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严经中的智慧 | 惭愧功德备 日夜增善法

灵隐寺 2024-03-19



华严

智慧


惭愧功德备

日夜增善法




常行大慈愍 恒有信恭敬

惭愧功德备 日夜增善法

——摘自《华严经 十地品第二十六》




世间普通人,一天到晚关心的是什么?关心的都是生命以外的东西,那就是怎么样追名逐利,改善吃的、穿的、住的、用的。眼睛不停地追逐色相,耳根不停地追逐音乐,鼻子不停地追逐香味,舌头不停地追逐美味,身体不停地追逐妙触。人们很少能够去考察生命的内在,只知道随着欲望而忙碌。由于一味地执着外境,结果迷失了自己。


现代人尽管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中,依然感到空虚、失落、无聊、孤独,这都是因为迷失了自己的缘故。唯有对自己的言行生惭愧心,才能进一步有忏悔的意愿。


对不起自己叫作惭;

对不起别人叫作愧。



如何生起惭愧心?

在《法华经》里面有一个叫做常不轻菩萨,他走到哪里,见到什么人,都会对他们合掌顶礼问讯。他见到任何的一个人他都说:“我不敢轻慢于你,你是未来的佛。”


这位菩萨不论见到哪个人,都合掌顶礼问讯。有的人对他生起我慢心:“你这个人算什么,怎么可以给我授记呢?”有的人见到他这样拜,甚至骂他、甚至打他、甚至丢东西给他,他都是保持一句话:“我不敢轻慢于汝等,汝等皆当作未来佛。”


这位菩萨就是用这样的一种心态去恭敬对待一切人。无论怎么样去刁难他、伤害他,甚至打他、骂他,他都不生烦恼,他还是很恭敬。后来,他所恭敬过的人,都来向他学习,成为他的弟子。



生起惭愧心 自己会不会吃亏呢?

当然不会了,当你能够生起惭愧心,就能接受诸佛菩萨的慈悲摄受而得福报。因为你能够把自己放到最低的位置,这样你就平安,平安就是福报。我们经常讲,这个人好有福气,什么问题到他身上,好像都能大事化小。为什么我就这么糟糕呢?是没有福报的原因。生起惭愧心,生起忏悔心,我们的福报就增长。


佛教所说的惭愧,有别于世间的自卑,因为惭愧是依靠智慧的现量冲击心灵,而自卑只是一种情绪。



惭愧为深堑 智慧为却敌

广开解脱门 正念恒防守

——《华严经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



何谓菩萨惭愧处


佛陀在《大般若经 发趣品》中,告诉须菩提,三地菩萨应当修住惭愧处菩萨行。所谓惭愧处,就是令人感到惭愧的地方。


菩萨耻于住在声闻、辟支佛之处,名为住惭愧处。


经云:“云何菩萨住惭愧处?耻诸声闻、辟支佛意,是名住惭愧处。


惭愧虽然有种种不同,但菩萨耻于住声闻、辟支佛处,其中最重要的是:菩萨发心欲广度一切众生,如果受到很少的苦恼便想舍弃众生,独自证得涅槃之果,这就是令菩萨惭愧之处。就好像有人大设肴膳请众人吃饭,此人慳吝心生起,便独自进食,这就是令人惭愧之处。


菩萨以度化众生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菩萨度化众生,是为了令众生都能成就佛道。菩萨在与声闻、辟支佛相处时,应当想着要度化他们都能成就佛道。如果满足声闻、辟支佛的境界,而不极力度化他们证得佛果,菩萨就会感到惭愧。


再者,菩萨发心是为了不舍有情众生,令他们都能成佛。菩萨在度化众生过程中,常会遇到各种磨难和烦恼,如果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就退失自己的最初发心,而只求自己趣证涅檠之果,这对于发大心度化众生的菩萨来说,着实感到惭愧。



阎浮提众生根性各异,难调难伏。发愿以弘扬佛法为已任的人,一定要有受尽十磨九难,不舍有情众生的韧性。


学做菩萨,弘法利生,这一过程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当你遇到各种烦恼时,一定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为一时的不快而退失道心。


尤其是当众生根性顽劣,不易度化时,不能与其同流合污,会为他们不思进取感到惭愧。对那些在弘扬佛法中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而不愿继续度化众生,只求自己解脱者,一个立志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人,就会对这种意志不坚定的人感到惭愧。



印光法师说:应当生大感激心,生大惭愧心。惭愧心生起来,乖谬不正的心即灭。惭愧是入道的初步。既然想要学佛,应当极力敦笃伦常,恪守己分,防止邪恶,心怀诚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之成就世间的贤人善人,以此来建立学佛的基础。实在是因为佛以三皈、五戒、十善,教化一切四众弟子。如果不修持敦笃伦常等法,那么连三皈五戒的气分也没有,就是儒释二教的罪人。纵然有修持,其利益由于心地不善,就反过来小而又小了。


文钞原文:


当生大感激,生大惭愧。惭愧心生,邪僻心灭。惭愧为入道之初步。既欲学佛,当极力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为世间贤人善人,以立其基。良以佛以三皈五戒十善,教一切四众。若不敦伦等,则凡三皈五戒之气分也无,便是儒释二教之罪人。纵有修持,其利益由于心不善,而反小之小矣。

  ——《印光法师文钞》复蒋德泽居士书



惭愧是入圣初步。

惭愧是真佛弟子。

惭愧心与净土相应。

无惭愧有碍往生。

大惭愧方能解怨业。

——印光法师语录



农历庚子闰四月十五(公历2020年6月6日)杭州灵隐寺药师殿启建“结夏安居·共修华严”。僧众恭诵《大方广佛华严经》,以此诵经功德,祈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诵读《华严经》于庚子农历闰四月十五开始,至七月十五结束(公历6月6日——9月2日)。“共修华严”随喜植福在线登记正在进行。



敬请关注


根据广大善信居士的需求 灵隐寺开通

“共修华严”随喜植福在线登记小程序”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共修华严”植福随喜在线登记小程序



线上随喜操作流程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往期回顾


☀有序开放

灵隐寺开放 喜迎八方游客 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杭州灵隐寺《关于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灵隐寺6月2日起有序开放 光泉方丈说:大疫见大爱

关于杭州市宗教活动场所逐步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杭州灵隐寺有序恢复开放第一天 举行升国旗仪式

杭州市市属佛教寺院和道教宫观参观预约须知

疫控办《关于宗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的情况通告》

灵隐寺施放瑜伽焰口 超荐疫情逝世亡灵

有序恢复开放 你该如何去寺院上香礼佛?

《华严经》所在之处 即诸佛所在处

灵隐寺2020年“结夏安居•共修华严” 启建

灵隐寺僧众6月6日起结夏安居

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当好“重要窗口”建设先行者


☀华严智慧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当净其意如虚空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

▲信为道元功德母

▲心佛众生 三无差别

▲不可缺福德资粮

清净一切善业力

亲近善知识 具足弟子相

平等饶益 一切众生

中道了义之法

普遍供养诸如来

诸供养中 法供养最

善用其心 则获一切

随众生住 恒不舍离

依善知识 修诸善法

远离诸相 证入法界

守护清净戒 开发菩提本

勤求妙法 常无厌足

恒不忘失菩提心

内尽诚心 外精供事

观一切法 皆从缘起

编辑 | 妙莲

美编 | 璐希

责编|慧容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查看线上随喜操作流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