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申小龙:“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不译成“马克斯”“恩格思”?——论汉字的框架性语义

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2024-09-10
新闻传播学系16级小陈同学来信:

“之前您谈到有些相同英文名,因为各种不同原因而有不同的中文翻译。我在阅读民国时期的作品时,常常会读到陌生的名字,比如‘埃默森’‘服尔德’,一头雾水。之后才知道是爱默生、伏尔泰。当时知识分子在引进西学时会按照自己的理解采用不同的译名,那么到底是什么人,或者是什么机关,规定一种版本,而我们沿用至今呢?

“如果是按您说的人们自己选择了最合适的翻译,那么类似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不选择翻译成‘马克斯’‘恩格思’(毕竟这两位都是博学之士)?”

小陈同学读民国旧译人名的“一头雾水”和其后的疑问,我也有过,但本科在复旦第一门语言学理论课(濮之珍老师的《语言学概论》)就告诉我们: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符号是在社会长时期的使用中约定俗成的。
这一点其实不难理解,但为什么一碰到旧译人名,就犯迷糊了呢?因为我们遇到了中文特有的记音形式——汉字

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本来是一个“单向度”的问题,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语言问题,一个语言音义勾连的集体心理认同的问题。记录语言的拼音字母并不参与这个过程。或者说,拼音文字在符号的约定俗成中是完全被动的。

然而汉字不一样。一个符号的音义勾连,如果是用表意汉字来记录,表意的字形就会是约定俗成的重要参与方。因为符号的音义勾连,在汉字书面语中,是通过表意字的意合完成的。

就音译外来词来说,表意字参与后,音译符号的约定俗成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记音的汉字具有选择性
中文音译外来词,遇到的一个十分特殊的问题,是记音汉字的选择。这在拼音文字中是难以想象的,也是西方语言学理论因其“地方性”而无法面对的。
从理论上说,声音相同的汉字,选择的可能性也是相同的。这样一来,同一个外来词的音译,汉字就会有多种不同的选择。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帖子:

“现在许多年轻人对punk一词耳熟能详。不过,各人记住的中文对应翻译恐怕不尽相同。你想到的是哪两个汉字组合呢?是‘朋克’‘蓬克’‘庞克’,还是‘鬅客’?笔者近日在google上作了一番搜索,发现这几种较常见的关于punk的中文译法在网上的使用频率依次为:朋克——11,9000条,庞克——6,1800条,蓬客——858条,鬅客——37条。”

从记音汉字的选择性看,小陈同学提到的“马克思”和“马克斯”,“恩格斯”和“恩格思”,都是可以选择的译法。那么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其中的一种呢?这就要说到下面几点。

第二,记音的汉字具有理据性
可选的记音汉字,有没有选择的标准?显然是有的,那就是在勉为其难的记音之余,要在书面排列中具有理据性。

书面文字排列的理据性,这是表意文字的基本要求。如果说拼音文字把自己完全托付给了口语,那么表意文字对于书面排列则有自己的主张。汉字并不认为文字表了音就完成了任务,恰恰相反,无论表音与否,汉字书面排列的第一原则,或者说第一要务,是意会和意合。
说得再明白一点,汉字可以离开语音,独立自主地表达意义。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对于汉字音译词来说,记完了音,还没有真正取得书面语的合法性。记音的汉字还需要在约定俗成的漫长过程中,塑造“望文生义”的汉字书面语品格。

音译外来词使用的汉字,其意义塑型有不同的路径。
1. 音加意

为了使汉字音译形式具有理据性,中文最方便的措施就是为其加一个义类字,例如“啤酒”;或将其中一个成分意译,例如“冰淇淋”。

2.音兼意
在选择记音汉字的时候,同时考虑意义的表达,这也是非常普遍的汉字音译外来词的做法,表现出记音汉字极高的表意自觉。最近成为舆情热点的“脱口秀”一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商品的译名。语言与文化课的同学曾谈起几款洋酒的名称:

“白兰地的名字中,巧借了‘白’的纯净,和‘兰’的优雅,符合其口感柔和,香味纯正,饮用后给人高雅、舒畅享受的特点,看起来就像绅士的品味与风格。

“轩尼诗作为白兰地的一个著名品牌,‘轩’给人带来一种大气之感;‘诗’本身就和美好的意境联系在一起。听到这个名字,是不是会有在精致的屋檐下,听着优雅的提琴,吟诗独酌之感呢?
“威士忌是所有以谷物为原料制造出来的蒸馏酒之通称,而伏特加则来自俄罗斯的高纯度烈酒。力强者能伏人,受尊者有威信,这两种酒都在基本的十大烈酒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可以调成许多其他的酒品,因而也算是在酒中颇有‘威信’地位的吧。”
3.音兼意plus
汉字的表意因独立的意象而享有很强的自主性。如果说拼音文字被动记音,其属于自己的表达空间极其有限,那么记音汉字在音兼意记词之后,它的意义衍化其实才刚刚开始。它享有表意汉字独具的意义想象空间。这样的衍化主要有两种途径:

(1)记音汉字被重新解释

例如“猫腻”一词,一般认为是北京土语,意为隐情、阴谋。有人说源自躲猫猫的游戏。但为什么用“腻”字而不用理据性强的“匿”?一些研究者从中看出了“猫腻”一词的任意性,认为它是波斯语外来词,最早的译法是“吗儿逆”(隐情、阴谋的意思)。
也有人说“猫腻”源自猫习惯掩埋的排泄物,但这样的解释也可能发生在汉字音译外来词之后。也就是说,波斯语外来词的汉译“吗儿逆”,在进一步汉化后写成“猫腻”。初时完全是记音形式,但被“猫腻”记音的外来词开始了它的中文之旅,记音汉字很自然地展开了意义联想,把记音的“猫腻”和猫的排泄物联系起来,“脱胎换骨”成了一个地道的汉字字组。
这样一个音兼意plus过程,是非常典型的汉字“重写”外来词的过程。

(2)记音汉字成概念符号
例如“丁克”的原词是一个典型的缩略语符号(DINK,即Double Income No Kids的缩写),指一夫一妻双份收入而不要小孩的家庭。音译为“丁克”后,其汉字表达看上去是非常透明的,两个字都不具有语义。但表意汉字书写的本身使字形曲折地承担起表达概念的作用,无论是“丁”还是“克”在理论上都有代言“丁克”的可能。语言与文化课的同学告诉我:

“所谓‘铁丁’就是不要孩子,也不要宠物,就俩人一起过;

“‘白丁’,过了一段丁克,后来又要了孩子,所以白丁了;

“丁狗嘛,很简单,不要孩子养狗过日子。”

为什么是“丁”而不是“克”代言了“丁克”?
因为“丁”本来在中文就有人的意思。
显然,要想在记音汉字中根除意义的干扰,就像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徒劳无益。说得直白一些,汉字如果不表意,你来汉语书面语干什么呢?

这样想着再回到“丁克”,同学们是不是又会发现,咦,“丁克”不就是“克丁”嘛!

第三,记音的汉字具有任意性
汉字的音译外来词,其汉字性深度表现在记音字的理据性。同时,正像汉字也具有工具性那样,汉字的音译外来词不可避免有任意性的表现。

记音汉字的透明性在个别音译外来词上很“顽固”,例如“坦克、尼龙、马达、克隆、戈壁、可可、比基尼、冬不拉”等等。这类音译外来词虽然很少,但它们选字之不求理据让人费解。

汉字音译的记音字不考虑字义是极为方便快捷的操作,但我们细想一下,这些记音字说“坦克”不说“谭壳”,说“尼龙”不说“泥聋”,说“马达”不说“麻搭”,在选字上并不是完全任意的。选字人左挪右闪,在曲意避开汉字字义可能的干扰。但这样选字,音译外来词就可以避免入意义之了吗?

这就进入了我们下面新的思考。

第四,音译汉字去理据化后的意义再生——框架性语义
其实,记音汉字在选择之初貌似透明了,但一旦它们组合定型,在长期的使用中,它们成为外来词的固定“代言人”,具有了语义性。我们现在说“坦克”,说“戈壁”,说“马达”,谁还会想到它们是任意选择的记音字呢?它们明明就是具体的意象!

这样的汉字意象,是汉字音译“去理据化”后,因长期使用而重新生长的依附在记音字形上的意象,我称之为框架性语义

语言与文化课上说过一个例子,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Andersen进入中国时,发现不能使用Andersen的汉字音译名“安徒生”,因为这个貌似透明记音的译名,在长期使用中,已经具有了框架性语义,它给人的感觉是童话般的、虚幻的、不真实的。Andersen会计事务所重新选择了有意义的记音汉字“安达信”。

而在拼音文字的语言中,Andersen不会出现这样的双重语义。

框架性语义,只能发生在记音的汉字上,尤其是在汉字音译词理据“透明”的形式上。它的词形本来是具有任意性的,但这样的任意性是和汉字的表意性冲突的。在长期的使用中,汉字文本习惯性地赋予音译词以“格式塔”式的语义——框架性语义,使其协调于整个“望文生义”的汉字文本。
这样看来,由于汉字是表意字,在汉字记音被定型之后,字形的框架就成为词义的固定形式,重新具有了意义。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对于这个词来说,记音字不再具有任意性。

语言与文化课的同学曾提问,为什么Punk的汉字音译,在“朋克、庞克、蓬克、鬅客”中,最常用的是字义最“透明”的“朋克”?这本来是一道无解的题,现在有了答案。
因为“朋克”出现最早,其汉字框架在使用中已经具有了语义性。这就很自然地压缩了非“朋克”组合的空间。这样再生的框架性语义是表意汉字独有的。

我们一直说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现在我们知道,汉语的意合还包括记音汉字组合产生的框架性语义。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小陈同学的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不选择翻译成马克斯、恩格思(毕竟这两位都是博学之士)?”

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汉字文本中已经具有了框架性语义。

而由于汉字的不同,“马克斯”“恩格思”则成了另外两个人。

(本文图片说明:大学路步行街开街,摄于5月20日中午)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公众号
编年目录链接(十四)
(2021.5)
2021.5.4   “诗饭穴怨”是什么鬼?——汉字字形意义值爆表

2021.5.5   嘻哈音乐背后的语音性格

2021.5.7   “人不能极端自由地动作,而又选择得百发百中”——萨丕尔说得很诗意,也很哲学

2021.5.10   “男生一点表情也没有,我们会说他就像假沟上的人一样”——谈汉字与方言的关系

2021.5.12   “我操你妈的台北!”——台湾同学谈电影《海角七号》中的语言

2021.5.14    “我怎么会说对‘司马光砸缸’的?”——从“伽利略挑战”到“乔姆斯基革命”给我们的启示

2021.5.17   音位和音位变体,哪个更本质?——答一位语言学本科生的哲学思考

2021.5.19   “没红之前,我好像也挺快乐的”——张小斐是不是应该说“红之前”?

2021.5.21   当“男女有序”遇到“长幼有序”——中文的语言伦理

2021.5.24   当年的“语法”“文法”之争,到底谁赢了?——从文化视角看“口语第一性”

2021.5.27   复旦的精神与我而言就是自由——校庆絮语

2021.5.30   “字典里根本没有这样的词”,我就不能说吗?——本科生吐槽高中语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