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荷尔德林《塔楼之诗》

荷尔德林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1

荷尔德林的《塔楼之诗》,共35首诗,是荷尔德林在精神疯狂之后写作的,他被一位木匠收留,住在一座塔楼之上。两个朋友,在荷尔德林疯狂后依然不离不弃地关注他,照顾他的余生,并记录了他的生活,以及时人的沉痛。那里面还提到了荷尔德林与歌德的恩怨。


诗|荷尔德林

译|先刚



生命之旅


生命之旅迥异

犹如歧路,或群山分界。

我们此地之所是,神于彼处

能以和谐,永恒的奖酬及宁静充实之。




倘若人们快乐……


倘若人们快乐,试将如何询问?

是否他们心地善良,循美德而生存;

如此灵魂轻快,哀怨更稀

信仰为此所承认。




那置身于……


那置身于欢乐簇拥中的人,

并不称一切日子最为美丽

却渴望着有朋友爱他的地方

人们厚意挽留年轻人的地方。




眺望


若人们快乐,这样的心情

来自安康,更来自田野,

看到树木生长,怡人的花儿,

而收获的果实还在增长,予人裨益。


群山环抱田野,高空腾生

朝霞和空气,平原上温柔的小路

在远方的田野里,向着那些地方

人施施然跨过溪水上的小木桥。


人的言语中也生起回忆,

而人们的联系贯穿生命的日子

向着善的聚居地,

诚然,人向自己提起知识的问题。


眺望仿佛鼓励,收获令人欢悦

随时日而更新

谨慎为善,

感谢那永不衰老者。



致仁慈的乐·布雷特先生


您,高贵者!述说最好的事物

言无虚假,因每一个人都认识它,

然圆满蕴藏着不同的问题,

虽人已将它轻松证明,命名。


而您在正直亲近的生命里持有它们,

持有人们尊敬的友善,

尊严者所享有的善,

当许多人还在贫苦和悲伤中煎熬。


如此的善永不消逝,友善如此令人尊敬;

人们从不孤单生存

却只属于自身的光亮和闪烁,

人证明此,他的智慧入于人生诸世。




春之一


何其灵气,当看到时辰再度破晓,

人在那里满足地环视周围的田野,

当人们询问自己之所处,

当人们想望快乐的生活。


好似天空弯拱,四处沿展,

欢乐这般扩散在空旷的平原,

当心灵渴望新的生命,

小鸟儿啾鸣着,欢唱歌曲。


人常探询内心之幽深,

轻诉言说由之而出的生命,

若非悲伤使灵魂憔悴,

人将欣然面对他的财富。


若居所闪烁光芒,建于高空,

人将拥有更宽阔的田野,而道路

道路致远,蓦然回首时,

幽雅别致的小木桥跨过小溪。




夏之一


茬田显现,高空闪亮

清柔流云的辉煌,当远处天边

寂静的夜里数点闪烁的星星,

云层仿佛使苍穹更宽广。


小路延伸更远,人的生命

展现于大海上毫无遮蔽,

阳光的日子指向人的死亡

更高的现象,及清晨金色的光芒。


花园的宽阔饰以新的色彩,

人惊叹,他的辛劳终获成果,

他所勤俭创造的,他所完美制造的,

已逝岁月在灿烂中与之相伴。




秋之一


那些远离大地的传奇,

叙说魂灵,那曾在此又归来者,

当它们返回人性,我们体味了

时代的许多,这匆匆似箭的光阴。


大自然还未曾离弃深埋的情景,

仿佛那在崇高的夏季黯淡而去的日子

当秋天降落大地,

静观者的魂灵又在天边找到自己。


短暂的时光里终结了许多,

农夫静立于犁边,

目睹年岁怎样趋近欢乐的尽头,

人的日子在这一景象里臻于圆满。


大地浑圆散布碎石

却不像那些迷失在黄昏的云,

金色的一天又在眼前,

圆满时不再有哀怨。




冬之一


当娇弱的雪花使田野更加美丽,

高处夺目的闪光笼罩广阔的平原,

当时光逝去,远方的夏季这般迷人,

温柔的春天常常靠近。


辉煌的景象,空气更为芬芳,

森林明亮,也没有人漫步在

那些过于僻静的街道上,

寂静安持崇高,虽一切轻轻欢笑。


春天的形迹无需花儿的闪亮

这般令人心醉,星星

就在纯净的天边,人们喜欢

眺望远处天空,那庶几不变者。


河流与田野皆为图像,

纵横交错,亦更明亮,

生命的温柔犹存,小城的宽阔

显现于广大莫测的远方。



坚信


仿佛日子,那在纯净中环绕人们者,

伴着跃出高处的明亮,

微光朦胧的诸影像渐融为一,

那深及精神之性的知悉亦如此。




眺望


人们眼前的日子开阔明朗,伴着景象,

当绿草展现在平原的远方,

黄昏的光线尚未趋入朦胧,

白日的闪亮已化作温柔的微光。

世界的深处常常遮蔽,不可接近,

人的知觉,充满疑虑,劳思伤神,

灿烂的大自然虽照亮了他的日子,

远处仍驻立着疑虑中黑暗的问题。




夏之二


当春天的花儿随风飘走,

已是夏季,蜿蜒于年岁的夏季。

就像淌下山谷的小溪,

群山的亮丽弥散降临。


那总在眼前的灿烂田野,

最似暮色将近的日子;

犹如年岁分割,夏日的时光亦如此

大自然的景象常常在人们眼前消逝。




秋之二


大自然的闪亮是更高处的显像,

那时日欢乐终结的地方,

是这样的年岁,辉煌圆满,

那果实融入欣慰之光的地方。


大地浑圆这般艳丽,呱噪甚稀

一丝声息飘过空旷的田地,阳光温暖了

秋天柔和的白日,田野静立

若眺望远方,吹拂着芬芳


荡过树梢枝条,伴着轻轻的欢笑

已空的茬田常常混淆,

明朗的景象之全部意义还活着

仿佛四周飘荡的金色辉煌。




冬之二


当枯叶消失在土地的深处,

飘落的洁白这般轻覆河谷,

而时日因高空的阳光而闪亮,

节日的气息使城门外一片亮堂。


万物安息,田野沉寂

犹如人的灵冥,许多差异

在更高的地方显现,大自然

崇高的景象,送走了春天的温和。




精神的生成


精神的生成从未向人们遮蔽,

如生命之所是,人们已置身其中的生命,

正是生命的日子,生命的早晨,

精神超绝的时分亦如宝藏。


好似大自然轻妙地发现自身,

如此,人以这样的欢乐观望,

如何坚信日子,如何坚信生命,

如何与精神之束紧紧合为一体。




春之三


当大地挥洒新的光明,

葱绿河谷自春天的雨迎来生气,

人们又度过了明朗的一天,

清澄的溪流带来白色的花儿。


透明的区分清晰可辨,

春天的静谧散布云间,

人在年岁中静静观望,

深深崇敬生命之圆满。




夏之三


还能看见年岁的时光,当夏日

原野静立于它的光照下,温柔里;

田中美丽的绿草点缀到远处,

小溪常带着浪花儿蜿蜒四周。


日子就这样穿越山岭,飞掠河谷,

伴着它的光辉,不可阻挡,

甚高空间里牵引云彩,

年岁仿佛环饰着神奇。




冬之三


田野枯黄,惟有蓝天

闪耀在远处的高空,仿佛歧路

大自然浑然为一的景象,吹拂

清新气息,万物环饰以淡淡的明亮。


天上隐约可见大地的浑圆

整整一天,伴着清澄的大自然

当高天的苍穹点缀星星,

更具灵气,那延展遐迩的生命。




更高的生命


人选择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决断,

离虚幻而识智慧、思辨、追忆,

那沉入世界的追忆,

那无物可惊扰他内在的价值。


辉煌的大自然使他的日子美丽,

常在他深处,就是孕育新的追求,

崇敬真理,

孕育更高的意义,及一些奇妙的问题。


人因之亦能认识生命的意义,

探寻目标之最高者,最美妙者,

以人的尺度体察人生世界,

尊更高的生命为崇高的意义。




更高的人性


人们的内心已承受意义,

如此他们得以遴选更优者,

此即目标,真实的生命,

灵性者可享生命之年岁。




夏之四


深谷中小溪潺潺,高处群山,

远远地染绿了此幽谷四周的平原,

一片肃立葱郁的树林,

将那里淌流的小溪轻轻遮掩。


夏日的阳光美丽明亮,

淡淡日子的幸福仿佛太过短暂,

黄昏伴着清新的气息走向尽头,

期待着,人如何终结圆满。




冬之四


当四季的景象飘逝,此刻

杳不可见,已靠近了冬天的尽头,

田野空空,目光之所触更温柔,

而寒风四起,袭来一阵小雨。


仿佛休息之日,岁末亦如此,

当疑问的声音臻于圆满,

随着春天显露新的生命,

大自然的壮丽照耀大地。




夏之五


时日的流逝带走温柔芬芳的声息,

当它们浑染云彩和田野的亮丽,

山谷的尽头迎来群山的黄昏,

那里,小河的浪花回转卷起。


森林的阴影扩散到四方,

那小溪静静淌下的地方,

远方的景象依稀,

当人置身于这样的意义。





若人离于自身,孤独生存,

如此,好像一日区分于诸时日,

人之卓越者趋于独异,

离开了大自然,也离开了妒忌。


他仿佛独自生活在遥远的异域,

春风染绿了四周,夏日友好的栖息

直至年岁匆匆步入深秋,

流动的云总在那儿陪伴我们。




时代精神


人居于此世,芸芸为生,

犹如年岁,犹如时代向往更高,

亦如更替,许多真实诚为多余,

在不同的岁月里持存;

圆满亦如此同一于此生命,

人因之顺从于崇高的追寻。




致敬经典:

阿多尼斯《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扎加耶夫斯基《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米沃什《礼物》

米沃什《和珍妮谈天》

马雅柯夫斯基《穿裤子的云》

阿列克山德里《爱》

里尔克《秋日》

策兰《死亡赋格》

策兰《花冠》

博尔赫斯《南方》

博尔赫斯《棋•Ⅱ》

兰波《感觉》
博尔赫斯 季米特洛娃 米沃什《诗艺》

叶芝《当你老了》

R.S.托马斯《秋日》


波兰:阿斯内克 赫伯特 卡波维兹 卡缅斯卡 科诺普尼茨卡 克拉辛斯基 鲁热维奇 米哈尔斯基 密茨凯维奇 米沃什 (张曙光译①  胡桑译 诗100首 《礼物》 《和珍妮谈天》) 罗兹维克 辛波丝卡 (李以亮译 黄灿然译 《万物静默如谜》) 申切斯卡 扎加耶夫斯基 (李以亮译 黄灿然译) 葡萄牙:安德拉德 安德雷森 阿拉乌若 卡蒙斯 奥里维拉 佩索阿 肯塔尔 萨拉马戈 希尔·维森特 罗马尼亚:阿尔盖齐 阿列克山德里 巴科维亚(桑婪译) 尼娜·凯瑟 考什布克 多伊纳什 尼娜·卡西安 奈古列斯库 托马 马林·索列斯库 斯特内斯库 俄罗斯:《伊戈尔远征记》 安德烈·别雷 阿赫玛杜琳娜 阿赫玛托娃 阿利耶娃 安年斯基 列·阿龙宗(晴朗李寒译) 巴尔蒙特 勃洛克 勃留索夫 波普拉夫斯基 西蒙诺夫 叶赛宁 (《波斯抒情》 刘湛秋 茹香雪 译 费特 古米廖夫 霍达谢维奇 赫列勃尼科夫 维亚·伊万诺夫 杰尔查文 吉皮乌斯 加姆扎托夫 卡拉肖夫(晴朗李寒译) 克雷洛夫 库兹明 鲁勃佐夫 莱蒙托夫 洛赫维茨卡娅 罗日杰斯特文斯基 曼德尔施塔彼得堡诗行 智量译  王家新译 黄灿然译 刘文飞译


超越自我
孜孜以求
继承突破颠覆重构
个性先锋自由开放
理念
星期一诗社

豆瓣:https://www.douban.com/group/xqyss/

微信:xu_zhi_ting 邮箱xzt886@vip.qq.com QQ群589878064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