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在军事技术层面,浅析国共内战进程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3-18


在心灵厨房看《流浪地球》

那些年,我们的武林故事

大年初一,随谈《四库全书》与甲午海战

过年远望,那些青涩歌声里流失的岁月

文夕悲歌——抗战时期,长沙大火灾始末(上)

文夕悲歌——抗战时期,长沙大火灾始末(中)

文夕悲歌——抗战时期,长沙大火灾始末(下)

宝贝计划,越战最后的拯救与暖色

袁崇焕,好人?坏人?

越战,浪漫法兰西---奠边府之战前说

戴季陶,由热血到冷血

越战中的两张照片的故事

长崎事件,前十年与后十年(上)

抗战前,还没当上汉奸的李士群

可怜的煤炭——那年中秋,黄海海战

最新:网络咪蒙、陈果现象谈——启蒙,其实非常朴素,非常温和

正在训练的解放军某部。


1946年到1949年的国共内战,一直是人们最为关注的战史问题。


网上,引经据典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等方面考证国共双方得失的文章颇多,部分朋友也多次留言询问我的看法。


碍于三年国共内战确属宏大、繁杂,远非一人一文可以阐述。在此,我仅就纯粹的军事技术角度,简述国共内战得失。


1950年,国共内战结束,考察中国战区的一位军需专家回到美国,向国会报告国共内战情况:


西方陆军所熟悉的大规模炮火支援、坦克、摩托化运输及飞机,在中国并不实用性地存在。谁拥有压倒性的步兵武器弹药优势的,谁就握有王牌


他对国军对非嫡系王牌部队描述,也让人意外:


通常一个中国师配有三个团、5000支步枪、12门以畜力驮运的榴弹炮,以及一些号兵、卫生兵和运输兵,中国军队拥有的美式武器装备极少


内战爆发初期,国军单方面拥有空军、海军等技术性作战部队。


其五大主力及类似嫡系王牌部队,大致装备各类枪支上万支,各种口径炮400门左右,其中,大多配有105口径榴弹炮6至12门,各类汽车300辆上下。


相比较,同期解放军没有空军、海军。


在国共战争主战场担负作战的东北、山东战区主力纵队,装备各类枪支数量超过万支,略占数量优势。


但是,解放军在装备火炮数量明显远逊国军。大多配备各种口径炮45门上下,其中,部分主力配备75山炮12门,没有汽车。


就此,在字面上分析,国军与解放军的战力对比大致在7、8V1以上,甚至更为悬殊。


此外,内战爆发前,国军控制18家军工企业,月产步枪约9000支,机枪1000余挺,山炮、迫击炮等各种火炮700门以上,产能远远超过同期的解放军方面。


土工作业的国军和碉堡——碉堡存在,也可侧见解放军当时缺少火炮。


那么,国共内战的进程,真的就是简单表述的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坦克大炮的过程?


首先,先看国共内战关系辽沈、平津和淮海大决战的三个主要战场。


东北战场的战区面积大体相当二战欧战西线战场,华北战场的战区面积相当越战中的越南战场,华东及华中战场的战区面积则超过了朝战中的朝鲜战场。


国共内战的大纵深战场,必然要求交战双方要投入庞大的军队进行全面对抗。


如此,在回忆录、小说和电影里,我们看到的国共内战,通常都是基本位于内陆的,数以千、万平方公里的大纵深战场,数以十万、百万的参战军队的大场面。


这样的大场面,首先就消化了国军方面空军、海军优势。


很多资料证实,在1949年或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前,苏俄少量支援飞机之外,在国共内战期间,解放军方面几乎没有飞机作战记载。


无疑,地面优势之外,国军还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


然而,事实上国军空军能够作战飞机数量实际很少,炸弹更少,用于广大战区不过杯水车薪。


同时,国军在若干战役决战及对重点地区的空袭,更兼碍于匮缺油料、零配件、技术人员和指挥、通讯落后等等原因,用于实战往往无非战术性的点缀。


实战没有什么建树,空军不过摆设。


现代画作辽沈战役局部。


国军海军没有航母,仅靠舰炮参战,更是徒有虚名。


在辽沈战役的塔山之战,国军海军以主力军舰对塔山炮击,不过仅起到对解放军营、连、排的战术扼制效果。


显然,国共两军要在如此广袤的战场进行大决战,在当时军备条件下,只能依靠陆军。


可是,双方当时的陆军数量、兵员素质和装备状况,同样非常尴尬。


八年抗战极大消耗了大西南及抗战主战场等地区的兵源。但是,国共各自在抗战结束后接收的诸如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确有丰富的兵源。


国共双方都有高效的征兵、募兵手段,完全可以保障双方军队浩浩荡荡进入战场。


然而,这些人基本都是文盲、半文盲的农民,城市平民。无论解放军方面,或者国军方面,都受限技术人才匮缺,都存在大炮、坦克等技术武器发挥战力的问题。


国共内战三年,天天战事紧迫。


兵员素质问题,以及辽阔的战场,都使得双方在发挥各自技术类远程火力、重火力及通讯、运输、医疗等等在投入实战后,作战效率大大降低。


对此,陈毅总结山东战场认为:


美械使火力增强,但火器复杂,干部无法掌握,不能灵活机动,消耗弹药甚多,缺少运输工具,供给不上。野战能力很弱。


美械化害多利少,最多不过利害相等


朱德(前中)、陈毅、粟裕和华野一兵团将领。


解放军存在这一问题,国军装备美式武器更多,遇到的无法掌握、消耗弹药、供给不上等等问题,更为恼火。


宏观去看,在二战期间,美国对华租借总额为30亿美元,约占美国在二战总军费的1%。


美国在二战后,援华军费总额为4.6亿美元。


后来,美国以300亿美元投入朝鲜战争。


如此比较,国军通过自筹、早期美援军费,要应付面积相当二战欧战西线战场、越南战场、朝鲜战场之和的中国内战战场,捉襟见肘,可见一斑。


内战爆发之前,国军方面蒋介石、白崇禧、陈诚等人均有速战速决,在一年内结束内战的战略期望。


然而,受抗战结束形成的国共军队态势影响,受抗战结束后国共谈判和军调影响,国军筹划以战略进攻北上、东征,在东北、华北、苏北等战场的战略部署却久久无法到位。


以打通北上、东征的主要交通线而展开的战役攻击,往往被解放军以逸待劳予以化解。


在1946年里,东北在3月发生规模化激战,关内尚处停战状态。到7月间,东北受军调介入相对平静,苏北又发生规模激战。


苏北一带激战后的国军。


直到10月,国军才在苏北、华北、东北等主要战场发起全面攻势。然而,受前期战事影响,全面攻势并无全面战略部署配套,国军既成逐次添油之势,也全无攻击要点。


战事延续到1946年底,国军的国防部在作战检讨自认:


国军因受政略影响及局部状况之诱惑,致将主力逐渐分散于各战场……各战场之兵力,均非绝对优势


其他国军将领对1946年战略,更是议论多多:


今日全国无重点,用兵如此决无胜算可言。


无计划,无准备,处于被动,常犯逐次使用不充分兵力之过失……多行全面攻击,兵力分散,攻防均无重点,建制常被分割,指挥系统重复而紊乱


而国军第一批次投入内战的军队,正是包括五大主力在内,较多装备美械的嫡系王牌部队。


在整个1946年,国军方面以添油之势向一线投入作战部队,由约占其总兵力的20%,到30%,再到10月达到峰值,为50%。


这时,国军深入广袤的苏北、华北、东北等主要战场,战线突然拉开,总兵力为43个师117个旅的野战部队,看似庞大,然而既要守卫城池,又要抽调野战,无疑已为疲军,捉襟见肘。


对此态势,延安认为:


蒋军战线太广与其兵力不足之间,业已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此种矛盾,必然要成为我胜蒋败的直接原因


卫戍交通线的国军。


等到1947年,国军方面这才醒悟过来,筹划出台重点进攻计划,向解放军在关内的以延安为核心的政治根据地,以沂蒙山区为核心的军事根据地,以胶东为核心的交通供应根据地发起重点进攻时,战局已经风云突变。


1946年7月,美国方面拒签向中国提供武器的出口许可,禁运生效。国军方面满心期望的在一年内结束内战也成为泡影。


由此,美械化害多利少的氤氲弥漫关内关外主要战场各部国军。


国军包括五大主力在内,以及若干部署战场的较多装备美械部队,本来就面临战线拉长,后勤保障的困难,又正值美国武器禁运,一时战力加剧下滑。


就在东北战场最为关键的1947年春夏期间,南京方面致电东北指示:


东北部队对于美械弹药应设法节省,不得浪费,希特别注意,通饬所属遵照办理为要


同时,南京通过外交人员向美国通报内战战况时,更是诉苦:


美械子弹之奇缺实为严重情形之主因也


国共内战第二年夏秋之间,国共态势开始转换,美国武器禁运是一个原因。


不仅南京方面诉苦,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也在1947年3月向美国政府报警:


中国军队弹药供应已达到危急程度


这时,按照南京训示节省弹药,却据守最具战略价值的东北的国军,不得不步步退守城市、铁路,处境更是窘困。


当时,廖耀湘陪同南京和美方代表视察部队,更是大吐苦水:


消耗很大,又不能休整补充,完全被拖垮了……自动武器大都消磨太厉害,冲锋枪有好多已不能连发。


自动武器和迫击炮没有充足的弹药补给,尤以炮弹奇缺……


正在土工作业的国军。


美国武器禁运之外,国军本身以速战速决战略,四面撒网仓促发起内战,一旦不能如期结束,其先天不足的技术人才、粮食、煤铁、石油、零配件等军事物资准备,也就基本难以为续。


这也是国共态势开始转换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


当时,以国军方面如此尴尬处境,美国即便同意终止武器禁运,想要以美械干涉中国内战,再次支援国军再多的坦克、飞机、大炮,也就要随之配套,支援更多的相关军事物资,培养更多的现代化作战指挥军官、技术人员。


这对当时背负全球性战后重建包袱的美国而言,恐怕是无能为力。


至此,国共决战态势悄然开始发生不可逆的突变。


因为东北特殊的地缘关系,也因为东北的粮食、煤铁、森林、军工、铁路基础,在进入1947年之后,解放军以北满、南满为基地,得到迅猛发展。


这时,在步枪、机枪和迫击炮、山炮等火炮,以及其他军火产能上,尤其在控制当时战争最为重要的资源粮食方面,解放军已经根本性反超国军。


战争双方是无法依靠缴获来改善装备情况,逆转装备优势的。这是战争规律。无疑,在1946年到1947年夏季间,国共双边战力的逆转,东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至今再看,延安调集精锐进入东北,无疑是解放军取得国共内战最为重要的前因。


由最初进入东北,到后来建设北满、南满根据地期间,解放军即集中各类军事及相关的技术教官,开办了航校、炮校、卫校等军事技术院校。


可见,因为东北,国军不仅在军事物资方面开始落后解放军,在技术武器的使用人员及其他军事实用技术人员的培养上,也同步开始落后解放军。


之前,很多文章描述了技术类“解放兵”反戈一击的作用。


北野战军坦克部队。


实际上在1948年,解放军最为强大的东北野战军已经拥有上千门的野战炮群,以及一定量的坦克、战车、汽车、医院、通讯等等技术兵种。


如此大规模的装备,如此巨大的军事技术人员需要量,仅靠作战去缴获、俘虏国军予以解决,显然是远远无法满足的。


解放军在东北崛起,这是为什么解放军率先在东北、华东打出战略主动的根本原因。


解放军在东北战场取得胜利,也通过海运东北军火、基础军事技术人才抵达胶东军区控制的诸多港口,继而支援华野以优势军队,优势炮火,实现诸如围歼国军整编第74师孤军的孟良崮大捷等等胜利。


同样,由胶东港口往淮海战场川流不息的小推车,对淮海战役取胜更起到决定性保障作用。


为此,很多史书,也有陈毅对大连支援大炮弹的肯定之说。


战争持续到1948年11月,美国解除武器禁运。


几乎同期,国共两军在东北、华北、淮海,已经开始火星撞地球般的空前大决战。


在这样广袤的战场上,国共两军既不可能像二战时期美日交锋、苏德交锋、美德交锋那种高密度、高烈度的现代化机械化正面搏杀,也不可能依靠现代化交通进行机动。


激战双方更多时候,也就只能依赖各自的步兵,低近到5公里之内展开,然后靠近到以百米、十米、甚至贴身距离,开始近战,相互搅浑厮杀。


——现在,已经是军事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军队还保留着5公里越野训练科目,可能是向历史致敬吧。


非常出名的,决定性的辽沈战役中的辽西会战,淮海战役的潘塘镇会战,即是大兵团低近搅浑厮杀的典型战例。


东北战场的林彪


分析辽西会战,潘塘镇会战等等战例,也可得出客观结论:


当时,国共内战作战的高级将领如林彪、粟裕、杜聿明、卫立煌等人,其现代化战争指挥水平,必然因为诸多客观原因限制,远远逊色二战期间主要参战国同级将领。


颇似中超球队与英超、西超等球队类比。


世上本无军神。


可见,在国共两党关系中国国运的三次空前大决战中,双方有限的技术类军事资源,诸如远程火力、重火力及通讯、运输、医疗等等,已经不再是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了。


于是,步枪、机枪和其他轻型迫击炮、山炮成为决胜战场最实在、最管用的利器。


粮食,更成为决胜战场最有效的军事资源。


在战火里倒下的千万农家子弟,平民子弟,自然也是决胜战场最当之无愧的主角。


事实上,当年的他们大多是文盲、半文盲,无名无姓。


可是,无人否认,站在中国发展、进步的今天回望,那段历史,足以警世。


后记:最近,腾讯就公众号文章后附带小广告,对卖字营生的独立原创者提出很多严格要求。恳勿重复。


现实夹缝写字辛苦,还望多年走来的同行朋友海涵,看完支持转发同好。


为免失联请注明添加微信:zhuerduo1222。

最新点击可阅:

娱话简史:王莽和帮他跑龙套的群演

娱话简史:陈胜和吴广这哥俩

明亡,怨谁?

我的生日与重庆,那些爱情的故事

那些年,我们一起听过的邓丽君的歌

1938年,广州会战

将进酒:别被鸡血和鸡汤,玷污了本该阳光明媚的生命

高华很穷,其实富有天下

抗战,维系中日国运的制令线(下)

抗战大迁徙:1938年,武汉,国运所系

我的抗战,犹如明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