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常识|我们这个世界为什么被称为五浊恶世(下)

灵隐寺 2024-03-19

前文回顾:

常识|我们这个世界为什么被称为五浊恶世(上)


三、烦恼浊:烦,是烦扰、烦躁的意思;恼,是恼乱、苦恼的意思。《智度论》第七卷讲到:“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一个人的情绪、精神得不到安宁,时时刻刻受到煎熬,内心充满烦恼,外表看起来虽然很平静,可是一肚子烦恼,身心不安。这个烦恼浊就是以五钝使(贪、嗔、痴、慢、疑)为体,这里的钝是迟钝的意思,是说这五种烦恼断起来不容易,要慢慢地断除。


:对于外面所有适合自己心意的,一切的顺境,所引生出来的一种贪着心。人生为什么会充满痛苦?那就是因为贪心太重,所以说:“众苦所因,贪欲为本。”


人总是对世间的财、色、名、食、睡等五种境界(五欲),生起贪欲心,永无满足。人生一直为这五种欲望不停地奔忙、追求,结果是求到了又怕失去,求不到就不停地钻营,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因此造成无量的痛苦。


:对于一切不如意,违背自己意见的逆境,所生起的憎恨心。“嗔”就是生气,爱发脾气。人为什么会发脾气呢?就是遇到不称心的事,比如被人欺侮了,或是被人骂了,都是造成我们发脾气的原因。人一有了嗔心,就会造无穷无尽的恶业,所以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人只要动了一念嗔恨心,许多造罪的举动,魔障的大门立刻大开。又说:“嗔是无明火,能烧功德林。”嗔像是一把无明的大火,就算像森林那么多的功德,都会被它烧光,所以我们要修忍辱波罗蜜,才能把无尽的宝藏保存着。


:愚痴。在知见方面,发生了毛病,并不是完全无知,而是对一切道理,缺乏正知正见,变成是非颠倒,以是为不是,以不是为是,拨无因果,认假作真。凡是无明迷昧的人,本身没有智慧,人生必然会痛苦。以上贪、嗔、痴三毒,是最大的烦恼根源。


:是贡高我慢的心理。说明白一点,就是瞧不起别人,以为自己了不起,凭自己的权威、势力、富贵、聪明、才智等等,傲慢鄙视他人,什么人都不在他眼下的一种心理。也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高、太大了。按照唯识学的分类,慢又有慢、过慢、过过慢、我慢、增上慢、卑劣慢、邪慢七种的具体分别。


:是信的反面。对佛、法、僧三宝的功德,苦集灭道四谛的真理,因果的定律,都怀着狐疑不信的心理,或是有犹豫不决的态度,因为疑心重重,没有办法生起一切善的行为,没有办法学佛,就没有办法进步。


为了以上所讲的种种的烦恼,搞得我们身心充满痛苦、不安,像一股污浊的流水,无法清凉自在,所以称为“烦恼浊”。

四、众生浊:佛经上讲,不管天上、人间及三恶道等,有生命的,都叫做“众生”。如《金刚经》中说:“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这种种都叫做“众生”。依据各种经论,对“众生”的解释,主要具有三种意义:


众缘和合名众生:缘,条件。《大法鼓经》说:“一切法和合施设,名为众生。谓四大(地水火风)、五蕴(色受想行识)、十二处、及十八界、十二因缘等合成,假名为人,号曰众生。”这是结合精神与物质众多的条件,而名为众生。


数数趣生名众生:《般若灯论》说:“谓有情者,数数生故,名为众生。”我们的生命,相续不断,现在为人修五戒十善,将来死后是再为人或是生天,如果造了畜生、地狱业,将来堕落三恶道,不管是人间、天上、投驴胎、入马腹,永远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一直循环不息,众多生死,所以叫做“众生”。


法身随顺名众生:《不增不减经》说:“此法身本性清净,但为恒沙烦恼所缠,随顺世间,往来生死,即名众生。”我们各人本来具有的清净法身,在圣(成佛)不增,在凡(人)不减,但为烦恼恶业所遮蔽,随顺世间,流转不断,所以名为众生。


我们一切众生,对人生充满了苦、空、无常的真理不了解,妄想执着一切,以致起惑造业,轮转六道,生死不息。有时来人间,有时升天上,甚至堕地狱,这生死往还的生活,就像是一股污浊的流水,所以称为“众生浊”。

五、命浊:命,就是生命。我们的心理,是一种精神活动,与生理的血肉之躯,结合在一起,必须靠寿命(年龄)、暖气(温度)、识(第八阿赖耶识)这三种元素来互相帮助、互相依持,就构成了这个活泼泼的生命。


人生的旅程,数十寒暑,生命都是非常短暂的,依佛经的说法,最长也不过是八万岁,我们现在属于末法时代,年龄有限,正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就算能活到一百二十岁,还不是由少而壮,由壮而老,无常的变化,很快的到了最后一刹那,一口气不来,也就这样完结了。自然的生命流失以外,还有天灾人祸,一切不可抗拒的苦恼逼迫,随时可夺走我们宝贵的生命。众生就是这样在六道中流转,来来去去,生命就像是一条水流,失去了清净的本性,被种种烦恼所蒙蔽,因此叫做“命浊”。


以上就是对于五浊的解释,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则不无感慨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真是充满了以上种种的苦恼,是真正的五浊恶世。再想到,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正是在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中,多生累世,经过八千往返的修行菩萨道,受尽无量的折磨和苦难,终于以不屈不挠的斗志,勇猛精进,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真是非常难得。我们作为佛弟子,今生能够听闻佛法,实在是机会难得,更加要以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作为我们今后的人生准则,一步一步坚定地修行下去。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与两宋首尾呼应的两部佛教史书

藏识|翠微亭下忆精魂 宋韵正气世常存

藏识|灵隐寺具德弘礼禅师求道因缘与弘化事迹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巡觅

巡觅|夏日,对话灵隐

巡觅|承宋韵之脉 铸时代之魂

巡觅|如何建立信仰——依《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巡觅|走出失去亲人的痛,观世音菩萨教我的两件事


☀学处

学处|佛教中的各宗各派都倡导读诵佛经吗

学处|读诵佛经都有哪些好处

学处|极乐世界到底有多好

学处|从贤首五教论净土法门的价值


☀观照

观照|菩提心发不起来怎么办

观照|发愿是修行根本

观照|佛经会很难读懂吗

观照|发心,千万别发错了


☀开示

开示|印光大师:《八十华严》备明一生成佛之因果,而以求生西方为结归

开示|虚云老和尚:动用中修行,比静中修行还易得力

开示|弘一大师: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

开示|太虚大师:信心


☀一偈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本经名义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自修功德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化他方法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念诵利益


☀联灯

联灯|对自己也要慈悲一点点

联灯|如何从浅至深、由易到难地修持慈悲

联灯|“包容”话题征集来啦,久等了

联灯|包容,不止尊重与关怀


☀物语

物语|海棠——着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

物语|七叶树——只为昔时受记莂 今来此地荫人天

物语|木槿花——风雨禅思外 应残木槿花

物语|紫薇——独坐黄昏谁是伴 紫薇花对紫薇郎


☀常识

常识|三十七道品——七觉支

常识|三十七道品——八正道

常识|“薄伽梵”都有什么意义

常识|佛教中什么样的典籍可称为“经”


☀素食

素食|小雪,宜减辛苦

素食|岂但爽口,自可观心

素食|大雪,食粥纪

素食|食无定味,适口者珍


☀分享

分享|一片初心

分享|菩萨的微笑

分享|交通安全 平安是福

分享|无上菩提心 誓愿作佛心


☀赏析

赏析|元代因陀罗禅画(传)弘忍再来图

赏析|弥足珍贵的佛教石刻拓片

赏析|大同下华严寺合掌露齿菩萨塑像

赏析|隋代阿弥陀佛三尊铜像


☀历史历史|佛典翻译的兴盛与经录编撰的成熟
历史|八宗并弘之天台宗与三论宗
历史|八宗并弘之慈恩宗
历史|八宗并弘之律宗与贤首宗

☀阅读阅读|口诵佛名,心游千里,非念佛也
阅读|一首用十二时辰写成的歌——赵州禅师《十二时歌》
阅读|轮回根本
阅读|湛然圆澄禅师《念佛歌》

☀故事故事|福增比丘因怖畏而发心
故事|称念三宝功德缘起
故事|慈力王刺身血施五夜叉
故事|手出美味佳肴

☀视频视频|佛教生态保护动漫——遇赦
视频|佛教生态保护动漫——投宿视频|佛教生态保护动漫——方长不折
视频|老照片里看古建——灵隐寺老山门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