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伤寒论条辨浅释55——条辨171-173

行者 严 汉唐经方再传承 2023-07-07

为防止失联,请关注公众号:


一七一、表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口中渴,而烦躁,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有表证反被攻下,造成心下痞,服用泻心汤之后,还会有口中渴、烦躁、小便不利的症状。说明病人本身有水饮停蓄在下焦。不是泻心汤没有作用,而是病人原有水饮所以没解掉,才形成五苓散证,此时用五苓散治疗就可以。五苓散的主症是口渴、烦躁、小便不利。当病人小便不利的时候,首先要检查患者是不是有肾结石或膀胱结石,然后再做进一步的判断。
 
一七二、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鞭,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的意思是伤寒发表之后胃肠系统出现问题,实践中很多慢性胃肠疾病的病因并不是感冒之后出现的。中医是辨证论治,看到症状就可以开方剂,不必纠结于是否由伤寒发汗之后形成的胃病。学习伤寒论的时候,心下代表胃,胃代表肠。心下痞鞭,即胃里面发胀;干噫食臭,打嗝的时候有食物酸臭的味道;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只有肠胃有问题的人才会有这些症状,这时候用生姜泻心汤治疗。

治疗下利最常用的方剂是生姜泻心汤,主症就是下利,口中有酸臭味;葛芩连汤是治疗协热利的方剂,辨证中不难区别。生姜泻心汤去掉生姜就是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可以止呕,在病人肠胃不舒服呕酸的时候使用。如果有下利的症状,就使用生姜泻心汤,下利与否是二者的主要区别症状。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凡患噫气干呕,或嘈杂吞酸,或平日饮食每觉恶心烦满,胁下有水饮升降者,其人大多心下痞鞭,或脐上有块,长服此方。肠胃不好的人,肚子常鸣叫并且下利的人都是生姜泻心汤证;常常呕酸是半夏泻心汤证;早上起来嘴巴很苦是小柴胡汤证。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四两切甘草三两炙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半斤洗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一七三、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鞭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结,故使鞭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伤寒本来应该发表,结果医生攻下,造成谷不化,吃进什么食物就拉什么,完全不消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鞭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的症状,医见心下痞,即医生误以为是里面还有宿食堵到,再用攻下的方式治疗,痞证会更加严重。此时胃肠没有津液,并不是热结,只是胃中虚,客气上结,才形成心下痞鞭的症状,可以用甘草泻心汤治疗。临床上,甘草泻心汤常常用于急性的肠胃炎。甘草泻心汤也会有噫气、恶心的症状,下利非常严重,但是口中没有酸臭的味道。口中是否有酸臭味是二者的主要区别,其次甘草泻心汤大便的次数要比生姜泻心汤多。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斤洗,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在《金匮要略》中,甘草泻心汤还可以治疗狐惑病,即女人的性病,在阴部有红肿或起一小块发炎,不会传染,但会痒、痛,严重的影响到喉咙也发炎,有的女人有白带的问题也会影响到喉咙。

倪海厦医案:心脏动脉血管堵塞,开刀两次。心脏动脉血管堵塞的人,左眼有严重红血丝,扎针取穴:天突、巨阙、关元、肠关、心关、厉兑。病人主述心下痞,胃里面难过,所以处方用甘草泻心汤加防己。中医是同证同治,辨证论治,不按西医诊断的病名来开方剂。

注:西医有着大量的临床经验,譬如胆结石的患者除了胆的位置疼痛,还有口苦、肩胛痛的症状,西医也知道胆结石的患者肩胛会疼痛;X光确实能检查到各种肿瘤,我们可以借鉴西医的诊断结果辅助诊断,但在治疗时用经方的观念辨证论治。例:肾或膀胱结石西医通过X光可确诊有结石,他们用碎石的方式排石,中医可以根据症状的不同,选择猪苓汤或桃核承气汤排石。严重的胆结石西医选择用手术的方式治疗,中医可以用四逆散或大柴胡汤治疗。


伤寒论注释系列链接

注解伤寒论——前言!
伤寒论注解——总论
伤寒论条辨浅释——太阳之为病
伤寒论条辨浅释2——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
伤寒论条辨浅释3——条辨4-5
伤寒论条辨浅释4——条辨6-8
伤寒论条辨浅释5——条辨9-14
伤寒论条辨浅释6——条辨15-16
伤寒论浅释系列7——桂枝汤详解
伤寒论浅释系列8——桂枝汤医案
伤寒论浅释系列9——条辨17-20
伤寒论条辨浅释10——条辨21-23
伤寒论条辨浅释11——条辨24-25
伤寒论条辨浅释12——条辨26-28
伤寒论条辨浅释13——条辨29-31
伤寒论条辨浅释14——条辨32-34
伤寒论条辨浅释14——条辨35-37
伤寒论条辨浅释15——条辨38-41
伤寒论条辨浅释16——条辨42-44
伤寒论条辨浅释17——条辨45-46
伤寒论条辨浅释18——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总结篇
伤寒论条辨浅释19——条辨47-51
伤寒论条辨浅释20——条辨53-57
伤寒论条辨浅释21——条辨58-63
伤寒论条辨浅释22——条辨64-67
伤寒论条辨浅释23——条辨68-70
伤寒论条辨浅释24——条辨71-73
伤寒论条辨浅释25——条辨74-75
伤寒论条辨浅释26——条辨76
伤寒论条辨浅释27——条辨78-83
伤寒论条辨浅释28——条辨84-86
伤寒论条辨浅释29——条辨87-89
伤寒论条辨浅释30——条辨91-99
伤寒论条辨浅释31——条辨100-104
伤寒论条辨浅释32——条辨105
伤寒论浅释系列33——唐容川著《血证论》之阴阳水火气血论
伤寒论浅释系列34——三焦理论篇
伤寒论浅释系列35——水证篇(一)
伤寒论浅释系列36——水证篇(二)
伤寒论条辨浅释37——条辨106-111
伤寒论条辨浅释38——条辨112-116
伤寒论条辨浅释39——条辨117-118
伤寒论条辨浅释40——条辨119-120
伤寒论条辨浅释41——条辨121-124
伤寒论条辨浅释42——条辨125-129
伤寒论条辨浅释43——条辨130-133
伤寒论条辨浅释44——条辨134-137
伤寒论条辨浅释45——条辨138-141
伤寒论条辨浅释46——条辨142-147
伤寒论条辨浅释47——条辨148-151
伤寒论条辨浅释48——条辨152-154
伤寒论条辨浅释49——条辨155-156
伤寒论条辨浅释50——条辨157-160
伤寒论条辨浅释51——条辨161-163
伤寒论条辨浅释52——条辨164-166

温馨提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用药请遵医嘱。
下图为作者微信二维码


作者往期文章链接:

全网刷屏,看哭无数网友的[天才儿子],中医如何治疗躁郁症?(上篇)
抑郁症、躁狂症等精神疾病的中医治疗(下篇)
浅释大医精诚:大医应是融汇儒释道易医的有德之人


缅怀倪海厦老师中药篇——四逆汤和麻黄汤回阳救逆之差异


假若倪师海厦尚在人世间!
民间中医经方人士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危重症再谏言书
民间中医人士   经方抗疫   再谏言书
民间中医经方人士中医辨证施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方案


本文为原创,经作者本人授权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