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常识|水陆法会的历史演变

灵隐寺 2024-03-19




水陆法会,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又称为“水陆道场”、“悲济会”、“水陆斋”、“水陆会”等,是汉传佛教在寺庙中超度水陆一切亡灵而举办的隆重法事。中国水陆法会起始于南北朝,历经隋唐五代的曲折发展,在宋代时形成一定规模,在历史演变中,元明时期达到鼎盛。



魏晋南北朝

约在梁天监四年即公元505年,也有说法是在天监七年即公元508年,农历的二月十五日于镇江金山寺中,我国佛教史上第一次水陆法会举行。

据记载,梁武帝曾夜梦神僧来访。这位神僧对梁武帝说:“六道众生,受苦无量,何不做水陆普及群灵?诸功德中最为第一。”

梁武帝即与宝志禅师一起以《无量威德自在光明如来陀罗尼》施食法为核心,花了将近三年时间制成水陆仪文。并在润州(今镇江)金山寺中,举行了我国佛教史上第一次水陆法会。但那时不叫水陆法会,叫“无遮大会”“平等法会”等。



隋唐五代

隋朝的隋文帝和隋炀帝都崇信佛教,发令修建了许多寺院。在隋朝两帝之后,隋朝战乱,水陆法会逐步衰落,没有魏晋南北朝的兴盛,关于水陆法会的记载也比较少。唐朝时,佛教开始进入迅速发展阶段。

中唐、晚唐时,密宗兴盛。无遮大会(水陆法会)与密宗仪轨相结合,再度兴起。晚唐时,水陆画产生。



宋代

水陆法会自宋朝开始稳定并广泛发展,开始出现北水陆、南水陆、眉山水陆等法会。在宋以后,水陆法会很快普及全国,成为战争以后朝野常行的一种超度法会。

宋以后水陆法会全称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或“天地冥阳无遮均利道场”。

宋代的水陆法会特色有四:一是时间长:少则七天,多则四十九天;二是规模大;三是法事全;四是艺术性强。主题也演变为三个方面:一是追念先祖;二是将功德回施施主;三是普度众生。

文献记载,水陆仪轨的编撰比较早的是北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东川(今四川三台一带)人杨锷将唐代的《冥道无遮大斋》和梁武帝的《慈悲道场忏法》相结合,撰《水陆仪》三卷,盛行于川蜀地区。对水陆法会的流行、发展起了不少的推动作用。



元明时代

元代和明代对水陆法会都极为重视。

元代延祐三年(1316年)和至治二年(1322年)都有开设大型水陆法会的记载。元代,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敕京师万安、庆寿、圣安、普庆四寺,扬子江金山寺,五台万圣佑国寺,作水陆佛事七昼夜”。皇家在镇江金山寺修设水陆法会,参加僧众高达1500人。因此径山元叟行端有“朝廷金山做水陆升座”的法语。

明代伊始,因开国皇帝朱元璋为沙门出身,他登基后,以朝廷之力极力宏扬佛法。对于水陆法会来说,不仅制作规模空前,而且相关的仪轨也予以定型下来。水陆法会在朝廷大力扶持下,规模更是盛大空前。

据记载,朱元璋于洪武元年至五年(1368-1372),在南京蒋山(现南京方山)先后多次修设水陆法会。楚石梵琦、季潭宗泐、来复见心、东溟慧日、梦堂昙噩等均曾应邀赴会说法。洪武五年正月所修法会规模最大,太祖曾命宗泐作八曲《赞佛乐章》,君臣共赴法会礼佛。

明代在江、浙之间有“北水陆”与“南水陆”之分。指的是四明所行的南宋志磐续成的《水陆新仪》为南水陆,而镇江金山寺的水陆旧仪,被称为北水陆。明末高僧袜宏弃“北”从“南”,将《水陆新仪》稍加修改后,写成《水陆修斋仪轨》六卷,风行于世。



清代以后

清代道光年间,仪润依袾宏之意,修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仪轨会本》六卷。咫观更继袾宏《水陆仪轨》增补论述,撰《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普利道场性相通论》九卷(略称《鹳园水陆通论》),以及《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十卷。

近几十年来,《水陆仪轨》虽无更新或补充,但在实际施行中(尤其是超度亡灵的类别)却推陈出新,形成了现在流行的“水陆空大法会”。用来超度水陆之外的孤魂野鬼,使之脱离轮回之苦。这样的功能使水陆法会获得民众认可和推崇。



水陆法会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我国首开,其后经历隋唐五代的曲折发展,在宋朝时才形成规模并开始广泛传播,至元明达到鼎盛,清代至民国主要以修撰《水陆仪轨会本》为主。水陆法会以其超度的功能,在中国历史的不同阶段都得到了许多民众的支持,至今已经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巡觅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学处学处|佛有三身,说法的是哪一身
学处|有关念佛的三个困惑,你是否也有呢
学处|佛法中的“药”
学处|学佛是对现实的消极逃避吗

☀观照观照|刹那刹那 念念之间 不得停住
观照|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开示开示|印光大师:菩萨之心犹如虚空,无所不遍,众生小感则小应,大感则大应
开示|太虚大师:从信心上修成定慧学
开示|倓虚法师:破无明见法性
开示|虚云老和尚:平常就是长远,一年到头,一生到死,常常如此

☀联灯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来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本迹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素食素食|凉风袅袅,寒露凄凄
素食|离贪嫉
素食|日久心弥安
素食|离嗔

☀分享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赏析赏析|敦煌五代绢画:药师琉璃光如来
赏析|(传)慈胜寺壁画二菩萨图
赏析|初唐阎宗造弥勒佛倚坐像
赏析|道信大师亲笔书写的禅宗三祖僧璨塔铭砖拓片

☀阅读阅读|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阅读|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

☀故事故事|修行的事以后再说吧
故事|佛陀为何吃了三个月马麦
故事|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
故事|慈心因缘

☀视频视频|慧灯耀不二 禅窟得妙传
视频|我在灵隐做志工
视频|静观众妙
视频|祈福:万类生灵 同游妙庄严域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