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禅宗的迷人风采——不可言传 不可诠注(十六)

拙无 灵隐寺 2024-03-19


在人们印象当中,禅宗最让人难忘的,大概就是祖师棒喝交驰、手眼别出的通天手段,还有自古以来数不胜数的禅师开悟的故事,以及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著名一千七百则公案。


千七公案



什么是禅宗公案?

公案,原意是指公府用来判断是非的案牍。用现代的话讲,那就是具有公信力的政府文件。


禅宗公案,就是佛陀和祖师的透彻言行并为历代宗师所公认的可以用来印定是非的珍贵记载。


禅宗公案从哪里来?

公案是禅门所独有的当下实践,是佛陀和祖师现量境界的体现,是禅宗行门大般若智慧的结晶。为什么祖师彻悟之后,不惊群、不动众,忽然被人拶着,就像水底火发(看似澄潭净水,波浪不兴,然而一触即发,火光腾冲)一样,不假思索,顺手拈来,答到恰好,一一盖天盖地从自己胸中自然流露出去呢?因为对于彻悟的圣人,无论何时何地都是现量境界,触目遇缘总是自家东东,所以不动一尘,不拨一境,不用安排,不需计较,不必动脑,见问便答,眼都不会眨一下(您若眨巴一下眼睫,对方早已识破您了,因为您一准没有开悟,只是动用心机意识而已),自然丝来线往,函盖相投,不辜负于人,不轻酬于人。



禅宗公案是用来做什么的?

中峰古佛对宗门公案多有开示,他老人家说得非常到位:“夫公案者,即烛情识昏暗之慧炬(照亮昏暗情识的光明火炬)也;抉见闻翳膜之金篦(剔出蒙蔽见闻障膜的贵重篦子,篦子是一种细密的梳头工具)也;断生死命根之利斧也;鉴圣凡面目之禅镜也。祖意以之廓明,佛心以之开显。其全超迥脱大达同证之要,自不越此。”概而言之,禅林公案具有以下两大用途:


禅林公案的两大用途

第一 公案开显佛心,廓明祖意,可以用来抉择是否明眼,鉴定是否彻悟。


当年大慧宗杲言下大悟,圆悟克勤说:“只恐你又透这公案未得。”于是便连举数则公案勘验他,宗杲都能酬对无滞,圆悟鼓掌称善。


这是老师采用公案鉴定学生是否彻悟的案例。


也有学人自己对照公案鉴定自己的悟境,看能否一一透过。比如高峰祖师开悟之后,“追忆日前佛祖所疑誵讹公案,古今差别因缘,恰如泗州见大圣,远客还故乡(就像回到家乡见到旧物熟人一切亲切)。”


第二 公案是照烛昏暗情识的智慧火炬,斩断生死命根的利斧宝剑,可以用来参究,克期求证。


黄檗率先提倡参公案,“若是个丈夫汉,看个公案。


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但去二六时中看个无字。”日久月深,打成一片,忽然心花顿发,顿悟佛祖之机。


到了南宋时期,大慧宗杲祖师更是大力提倡看公案、看话头的参究方法。大慧也最喜欢教导学子看赵州无字公案,经常用它来提撕学人。



禅宗公案能解吗?

不能解!中峰古佛说公案,“盖非一人之臆见,乃会灵源(冥会灵妙本源自性)、契明旨(契合圆明一心之旨)、破生死、越情量,三世十方开士所同禀之至理也。且不可以义解,不可以言传,不可以文诠,不可以识度。如涂毒鼓,闻者皆丧;如大火聚,撄(触碰)之则燎。”


禅宗公案不可以解释,不可以言传,不可以诠注,不可以思维。那只能怎么样?只能参!以及参透之后用来验证自己的悟境


历代祖师对学人动用大脑思考去解释公案极为痛心疾首。圆悟佛果在《碧岩录》里评唱了一百则公案,一百篇文章几乎篇篇都在痛斥学子义解公案。大慧宗杲也有大段大段的长篇开示驳斥解释公案的无知学人。



再举云居佑祖师对学人注解赵州“柏树子公案”的一段开示:


“奇哉!古圣垂一言半句,可谓截断圣凡门户,直示弥勒眼睛(直指本心),今昔无坠(说明公案从古以来的真正作用)。众中异解多途,商量非一,埋没宗旨,错判名言(说明思维解释公案的后果)。或谓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对柏树子公案的一种解释)。或谓山河草木物物皆是真心显现,何独庭前柏树子乎?尘毛瓦砾都是一法界中重重无尽、理事圆融(又是一种解释,是不是听起来好有道理哦)。或谓庭前柏树子,才举便直下荐取,觌体全真,拟议之间早落尘境,须是当人作用临机相见,或棒或喝,或擎起拳头,衣袖一拂。这个眼目如石火电光相似(又是一种解释,是不是听起来更有道理?)。或谓庭前柏树子,更有甚么事,赵州直下为人,实头说话,饥来吃饭,困即打眠,动展施为,尽是自家受用(又是一种解释,是不是听起来也有道理?)。如斯见解,如麻似粟,皆是天魔种族、外道邪宗(无论您怎么思考、怎么解释,都要挨祖师一顿痛骂恶骂)。但取识情分别,用心取舍,强作知见(这就是您挨骂的根本原因)。何不游方遍历,求善知识,决择身心,略似个衲僧(这般作略才有点样子)。古来自有宗门师范(自古以来多少祖师给您做过榜样,怎么不学着点?)。我佛心宗,释梵诸天拱手敬信,三贤十圣罔测其由。乃举拂子云:若向这里悟去,山河大地与汝同参(这里只悟了个如来禅)。复顾左右云:道林(自称)争(怎)敢压良为贱(可怜一派天真。到了这里始有祖师禅的风范)。”


无论您把公案解得滴水不漏、貌似好有道理,其实都是胡思乱想和愚痴颠倒,都是将自己的“闲学解”去“埋没祖师心”。


斩猫斫虎




公案,起源于唐末,兴盛于五代和两宋。公案,是禅宗教育最为迷人、最有特色的课件,是宗门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禅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千七百则经典公案,则则精彩绝伦,个个浑金璞玉。这里撷取宗门当中比较稀有(都是猫科动物)的两个公案,即“南泉斩猫”和“百丈老虎”公案,让人直面感受一下公案的魅力和冲击力。



南泉斩猫

话说有一天,南泉祖师看到东西两堂的僧人正因猫儿而起争执。常人看到这里,也许会想,这回祖师恐怕要当个“清官”来断家务事了吧。您错了。他本分宗师就是抡刀上阵,也要本分为人。


这不,老和尚左手拈起猫儿,右手高擎铡刀,大声喝问:“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宗门所谓的“道得”,意思是就本分事下一转语。他老人家时时刻刻都在启悟学子,可千万不要以为他在问“你们到底谁有理啊,有理这猫儿就归你们啦”这等破事。


在这击石火、闪电光的千钧一发之际,万籁俱寂,乾坤若无,就是一根铁钉掉在地上也如同打雷一般,您就是打坐也极难打出这般惊心动魄、摇撼灵魂的巨大效果。


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可惜,这两堂争猫僧人的心灵,跟我们一样,被无明贪执盖覆得如同铁板一样,毫无松动的迹象,一时无人吭声。


说时迟,那时快,老人用剑刃上事,正令当行,举刀迅下,将猫儿斩成两截。在所有学人猝不及防的心理准备之下,恰如一柄凌空劈下的利剑,正当此时,还有没有人顿然醒悟呢?


您也许会想,老人刀劈猫儿,是不是太残忍了?不好意思,您这是世情俗见。所谓夏虫不可语冰,宗师家的手段不能用常情来理解,他自有通天手眼和不可思议功德。总之,您可千万千万不能模仿,否则他有无边功德,您有无边罪业,岂可东施效颦?


现在有些痴狂愚人看点祖师语录作略,便模仿人家呵佛骂祖,或者肆意破戒、犯科作浑,恰似三岁孩童模仿伟大魔术师吞火踏刃,岂不是自蹈绝境、危险万分?


过了一会儿,赵州从外面归来。老人说了这事。赵州不仅是彻悟之人,而且是老人嫡子,对南泉祖师立意机用,自然知根知底,您才说了前头,他就知道后尾,您才举起,他就知道落处,您才拨着,他就转动。他亲证活祖师意,坐在活脱无依处,自然横拈倒用一切自由,大用现前不存轨则。


可不,赵州啥也没说,脱下草鞋戴在头上,出门而去。老人望着爱徒扬长而去的背影,深深地赞许:“赵州刚才如果在的话,这猫儿一条性命就有救了。”那您说说,假使赵州当时正在现场,老人还斩不斩猫儿?


南泉和百丈,同为马祖座下两大神足,其中,百丈祖师是同门师兄弟当中最为年长的一位,也是最为伟大的一位,千年以后的宗门禅师绝大多数都是他的儿孙。


百丈老虎

有一天,百丈祖师问黄檗去哪,黄檗说是到山下采菌子。看似寻常人家说话,实则百丈无风起浪,更问:“还见大虫(老虎)么?”


黄檗是何等人物?是百丈会下第一等人物!当下便作虎啸之声,百丈眼见这汉爪牙具备,便要去捋虎须、骑虎头,于是从腰间取下斧头作出斫砍的架势,黄檗岂是束手待擒之辈,他当机不让师,左边架住百丈的手,右手飞掌便击。


他世间两大顶尖宗师过招,一招一势,纵擒杀活,自有章法。


当天晚上,百丈上堂说:“大雄山下有一只猛虎,你们出入千万要当心,老僧今日亲遭一口。”


其实百丈何止亲遭一口。当年黄檗煞有介事地问:“古人错下一个转语,堕落五百生野狐身。那到底应怎么下转语?”


百丈又要去骑虎头,便说:“近前来,跟你讲。”黄檗走近前去,便打了师父一掌。


百丈看似休去,好像认输一样,其实最为深沉,仰山大师赞叹百丈老人“不唯骑虎头,亦解收虎尾”。


雪窦大师更是赞不绝口:“君不见,大雄山下忽相逢,落落声光皆振地。大丈夫,见也无,收虎尾兮捋虎须。”


纵然您是一只白额吊睛、威猛无比的大虫,在百丈老人面前,那也是要骑便骑,要下便下。


那么,猫虎公案的意旨毕竟如何呢?圆悟佛果说:“须向正眼里看始得。此事如当人按一口剑,拟议则丧身失命。”


机锋俊捷




说来有趣,“机”之一字,在佛门禅庭居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主要有两重含义:


其一,是指有机生命体,比如普润群机、观机(根机)逗教、深辨来机等;


其二,是指机关设施,比如“千钧之弩,不为鼷鼠而发机”、“独弄单提向上机”、“王老师犹少机关在”、踏着祖佛之机、拨转向上机关、状若铁牛之机、格外一机、大机大用、句里呈机、鉴在机先、机思迟回、啐啄同机、万机休罢等。


在禅宗,第二重含义的使用显然更为普遍,当然也包括“机锋”在内。


所谓机锋,不是普通的机关施设,而是锐利尖锋的玄微机关。如此这般的机锋,自然不是玩弄心机意识的初心学人所能梦见,也不是有所省发、得少为足、半生不熟的担板汉所能开启,只有彻悟之后引发妙用的通方达人方能得心应手,所谓机锋俊捷、不可触碰是也。



真正的机锋是什么?

真正的机锋,是向上人的活计,因为它不是源于心机意识,而是源于见性之后所显露出来的通身手眼。


正如无门慧经祖师所说,“自从蹈着这些子(踏着本地风光),左右逢原(源)显大机”。


汾阳善昭大师说得好:“直须会取古人意旨,然后自心明去,更得变通自在受用无穷。”


在宗门历史上,俊峭机锋无一不是大悟之后的自然流露和光明显发。比如黄檗泉禅师参见克文祖师大悟,从此“机锋迅发,莫有当其锋者”。无门慧开禅师听到斋鼓声音忽然响起,豁然大悟,也是从此机用大发,慧辩无碍。



✍再举两个悟前悟后鲜明对照的典型案例


想当初,佛照杲禅师在圆通玑禅师门下担任首座和尚,奉命为众秉拂说法。在法堂上,杲禅师由于机思迟钝,引起满堂大笑,脸面羞愧得实在挂不住。


第二天,杲禅师在僧堂为大众点茶,一不小心把茶瓢碰落地上。当他看到茶瓢在地上跳动几下,忽然触动灵机,获得应机三昧,从此机锋迅捷,无人敢当。


佛心才禅师参访灵源禅师,每次入室出来,必定挥泪自责道:“此事我见得甚分明,只是临机吐不出,若为奈何(有什么办法呢)?”


灵源知其诚笃,告诉他说:“须是大彻,方是自在也(现在许多同修自称开悟,可是临机吐露不出一言半句,相当程度也是得少为足,没有继续参请进究,还不到圆明透彻,因此机用显现不出,难于得大自在)。”


没过多久,佛心才因为听到邻僧读曹洞广录而大悟,冲口说偈曰:“彻!彻!大海干枯,虚空迸裂,四面八方绝遮拦,森罗万象齐漏泄。”这下终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机锋颖脱,大用现前了。


善用机锋的具眼宗师,临机如同锋刃切器,既不伤锋犯手,也不轻酬于人,既能杀人,也能活人,机似闪电,用若神龙,法尔如是,神鬼莫测。


圆悟克勤祖师点评赵州古佛,说他“临机一似金刚王宝剑,拟议即截却尔头,往往更当面换却尔眼睛。不是他特地如此,盖为透底人(透彻悟明的人)自然合辙(一切恰到好处),一似安排来相似(不是安排,胜似安排)。”



不同的宗匠,机锋偏好各不相同。

比如德山临济棒喝交驰、孤硬险峻、痛快淋漓;南泉赵州父子从不行棒行喝,多用语言做佛事,机锋转语妙绝天下;雪峰义存祖师则是禅备众格,波澜壮阔,有时行如临济,有时语似曹洞;等等,不一而足。


不过,话又要说回来。虽然雷奔电掣的峭拔机锋必须来自于彻悟,但是彻悟之后却不一定会有俊捷机锋。否则仰山祖师就不会评论说“马祖出八十四员善知识,百丈得大机,黄檗得大用”了。


对此,大慧宗杲祖师曾经举例说:当年云盖智和尚道眼明白。


当地太守朝山进香,智和尚陪他在谈空亭歇息。太守问:“如何是谈空亭?”智和尚答:“只是个谈空亭。”


太守听了不高兴,又问慕顾本禅师,本禅师答:“只将亭说法,何用口谈空?”


太守听了很爽,就叫慕顾本禅师住持云盖道场。其实,慕顾本禅师远远不如云盖智和尚。


大慧祖师感慨地说:“乃知真实事(证悟本心佛性),不可以机锋取。”他又举个例子说:宝峰元首座是个有道之士,但是答话的机锋却很迟钝,洪觉范禅师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做“元五斗”,意思是说他要经过煮熟五斗米那么长的时间,才能答得一转语。那么,什么是转语呢?且得下文分解。(待续)




《华严赞偈 其五  普光明会赞》


普光明殿 大法宏宣

如来名号广无边

四谛义幽立

法炬常然 普献法王前




农历庚子闰四月十五(公历2020年6月6日)杭州灵隐寺药师殿启建“结夏安居·共修华严”。僧众恭诵《大方广佛华严经》,以此诵经功德,祈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诵读《华严经》于庚子农历闰四月十五开始,至七月十五结束(公历6月6日——9月2日)。“共修华严”随喜植福在线登记正在进行。



敬请关注


根据广大善信居士的需求 灵隐寺开通

“共修华严”随喜植福在线登记小程序”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共修华严”植福随喜在线登记小程序



线上随喜操作流程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往期回顾


有序开放

灵隐寺开放 喜迎八方游客 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杭州灵隐寺《关于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灵隐寺6月2日起有序开放 光泉方丈说:大疫见大爱

关于杭州市宗教活动场所逐步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杭州灵隐寺有序恢复开放第一天 举行升国旗仪式

杭州市市属佛教寺院和道教宫观参观预约须知

疫控办《关于宗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的情况通告》

灵隐寺施放瑜伽焰口 超荐疫情逝世亡灵

有序恢复开放 你该如何去寺院上香礼佛?

《华严经》所在之处 即诸佛所在处

灵隐寺2020年“结夏安居•共修华严” 启建

灵隐寺僧众6月6日起结夏安居


法雨

禅宗的迷人风采——探寻古德悟道的足迹(一)

禅宗的迷人风采——扫一切相 离一切执(二)

禅宗的迷人风采——明明无悟法 悟法却迷人(三)

禅宗的迷人风采——不识本心 学禅无益(四)

禅宗的迷人风采——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五)

禅宗的迷人风采——无二更无三 皮肤脱落尽(六)

禅宗的迷人风采——随说随扫 不立一法(七)

禅宗的迷人风采——祖令当行 十方坐断(八)

禅宗的迷人风采——步步前行 不问程途(九)

禅宗的迷人风采——撞破虚空 坐脱立亡(十)

禅宗的迷人风采——二六时中 念念不忘(十一)

禅宗的迷人风采——提起向上 直下顿了(十二)

禅宗的迷人风采——以心为宗 无门为门(十三)

禅宗的迷人风采 ——抽钉拔楔 解粘去缚(十四)

禅宗的迷人风采——棒下见性 骂下荐取(十五)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查看线上随喜操作流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