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阅读|念佛不碍参禅——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三十七)

灵隐寺 2024-03-19


念佛不碍参禅

古谓“参禅不碍念佛,念佛不碍参禅”,又云“不许互相兼带”。然亦有禅兼净土者,如圆照本①、真歇了②、永明寿③、黄龙新④、慈受深⑤等诸师,皆禅门大宗匠⑥,而留心净土,不碍其禅。故知参禅人虽念念究自本心,而不妨发愿,愿命终时往生极乐。所以者何?参禅虽得个悟处,倘未能如诸佛住常寂光⑦,又未能如阿罗汉不受后有⑧,则尽此报身,必有生处。与其生人世而亲近明师,孰若生莲花而亲近弥陀之为胜乎?然则念佛不惟不碍参禅,实有益于参禅也。


注释


圆照本:北宋圆照宗本禅师。江苏无锡人,俗姓管。出家后,谒天衣义怀禅师,言下契悟。初主苏州瑞光寺,其后移居杭州净慈寺。密修净业。时有雷峰才法师神游净土,见一花殊丽无比,问之,曰:“待净慈本禅师耳。”


真歇了:北宋真歇清了禅师。四川绵阳人,俗姓雍。参丹霞子淳禅师而得悟。后往杭州光孝寺及温洲江心寺,大振洞上之宗。又弘扬念佛法门,兼以自修。有作净土说云:“念佛法门,径路修行,正按大藏,接上上根器,旁引中下之机。”又云:“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净业,同归一源,入得此门,无量法门悉皆能入。”


永明寿:北宋杭州慧日山永明寺智觉禅师,名延寿。参天台韶国师而悟玄旨。师倡禅净双修之道,指心为宗,四众钦服。



黄龙新:北宋黄龙死心悟新禅师。韶川王氏子。嗣法于黄龙祖心禅师。师常作劝修净土语,有云:“弥陀甚易念,净土甚易生。参禅人最好念佛。根机或钝,恐今生未能大悟,且假弥陀愿力接引往生。”


慈受深:北宋慈受怀深禅师。安徽寿春人,俗姓夏。嗣法于长芦信禅师,师谓“修行捷径,无越净土。”因建西方道场,作念佛颂,苦口劝众。


宗匠:宗师善巧说法,成就后学,如工匠之教其徒。故谓之宗匠。《贞元录》卷十八曰:“宗匠成教,轨范贤明。”


常寂光:天台宗立四种佛土:一、凡圣同居土。二、方便有余土。三、实报庄严土。四、常寂光土。常寂光土乃诸佛如来法身所居之净土。智顗《观无量寿佛经疏》云:“常寂光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中略)诸佛如来所游居处,真常究竟极为净土。”


后有:指未来之果报、后世之身心,即未证涅槃之人,于未来世将受之果报。,含有果报存在之义。



译文


从前有人说:“参禅不碍念佛,念佛不碍参禅。”可是又有人提出:“禅净不许互相兼带。”但也有参禅兼修净土的人,如宋朝的圆照宗本、真歇清了、永明延寿、黄龙悟新、慈受怀深等诸位禅师,都是禅门中的大宗匠,然而他们对于净土法门仍留心兼修,并不妨碍他们的禅定工夫。可知参禅的人虽念念究自本心,也不妨发愿,愿命终时往生极乐。为什么呢?因为参禅即使得个悟处,倘若不能如诸佛安住常寂光中,又不能如阿罗汉生死已了,入无余涅槃,不受后有。则尽此报身之后,必定还有个生处。与其生在人世而亲近明师,何如生到莲花中亲近阿弥陀佛,不是更为殊胜吗?是以念佛不但不碍参禅,而且还有益于参禅。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学处学处|学佛是对现实的消极逃避吗
学处|水陆法会都有哪些内容
学处|观众生苦 发菩提心
学处|放生思想的渊源

☀观照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观照|人生靠什么
观照|礼佛是崇拜偶像吗——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上)
☀开示开示|倓虚法师:破无明见法性
开示|虚云老和尚:平常就是长远,一年到头,一生到死,常常如此
开示|来果禅师:未悟以前犹自可,已悟以后事更多
开示|印光大师: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

☀联灯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常识|水陆法会的历史演变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①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②

☀素食素食|日久心弥安
素食|离嗔
素食|补嘴空
素食|吃热汤

☀分享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赏析赏析|初唐阎宗造弥勒佛倚坐像
赏析|道信大师亲笔书写的禅宗三祖僧璨塔铭砖拓片
赏析|牧溪(传)《五祖荷锄图》
赏析|明代木雕彩绘罗汉坐像

☀阅读阅读|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阅读|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

☀故事故事|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
故事|慈心因缘
故事|提婆达多的堕落
故事|无言的感化

☀视频视频|静观众妙
视频|祈福:万类生灵 同游妙庄严域
视频|雨歇千峰翠 烟飞万木稀
视频|秋夜步月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