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韩作荣诗选

2017-12-09 韩作荣 星期一诗社

韩作荣(1947-),出生于黑龙江海伦县,1968年毕业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先后在《解放军文艺》、《诗刊》、《人民文学》等刊物任编辑。作家,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人民文学》杂志常务副主编、编审。著有诗集《玻璃花瓶》、《瞬间的野菊》、《韩作荣自选诗》,诗论集《感觉·智慧与诗》、《诗的魅力》,随笔集《圆的诱惑》、《城市与人》等。曾获北京文学奖、首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等多项奖。




推荐阅读:郑愁予 周伦佑 洛夫 痖弦 仓央嘉措 戴望舒 林徽因 徐志摩 卞之琳 海子 废名 穆旦1 穆旦2 顾城 席慕容 余光中 北岛 芒克 食指 流沙河 李金发 臧棣 翟永明 韩东 余怒 汤养宗 于坚 李少君 柏桦 谢冕 多多 张枣 东荡子 沈浩波 伊沙 昌耀 杨克 欧阳江河 纪弦 西川 杨黎 杨炼 张曙光 黄灿然 王家新 陈超 胡弦 徐俊国 肖开愚1 2 黑大春 肖开愚 张执浩






无言三章  纸上的风景    



无言三章

之一


是谁在那里撕扯我的声音?藏在暗处的

手指,让灵魂陷落,让一颗单纯的心颤栗

如风中抖动的水。寂寂炸裂

刀子将昨天割碎,游刃于敞开的空间

喔,从热切到冷漠的距离并不长久

子弹穿透假设的虚无

却在我的心壁传来一声尖叫

啊世界,当邪恶匿伏于人的躯体之中

伤害没有原委,只是欲望

只是在恐惧和孤寂中寻求残酷的欢乐

面对卑琐,我能说些什么?

只能从嘴角残存的微笑默对冰冷

尽管烦恼时时从寂静中溜出来

和我倾心交谈,尽管一声叹息能把人撕成两半

可你不能第二次杀死我。只是没有安宁了

可我没有一点一点积蓄痛苦的嗜好

将悲哀如数奉还,人,是否需要耐心地忍受

袭杀,敌视与痛楚,象被虫豸穿透的叶片?

让我们假装忘记种种善举与恶行

陌生如路人。可我终不明白,人

怎么会变成这样!

注视,用眼眶间含水的光线

一颗意想不到的火星,燃起的火会怎样

把泪水烧干,可光亮和热力裹不住灰烬

是命运麽?一种无意的介入成为死死的纠缠

你疯了。真的,如果无法排遣的痛苦能转嫁他人

那就把痛苦转嫁给我吧。不过你要与语言离异

不要让一个疯子咬出一群疯子

是的,我是如此喜欢野兽的不苟言笑,那是一种纯粹

甚至钟爱一只蚊子,它在吸我的血时从来不声不响

其实,是与不是都没有什么,在一种竟逐中

什么是获取,又有什么是失去,也许,这一切

只存在呼吸的平和与喘息

面对伤害,默然地舔着自己的伤口不是懦弱

尽管,在写一封信时,为往昔细小的热情感动

为一声真诚的问候而心悸,手足无措

这一切都源于承重和静默中涌起的悲怆

喔,纯净与热情已显得多么遥远

世界,被分解成无数小小的空间

就象熟悉又陌生的邻居,察肩而过

没有信任,也无须逃避……

可我终不明白,人,为什么怀着恐惧睇视

又竭力制造恐惧,覆盖自己的眼睛

鄙视邪恶,而邪恶的魅惑渗如血液已不可挽回

哦,寂静那么脆薄,被引爆的声音击伤

过于细密的裂纹已无法弥和。也许

不必浪费灵魂了,纵然,我可以无视丑陋

却不能不惊异于鲜见的无耻

静静地从破碎中走出来吧,时间的圆脸

在钟摆中吊着沉重。我无意在滴答声中寻觅什么

消解愤怒,没有祈求,自己不再压迫自己

可人能拒绝生存麽?在天空与大地之间

在嚣叫与沉默的缝隙

哪里会是精神的家园?


之二


我愿意以灵魂的宁静倾听歌声

打开心胸接纳蹒跚的音响

茫然的吸取,置身纯净且温润的世界

一颗心像醒来的小兽睁开了双眼

哦歌声,你为什么惊扰这冬眠的心房

让孤寂走失而又于瞬间迷途

气流波动,致命的音乐盈满空间

有如天使在辉光中缓缓降临

率真且热烈。纵然我没有一双穿透声音的眼睛

可莫名的火焰已在迷蒙中化为灰烬

哦,惊愕。倾慕。血液的波折

也许完美的意念只能是焦虑隐身于虚妄

可你无法抑制一种磁力的吸引

又有谁能禁止花蕾的开裂?不安的日子

宁可相信他人,却无法相信自己

纵然恋人的嘴唇是一朵罂粟,吮吸的人

爱是一种疾病,又怎能禁戒和隐忍?

甚至你已无法躲在衣衫的背后

只能在感觉中感知魅惑、抚慰与哀伤

成为梦境,成为目光中渐次消失的影子

恋人,你可曾感知呼吸的迥异?

当血液将脉管烫伤,渗出肌肤

人,为什么会在血色中遗失,让聪慧变得愚蠢?

被泪水淹没,自己也流成泪水

任性地流淌。可火焰常常蕴含在液体之中

你可曾看见泪眼迸出的火星

酒浆在脸颊敷一层淡淡的红晕?

时间老去,可爱情永远是新鲜的

藏在琐碎里,一声亲切微小的探询

都会带来从未有过的温煦

哦,想象中的完美,虚拟的纯粹

爱情其实是一种不幸,罩在欢愉的外壳里

当追忆成为永久的伤痛,相恋的人

承受的是幸福还是残酷?

哦,没有声音的语言。具体的发现

拆除隐秘和遮蔽,有如赤裸的婴孩

我看见精神伏在肉体之上痛哭

人,成为自然的存在,季节倾倒

化为波动、滑落、耸起

在一个顶点之上悬浮、洒落

像音乐支撑的喷泉。那是多么的美妙与圣洁

可命运,你喑哑的流浪者,世界之阔大

却无法保留一个充实的瞬间;一千只手也捉不住

一滴水。当它破灭,渗入泥土

是怅然流逝还是一种圆满的归宿

也许,理解和误解都过于沉重了

情感陷入极至,执著与专注

便成为脆弱,成为无法避免的伤害

透明的稚嫩,让人心动

让人手捧着无奈也只能无可奈何

哦生命,当灵魂不胜肉体的重载

我何需不需要酒的拴束?让人

在自己躯壳边缘摇荡,以躯体的坠落

托举灵魂,以诚挚与纯粹?

哦夏夜的雷雨,倏然而至的雷雨

当你击碎郁闷,大地满面泪水

相恋的人,为什么又要以哀伤

唱那首热烈且贮满纯情的歌曲?


之三


你能听懂无声的歌唱吗?当音乐回归为

鸟鸣,风止于林稍,你会不会在一朵浪花的激情中

背弃海的狂燥?贝死了

还有什么在壳体中生存?波纹缠绕的声音

在耳边轰响,那是谁悬置的奥秘?

真实困扰着虚无,虚无中却有真实存在

远离目光之外。可我相信

一种冥冥中的博大,浩瀚的容纳

我的灵魂已生出金鸟的羽毛,悬浮于水

却没有被水打湿。哦,空朦的雾界

当指尖迷失,沉醉中肉体已失去重量

是的,我愿意植根于自然,和一只蚂蚁交谈

关注蜻蜓薄弱的翅膀,为草丛中的青虫

透出的声音而生动。哦久违的气息

淡绿的声音,一只失魂落魄的鸟

会不会在我的发丝间筑巢?诚然

我会洞悉宁谧,心象一面镜子竖在胸体之中

坚实地无法外逸。可我相信,一切奥秘

仍在奥秘中存在着,也许我只能触及

虚幻的诗行,在汉字的真实之外寻求灵魂的抚慰

可这世界何者为真,何者为伪?

谁会是我,而我又在哪里?

哦世界,我的目光投向古老的元素

当河流、树和草还原为

河流、树和草、虚空、土壤,于原初的赤裸中

我寻觅简朴的真实。也许

我只能默默倾听风的声音,水与火

流动的音响和土地的呼吸

让血液以酒的醇度冥想,荡涤精神

驻足于天籁,让自己随意流淌

成为纯粹的气息,无形的魂魄

在发现中凝视,以牙齿噬咬自己的嘴唇

无法言说,心灵已被阔大的寂静吞食

可人能逃离自己的存在吗?生命与血

如何能分割?又有谁能替代别人活着

神祗远逝,成为真切的虚妄,偶像僵硬

当泥胎在香火的缭绕中观火,石头支撑庙宇

在堆垒中成为石头,是不是一种自身的超越?

可我依旧注目守望的星辰,轻盈的摇曳

为洞穿天宇的第一颗泪珠而惊悸

甚至为五瓣丁香的言说倾倒。可花瓣

那芳香微辣的五指,能否把握幸福?

哦,遥远的呼唤,无法背弃的命运

人,多么需要拯救重浊的肉体

多么需要拯救比骨骼更为坚硬的撑持。哦世界

你并不只是罪恶与苦难,在困惑与宁定中

再跨一步,你就会遇见真实的自己

闭合双目吧,将懊恼与欢乐,恐惧与悲哀

遮覆在眼帘之内,随毛孔逸散

忘却便是回归,是一种古老的重逢

睁开第三只眼睛凝视,一切没有分别

纯净与素朴都负载原始的真涵

将汉字一颗一颗抛入水中,连同蒙尘的心

一起洗涤,用鲜活的呼吸砌垒诗歌

吞吐从未有过的声音。也许,这是另一种苦难

生命本真的呼号穿越时空

博大的回声,正在浓密的脉管中延伸……



纸上的风景 

在水干涸的地方

留下赭红、黛绿与枯紫

水在墨迹的空白处流动

一些花朵在纸上盛开

树在色彩中绿意纷呈

根深深扎进虚无,枝干

由于水的浸润而发黑


这是秋天的树林

在暮霭中昏晦暗淡

它把自己交给一只淋漓挥洒的手

将风景罩上一层孤寂与迷离


可谁能砍下这林地的一角

是裁纸的刀还是画家的笔

当树木用伤口吻着刀斧

一些树被磨成纸浆

而另一些树已成为灰烬


山林一片一片消失

动物在裸露中奔走

于是野兽变成野味

一位身披兽皮的画家

用餐巾纸抹拭着嘴唇

再用羊毫与狼毫

描绘动物与山林的影子


纸上,仍留着树木与草浆的气味

有如山林的尸布

生命在死亡中制造虚假的生命

只留下乱真的线条、色彩与墨痕

哦大自然,面对天灭绝的族类

或许,我们只能在画幅中

探究虚假的生物学......



火狐 

火狐从雪原驰过

将山野划出一道流血的伤口

也许这是潜在的贴近本能的伤害

就像风不能不在草尖上舞蹈


与寂静相邻,是因失血而苍白的忧伤

淡泊了优雅且有节制的情感

眼含古老的液体洗刷昼夜

便浇熄了瞳仁里两堆焦灼之火


为狐仍然漂亮着,像灿烂的谎言

诱惑将我带入貌似平静的暴戾

哦,你虚假的火,施展魔术的红布

迷茫中我计数你谜一样的足印


一滴埃利蒂斯的雨淹死了夏季




诗是呼吸

一切艺术在最高层次上都是相通的。诗在音韵、节奏上偏于音乐,在形象、色调上近于绘画,在汉字的外形上与建筑相通,在养气、结构匀称上又和书法相似。虽然黑格尔将诗称之为最高层次的艺术,可我总觉得最为微妙的艺术还是音乐,因为难以描绘的心灵、看不见的心灵,无法穷其妙奥的心灵,只有用无法触摸、窥视、了无形迹,无法穷其妙奥的声音来表达才最接近本源。不过,我也相信泰戈尔的话,他认为诗、音乐、绘画等一切艺术,其起点都是人的呼吸。

诗的逻辑

诗的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并不符合一般的逻辑思维,诗,有时是以想象的逻辑来替代理性的逻辑的。而想象的逻辑是不受束缚,异常自由的,在有的情感下,以感觉的倒错的形式出现。美国诗人安格尔站在阳台上,看孩子放着风筝,而诗人却感觉到,是离他很近的风筝放着孩子,这里,诗人将孩子“置于死地”了,变成无知觉的随风筝而移动的“孩子”

诗的严肃

一诗千改始心安,创作,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古往今来的诗人,都以非常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作品。于是,有的作家会将自己的长篇巨著付之一炬;有的诗人为了改一个字而苦思冥想,食宿不安;在很多诗人的手里,常常是压着大批的诗稿,因为不满意,从不拿出来发表。记得年的一天,我因索稿来到艾青暂住的北纬饭店,在别人的帮助下拿走了他的一组短诗发表在刊物上了。艾青得知后非常恼火,对我这个常去他家,并以“小朋友”对待的人也发了脾气。因为那是一组未定稿,诗人还没有拿出来发表的意思。虽然这组短诗发表后影响还好,但对这次“莽撞”的行为,我曾引以自责,并为老诗人的这种负责精神深深打动,

修改

我曾经宣扬过这样一个观点,即一个诗人能判断出自己作品的优劣,这个诗人便可以说是成熟的诗人了。一个诗人的具有创造力的能力,不仅是写得好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改得好的能力。初学诗者甚至是取得一定成就的诗人,也许对别人的诗作还能有较强的判断力,但对自己的作品,往往缺乏自知之明。初写时情感沸腾,自我感觉良好,但过一段时间冷静下来以后,却觉得兴味索然了。开始完成时的被自我情感所蒙蔽的假象一经失去,诗本来的面目便显现出来了。可这,也并不是每个诗人都有的“自觉”的能力。

从编辑的角度来看一首诗的成败,其重要的一条标准便是“不可更改”。真正的好诗是一个浑然的完美的整体删去一字、一句也许会是破坏其五官或断去一指,而增加一字、一句也许会是生了瘤子一样。这种不可肢节,是一首好诗的重要标志。

但在一些刚刚显露才气的青年作者的诗中,往往是“鱼龙混杂”的。诗中颇有光彩夺目的部分,但同时被泥沙遮蔽,而失去了光彩。这就需要做一点儿沙里淘金的工作,有时甚至是大加删节,将一首二百余行的诗只留下十行八行、三行五行,反而显得精粹、凝练而富于诗意了。

对于有自我诗作欣赏力的诗人,往往能将诗越改越好,有时几易其稿,最后定稿和初稿相较,不知高了多少。但诗也不都是越改越好的,有时,作者遵循编辑的意见修改,可能诗便成了被删去的部分,而保存下来的,也许恰恰是应当删去的,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一首诗能否改好,还在于诗本身有无修改的价值。如果一首诗在主体上便是失败的,基本上不能成其为诗,那么再改也是枉然,因为修修补补无济于事,有如岩石,打磨得再光亮也不是美玉。这样的诗,将其抛掉,也许重新写一首新作比修改这样的诗更有益些。

诗的修改,恐怕主要还是要从诗的凝练上考虑,删去可有可无的字、行甚至段落,留下那些新鲜的,具有巨大包容力的诗行,以其取得以少许胜多许的效果。注意那些意思重复的诗行,注意那种陈旧的失去生命力的语言,注意不要把话说尽。

另方面诗之修改还要从诗的总体上把握有时是要忍痛割爱的。有的颇有诗意的句子,耀眼、深刻,但如果这样的句子在诗中破坏了诗的整体的统一与和谐,具有离心力,也要毫不犹豫地删去。这样的佳句可以留卜来,作为库存,用到另一首诗中。同时,从诗之整体考虑,修改一首诗时,感到意犹未尽,浅尝辄止,还需进一步挖掘和深化,还要增加一些必要的诗行,使之更深刻,内涵更丰富但绝不是画蛇添足。

一般说来,将一首长诗(并不出色的长诗)缩成短诗往往容易取得好的效果,如果将一首短诗硬拉成长诗,效果往往并不见佳。修改的时候,也许在初稿完成之后放一段时间为宜。待冷静下来后,容易客观地判断诗之优劣。如果有可能,请几位诗友一同读一读,提提具体修改意见,也有益处。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别人一句漫不经心的话或许一语中的,给你以启发,比自己苦思冥想多日所得的还要多。

诗的本质与形式

把诗写得像诗是容易的,把诗写得不像诗却往往很难。没有韵律、节奏和音乐感,突破模式化的语言方式,用松散的散文的语言写的却是诗,这只有大家才能做到。可更多的“诗”,常常是用诗的语言写的散文。

形式感

当孩子对雕塑家说:“你怎么知道石头里有匹马呢?”话虽天真,却道出了艺术中形式感的重要。看起来,雕塑家只是去掉一些石头,再去掉一些石头,可他保留的,是石头内在的有机联系和适度的分寸感。诗人对语言的把握便如同雕塑家对石头的把握。

当一个诗人反观内心,对生命中无解的命题、捉摸不定的情绪,以及无法穷究的奥秘,越具象的表达或许离所表达者越远,捉摸不定的情绪只有用捉摸不定的语言来表达,无法穷究的奥秘只有用无法穷究的事物来表达才合适。我曾提出过“用抽象的语言界定感觉”,有时,抽象的空幻力量能拉开更大的想象空间,而具象,常使诗变得狭窄,受到束缚。

非此即彼,非白即黑的思维会使诗变得浅表、单薄。可我们常常只涉及表层和两端,而不去注意一个实在的浑然的整体。譬如苹果,诗歌讲已并非只青、红两面,在塞尚的笔下是多棱的多面体,它也是禁果,是欲望。只有像果虫一样深入内部,对苹果才有透彻的把握。

诗的叙述

据说“叙述”已成为年代诗歌有效写作的通则。然而一有“通则”,恐怕通则便会把“有效”淹没,诸多的追随者便是一种新的写作方式的埋葬者,有效很快便成为无效。

诗的“叙述”不是叙事,不是外在的描摹,应当是对意味的追寻。诗和叙述是行为、心理、情绪、感觉与理解、词语相互渗透的语言运动体;可以将单纯叙述得复杂,也可以把复杂透彻为单纯。

诗当然不是越晦涩越好,虽然晦涩与否并非是判断诗的标准。那些干净透明的词和句子,那些至诚的袒露和呼吸,是何等动人啊!诗,只在媒体上热闹、鼓噪或冷落、萧条,和诗本身没有什么关系。正如海的声音并不存在于海面、礁石和沙滩,它深处的涌动只存在于海水之内。

我与非我

在词语中,“我”由于有了“你”和“他”才得以存在,所谓没有群体便没有个体;可从另一个角度看,没有个体又如何能组成群体诗,是重个人的体验和发现的艺术,蕴含着肉体的知觉和智性的洞悟,处于现实胆界的诗人会以个体折射时代的精神之光。然而诗人过分张扬主体意识,也可能作茧缚,陷入泥淖而无法自拔。诗中的关键并非有我和无我,而在于“我”本身的格调,和“我”怎么说,究竟说出什么。

诗非哲学

远古的史诗是宗教、哲学,以及一个民族道德伦理的来源。哲学源于诗,而诗并非源于哲学。那种让理性与哲思强行进入诗的文字,是一种乱伦。诗是真实感觉中的发现,是本源性的东西,“而哲学不过是把诗歌中的感觉以概念化的方式固定下来,变成一种普遍性的东西。海德格尔语)

格调

一首写艳事的诗可以写得极其美好、雅致,甚至可以提升人的境界,没有淫秽、肮脏的感觉;可在有的人的笔下,那些伟大、庄重的题材,却写得十分媚俗,裹着厚厚的脂粉,几近于无耻。或许,这正是诗人的格调所致。

成熟的诗人是不会追随潮流的,他已进入自觉写作状态,自觉比他觉更近于创造,一个作家称“我害怕那些流派像害怕霍乱”或许便基于此。他不是个跟屁虫,他是个独立的创造者,他甚至不和“流派”对立地反其道而行之,那也是用此在去证实彼在。

语调

如果说,真正的雄辩是看不出雄辩来的,真正的艺术是看不出艺术来的,那么在诗中,真正的思想也是看不出思想来的。

诗的语调如同绘画中的色调,是情感与情绪的体现,呈现的是精神状态,是生理与心理的特征。如果说光与色的微妙关系,构成绘画的主观心象,感觉与语言的契合则构成了诗的主观心象。

诗的形体

说形体孕育精神,其实形体体现的就是精神,形式本身即内容。我常想到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视死如归,以及跪地求饶、奴颜媚骨之别,岂非气节与精神的分别?在舞蹈中,“一个简单的祈求姿势就能够唤起千万只伸出的手臂,头向后简单地一仰就可以表达出人们在酒神节上的激动”。正如叶芝所言:血、想象、理智交融在一起随音乐摇曳的身体啊,灼亮的眼神!我们怎能区分舞蹈与跳舞的人?”在参差错落的长短句里,我看到了轻灵、松弛以及没有羁绊的自由,恰切的表达,心灵任意的姿态。而过于整齐、犹如刀斧削砍过的诗行,是没有腰的诗,显得臃肿且笨重。但那并不规则的长长的诗行,则给人以奔放、粗植,抑或破碎、繁复的感觉。诗之建筑美,该是诗之形体的错落有致优于整齐划一。或许,最好的诗应当是诗的形体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诗的灵魂。

陌生化

陌生化是对熟巧的反叛、精致的背离、习惯的破坏,或者是对熟视无睹的重新发现,所谓诗到生时是熟时。

诗人总追寻陌生的去处,却总也无法抵达陌生的去处。或许,正是视力可及的四公里之外以及难以反观的方寸之地的内心,那般浩渺无垠、繁复难测,才有了玄思骚响和诗的神秘。可诗人只能用已知表现未知,然而未知的广阔空间里,更适于想象的翅膀飞翔。

在茵茵的绿草地里只有一束猩红的花朵,在茫茫暗夜的远方只有一盏孤灯,是那般惹人注目,令人向往。这就是单纯。单纯不是简单、浅薄,单纯是由于孤单、纯粹的凸现而更强烈。

真正动人心魄的诗可以是审美,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但更有震撼力的因素是坦诚,是剥去伪装的真实,那是一种质朴的述说,由心灵直接抵达心灵,由于距离的缩短和情感的加速度而引起心理的冲击力。虽然只有坦诚和真实并不能成诗。

对于意象过于密集的诗,我总感到是一笼子飞鸟拥挤在一起,由于空间的狭小和相互妨碍而无法飞行。或许每一只鸟都是善于翱翔的,可它们挤在一起便形成了灾难。

做诗

诗人无法创造一种全新的诗,传统总像影子一样紧紧尾随着诗人。你不要意象,却无法彻底剔除意象;你拒绝比喻,可在不经意间比喻已偷偷潜藏在诗行里;你藐视深度,却无法根 41 76298 41 31650 0 0 5338 0 0:00:14 0:00:05 0:00:09 6105意义……诗人啊,你是那样力不从心,你在改变诗的时候,有时词语本身对你竟毫不理踩。

没有感觉而硬要写诗的时候,便不得不拿着架子“做诗”,这大抵是熟手所为,要么重复自己,要么重复别人,闹个“熟脸”。自然,文字是挑不出毛病来的,或许,正是因为没有“毛病”才显得过于陈旧。那满是褶皱的沾满油腻的语言和惯常的表达方式,已没有任何新鲜感,充其量只是诗的赝品。

诗与散文

说旧诗是用诗的语言写散文,新诗是用散文的语言写诗,似乎是两个极端。其实新诗与旧诗的差异,只是形体的差异,其灵魂,即诗性经验与诗性意义,无论诗的形体如何,本质都应当是一致的。本质上,只有真诗和伪诗的区别。

我们有谁看到了诗?我们看到的只是符号。词语的语义、想象性含义、发现和命名、词语与词语之间的音乐关系,诗是这多种因素的化合诗只存在于语言的背后,在词语的缝隙间以不可视与不可言说的状态隐含着。

诗是一种生活方式。

用白话代替古文,是语言方式的变化。但语言方式由生活方式所决定。语言文字,作为诗的载体,已和诗融为一体,不能简单地视之为“工具”。

政治、经济、哲学,这些看不见的手,在暗暗地以非直接的方式渗透在艺术之中。就艺术本身论及,诗的变革,也首先是艺术观念的变革。是对诗之本质的不同理解,形成了面目各自不同的诗行。

我相信伟大的诗是超越时代的。我无法想象陶潜、杜甫、屈原、王维、李白等流传千古的诗篇是僵死的语言。

诗的外来影响

中国新诗的发端受欧洲诗的影响,一些小诗受印度、日本诗的影响,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说中国新诗“实际就是中文写的外国诗,”我则大惑不解了。用“中文”怎么能写出外国诗呢?以汉字作为诗的载体,便决定了诗的血缘和种族特征,你无法将一个象形的人变成一个拼音的人。外国诗的影响,只能增加中国新诗的营养,有如中国人吃了黄油和面包,也绝不会变成金发碧眼。且汉字和字母的发音不同,在声音上风马牛不相及,作为诗之特质的重要因素音调与韵律的音乐性,两种语言无论如何统一不到一起来。

用汉字写不了外国诗,就是将外国诗译成中文,诗的音乐美以及词语之间所生成的微妙意味,也具有不可替代性。从此处着眼,诗是不可译的,诗恰恰是被翻译漏掉的部分。译诗永远不是原本意义上的诗,只能是一种“借尸还魂”。

李金发称自己是魏尔仑的弟子。这位最为“异端”的诗人,也只在感觉和情调上融合了法国象征派的律条,其语言的文白相杂,竟无法避免古文和白话这两种语言方式的纠结。而波德莱尔的《恶之花》,竟在中国译成了旧诗和新诗两种诗体。正如法国的雅克。马利坦所言:“无论弥尔顿或歌德,都没有完全避免那种诗的形体大于诗的灵魂的诗歌作品所固有的烦人之处。”中国新诗的形体是用白话代替古文,其渊源,也只能从“白话”中寻求。

白话

“白话”的民歌和儿歌,是在野的母亲的文学。或许正因为“在野”,便没有羁束,具有跳脱性的鲜活,近于生命的原初状态。而儿歌的那种深蕴着母性的挚爱,有如脐带一样连着母体,一种带着血温的调子移入幼年的生命,会给人的一生带来不可思议的影响。或许正在这里,保留并引发了诗人的创造性天真,那种清丽、剔透、素朴、诚一与单纯,都呈现出原始未凿的意味。

为什么一些诗人和作家,其最好的作品写的都是童年和故土?那大体上是因为故土和童年是其生命的根和胚芽,有着生命的原生态和声息的缘故。而文学语言之根不在字典和书籍中,在老祖母的唠叨里,在老人的胡尖,在母亲所哼出的歌子里。

或许,最早的白话诗不是胡适的《尝试集》,而应当是早已有之的民歌。如果我们认定民歌也是诗。而新诗的发端,能否说其诗魂所吸收的是中外诗歌的精华,其形体,是由元曲、民歌以及白话散文演变而来(姑妄言之)自由体诗的字数、行数、段落的随意不拘,无韵且不讲平厌,如果不分行排列,其形体和散文已没有区别。

诗作为创造,不是模仿的产物。中国新诗既不是外国诗的仿制品,也不是旧诗译成白话的另一种回归。它是一种自足的独立的存在。

诗的外形可以千变万化,或依然如故,但感觉的智性、精神化,以及内省的想像力所形成的诗性直觉所燃起的火焰,却是诗惟一的通道。内在的不同的作用方式,激发了灵魂力量的活力。

诗非工具

从社会、文化的批评角度审视诗,自有其道理,因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可当我们面对艺术,关注的仅仅是社会现实,人的悲惨、凶暴、道德的堕落、世风的衰微那还不如去直接研究社会学。我们不能粗率、简单地对待艺术,这如同我们观察科罗或莫奈的一幅风景画,不是为了从画面上去研究植物学。

将诗作为工具使用,是对诗的一种贬低。说诗是一种破冰的斧子或是渔网,自然都是为了在河中捉鱼。可诗没有这种实用的功能,诗“是一种精神的自由创造力的释放和驱动。”诗不能填塞饥饿的肚肠,可面包和黄油同样无法填塞饥饿的灵魂。

帕斯称《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人的《圣经》和《吠陀经》,是人们“审美和道德伦理的原始模型。”远古的史诗实际上起到了塑造一个民族灵魂的作用。中国的《诗经》、日本的《万叶集》,都有着这样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哲学、宗教都源于诗。

写什么与怎么写

对于诗人,题材并没有高下之分,只有诗的优劣。诗的意义不在于你写什么,什么题材或主题。意义产生于对于部分的瞬间整合。主题是从诗中抽象出来的,可以称之为对诗意象的态度和总结,也可以称之为“动作的意义”。帕斯称作家的道德力量不在他写的主题和题材中,而在于对语言的运用当中。对此,我们不难发现,最庄重的题材在有些人的笔下也会写得油腔滑调、浅薄之至,而那些用血浸透的墨迹和花拳绣腿式的文字本身,已呈现了庄重与佻薄的分野。

一位俄国诗人这样写道:“写从容的雨雪村庄黄色的窗户,写雪橇的印迹,我用傍晚的主题写朋友与亲人,我不认为他们的命运是渺小的主题,我走着自己的小道把整个星球环绕。”另一位俄国诗人也吟唱道你说,我们需要左的艺术我也同意,左,但不要左过心房。”对于诗人,如何写比写什么更为重要。

影响

每个诗人,即使是异常优秀的诗人,都有着自己尊崇的前辈或同辈诗人或作家。有如里尔克和荷尔德林、波德莱尔和爱伦坡,世界上没有无脐带的作家,被尊崇者冥冥中似乎有一种打开五官和心智的力量,能点燃人的创造欲。你可以写得和他毫不相近,但那种创造性的传递是注定的。

当一个写诗的人悲哀地发现,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题材都被人写完,并且写得那么好的时候,他似乎已无事可做,只能在大师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这种诗的影响已成为一种忧郁症或焦虑原则。然而真正具有创造力的人也可能从大师那里拿走一点东西,可他是从作品中的一点走向相反的另一点,会走出自己的轨迹。迟来者的创造不可避免地成为某种“重复”或“回归”,但却是一种再创造的重复,是与原本意义并不相同的回归。正如布鲁姆所言,有能耐的诗人站在前驱面前,“他是灵魂的最精华部分未被创造出来的物质。”或许创造正是一种对伟大作品有意误解后,走向前驱所漏掉的或未来得及深入探寻的极致。正如爱默生的发现:“在天才的每一篇作品里,我们都能认出被我们自己抛弃了的思想一它们带着某种异化了的庄严回到我们面前。”意象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诗的各种“主义”无疑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当代新诗。当诸多的流派在一夜之间蜂起,一些简单的诗观和宣言,大都是从这些流派的信条中抽取或引发而来。

作为一种“精神的血液循环”,这无疑对屮国新诗有益,尽管出现了一些照猫画虎、刻舟求剑的现象。但在无比宽阔的视野之内,确有一些领略了中国文化和异国文化的精髓,且有敏锐的诗之感觉的诗人,写出了真正可以称之为诗的作品。艾伦泰特指出:“艺术和诗最幸运的时代是一种伟大的文化处于衰亡的边缘的时代”,“而诗的自由也利用了社会风纪和精神衰微这一时机。”我相信中国新诗的重要作品,或称之为“大诗”的产生不会是久远的事情,即使它诞生了,也未必会被及时的认识。

我也相信,这样的诗不属于移自国外的任何“主义”,中国新诗不应当是尾随于任何诗后的仿制品,永远生存于巨人的影子之中。中国新诗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外国流派,用这些“主义”来套中国新诗,只能是驴唇不对马嘴。

影响是存在的。独立自足是必然的。

诗人与疯子

普希金认为“诗人一定是个小笨蛋”。波德莱尔称“伟大的诗在本质上是愚蠢的,它相信,这就是形成其光荣和力量的东西”。“正如最危险的罪犯是神态清醒的狂人一样,最完美的诗人也是利用无穷无尽的理智的疯子。马利坦语)

诗人和精神病患者有多么相似,西方俗语中有一句话说“天才类似癫狂”。精神病患者的“人格解体”症状,是没有存在意识的“丧失自我”的感觉。而诗人的“迷狂”状态,也是一种挣脱肉体的束缚,“今吾丧我”,抵达一种无意识境界;精神病患者有摆不脱的幻觉,诗人则有着异乎寻常的幻想力和幻觉经验。心理学家在调査研究中,发现了一张躁郁性精神病患者名单,看上去像是第一流艺术家的人名录,其中诗人的比例高得惊人,并认为“躁郁性精神病与高度创造能力是可以共存的,因为患者思想是清醒的,而他们在忧郁时所受的痛苦,为他们在狂躁时的工作带来了深度。”诗人与精神病患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变态,后者为病态;前者即使进入无意识状态,也是具有理智之光的直觉状态,而后者则是彻底丧失理智的状态;前者能从变态回归常态,而后者已丧失了回归的能力。

但诗人多为“痴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的诗人穷困不堪,郁郁而亡的事例在诗歌史上屡见不鲜。巴尔扎克于《驴皮记》中称“节食会给想像力带来奇妙的效果”,徐悲鸿传记中说他饥寒号啼为衣食奔走之倾,艺术心眼最为发达敏感,有其道理。人吃得太饱,血液都集中于胃部以助消化,脑子自然迟纯。且过饱易困,那时恐怕只想着躺下睡眠,而顾不了其他了。

或许诗人的一生只能是悲剧的结局。深入地理解世界而不被世人理解,远离媚俗却只能被世俗纠缠。

正如一位法国当代诗人所言:“诗人,危险的魔术师,只满足于寄人篱下,骨灰也没有人收留。”

翻译

在一篇《答诗林杂志十问》的文章中,就外国诗对写作的影响这一问题,我曾回答:我不懂外文,从原本意义而言,我没有读过一首属于他国语言的外国诗。我读过的只是译诗,我不知道,也怀疑这些汉语中的外国诗,是否是真正的域外诗。

这让我想起美国诗人奥登的话,奥登读过译诗之后,不理解为什么曼德尔斯塔姆被称为大诗人,因为他从译诗中看不出其诗究竟好在哪里。我也想到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曾被译为五言、七言的旧体诗和自由体新诗,先后在大陆出版,同时我也读过台湾诗人所译的《恶之花》,这三种版本读来差异甚大,我不知道哪一部更接近原诗,给我的感觉是三个波德莱尔,我无法将其统一在一个诗人的作品之中。我的印象是,一个精通外文的出色的诗人所译的诗,大抵能让人领略译诗的魅力,我相信这样的译诗更能体现原诗的品质。

有人曾说过:诗就是被翻译漏掉的那部分。从这种说法来看,诗是不可译的。用一种语言替代另一种语言,原文的韵味、发声,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之处,无论如何是另一种语言无法替代的。这也让我想到一位外国诗人的话:“如果一位诗人是在歌唱,而不是在说话,他的诗是不可译的。”像帕斯捷尔纳克这样用声音写作的诗人,恐怕很难用汉语的声音来替代俄语声音的迷人之处。一个象形的人很难变成一个拼音的人。或许,汉语中的外国诗只是一种借尸还魂,借汉字的形体还外国诗的魂魄。诗的形体已经改变,译得再好,恐怕也无法与原诗等同,最多是一种模糊的近似。原诗的发音和旋律感,一经替代,便失去了其本身的韵味。

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将译诗都看成原诗的仿制品或赝品。我甚至认为,好的泽诗能超过原诗的水准,在另一种语言中生发出原本没有的新的语词的魅力,那已是一种再创造。或许绝大多数译本都难及原作,但极少数的好译本则会使原作在另一种语言中增辉。窃以为,就诗而言,忠实于原作的直译是负责任的态度。我倾向于诗之灵魂的直译,即不仅是词与词的相互置换,而且还要尽可能地保留词的背后、词与词的间隙中所生成的意味,所能领略的新的生成性的语言。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诗还是可译的,因为绝大多数的诗并非仅仅是歌唱。正如埃利蒂斯所言:“世界上所有诗人的共同语言是感觉。”也就是说,诗的通感、直觉、错觉、情绪这些因素是可译的,诗之意象、词语的语义是可译的,诗的外部以及内在节奏是可译的,诗之智性、经验以及诗对生活的理解和发现也是可译的。我想,译诗的关键是译者本身的素质。译者本质上应当是个诗人,不管他写不写诗,首先要有诗的敏感,并明了原诗对诗歌而言所具有的独特贡献,同时站在两种不同语言的高峰之上,从鲜活、恰到好处的表现力进行一种形体和灵魂的再造,体现的是神髓,是精妙的神似。

就中国的新诗而言,其诞生便是由外国诗的影响而来,这是共识。冰心受口本和印度小诗的影响郭沫若最初受泰戈尔影响,后转向惠特曼,冯至受惠于里尔克,李金发甚至是魏尔仑的弟子,艾青曾钟情于凡尔哈仑,乃至于普希金、歌德、拜伦、雪莱、海涅等对中国知识界的广泛影响,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新中国成立之后,苏俄诗人对贺敬之、郭小川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新时期以来,有影响的外国诗人的作品大批地译介过来。这些汉语中的外国诗,扩大了中国诗人的眼界,给每一代诗人以不同的精神与诗艺的滋养。同时,我们也会发现,中国一些优秀的诗人,同时也是译诗的高手。正是这种世诗歌讲稿界精神的血液循环,提高了中国新诗的品位。

同时,我们也会发现,中国一些优秀的诗人,同时也是译诗的高手。正是这种世诗歌讲稿界精神的血液循环,提高了中国新诗的品位。正如艾略特所言:“要是诗没有外国诗的哺育的话,每一个国家和每一种语言的诗都会衰亡和消失。”影响都是相互的。正如意象派的诗得益于王维和陶潜,庞德对中国的《论语》顶礼膜拜,他的《比萨诗章》引用了多处汉字,卡夫卡则对老子的《道德经》佩服得五体投地。诗之相互影响的意义是重大的,即便是“误读”的影响,也开创了诗的新境界。

依我看,用汉语译成的外国诗已不是原本意义上的外国诗,在某种程度上,它已是汉语诗歌的组成部分。对不懂外文或无法精通多种外语的人来说,其影响还是汉语本身带来的影响。“用汉语写外国诗”这样的说法,用在译诗上是可能的,但对中国诗人写的诗这样界定,我就不可理解了。用汉语怎么能写出外国诗来呢?汉语本身就有着汉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汉字作为语言符号,每个字的背后都是富有诗意的创造,汉语本身所体现的民族的灵魂和精神,也并不能因为受其他民族的诗歌影响而改变,这就如同我们吃了美国的香蕉不会变成美国人,吃了泰国的芒果不会变成泰国人一样。

我从内心里非常感谢那些让我读来能入脑、入心的伟大诗篇的译者。我不相信那种没有借鉴、似乎生来就能写出和任何诗都没有关系的所谓原创性的诗的人。如果说世界上所有的诗人在写着同一首诗,那么,异常优秀的诗人所写的也只能是其中的片断。就整个文化而言,即使是大师,他的创造和贡献也只能是微乎其微的。我曾想,假如不读那些中外文学史上的巨著,不读那些世纪有定评的卓越的诗篇,如里尔克的《杜依诺哀歌》、《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瓦雷里的《年轻的命运女神》、《海滨墓园》,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荒原》,聂鲁达的《马楚比楚高峰》,埃利蒂斯的《英雄挽歌》,帕斯的《太阳石》等作品,我们如何领略整个世界的诗所达到的高度和深度,我们又怎么能进行新的创造?没有标高,没有对比,或许我们孜孜以求的东西是早已有之或已被抛弃的东西。

多年来,激励我自己写作的,有中国古典、现代、当代诸多优秀诗的雄感诗人作品的影响,也有诸多的外国译诗的影响。外国美学家、外国诗人对诗的不同理解与不同的美学原则,对我的影响尤为巨大。诗本质的变化还是艺术观念的变化。

首先是写作方向的确定。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对诸神我们太迟对,存在我们又太早,存在之诗刚刚开篇,它是人。”也如史蒂文斯所言:“写天堂与地狱的伟大诗篇已经不少,描写人间的伟大诗篇还没有诞生。”是的,诗人既不是先知,也不是鬼神。诗,让我洞悉世事和人内心的微妙和复杂,这也是我避开神性写作而进入人性写作的由来,让我理解诗只不过是说点儿人话,可画鬼容易画人难,人之诗恰恰是最难写的诗篇。

里尔克对我最大的影响是他那句著名的话:诗、再是情感,“诗是经验”。所谓经验,该是经历和体验,是自我与对象的同一,是物的生命化,也是人的物化,这种指向存在本身的“客观之说”,显现了物自身的内在品质。如果说他的《豹》是豹我同一的具体体现,他的《罗马喷泉》则是喷泉在其本身的泄示中显露了真理。

里尔克的诗,曾经历了两次根本性的转换,一是从主观内心的任意姿态,进入词与物的客观经验的深入挖掘,可其最终又由自然与事物转入无形的内心,继而进入超验的境界。这也让我想到,诗应当是主观的,即使纯客观的摹写,表达的也是主观的审美趣味。自然,主观也是要“观”的,观便离不开客体。任何客体对于一具尸体是没有意义的。当一盏灯熄灭,它面对的只能是昏暗。

里尔克对我影响最大的作品是他的《杜依诺哀歌》。诗中写春与夏两个季节转换的微妙时刻,其非实在化的表达方式,语言似乎是抽象的,但诗所表现的还是富于感觉的诗想,诗中几乎没有意象,却涵括了春与夏的所有意象,对此,我曾用“用抽象的语言来界定感觉、体现洞悟”来概括这种表现方式。这样的诗拓展了宽阔的诗意空间,证明了艺术在建构无形的什么,而不是在模仿实在的什么。

在浪漫主义诗人中,我喜欢华兹华斯和济慈。当一只鸟在华兹华斯的诗中成为一个游荡的声音,成为看不见的精灵和一种神秘的感情,当最低微的鲜花都有思想,深藏在眼泪达不到的地方,诗人的想象将观感、认知、表现三者合而为一的创作行为,才是浪漫主义的真质。而济慈的纯洁与贞净,《秋颂》中细节的控制,充满动作的陈述,已具有了象征的品格。

此外,我们从艾略特的《荒原》,领略其以钻石般的锋利,切入人的意识;从叶芝“我们怎能区分舞蹈和跳舞的人”,洞悉内容与形式的不可分割;从博尔赫斯那令人着迷、瀕临迷幻边缘的诗中,看到一种沉思的迂回,一种重压下的优雅;从斯蒂文斯真实之间与想象之物合而为一的诗中发现感觉最敏锐的诗人所进入的那种超常观察的境界;我们还从普希金处得知诗人是个小笨蛋,从艾吕雅处看到诗人是个孩子,从帕斯捷尔纳克处体会到诗是冒烟燃烧的良心,从茨维塔耶娃那里认识诗是一种手艺,从普拉斯那里目睹诗人是高烧度的精神失常者……

在世界上,最富于创造力的诗人是法国诗人。兰波这位天才诗人语言的张力所创造出的惊人结果,其“改变生活”的信条被超现实主义者们认为可以同马克思的“改造世界”的原则并列,被称为他们的两项永恒革命原则;瓦雷里的敏捷,又无限踌躇的象征,像欧洲柔美的黄昏;马拉美对诗歌的抽象强调所形成的近于玄学的思辨,使诗成为自然而富有哲理的象征。这些饱含着人类的智慧与知性、想像力的迷人的作品,无疑对创造者有着巨大的启迪。

法国诗歌的高度与深度,在某种程度上赖于其散文诗。无论是兰波、马拉美,还是波德莱尔、圣一琼佩斯及亨利米修,那种生命的原动力、博大、宽阔和深入,那种对心灵与艺术的探求、冒险,进入精神的陌生领域以及人类内心境况的边缘,给人的感受是异乎寻常的震撼。这种以散文的方式写诗,更为随意和自由,也更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感受和理解,它的束缚更少,当然,它是不分行排列的诗,而非散文。

近年来,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给中国诗坛带来了新的启示。沃尔科特、希尼、申博尔斯卡的作品和诗观,对中国诗人的写作或多或少地引来了变革的参照。一些译作,无论是其诗的敏感和发现,历史与现实的纠结和展露,还是在观照环境之时又超越环境的写作方式,体现了一种纠正力量,以及对日常生活的深入透彻的理解、诗的叙述性、洞悟和知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新的写作潮流在中国形成的催化剂。

对于汉语中的外国诗歌,我一直是以虔诚和极大的尊重来对待的。一些我所迷恋、特别喜欢的诗作,曾经是我写作的一个方面的动力。好的译诗,让我读罢之后便生出一种创作欲望,尽管我可以写得和它们根本不同,但剌激力是长存的。

当然,并不是每个外国诗人的作品我都喜欢。或许时代的变化、诗本身的变化与我自己的变化决定了我欣赏诗作的变化吧。一些我年轻时能背下来的作品,今天重新再读时似已黯然失色。而一些年轻时并不喜欢或读不进去的作品,岁之后再读,竟像突然发现了新世界一样,也发现了自己曾经的浅薄。前两年,日本诗人大冈信到京访问,在交谈时我谈到对他的诗的观感,说及他岁之后的作品更多了些智性与发现,如同里尔克在后期突然发现了歌德一样,他的《仿歌德》等作品,只有对人与诗有了透彻的理解才写得出来。这使他大为感动,说我真正读懂了他的作品,并说日本诗人也没有给他这种评价。其实,一个真正有创造力的诗人应当是越写越好的诗人。诗人年轻时可以把诗写得漂亮,但到年老时,可以写得更有分量

近年来,我虽注重一些新的译作,但我大都只喜欢这些译作中的一小部分。我对卡瓦菲斯的诗情有独钟。在我的感觉中,卡瓦菲斯那具有独立品格的写作,他似乎摧毁了一切诗的准则,但又若有若无,藕断丝连地存在着;他把所有束缚诗的戒律都消除掉,似乎告诉我,当你避开一些非诗性原则的时候,有时恰恰避开了诗本身;他的独特的语调,是一种悬浮的空间,以虚构来再造历史的幻象,来抵制现实;他的单纯、朴直及一目了然,“如此敏锐,如此忧伤,达到了如此简捷的高度,远远超越了他的语言和他的时代。罗伯特费兹杰拉德语〉我想,当一个诗人真正具有创造力的时候,是他摆脱了一切影响的时候。说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那是指通晓了一切技巧之后才能达到的境界!我想,卡瓦菲斯便是达到了这种境界。熟读一切汉语中的外国诗之后,对我最大的启迪是:我应当去做一点儿别的事情,又如何做得和他们不一样。

阅读里尔克

茨维塔耶娃在致里尔克的信中,异乎寻常地写出了这样的话一“在您之后,诗人还有什么事可做呢?可以超越一个大师〖比如歌德〕,但要超越您,则意味着去超越诗。”似乎里尔克已将诗推向了极致,其后,只能是里尔克的再生了。如果从文学本体论者和接受美学的批评角度,从执意为作家“送葬”,“作家已经死去”的观念论及,茨维塔耶娃的话似乎是可笑的。但作品毕竟是作家写的,称诗人是诗诞生的媒介,可以说重要的是过程而非结果。但结果又怎么可能不是过程的终结?这种终结,并不意味着衰落及死亡,而是聚集和完善。世上并没有与过程相悖的结果。然而,我也怀疑,这世界上是否有不可超越的事物?

可里尔克,这位只活了岁的诗人毕竟是伟大的。这个患了白血病的弱者,这个精神的博大深远者,面对奇异的恐惧和被奥秘磨折得纯洁无邪的诗人,以诚挚、宽恕和友善,以最大的自由,将生命奉献给了诗歌。从而“使德语诗歌破天荒第一次臻于完美”,“以一种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方式”。

对于诗人,里尔克是启示,他的身后是众多的仰慕者和追随者。如果说高尔基称叶赛宁是大自然赋予诗的一个器官,茨维塔耶娃则称里尔克是大自然的一个现象,是只能用全部心身去感觉的第五元素的化身:即诗本身。

里尔克早期的作品,还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抒情诗。即认为诗的本质是抒情,将世界看成一个情感的世界。在这样的诗里,一切存在都隶属于心灵感觉和情意之中。这是一种以自我为核心,表达主观感受所形成的情感空间,是一种放纵和任意的“心灵姿态”。

动荡不安的情绪,哀伤、痛苦、死亡和困惑构成了作品的要素。其诗中如果没有一个情感世界,上帝也“只得躺在陌生的岩石怀里”凄凉地过夜。这样的诗,实际上是一种青春的挥霍和自我崇拜。

瞬间感觉的捕捉,气氛的渲染,自然万物被情感所奴役,使之随意扭曲和变形。在这样的诗中,一朵凋萎的花可成为一个被遗弃的少女,一颗眼泪也能成为洞穿天宇的星辰。这是一种“寓言”式的作品,由彼及此,本质上还是以抒情主体为中心的诗歌品格。

对于早期的诗,里尔克曾自我评论说:“大自然对我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刺激物,一个怀念的对象一个工具……我还不知道静坐在它面前。我一任自己内在心灵的驱使;……就这样,我行走,眼睛睁开,可是我并未看见大自然,我只看见它在我情感中激起的浅薄影像。”里尔克早期发表的几百首诗无咎无誉。读者追踪这位伟大天才的启碇之初,都会惊讶《杜依诺哀歌》这样的杰作竟由如此平庸的作品发展而来。

中年里尔克认为诗不再是情感,“诗是经验”。

“经验”,或可理解为“经历和体验”。它不是一种纯熟的技艺,而是通过对艺术献身的“工作”,去寻觅和发现被遮蔽的事物中原始的真涵,是置身真理中的一种创造。

冷静地面对世界而达到客观化,超越情感的层面。在这样的诗中,不是“我喜欢这”而是“就是这”。爱、恨、愤怒、哀伤等这些主观情感的外化都消踪匿迹了,“物”在自己的边缘之中各自为营,没有喟叹和呼喊,没有倾向和评断,而是“说出”。是语言的雕塑其意味,就在自然精致的凹陷和凸起之中。

当然,诗的缘起直先是感觉和追忆。感觉鸟的飞翔、花朵开放的姿态、疾病、旅途之夜、爱情、分娩的痛苦、死的声息……这些,在里尔克看来还不算数,“我们必须能够忘记”,使这一切“成为我们身内的血,我们的目光和姿态,无名地和我们自己再也不能区分,那才能以实现”。这,不是借物抒情、情景交融的一般的抒情形态,也不是所谓的“移情”说。而是一种天人合一,是自我的对象的同一化,感情的客观化。如果说《罗马喷泉》是具体的喷泉在其本身的泄示中显露了真理;那么,《豹》便是“豹我同一”的具体显现,“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这里,豹的姿态便是里尔克的姿态,豹的血液就是里尔克的血液,豹的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了。

这种与自然有着血缘,使自己成为与自然相通的一部分,是物的生命化,也是人的物化。“倾听小舟分波前进的水声”,那是不息的生命之流。在里尔克的诗中,声音、气体和液体纷纷凝固,音乐变为雕刻,流体变为晶体,海成为凝重的山岳。而热情与冷静的伦理观和物的观念两者结合,则产生了第三个概念一“真实”,正如霍尔特胡森所说其真实到了与自然万物并存的地步,这些诗,“已经透露出同等客观的品质”。

实际上,里尔克的具有不可毁灭性的物,已经带有“形而上”的品格。有如塞尚的水果,经从感官的刺激和可食性中解脱出来,賦予其客观的纯粹的形式;同时,又是一种指向存在本身的“客观之说”,显现了物自身的内在品质。

不能设想诗完全与主观的内心开拓相饽,也不能设想诗完全与意象背离。纵然理性和非理性、文化和反文化的喧嚣使一些诗人“丧生”,可在这些诗人“丧生”的地方,再往前跨越一步,又将如何?

诗,在每一个新的向度探寻,都是在惯常被认为是“非诗”的领域内绝处逢生的。一些不屑一顾或极度厌恶的东西,在某一天你突然感到了它新的魅力,就像由于过分的熟悉而归于平淡的恋人,由于对其有新的发现你会感到她竟那么可爱。当然,重要处在于“发现”,是吃完杏子之后,把丢弃的核拾起来,敲碎它的硬壳,去品味那略带苦味的杏仁。

如果说,心灵任意的姿态和主观的绝对化使里尔克走向了冷静与客观,在这种寻觅物的本质的过程中,却有着知性的撑持,实际上是心灵与主观在另一种状态下介入诗行。再从另一个角度讲,以真实的情感作为诗的底蕴,表现生命的经验和独特的内心感受,从语言的朴素与纯净表达没有丝毫装饰的诚挚的情感,往往会更加动人。真正好的诗,是应当动人心魄的。如果写爱情诗,也写得极为冷静与客观,那世界上恐怕就没有爱情诗了。

也许,世界上只存在两种诗,即从感觉、感知和感受状态的审美的角度介入诗行的诗,和从真理和历史的角度把握艺术的本质从非美学的角度重新思考艺术本身而形成的诗。

由此,我想到一个比喻:有如水果,一种是桃子,它坚硬的理性在内,给人的感觉是多汁的;一种是核桃,它坚硬的理性在外,可咀嚼的果肉也并不丰腴,只给我们以特有的清香。

里尔克是一种启示。我们能否设想让诗从感性中逃出来,使之更重于知性。当然不是一般的说理,而是以抽象的语言去写感觉和洞悟。也许,“发现”和“命名”就是一种抽象。而这样的诗会告诉我们,抽象的语言界定感知更能契合事物的本质,从中脱颍而出的意象会更为鲜亮动人。

诗人里尔克的创造,一生经历了两次根本性的转换次是由主观的“内心的任意姿态”进入客观的自然和事物;另一次则是由存在(自然和事物〉又进入无形的内心,从而上升为更高层次的“真实性”的境界

第二种转换,绝不是简单的回归,退回到将自然作为一种“剌激物”与“浅薄影像”的状态,也不是那种早期诗歌的狭小的内心空间;而是“深不可测甚至连宇宙的广袤性也难以与之匹敌的空间”。

里尔克诗歌极顶的作品是《杜依诺哀歌》和《献给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这两部作品写于同一时期哀歌中的天使并非宗教的天使,而是象征着绝对的、超乎一切之上的、克服了人的局限性的东丙;在十四行诗中,生与死的界限不复存在,经验和超验的对立荡然无存人们说,天使们常常不知自己是在活人中间还是死者群里。永恒的潮流穿越这两个王国,不断卷走所有的年岁,在这两个王国中征服年岁。

也许,我们无法说清这种博大的精神和近于玄虚的奥秘。如果说,笛子有了孔眼才能吹出“人籁”的声音,陶罐因为其“虚空”决定其存在的本质。这仍是有迹可寻的经验的层面;而尼采说“上帝死了”,荷尔德林因为“神的缺席”去倾听风“无言”的歌唱,似乎是一种“天赖”了。可背离经验和超验,留下的似乎只有“虚无”了。因此,我想到了禅境,所谓求道者“弃非道而求于正道,则为道所缚”。坐禅者“处乱求静,为禅所缚”。学问之徒,“谓有智慧,为慧所缚”。这里所说的,似乎只有“无心”的空的状态才是其终极的意义。认为万物不是纯粹的虚无,它既不是有又不是无,而是“虚”。“虚”,其实只是一种心理状态,将现实的有化为心理上的无。从诗这个状态看来,也许是由凝视、体验与洞悟所创造出来的幻象。诗不是宗教。我们可以将宗教当作迷信愤怒地对待,同时也可以将其当成诗欣喜地对待。其虔诚与灵性这两种品质,却与诗的某些特质相同。

说来,诗本身也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存在。无数诗人都曾穷毕生精力探寻其奥秘,也许,就是其本身的不确定性和无法言说性,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诗人,从而去进行那种永无终结的探寻。

宽阔与博大、凝重与深奥是一种超然的境界。如果说“见识的错误”与意象的经营可以把诗写得像诗;那种对于“物”的深入,从事物本身的展露中发现其原始的真涵,已经是高层次的作品了。

“天地人神”的四重圆舞是一个再造的世界。从梦中返回虚拟的家园或许只是一种精神的拯救与抚慰。但人的“物化”,化“实”为“虚”,是不是一种心死的非人状态?也许,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一“对诸神我们太迟对存在我们又太早,存在之诗刚刚开篇,它是人。”人类面临着共同的困境,于命运冲突的不可调解性中,人从梦幻中被推向现实,又从现实中走进梦幻。人创造了神话、历史、传统、文明与艺术,使无意义的万物意义化,继而又把这建构打碎,处于荒凉之中。建筑一一摧毁一建构,人,注定要被这种冲突所撕裂,也许,正是这种状态,界定了人之诗的真实状态。

然而,人需不需要拯救,精神需不需要存在的家园?

诗,当它成为生存的绝对需要的时候,它才可能摆脱可有可无的存在状态。

阅读卡瓦菲斯

当卡瓦菲斯这译过来的汉字进入眼界之内,无疑,他对我来说是陌生的。可将这一束译诗读过,顿觉耳目一新,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诗,是可以这样写的!或许,卡瓦菲斯告诉我的是,把所有束缚诗的篱笆拆掉吧,当你有意避开一些似乎是非诗性原则的时候,有时恰恰避开了诗本身。抒情、知性、意象,明喻和暗喻、直觉、音乐性、体验、幻象、经验、发现、语言的纯粹,这一切,似乎都已被卡瓦菲斯摧毁,同时又若有若无、藕断丝连地存在着。

读诗后感受最深处,是卡瓦菲斯的心灵与语言的最大限度的接近与无遮碍状态,是对诗的一种最直接的到达。诗所表现的,是生命本体的最直接的感受,是说出来的心里要说的话,其中自然有经验的成分,但却不是常理的经验、推理的经验,而是一种精确领域的扩张与再造,虚虚实实,真切而又缥缈,呈现一种灵魂的独特的姿态与感悟

卡瓦菲斯,这位死于年的希腊诗人,同性恋者,身体细长而瘦弱,戴一顶草帽向着宇宙卓然而立的诗人,一生,才写了首诗,在其死后两年诗集才得以出版。

希腊,是诺贝尔奖的获奖诗人埃利蒂斯与塞菲里斯的故乡。人们发现,这两位诗人都十分推崇卡瓦菲斯。埃利蒂斯称“另一个极点是卡瓦菲斯,他与艾略特并驾齐驱,从诗歌中消除所有华而不实的东西,达到结构简练和词语精确的完善境界。”而塞菲里斯对历史神话的偏好,简捷流畅的语言,显然受到了卡瓦菲斯的影响。

感谢诗人兼翻译家黄灿然先生,让我这不懂外语的人能接触到卡瓦菲斯。如果说,正如奥登所言:“当一个诗人歌唱而不是说话,则他的诗是不可译的。”或许因为卡瓦菲斯的诗是具有一种独特语调,对生活采取独特视角的观察而得来的自言自说,加之诗人翻译家的对诗特有的领悟,对情绪的张弛有度的把握,我还是得窥了卡瓦菲斯诗的奥妙。

卡瓦菲斯的独特视野虽然能穿透时间和空间,但其目光所捕捉的,是单纯的一点,只朴素地表现一种独有的感受,绝不东拉西扯,云遮雾罩,或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在《很久以前》一诗中,只写一个记忆,在是八月的疑问中,只带给我们“肌肤仿佛是茉莉做成的”,而那双眼睛是蓝的,“是啊,蓝的:蓝宝石那样蓝”。除此之外,一切芜杂都不存在,可称之为单纯至极。

而在《早晨的大海》中,除了看到大自然中海鲜明的湛蓝、蓝的天、蓝的沙滩之分,想到这些美丽都在夜里沐浴过,而其真正的感受则是,这些假装亲眼看到的,确实的“感官印象”“并不是我平时的白日梦,我的回忆。”诗只集中在现实与幻境的差别这一点上,除此之外,仍然没有其他任何什么贸然入诗。而诗的语言表达也朴直且一目了然。

《秘密的事情》,是写社会的障碍扭曲了自己的行为和态度,而引出最不为人知的行为:希望有一个“更为完美的社会。”《在船上》则看出铅笔素描中甲板上的人“很像他”,但记得“他比这更好看”,写的只是“这素描,这船,这下午”所引起的对“他”的思忆。

卡瓦菲斯之诗的独特视野,还在于对自己的精神状态和不同情境、情调的把握。然而,这种内省式的把握仍旧是极其简练且单纯的。

《单调》只写出了天天月月都一个样的百无聊赖。《爱奥尼亚音符》只是说明了打碎了雕像,并不意味着诸神已死。《墙》只写一种精神的隔离,一点声音也没有,没有筑墙的人,他们却将自己与世界隔开,写一种绝望的情绪。而《召唤阴影》只写一种情调、氛围。诗只八行,不妨抄录下来一支错烛已经足够。它的柔光广会更为合适,更为雅致当阴影降临,爱情的阴影。广一支蜡烛已经足够。今夜房里光不能过多。在沉思冥想中,全部是接纳,并且,伴着这柔光一一在这沉思冥想中我将组织视力召唤阴影,爱情的阴影。”诗单纯得只写一支蜡烛及蜡烛所带来的阴影,这种情调的需要,也是一种直接的述说,没有委婉,没有暗喻,明白如话却充溢着一种朦胧的情境和独有的心理状态。

所读到的一些卡瓦菲斯的译诗中,只有《伊萨卡岛》较长,有三十七行。但此诗仍旧是单纯的,写神奇的旅行,重在过程而非结果。

是抄录一些著名的作家、诗人对卡瓦菲斯的评价附后,他们的评价更为确切。

诗人兼翻译家罗伯特费兹杰拉德说卡瓦菲斯“如此敏锐,如此忧伤,达到了如此简捷的高度,远远超越了他的语言和他的时代”。英国小说家约翰福尔斯则说:“照我看来,卡瓦菲斯不仅仅是地中海东部诸国的伟大诗人;而且是所有衰退中的文化的伟大诗人。”乔治史泰纳形容卡瓦菲斯的“秘密的音乐和学者式的忧伤,影响了现代诗的其他潮流”。波兰诗人,诺贝尔奖获得者米沃什说:“卡瓦菲斯似乎属于本世纪的后半期,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觉是因为他很晚才透过翻译出现在世界诗坛。”

诗在别处

诗,不是任何实物。尽管是些纸上的墨痕,继而很“物质”地装订成册;诗是游移文字其间的精灵,你无法捕捉。如果说,感觉、感知和感受状态,被迫寻到神经系统和身体条件上来,使审美探究最终被想到了尽头,处于再造的幻境之中,诗,却不仅仅是活跃的身体状态,也不只是空洞的灵魂状态。诗是生命本身的脉动,是灵魂的生气,其感性与知性的复合,像血与生命一样不可分割。诗蕴含在文字之中,便是一次渴求和尺度寻觅的终结,是其间的“意义关联域”。

当叶芝手持一只盒子,听其关闭时发出卡嗒一声音响,他说,诗写到恰到好处,就是这样的。对此,也许用福楼拜对一行诗的评价一一“准确、适当”来说明更为适当。然而,这只是诗完美的特征之一,似乎并没有涉及诗本身的品质。“惊奇、意外”,阿波利奈尔也只称其为诗歌的“主要动力之一”。“用腼腆与优雅的线条勾勒”,说的诗歌讲稿已是诗的简捷。至于意象与绘画相近韵律、节奏和音乐关联对社会、人生的慨叹称之为情境,这都是从一个角度审视诗的结果。用艾略特所谓诗是以往所有诗的总体来概括诗,几乎无懈可击,可这实在等于什么也没说。

如果说,物被采撷到语言时,经过重新组合而失去俗常状态,在词与词、诗行与诗行的间隙中,诗,便潜在于新的生成性语言里。从此处着眼,诗实在是“有中生无”、“无中生有”的存在。

从“有”中寻觅“无”,让“无”中幻化出有,面对“不可言说”而言说,似乎近于玄虚。我无意证明诗是所谓“神的语言”,因为神也是人造的,“神性”本质上也是一种艺术精神。我倾向于诗人是“发现”和“命名”者。去发现被俗常的目光埋葬的诗意,为虽发现其奥妙却无法言说的事物的命名,揭示“万物之终极所存在的简朴”中真理的蕴含。

人格

帕斯称作家的道德力量并不在他处理的题材或阐述的论点中,而是在他对语言的运用中。这是生命与语言合一的另一种表述。虽然诗的意象构成是对诗之主题和诗人对这些主题的可能持的态度的总结,它体现了诗的主要倾向;但在以血化成墨迹和花拳绣腿式的文字中,你会领略崇高与卑微,庄重与佻薄的分野。这恰恰说明了人格的力量,没有奴颜和媚骨,手臂就不会变成另外两条腿。与卑琐、丑恶的一己之欲背离,将顺境和小于承受力的苦难都视为财富,坦然承受下来。这是生活的赐予,生存不可悖逆的姿态,生活本身如此,便不应懊恼,而视为丰富和深刻。

诗与情感

诗不是自恋,也不是自虐,它应当是近于残酷的真实。在这世界之上,没有什么比虚伪更让人厌恶的了。将灵魂活生生地袒露在白纸之上,没有遮掩,没有装饰,这是诗存在的前提。欢乐是真的欢乐,痛楚是真的痛楚,悲哀是真的悲哀。有时候,一句朴素真切的话语至诚地呼唤出来,比一千个比喻加在一起更为动人。

自然,如果诗行仅仅是个人情感的记叙,或仅仅是一种欲望的宣泄,都还不能称之为艺术。说诗是“私下里和人的一次交谈”,也应当是智者充溢着独特感受的交谈。“诗唤起的,不应当是短暂的欲望,而应当是永久的欲望”。瞬间的刺激,并不足取。真正好的诗是耐读的诗,每读一遍都会陷入一种情境,领略那种被穿透的感觉。词仿佛处在不停地运动之中,文字危机四伏,犹如身陷迷宫,让你无法自拔。

体验

于诗,我越来越感到“体验”这个词的分量。它是直觉,也是经验,是审美,也是洞悟。一些诗,如果读来没有鲜活的感觉,缺乏流溢着生命力的搏动的节奏,没有那种独特的体验加入,不能让语言最大限度地契合生活的本质状态,它是花,也是没有芳香的假花,是鸟,也是画在纸上的鸟,翩然欲飞而已,绝不会有拨动心弦的力量

诗的诞生,首先是感觉的捕捉和情绪的激发。“只有那些能够并且善于用诗来激发这种情绪的人才是诗人---法勒韦尔迪。但是幻象的虚妄如果使理智脱臼,一种绝对的不确定性,主观激情和感受无法度的烂溢最终导致彻底的虚无,便是一种“走火入魔”了。诗人不能允许虚妄的过度的存在,虽然这种虚妄的存在是具有较高才能的表现。但正如英国批评家罗斯金所说:“更为杰出的情况,是理智也高得足以发挥它对激情的控制力或者与之并驾齐驱,整个人处于坚强的灿烂光辉中达到热化,或许还要强一些,然而绝不蒸发掉,甚至纵使使它融化,也绝不丧失它的重量。

整体

激情。发现。节奏。音韵。感觉。洞悟。体验。幻象……所有诗的这些特质,最终都要融会于文字之中。如果读一首诗的第一行引申了下一行,而最后行诗也包含着第一行诗,这种上下文的有机关联,犹如完美的裸体,诗正存在于其整体的肌质之中。在诗里,增加一个词语,则成为病瘤,减少一个词语,如断其一指。也许,艺术就是词语的相互关系和适度的分寸感,诗则处于诗之统一体的语言环境之中。

称少女细润修长的手秀美,假如她惨遭车祸,面对被肢解的僵硬的手,无论如何唤不起人的美感。对诗的这种总体把握,正如伽达默尔所言:“庙宇廊柱比起未雕凿的岩石块来,在耸立和承担中更能独特地显示出岩石的存在。”在此种意义上与其说石头构成了神庙,不如说神庙使石头成了石头”;“与其说语词构成了诗歌,不如说诗歌使词语成了语词。”面对诗歌我怀着虔诚和深深的敬畏。正是这种虔诚和敬畏,让我不满、挑副和苛刻。我极希望自己能不断从诗中走出来,再从另一个意义上进入诗歌。因为创造的路途没有尽头,诗是“永无止境的冒险”。

变化发展

对于不可言说的事物,“也许我们只能沉默”,让毛孔和心灵敞开,任其浸润。我们依赖语言,但符号和声音的阻隔,使我们永远无法到达极致。追寻者只有离诗歌遥远或邻近的差别。纵有天才的智者,你可以超越一个大师,可有谁超越了诗歌本身。

其实,一首可以称之为诗的作品,其本身就包含着对所有诗的看法以及对诗本质的理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言说。对于诗人,怎样写比写什么更为重要,因为没有题材的高下,只有诗的优劣。如果说每一首诗都是一次发现和命名,一首诗的诞生便是终结。而终结,也预示着新的开端。至于从作品中抽象出主题与内在的含蕴,那是读者和批评家的事了。艾略特称“艺术无所谓进步,只是艺术材料大不相同而已”,但“材料大不相同”,存在于材料肌质之中的艺术本质已大不相同,对此,或可称之为具有发展和质变的特征吧。

何者为诗?回答这个问题实在很难,正如哲人向自己发问:我是谁?这似乎最简单的问题也是最复杂的问题。在拉丁文中,诗为“先知”之意;汉字中,诗由“言”“寺”合成,也许该归于庙堂之中吧。这样的见解,大体可称之为注重“写什么”的诗观。然而,还有一种诗人关注的是“怎么写”,注重的是艺术创造的过程而非结果,认为世界上只有诗人而没有诗,从这个意义上讲,诗人进行创造之时,以往的一切诗章都是废墟和尸体。

诗人,总是在某一种诗处于全盛期便洞悉其已注定接近死亡,去另辟溪径进行新的创造。虽然从诗中走出来并不容易,从诗到非诗——走到另一个境界实在是一个痛苦而又欣慰的过程。

我们仰视那些伟大的诗人。他们是预言未来的先知。虽然我们从诗中看到的是代人立言者而非他们自己,但却可以感受到诗人良知的焦灼和赤子之心的搏动,可是,当人们厌倦了那种训诫和被泡软了筋骨的温柔、感叹、呜咽的抒情之后,一些诗人,正在做着别的事儿,把诗的触角投向了另一个向度。所谓“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艾略特的这种客观的冷情绪的诗观,曾给诗带来了新的契机。可数十年后,统治英美诗坛的学院派又被一种口语化的朴素的新诗所替代……诗,真是变幻莫测,而今,各种光怪陆离的流派纷至沓来。在中西文化两大板块的撞击之中曾被戏称为“有宗派而没有流派”的中国诗坛,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诗人们也左冲右突,苦苦地寻觅和探索,在纷乱中寻找着自己,于是,不同的审美取向使诗走向了一种多元并存的形态。

纯感觉

用政治性、社会性和伦理道德观念替代诗的年代已过去。由于美的不稳定性,艺术不仅仅是审美,同时也有并非化丑为美的确确实实的丑的艺术的存在。在一些诗人的眼里,审美并非是重要的,而把目光投向了人自身。人的生命体验,人的偶然与永恒情操,人的美德与罪恶的表现成为艺术目的寻求对于生命的强烈刺激,对于未知领域的探险;注重作为生命之要因的性的体验,使情欲成为诗的潜流;这样的诗与这样的生活已结成一体,诗便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这种生活方式已作为语言环境成为诗的一部分,而语言,便成了生命个体的内在需要。

于是,诗人将现实推向了纯感觉的区域。而这种感觉,自然不是指一般的感觉,也不完全指耐于身体的错乱,反应心灵与五官的感觉动摇,被奥登称之为“使我们如梦如醒地发现从未经验过的感觉”和埃利蒂斯所谓的“把我们带到自我极限的感觉”,应该是指那种从实用性和功利性脱胎出来,被文明所扼杀掉的没有被明确意识到的欲望的苏醒去感觉、意识潜在于躯体深处的意识吧。

超现实

如果说意象派的诗以主要的意象元件组装诗行,单纯清晰有如瓷器上的花鸟,闪烁着珐琅质的光辉;过渡到象征主义,则有了意象的繁复的转换与重叠交融和大幅度的跳跃,并打破时空的秩序,以其独特的多层内在结构将主题设置为一个空间,让读者共同的加入创造,以期取得诗之多义性的冒险,极力摆脱意识的批评性控制,力图在无意识状态下,表现那种尚未被发现与无法说明的感觉。这种心象的迷乱,煽动语法的叛乱,将惯常的语言结构打碎,让与思想离婚的语言有如魔术师从礼帽中掏出鸽子一样,那种异乎寻常的组接和毫不相关的碰撞,让人目瞪口呆。

也许,如果能将一种诗迅速地推向极端,是一大幸事。因为过于迅速地走到绝境,无路可走的时候便能及早地去寻另一条路。“自动创作”只能让给神灵,不是人所需要的。但如果有的诗人有节制地吸收超现实主义的诗观进行创造,对拓展新诗广阔的道路,无疑是有益的。诗作为一种凝练而有活力的文字,其新奇的词语组合和搭配,一种互不相关的突兀的结合,“互相破坏彼此的词典意义”,是日常语言的一种发展,是一种新的“生成性”语言。这种语言,对距离的超越,是车轮、螺旋桨,而不是腿。

纯诗

诗,向何处去?有人认为,诗只能回到语言里。所谓“纯诗”,对诗本身的关注,便是对诗之语言的关注。另外一些诗人的追求和超现实主义诗作相悖,追寻的是一种淡泊和语言的原生状态。在这样的诗里,极力抛弃被文化污染、满脸褶皱裹着一层油腻的语言,在节奏里安放一个个活着的词。诗人留意的是语感、语流,那种语言的纯净、透明;甚至在诗中拒绝意象,排斥任何一句像诗的句子,注重一首诗整体的把握,所谓“无一句是诗,无一首不是诗”。如果说象征诗注重瞬间感觉的捕捉,被讥为“有句无篇”;则这样的诗却是“有篇无句”。这是一种极端的朴素,一种简捷,绝没有形容词,没有扑朔迷离的不确定性,只是一种氛围和境界的创造,一种非个性化的纯客观显现,一种纯净到十分的深沉。也许,别样的诗是以曲径通幽而到达诗,而这种诗则直接到达。这是一种无烟火之气的炉火纯青之境,或许是为诗最难的境界。诗读来似乎什么也没有,但内涵却很丰富。这种诗最容易被误认为是非诗而遭排斥,也最容易被误解为口语诗皆可为之,真的浅薄起来诗中便真的什么也没有了。

语感

很难说清楚人所追求的语感是什么。但语言可感的形式只能是声音。言语源于发声,这是世界上的语言学家都赞同的说法。语言发声,“在开初如同鸟儿的歌唱,动物的吼叫,婴儿的啼哭与低哼一样,是出于感叹而非交流的目的杰斯珀森语诗人往往抑制语言传达与作为交流思想的工具的作用,却扩大语言的原生状态,使诗的语言由杂声走向音乐,不是传达什么,说明什么,而是一种由气流控制的生命内在需要的表现,去创造一种幻象。对此,一些诗人不约而同地倾心于“语流”的感觉,让言语链之间没有明确的链环。这,并非超现实主义的“自动创作法”,而是山水草木的自然韵律与心灵的一种邂逅和契合,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偶然。这,正如法国诗人贝罗尔所说的,“隐去诗人的措辞,将创造性让给词语本身”。

诗的开拓

“纯诗”作为诗人追寻的理想而存在着,真正的纯诗实际上并不存在。诗裸露其美妙的胴体是可爱的,但随着季节的变更,诗是否也要加一件衣裳?诚然,诗不是政治概念的翻译,不是道德、伦理的说教,但政治、伦理、道德观念与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也会以另一种存在方式作用于诗。人的痛苦、压抑,活生生的人的社会现实和整个人类所面临的困境不仅作为语言环境,也作为生命本体生存的一部分,融入诗行之中。诗不仅仅是感觉、声音和语言诗是多种因素的化合而最终完成的艺术。非个性化是由于有强烈的个性而存在;平民意识与英雄意识对立而滋生;非理性是对于理性的叛离:与美和高雅相反,丑与粗俗也昂然进入了艺术的殿堂……从韵律和节奏上讲,诗近于音乐;从意象上着眼,诗近于绘画;处于情境中,诗便有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慨叹。诗,有人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也有人称之为情感语言的自由表现,或既往所有诗的总体……可所有对于诗的洞悟,都存在于诗的具体创造之中。观念的变革是重要的,但观念和现代意识的本身并不构成艺术,诗人所关注的,是这诗究竟是不是创造的诗。诗就是诗。我们应当为诗回归其本体而庆幸。让我们用心来静观伟大声音的出现,嗅那诗行中透出的不朽气息吧

诗,开拓新的领域,是在惯常被认为是“非诗”的状态中的探寻与发现,是有所抑制和一种有意的张扬。

一般来说,抽象的语言为诗所忌。但用抽象的语言来界定感觉,你会发现境界的宽阔与深邃,别有一种空幻的力量。这,使我想到另一种诗歌。





推荐阅读:何小竹 田晓青 高春林 余秀华 李元胜 大诗兄 雷平阳 霍俊明 潘维 安琪 黑大春 李亚伟 郑单衣 杨键 代薇 樊子 大解 舒丹丹 树才 魔头贝贝 孙苜蓿 金指尖 张远伦 炎阳 林宗龙 紫藤晴儿 墨指含香 盛兴 文璘 格式 子在川上曰 黑珍珠 夏午 马休 芃麦子 量山 师力斌 铁骨 依珞 冯娜 敬笃 邱籽 小西 夕染 风荷 狂风 余笑忠 黄沙子 于之雅 雨倾城 徐钺 那勺


超越自我
孜孜以求
继承突破颠覆重构
个性先锋自由开放
理念
星期一诗社

豆瓣:https://www.douban.com/group/xqyss/

部落:https://buluo.qq.com/p/barindex.html?bid=346217

微信:xu_zhi_ting 邮箱xzt886@vip.qq.com QQ群58987806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