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事|割舍情爱

灵隐寺 2024-03-19


从前,有位年轻的少妇征得丈夫的同意后,出家为比丘尼。她加入的比丘尼僧团的导师是提婆达多。她出家时,不知道自己已经身怀六甲,后来怀孕的情形愈来愈明显,其他比丘尼就带她去见提婆达多。提婆达多要她离开比丘尼僧团,还俗回家。


她告诉其他比丘尼:“我当初出家时,并不想在提婆达多座下,我来这里是个错误,请送我到佛陀停留的祇树给孤独园。”她终于如愿以偿地到达给孤独园。佛陀知道她出家前就已经有孕在身,因此是无辜的(没有犯戒律)。


但佛陀不便亲自处理这件事情,就派人去请憍萨罗国的波斯匿王,给孤独长者和毗舍佉前来,他们都是著名的佛陀信徒。然后佛陀要戒律第一的优婆离尊者公开处理这件事情。

毗舍佉检查过该比丘尼后,向优婆离尊者说,这位比丘尼在出家前已经有喜了。优婆离尊者因此向大众宣布这比丘尼没有犯戒律。后来,这比丘尼生下一位男孩,波斯匿王认养了这男孩,并且取名童真迦叶。


小男孩长大到七岁时,知道她母亲是一位比丘尼后,他也成为沙弥。成年后,他更加入僧伽,成为比丘。有一天,佛陀给他一个观想的题目,他就到森林里去禅修。他热烈、努力地精进禅修,所以在很短的时间证得阿罗汉果。但他继续在森林中住了十二年。


这十二年中,他的母亲都没有见过他,因此非常想念他。有一天,当她看见他时,就追上他,并且哭叫他的名字。

这时候,童真迦叶比丘见母亲如此,心中想到自己若轻言软语、愉快的回答她,她一定会继续执着于他。为了促进她的修行,他故意冷漠地回答她:“你身为尼僧团的一份子,怎么连对儿子的情爱都无法割舍掉呢?”


比丘尼以为她儿子不知感激她,就问他说这话的意思。他把刚才说过的话重复一次。听完儿子的话后,这比丘尼心中一片感触:“啊!十二年来,我为了这儿子暗自流泪,他却如此苛刻地对我说话。我对他的一片情爱有什么意思呢?”这么一想之后,她明白在情绪上执着于儿子实在毫无意义,因此彻底去除这份执着。当天,她就证得阿罗汉果。


精舍里的一些比丘告诉佛陀:“世尊!你是他们的皈依。童真迦叶比丘的母亲如果听从提婆达多的话,还俗回家去,他们两人就不可能证阿拉汉果。提婆达多对她的判断绝对错误。”佛陀回答他们:“比丘们!要往生天上,或证阿罗汉果,不可依靠他人,必须自己精进去求。”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学处|学佛是对现实的消极逃避吗
学处|水陆法会都有哪些内容
学处|观众生苦 发菩提心
学处|放生思想的渊源

☀观照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观照|人生靠什么
观照|礼佛是崇拜偶像吗——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上)
☀开示开示|倓虚法师:破无明见法性
开示|虚云老和尚:平常就是长远,一年到头,一生到死,常常如此
开示|来果禅师:未悟以前犹自可,已悟以后事更多
开示|印光大师: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

☀联灯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常识|水陆法会的历史演变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①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③

☀素食素食|日久心弥安
素食|离嗔
素食|补嘴空
素食|吃热汤

☀分享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赏析赏析|牧溪(传)《五祖荷锄图》
赏析|明代木雕彩绘罗汉坐像
赏析|南宋禅画《药山李翱问答图》欣赏赏析|义县奉国寺壁画

☀阅读阅读|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
阅读|念佛不碍参禅
☀故事故事|慈心因缘
故事|提婆达多的堕落
故事|无言的感化
故事|慧眼观六道

☀视频视频|雨歇千峰翠 烟飞万木稀
视频|秋夜步月
视频|遥想吾师行道处 天香桂子落纷纷
视频|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