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02——夏枯草


编者按

前面介绍了很多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淡竹叶、栀子等,今天介绍清热泻火药中另一个植物药-夏枯草。夏枯草与一般植物不一样,它是春天第一批长出来的,到了夏天就开始枯萎,它的果穗作用更好,因此一般以果穗入药。

 上一篇:【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01——天花粉


夏枯草 


防暑热,夏桑菊

 

每年军训在酷暑烈日之下,学校里头的学生都有不少顶不住中暑晕过去,还好有惊无险,都能及时救治过来。但军训又不可废,于是学校的训导老师,便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跟老先生谈起来这样的事。

 

老先生说,暑热难耐,汗水发越过多,容易津伤燥渴。人体气津两伤,佷容易就被暑热趁机而入,热扰心神,就容易中暑神昏。

 

这训导老师说,那该怎么办呢?有没有办法可以防治中暑的,不需要中暑晕倒后才来急忙抢救。老先生说,正逢夏暑最热的时候,可以搞点消暑茶来饮用,这样学生们在军训期间多喝这种清暑凉茶,一方面汗不会发得太厉害,另一方面小便可以排得畅,这样可以将身体的热气通过水道导出体外。

 

这训导老师听后就露出了微笑,我就希望老先生能配一个防止暑热的保健茶饮方,可以在军训期间给学生们使用。老先生点点头说,这个简单,就用民间传统古方夏桑菊。

 

这训导老师说,什么是夏桑菊呢?这时小指月说,夏桑菊有三味药,由夏枯草、桑叶跟菊花三味药组成,这是民间夏暑热盛,最佳的保健茶饮方。

 

这训导老师说,那这三味药有什么作用呢?小指月说,夏枯草能清肝胆之热,桑叶能清肺热,菊花禀秋金之气,能够平降周身之热,这样肺气肃降,则诸经之热莫不通归水道,下走膀胱,而且三味药都可以清热解暑。

 

这训导老师说,太好了。然后今年回去就用大锅,军训期间每隔一两天就熬一大锅夏桑菊茶,拌些冰糖进去,学生们都反映,口感好,人吃后在暑热之中,也没那么紧张烦躁。这样整个军训期间,居然没有一个人因为中暑晕倒的。

 

老爷爷便说,这民间茶饮方夏桑菊是个宝啊,能够给暑热难耐的岭南人带来一片清凉。

 

然后小指月便唱起清凉歌来:

 

清凉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

清凉风,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今唱清凉歌,热恼消除万物和。

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

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

......

......

 

目珠痛的良方

 

有个商人他做淘宝,在网上卖各类茶具,经常要对着电脑,两年下来,眼睛不时感到干涩疼痛,但一用眼药水点就好些,或者搞点枸杞菊花来泡茶,一喝也好些。

 

这一次生意繁忙,日夜下单发货,觉没睡好,眼睛居然疼痛得厉害,痛到整个半边头都难受,这晚上痛得更厉害,根本没法睡觉。

 

他先用眼药水点效果不理想,再用桑叶煎水洗眼,稍微缓解,但最后疼痛又加重,搞了一个多星期,还是没好,他不得不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

 

老先生一摸脉说,这肝脉弦数,最近是不是很多烦心事啊?

这商人说,是啊,厂家的货,有些不合格卖不出去,又经常要退货,生意大起来,里里外外都要管,又雇了两个员工,跟他们不太合得来,又闹了几次,有没有好的治眼睛方子?

 

老先生说,你这个要把觉睡好,睡才养眼,药物只能做辅助。他点点说,这个我知道,但最近就是想睡也睡不着,烦得很。

 

老先生说,这个很简单,指月啊,肝脉弦数怎么办?小指月说,弦主肝胆病,肝胆以疏泄条达为快,所以可以用行气之药把弦硬之脉顺开。

 

老先生又问,那弦中带着数象呢?小指月说,弦中带数象是肝郁化火。

 

老先生说,这种肝郁结化的火,有没有哪味药既可以消肝中郁结,降泄火热,还可以明目消目珠夜痛的呢?

 

小指月说,有啊,就夏枯草,散结消肿,清热泄火,清肝明目。这一味药都把三大问题解决住了。

 

老先生点点头说,没错,夏枯草得夏至而枯,还可以引阳入阴,再找一味可以理顺肝中气机之品即可。小指月说,气病之总司香附是也。

 

老先生说,就这样,用夏枯草、香附,配点甘草,打成粉,直接服用。

 

这商人带回去后,当天服用,眼睛就不痛了,晚上睡了个好觉,将近十天都烦躁没休息好的,这一觉通通都补回来了,睡醒后眼中那种紧张胀痛之感都不见了。真是辩证对位才是好药啊,没有辩证用药对位,再好的药也等同草芥。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本草纲目》记载,一男子目珠疼痛,晚上加重,疼痛连到眉棱骨跟半边的头,先用黄连制成的膏去点眼,疼痛反而加重。

肝开窍于目,后来医生又用艾灸之法,灸厥阴肝经少阳胆经,引火下行,疏泄肝气。痛虽然止住了,但半个月后,目珠疼痛又发作。

最后就用夏枯草、香附各60克,炙甘草12克,打成粉,用来服用。才吃一两次,目珠痛就大为缓解,吃了五次就好了。

 

《本草纲目》,黎居士《易简方》,夏枯草治目疼,用沙糖水浸一夜用,取其能解内热,缓肝火也。楼全善云,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则甚者,神效,或用苦寒药点之反甚者,亦神效。盖目珠连目本,肝系也,属厥阴之经。夜甚及点苦寒药反甚者,夜与寒亦阴故也。夏枯禀纯阳之气,补厥阴血脉,故治此如神,以阳治阴也。

 

单味夏枯草汤治瘰疬

 

小指月边翻着古籍边说,爷爷,我看这夏枯草太强悍了,《神农本草经》里头说它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本草从新》又说,夏枯草治瘰疬、鼠瘘、瘿瘤、症坚、乳痈、乳岩。好像从头到脚的包块肿结它都管?

 

老爷爷说,夏枯草,你只需要把握住它辛苦微寒的特点,虽然它治疗的功效很多,但总离不开热郁肝经这四个字。

 

小指月摸摸脑袋,笑笑说,爷爷总喜欢抓藤子网眼。老爷爷笑笑说,满架葡萄一根藤,满张大网一个眼。你不抓住藤子网眼,这中医就没法学好。

 

小指月说爷爷,我明白了,你不管是脖子上瘰疬,乳房上的痈肿,还有眼目上的胀痛,以及周身的结核,或者后者身体的疮包,只要是是肝脉弦数,肝郁化火的,都可以看成是肝气郁结的产物。这些一切瘿瘤瘰疬,淋巴结核,不过是郁结的产物而已。

 

老爷爷听后点点头说,中医就是这样认识疾病的,要看到疾病的因,就能够治疾病的果。

 

小指月说,爷爷我知道您为什么最喜欢用夏枯草了。爷爷说,那为什么呢?

 

小指月说,夏枯草禀纯阳之气,得夏一阴生即枯,故有夏枯草之名。气纯阳,它就带有辛散之力,能够散结消肿。凡各类肿结包块,得辛则散,也就是说夏枯草能够以它温和之气,消散坚凝,疏通郁滞。

 

老爷爷点点头又说,郁滞可以疏通,可这些局部的瘀化火当如何解散呢?

 

小指月又说,这就是夏枯草最大的特点,是其他清热泄火药所不能及的,它在散结消肿的同时,还能够清热败毒,能够降泄郁结之火。这样一方面打散郁结之气,一方面降泄郁结之火,此夏枯草所以能够治疗各类郁火包块肿结的道理。

 

这时有个男子敲门进来。小指月一看就哈哈大笑,一看就知道是上周来治脖子下面长包块的病人。

 

这病人提了很多礼物来竹篱茅舍,为什么呢?这病人说,感恩老先生,我这脖子肿大,都快吓死我了,老先生真是神医神药啊,我就吃了一周的药,这脖子的肿结消散得干干净净。原来老先生给他用的是单味夏枯草汤。

 

《摄生众妙方》曰,单味夏枯草汤治瘰疬马刀,不问已溃未溃,或日久成漏:夏枯草六两,水二钟,煎至七分,去滓,食远服。虚甚当煎浓膏服,并涂患处,多服益善。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不管是乳痈,目胀,还是扁桃体发炎咽肿,抑或者是瘰疬,淋巴结核,只要是肝气郁结,这些痰火都会打结在局部,成为包块,炎肿,都可以通过一味夏枯草来疏散降泄,使结者得散,火者得降。

 

因为这些都是肝气郁结的产物,虽然病变部位形态各不相同,但肝气郁结化火的实质却是一致的。所以用夏枯草辛能够散结,苦微寒可以解热,故能愈一切热郁肝经的肿结包块。借助它善于散结解热之功,治无不效。

 

《本草汇言》曰,治乳痈初起,夏枯草、蒲公英各等分。酒煎服,或作丸亦可。

《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曰,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疼痛:鲜夏枯草全草二至三两。水煎服。

《简要济众方》补肝散,治肝虚目睛疼,冷泪不止,筋脉痛,及眼羞明怕日: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为末。每服一钱,腊茶调下,无时。

 

顽固失眠调阴阳

 

一个失眠的病人,换了很多医生,用了很多安神养心补肾的药,都没有理想的效果,这天就找到竹篱茅舍来了。

 

爷爷说,为什么会老睡不呢?小指月说,阳不入阴。老爷爷又说,为什么会阳不入阴呢?小指月说,这病人是个主管,经常用脑过度,脑子没有安定下来。老先生说,那如何引阳入阴,令脑子安静下来,使阴阳气相互顺接呢?小指月就有点打结了,想不出来。

 

这时老爷爷便说,阳升太过,降不下来,是因为多动了心脑,就要靠多动手脚去平衡转移,让气机由上越转为下沉。你可以在闲余的时间,多种种花草,这样有助于你睡眠质量的提高。

 

老先生随后又说,脑力劳动过度引起的烦躁失眠,可以靠体力劳动来平衡缓解。

 

这个小指月最有体会了,每每读书困倦,读不进的时候,爷爷就会叫他出去锄锄草,给药园子松松土,给蔬菜浇浇水,这样搞得满身汗出,所有读书的烦躁都一解而消,完全挥洒掉了。这样再捧起书本来看时,既惬意,又脑子清醒,一下子就读得进去,疲劳感通通都跑光了。

 

这主管听后点点头说,是啊,大夫,我是喜欢种种花花草草的,只是近来公司繁忙,都疏于管理,以前我都会去花园里拔拔草,松松土,那样挺舒服的,可以缓解我一整天的疲劳。

 

这时小指月问,那该如何用药来调阴阳升降呢?老爷爷说,就用半夏配合夏枯草。小指月说,太妙了,半夏半夏,五月半夏而生,夏枯草夏枯草,得夏至而凋,两个正顺接阴阳之气。这样就有阴阳相顺接之妙。

 

这主管当天吃完药后,一觉睡到天明,从来没有睡得这么好的。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冷庐医话》卷3引《医学秘旨》云,余尝治一人患不睡,心肾兼补之药遍尝不效。诊其脉,知为阴阳违和,二气不交。以半夏三钱,夏枯草三钱,浓煎服之,即得安睡,仍投补心等药而愈。盖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至阳而长,是阴阳配合之妙也。

 

夏枯草

【性味归经】苦辛,寒。入肝、胆经。

【功效主治】清肝,散结。治瘰疬,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带下。

【注意】脾胃虚弱者慎服。


本文选自《小郎中学医记: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作者:曾培杰,陈创涛,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往期内容: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麻黄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桂枝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紫苏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香薷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生姜(上)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生姜(下)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荆芥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防风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9——羌活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0——白芷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1——细辛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2——藁本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3——苍耳子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4——辛夷花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5——葱白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6——鹅不食草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8——薄荷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9——牛蒡子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0——蝉蜕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1——桑叶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2——菊花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3——蔓荆子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4——柴胡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5——升麻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6——葛根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7——淡豆豉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8——浮萍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9——木贼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0——石膏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1——寒水石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2——知母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3——黄芩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4——黄连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5——黄柏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6——龙胆草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7——秦皮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8——苦参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9——白鲜皮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0——金银花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1——连翘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2——穿心莲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3——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4——蒲公英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5——重楼(七叶一枝花)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6——土茯苓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7——鱼腥草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8——金荞麦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9——败酱草、大血藤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0——射干、山豆根、马勃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1——青果(橄榄)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2——木蝴蝶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3——白头翁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4——马齿苋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5——鸦胆子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6——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7—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8—千里光、白蔹、四季青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9—熊胆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0—绿豆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1—生地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2—玄参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3—丹皮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4—赤芍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5—紫草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7—青蒿、白薇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8—地骨皮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9—银柴胡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0—胡黄连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1—芒硝(上)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2—芒硝(下)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3—番泻叶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4—火麻仁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5—芦荟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6—大黄(1)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6—大黄(2)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8—大黄(3)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0—大黄(5)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1—郁李仁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2—甘遂、大戟、芫花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3——商陆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4——牵牛子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5——巴豆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6——独活1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7——独活2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8——独活3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9——千金子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90——威灵仙1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91——威灵仙2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92——威灵仙3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93——川乌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94——蕲蛇、乌梢蛇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95——木瓜、蚕沙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96——伸筋草、寻骨风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97——松节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98——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99——决明子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00——芦根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倪海厦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小编是一名中医粉,苦于无人交流,所以建了中医群,已汇集了1000多位中医爱好者,欢迎爱好中医的朋友进群交流。


1群、2群已满500人,还可以进3群.

也可以加群主微信:slyjbjly,群主拉你进群。验证时请注明中医粉。

小编温馨提示:由于现在微信改版,请您看完本文章,点击好看!可以使本文章让更多的人受益!而且您无意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举手之劳,功德无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