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隐踪巡觅|如何建立信仰——依《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下)

一苇 灵隐寺 2024-03-19

编者按


本公众号为增强与广大善信、游客互动,特开“隐踪巡觅”栏目,主要内容为游客参访灵隐寺的游记(图文、视频等均可)或其他与灵隐寺、佛教等相关内容。今日刊发一苇的投稿《如何建立信仰》,愿大家福慧双增、万事吉祥!欢迎大家留言,分享您对信仰的理解。


来稿者请备注姓名、手机号码、邮寄地址等信息,若为公众号选用刊发,灵隐寺将于年底寄送贺年年历。


投稿邮箱:huijue2021@163.com


前文回顾:

隐踪巡觅|如何建立信仰——依《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上)


已经明白了什么是信仰之后,我们可以从以下信、解、行、证四个方面来更加清楚地认识信仰,坚定信仰,实践信仰。


信解


想要进一步增进我们的信心与信仰这就是信解的重要性,信解者,必须建立在正信的基础上才会有想去探索和了知,并带有意乐性地对佛法的义理获得正确了解。但是,要了解什么呢?有不少的人不停地问自己,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何在? 什么是正确的人生理想与人生态度呢……


佛法就是正确指导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和人生,学佛应该正视因缘果报、善恶业力、苦空无常的真理。有了正见的智慧, 对于是非、善恶、真伪才能做正确的思惟判断, 发诸于身、口、意才有正确的行为,而不至造下三途之因,自然免受五趣轮回之苦。


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我的母亲是位虔诚的护法居士,年轻时丧偶,对于母亲来讲是沉痛的打击。自从那时她就开始吃素,信仰佛教,并常常听经闻法。母亲渐渐明白“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的因果道理,经常会去各个寺院培福修慧,广修供养,拜佛放生等等。


有一次,母亲在去放生的路上出了车祸,当时的她身上流着血,仍不停的呼唤着阿弥陀佛。经过了一夜的抢救,母亲的腿保住了。医生好奇地问我说,在给母亲动手术时,已经打了全身麻药,她的嘴却一直不停地动,好像在念什么咒似的,母亲精神上没有什么问题吧。


我向医生解释说,母亲是位佛教徒,平时在家经常精进念佛,所以养成了习惯。医生听了后说到,像母亲这种情况很少见,昨晚母亲的情况其实并不乐观,动完手术后一直没有退烧,甚至有生命危险,万万没有想到第二天自己退了烧,慢慢地恢复了正常。


医生对我说,是你们佛教好,是佛菩萨保佑了你的母亲。因果是错综复杂的,我们不清楚背后的真实因缘是如何,但乐果必定和过去的善因有关。母亲这次生病因缘,让她更相信因果、相信三宝。


佛教重视因果,也说明了听经闻法的重要性,听闻佛法才能正确明白因果法则的真理性,一切事物从因緣而生,有因必有果。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受的果报是轻还是重取决于自己的过去生中所做所为。


业力会导向下一世的牵引,如影随行。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知道业力不是绝对性的,业力是不断转变,即是无常性的,所以修行才有意义,对当生的乐报不会自满,对当生的苦报不会沮丧,对未来充满希望。广修供养,培福修善、六度万行都是帮助我们通向解脱成佛的道路,都能净化我们的业力。


胜解


对于佛法的闻、思、修三个阶段,更进一步生起对信的认可,也就是达到胜解的阶段,所谓的胜解就是对境印可,于所缘之境决定印可不会移转也。不会因自己一时的不如意、别人的一句话就动摇了自信,胜解的力量是来自于充分的理解,是由智慧产生的。


如同我的母亲对佛菩萨的深信不疑,每日又精进念佛并听经闻法,熏习善的种子。对于自己的遭遇能坦然接受,并不会杞人忧天,不会对三宝生起任何怀疑和退失心,反而比之前越来越精进。这就是胜解的利益。


证信


但是再坚定的解还是相当于我们说的纸上谈兵,最终的信仰来自证信,什么是证信?这里的证是修证的证,梵文是adhigama,证得、通达的意思,是由实践得到的信心,从圣人的角度是亲证三乘圣果,但是对于我们凡夫来说如何去体会这个证信?当我们透过戒、定、慧的修持,烦恼不断减少,心不断清净,从而体会到真理,这种从修行中得到的信心是直观的,直接体验到的,谁都带不走。


这种信心,随着自己修行进步,都有所体会,每天烦恼减少一分,信心就会增多一分。证果不再是遥远的事,每天都能体会得到,对佛菩萨的境界也更趋向往。


信仰具有神圣性,从信、解、行、证四点来培养,建立我们对三宝坚定不疑的信仰,有了对三宝坚定不疑的信仰,不论是感应道交、自我净化,还是利益众生,都会变得更自然,成为理所当然的事。


现在了知了佛法的真理,我们要明白道在脚下,道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中,看护好我们自己的起心动念、明因识果、勤转念、证菩提。信仰能让我们生活保持希望。若是现在你们问我个人信仰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我的信仰是以古来大德的深入经藏为目标,以观音大士的大慈大悲为楷模,以广结善缘、弘法利生为己任----这就是我信仰的宗旨。


最后引用《普门品》中一颂作为结语:

念念勿生疑, 观世音净圣,

于苦恼死厄, 能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 慈眼视众生,

福聚海无量, 是故应顶礼。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这位祖师曾于灵隐寺隐姓埋名清扫茅房,直到三年后的一天……

藏识|珍重导师并海众 不胜依恋向灵山——雪窦重显禅师与灵隐寺的因缘

藏识|与两宋首尾呼应的两部佛教史书

藏识|翠微亭下忆精魂 宋韵正气世常存


☀巡觅

巡觅|佛已了然我心事

巡觅|20 30 40,三到灵隐,心之所向

巡觅|夏日,对话灵隐

巡觅|承宋韵之脉 铸时代之魂


☀学处

学处|释迦牟尼佛如何报答亲恩

学处|学佛的目的

学处|水陆法会为什么要持续七天

学处|《心经》的“心”字如何理解?


☀观照

观照|修行者定中见佛是自己的幻梦吗——鸠摩罗什三藏这样答复慧远大师

观照|关于抄经:沐手恭书二三事

观照|学佛常常遇到障碍怎么办

观照|九月初九正重阳 佛陀以偈劝孝养


☀开示

开示|太虚大师:三种般若

开示|印光大师:以真俗二谛破除执见

开示|倓虚法师: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故能寻声救苦

开示|虚云老和尚:信心坚固,长远心不退,则平常人也可以即身成佛


☀一偈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布施平等觉②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布施平等觉③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出家梵行觉①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出家梵行觉②

☀物语

物语|海棠——着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

物语|七叶树——只为昔时受记莂 今来此地荫人天

物语|木槿花——风雨禅思外 应残木槿花

物语|紫薇——独坐黄昏谁是伴 紫薇花对紫薇郎


☀常识

常识|内坛为什么要结界

常识|水陆法会请上堂时都礼请了谁 这些画告诉你

常识|水陆法会的殊胜缘起

常识|三十七道品——四如意足


☀素食

素食|圆瑛法师:众生皆有佛性,庆贺宜用蔬食

素食|求于法味

素食|夕餐秋菊之落英

素食|饥则吃饭,寒则添衣


☀分享

分享|爱心素月祝福长

分享|藏经楼上晒经书

分享|身心的交付

分享|闻佛名号 至心称念


☀赏析

赏析|摩诘居士王维的画

赏析|高丽水月观音菩萨像

赏析|清代木版画册:观音慈容五十三现

赏析|山西晋城青莲寺唐宋彩塑精品


☀历史历史|北朝佛教之专重禅观
历史|石窟造像在北朝的兴盛
历史|宏伟庄严的北魏寺塔建筑
历史|隋文帝、隋炀帝对佛教的提倡与限制

☀阅读阅读|叶圣陶:两法师
阅读|敦煌壁画里的重阳节
阅读|菩萨何不现身今时
阅读|倓虚法师记忆中的弘一律师

☀故事故事|佛门孝子玉琳琇国师度化母亲
故事|尸毘王代鸽割肉饲鹰
故事|我以无畏施 且可安汝意
故事|悉婆利王子住胎七年

☀视频视频|千载胜缘逢盛世
视频|佛教生态保护动漫——遇赦
视频|佛教生态保护动漫——投宿视频|佛教生态保护动漫——方长不折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