期,雷峰塔遭到战乱的严重损坏。南宋时期重修,建筑和陈设重现金碧辉煌,特别是黄昏时与落日相映生辉的景致,因此被命名为“雷峰夕照”,列入西湖十景。


不过“雷峰夕照”的真正出名,还得感谢梅妻鹤子的林和靖先生,他作了一首诗:“夕照全村见,秋涛隔岸闻。”至此,“雷峰夕照”之说不胫而走,一直是西湖游赏最受青睐的名胜之一。


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围困杭州城,疑心塔内有伏兵,纵火焚塔,仅存塔心。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民间盛传雷峰塔有“辟邪”等功能,因为屡屡遭到盗挖,日久天长塔基松动,雷峰塔自然就倒塌了。


2002年雷峰塔在原址上重建竣工正式落成,新塔五面八层,沿袭了雷峰塔被烧毁前的平面八角形楼阁式制型,依山临湖,蔚然大观。



农历庚子闰四月十五(公历2020年6月6日)杭州灵隐寺药师殿启建“结夏安居·共修华严”。僧众恭诵《大方广佛华严经》,以此诵经功德,祈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诵读《华严经》于庚子农历闰四月十五开始,至七月十五结束(公历6月6日——9月2日)。“共修华严”随喜植福在线登记正在进行。



敬请关注


根据广大善信居士的需求 灵隐寺开通

“共修华严”随喜植福在线登记小程序”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共修华严”植福随喜在线登记小程序



线上随喜操作流程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编辑 | 妙莲

美编|璐希

责编|慧容 



往期回顾


有序开放

灵隐寺开放 喜迎八方游客 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杭州灵隐寺《关于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灵隐寺6月2日起有序开放 光泉方丈说:大疫见大爱

关于杭州市宗教活动场所逐步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杭州灵隐寺有序恢复开放第一天 举行升国旗仪式

杭州市市属佛教寺院和道教宫观参观预约须知

疫控办《关于宗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的情况通告》

灵隐寺施放瑜伽焰口 超荐疫情逝世亡灵

有序恢复开放 你该如何去寺院上香礼佛?

《华严经》所在之处 即诸佛所在处

灵隐寺2020年“结夏安居•共修华严” 启建

灵隐寺僧众6月6日起结夏安居

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当好“重要窗口”建设先行者


藏识

大雄宝殿楹柱联——莫虚负荷花十里桂子三秋

大雄宝殿楹柱联——宝坊阅千载常新 楼阁喜重开

大雄宝殿楹柱联——古德此安禅 似岳镇西湖

大雄宝殿楹柱联——入殿参三世释迦 不须问过去未来

大雄宝殿楹柱联——善门呈宝相 发菩提宏愿

大雄宝殿楹柱联——积无量千万诸善根 故名佛国

天王殿  楹柱联——泉水已渐生暖意  放笑脸相迎

天王殿  楹柱联——愿人们下心低首 普度众生

天王殿  楹柱联——法门不二 大腹能容

天王殿  楹柱联——毗卢楼阁在南中

天王殿  楹柱联——鹫峰从天竺飞来

赞僧功德 ——从电视剧《清平乐》谈起

 佛教“四大天王”的功德和表法意义

庚子端午 拈香礼佛用功时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查看线上随喜操作流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