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伤寒论条辨浅释53——条辨167

行者 严 汉唐经方再传承 2023-07-07
为防止失联,请关注公众号:
一六七、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鞭满,引胁下痛,呕即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正常太阳中风,同时有下利,可以用葛根汤治疗;有呕吐的症状就用葛根汤加半夏治疗。太阳表证治好之后,有其他里证,乃可攻之。如果病人不停地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鞭满,引胁下痛,呕即短气,汗出不恶寒者,当解表以后还有这些症状,需要用十枣汤治疗。平常需要解表的时候,都会是开发汗的方剂。发汗以后,病毒会随着不要的废水离开体表,好的水分还会顺着三焦淋巴系统回到胃里面来。

如果津液没有回到胃里面,病人有燥渴,小便不利的症状,这时候就是五苓散证。还有种情形是水回来之后,并没有回到胃里面,而是回到肺里面。脾土太旺的时候,脾就胀起来,表水一发出去以后,没有办法回到肠胃里面,就慢慢渗到横膈上去。如果水不多,起则头晕就是苓桂术甘汤证;如果渗得更多,愈来愈严重,就是用十枣汤证。还有一种情况是病人本来是麻黄汤证,体质虚弱的人没有治好,会变成小青龙汤证,给西医看,就可能是支原体感染或者是肺上面发炎,此时应该应该小青龙汤治疗。小青龙汤的主要治证是心下有水气,此时没有服用小青龙汤,心下的水气也慢慢堆积起来,就形成了十枣汤证。

十枣汤是伤寒论里面最峻最强的排水攻水的药。在前文的水证篇中提到不能气化的水停在皮肤里面用越婢汤治疗;停到中焦的轻证可以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再严重的只能用十枣汤治疗。当整个胸膛里面全部都是水(脏里没有水),还有一些水渗到脏和腑中间的间膈膜上的时候,病人会心下痞鞭满,胃里面胀满,很难过,硬硬的。引胁下痛,整个胁肋都积了水,两胁下很痛。呕即短气,恶心想吐,吐又吐不出来,气又很短。汗出不恶寒者,代表他还能流汗没有恶寒,代表没有表证。服用十枣汤之前一定要确定病人没有表证。肺里面积水,心脏积水,肝积水,肝硬化末期的腹水,十枣汤都可以用的。临床上要注意一点,病人阳气虚脱的时候,会流出油的汗,这个时候就不能用十枣汤。

实践中很多慢性咽炎的患者的病因都是中焦有水饮造成的,没有表证的中焦水饮的慢性咽炎可用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治疗。能看到有的患者站立或坐着时候不咳嗽,躺下咳嗽严重,此时可以用十枣汤治疗。甘遂、大戟、芫花的用量每样可以用1克,体质强或体重远远高于平均体重的人可以用到1.5克,清晨空腹服用。甘遂、大戟、芫花是中药中去水的峻剂,但只要配合红枣服用就能使胃中的津液不受伤害。

甘遂、大戟、芫花这些药也是所谓的毒药,绝大多数中药的毒性不会影响生命,这类药也如此,而且不会在体内停留。西药的副作用药远远大于中药所谓的“毒”性,但大多数人总是认为中药的“毒”大于西药的副作用,实则相反。
 
十枣汤方
芫花熬,甘遂,大戟,大枣十枚擘,
右三味等分,分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赢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病水在身体里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症状,把十枣汤中的芫花换成白芥子就是控涎丹,控涎丹在临床上的应用也十分广泛。笔者曾用控涎丹治疗心脏病患者,效果显著。特附控涎丹在《三因方》中的治证的原文:凡人忽患胸背、手脚、颈项、腰痛不可忍,连筋骨,牵引灼痛,坐卧不宁,时时走易不定,俗医不晓,谓之走注,便用风药及针灸,皆无益。又疑是风毒结聚,欲为痈疽,乱以药贴,亦非也。此乃是痰涎复在心膈上下,变为此疾,或令人头痛不可举,或神意昏倦多睡,或饮食无味,痰唾稠黏,夜间喉中如锯声,多流睡涎,手脚重,腿冷痹,气脉不通,误认为瘫痪,亦非也。凡有此疾,但以是药,不过数服,其疾如失。

控涎丹
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各等份,
上为末。煮糊丸如梧子大,晒干,食后临卧,淡姜汤或熟水下,五七丸至十丸。如疾猛气实,加丸数不妨,其效如神。

实践中遇到过一例红斑狼疮的患者,其症状和条辨中陈述的症状基本一致。
 

伤寒论注释系列链接

注解伤寒论——前言!
伤寒论注解——总论
伤寒论条辨浅释——太阳之为病
伤寒论条辨浅释2——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
伤寒论条辨浅释3——条辨4-5
伤寒论条辨浅释4——条辨6-8
伤寒论条辨浅释5——条辨9-14
伤寒论条辨浅释6——条辨15-16
伤寒论浅释系列7——桂枝汤详解
伤寒论浅释系列8——桂枝汤医案
伤寒论浅释系列9——条辨17-20
伤寒论条辨浅释10——条辨21-23
伤寒论条辨浅释11——条辨24-25
伤寒论条辨浅释12——条辨26-28
伤寒论条辨浅释13——条辨29-31
伤寒论条辨浅释14——条辨32-34
伤寒论条辨浅释14——条辨35-37
伤寒论条辨浅释15——条辨38-41
伤寒论条辨浅释16——条辨42-44
伤寒论条辨浅释17——条辨45-46
伤寒论条辨浅释18——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总结篇
伤寒论条辨浅释19——条辨47-51
伤寒论条辨浅释20——条辨53-57
伤寒论条辨浅释21——条辨58-63
伤寒论条辨浅释22——条辨64-67
伤寒论条辨浅释23——条辨68-70
伤寒论条辨浅释24——条辨71-73
伤寒论条辨浅释25——条辨74-75
伤寒论条辨浅释26——条辨76
伤寒论条辨浅释27——条辨78-83
伤寒论条辨浅释28——条辨84-86
伤寒论条辨浅释29——条辨87-89
伤寒论条辨浅释30——条辨91-99
伤寒论条辨浅释31——条辨100-104
伤寒论条辨浅释32——条辨105
伤寒论浅释系列33——唐容川著《血证论》之阴阳水火气血论
伤寒论浅释系列34——三焦理论篇
伤寒论浅释系列35——水证篇(一)
伤寒论浅释系列36——水证篇(二)
伤寒论条辨浅释37——条辨106-111
伤寒论条辨浅释38——条辨112-116
伤寒论条辨浅释39——条辨117-118
伤寒论条辨浅释40——条辨119-120
伤寒论条辨浅释41——条辨121-124
伤寒论条辨浅释42——条辨125-129
伤寒论条辨浅释43——条辨130-133
伤寒论条辨浅释44——条辨134-137
伤寒论条辨浅释45——条辨138-141
伤寒论条辨浅释46——条辨142-147
伤寒论条辨浅释47——条辨148-151
伤寒论条辨浅释48——条辨152-154
伤寒论条辨浅释49——条辨155-156
伤寒论条辨浅释50——条辨157-160
伤寒论条辨浅释51——条辨161-163
伤寒论条辨浅释52——条辨164-166

温馨提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用药请遵医嘱。
下图为作者微信二维码


作者往期文章链接:

全网刷屏,看哭无数网友的[天才儿子],中医如何治疗躁郁症?(上篇)
抑郁症、躁狂症等精神疾病的中医治疗(下篇)
浅释大医精诚:大医应是融汇儒释道易医的有德之人


缅怀倪海厦老师中药篇——四逆汤和麻黄汤回阳救逆之差异


假若倪师海厦尚在人世间!
民间中医经方人士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危重症再谏言书
民间中医人士   经方抗疫   再谏言书
民间中医经方人士中医辨证施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方案


本文为原创,经作者本人授权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