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分享|智孝之道报亲恩

俞钟梅周四轻安组 灵隐寺 2024-03-19




灵隐寺在杭州人心中有着与众不同的地位,能够成为灵隐寺的一名志工更是众多信佛老太太引以为豪的事,我的妈妈便是如此。

妈妈是一名没有文化的念佛老太太,她不识字,但是听村里人说念佛可以得福报,就把念佛号的次数写在纸上烧给过世的父亲,让父亲在阴间有“钱”用。在这种错误的鬼神迷信思想影响下,她开始逐字逐句的学《心经》、学《弥陀经》,每天跟打了鸡血似的念佛号、念经,就为了让过世的父亲有“钱”用。妈妈跟着村里的老太太们不停的跑庙,走马观花的拜佛,还热衷于一些伪经的念诵。虽然她看起来那么努力,但是烦恼一点没有减少,有时候甚至还因此而抱怨。更严重的问题是妈妈得了焦虑症,医生配了药,可是她不愿意吃,那怎么办呢?作为女儿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万幸的是我之前在杭州佛学院学习了一段时间,了解了一些佛教基础知识,听法师讲过正信的佛教。我知道其实妈妈是念佛不念心,烦恼都来自于自己的无明与执著。但是因为她不认字,从小长在农村,即便我播放法师讲课的视频、音频她也听不懂,有时候还造口业。再加上妈妈小时候跟外婆之间有一些解不开的疙瘩,使得妈妈几乎成了孤家寡人,她焦虑,周围的人也很痛苦。



有天我看到了佛堂里供奉的观世音菩萨,菩萨慈悲的笑容仿佛点化我,有佛法就有办法呀!如何帮助妈妈从烦恼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人说“三宝门中好修福”,我想妈妈也许是福报不够,福报增长了就有资粮修慧,有智慧烦恼就会减少。

当时我在灵隐寺云林志工团做志工,我找到周四轻安组的组长魏师兄,商量着如何帮助妈妈,让她能够亲近三宝,有机缘修福修慧,从而树立正念。师兄很支持我的想法,于是我跟妈妈商量一起去灵隐寺做志工,为了让她老人家开心,我说在寺院做志工是给子孙后代积福报,菩萨还会保佑她身体健康的。



记得我带妈妈第一次来灵隐寺做志工,经过岗前培训后,她的第一次服务岗位是发香。我和妈妈说,别小看发香这个工作,这不仅是寺院的一个窗口岗位,这里面还涵盖了菩萨六度的修行:

所有的游客进入寺院,首先遇到的是发香的志工,每天要面对各种人群,您真诚地向游客说一句“阿弥陀佛”,已经是在“布施”了。无论寒暑风雨,志工也要守岗敬业,保持庄严而又亲和的形象,这就是持戒。有的游客对文明敬香会有误解,甚至对免费赠香会有戒备心,这时候您要修忍辱,以包容之心面对一切。志工无论在发香还是在轮岗休息的时候,也要保持正念,不离佛号,这就是精进。收摄散乱的心,集中专注地做好当下事,渐渐向清净的禅定心靠拢。如何提高服务效率,正确而又恰当地解答游客的提问,这就需要有智慧的助力。



第一天发香天气特别热,之前妈妈一直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接受治疗,但就是这样一位农村老太太,一位平时自由惯了的人,居然在发香的岗位上顶着酷暑认认真真的工作了一天。之后妈妈喜欢上了来灵隐寺做志工,每周四她都会早早出发,自己坐公交车来寺院,还发心做早班的岗位。每一次回来她都要和我谈论分享做志工的所见所闻,渐渐地我发现她身上散发出一种帮助别人过后的温暖感、快乐感,这种感觉在不断的提升与感染着周围的人。



外婆跟妈妈之间一直有一个心结没有解开,前几天外婆五七,妈妈突然在土地庙对着阎王像哭了,她想到的是请阎王好好对待她的母亲,妈妈已经放下了对外婆多年的恨。这就是妈妈去灵隐寺做志工短短一个月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来自于佛菩萨对她的加持,来自于一个以“慈悲、包容、感恩”为宗旨的团队影响力。即使一个不太懂什么佛理的人,也会从团队志工的言行有着善的改变!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佛法不是学了多少教理教义,而是在生活中能否实践佛法,“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我相信妈妈今后会渐渐地趋向正信的佛教,也希望她能从“神佛不分”的迷信中脱离出来,从这茫茫无边的人生苦海中,依靠着正信佛法的的指引,能够减少烦恼,身心轻安。



从妈妈的身上,我也在想究竟什么是儿女的孝道。经云:

能令亲去恶为善,奉持五戒,执三自归,朝奉而暮终者,恩重于亲乳哺之养,无量之惠。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亲者,虽为孝养,犹为不孝。

即是说,能够让父母去恶为善、奉持五戒、皈依三宝,比供养父母衣食之需更为重要。如果不能度化亲人,虽然给予父母世间供养,也称不上真正的尽孝。



佛教不仅教人“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更提倡“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既符合世间的传统孝道,又成就出世间修行成佛的大义,这是以“孝”为体,以“智”为本的圆融无碍。常以佛法敬奉父母,鼓励更多的父母走进三宝福地,使他们能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证取无上的智慧,获得究竟的安乐,这才是难得的至孝之道。


请至杭州灵隐寺入口处右转

云林志工团】办公室咨询报名









往期回顾




延期截稿,面向全国摄影人: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

藏识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藏识|76年前的端午节 太虚大师在灵隐寺写了首诗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巡觅
巡觅|走出失去亲人的痛 观世音菩萨教我的两件事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巡觅|冷泉 我记忆中的清静之地
巡觅|冷泉初夏——草欹疑石坠 水定见鱼还

☀学处学处|请佛住世 除谤法障
学处|持戒三种人 你是哪一种
学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我皆随学无有疲厌
学处|功德普皆回向 成就广大善法

☀观照观照|既然“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现在何必着急呢
观照|每日念佛多少比较好
观照|忆佛念佛 久久为功
观照|佛是已觉悟的人 人是未觉悟的佛

☀开示开示|谛闲法师:“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应如何理解
开示|虚云老和尚:楞严经意旨
开示|慈舟法师:念阿弥陀佛与普贤十大行愿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之解析

☀联灯联灯|如何应对消费悲情的慈善乱象而又不损自己的慈悲心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物语物语|七叶树——根苗自是不寻常 托质偏于古道场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常识常识|五停心观——对治烦恼的五种法门
常识|世界各地的佛弟子们如何庆祝卫塞节
常识|无限的慈悲: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常识|四谛法之道谛的总相差别

☀素食素食|莫贪凉
素食|坦然
素食|解知足
素食|咬秋

☀分享分享|共修菩提增福慧
分享|雨中的青绿
分享|法水长流愿无量
分享|五年皈依路

☀赏析赏析|敦煌莫高窟第332窟之珞珈山观音变
赏析|犍陀罗浮雕 “大光明之神变”
赏析|明代木雕彩绘罗汉坐像
赏析|唐代白石雕大势至菩萨立像

☀阅读阅读|华严经赞
阅读|不朽
阅读|诵经时打妄想会怎样
阅读|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附科判)

☀故事故事|无止境的“追求”
故事|净藏净眼转邪心
故事|实语守信的须陀须摩王
故事|佛陀的广长舌相

☀视频视频|飞来峰元代造像——尊胜佛母龛
视频|云林走读之灵鹫飞来
视频|品味千年宋韵
视频|映日莲开白玉池

撰文|俞钟梅

摄影|一叶 妙莲 俞钟梅

编辑|慧容

责编|相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