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照|发愿是修行根本

灵隐寺 2024-03-19

我们修学佛法,想要进入佛法菩提之道,主要的正门就是“发菩提心”。如果能发菩提心,自然可以打开入佛知见的正门,进修佛道;如果不发心,即便是天道,人道,甚至是世间法中的一切事务,也不可能成办。由此可见,发心是为一切行门的根本,学佛更加是要发心、发愿的。


发心,仅仅只是起步,继发心之后,必须实践急行,方达目的。如果践行没有愿力支持,一旦逆境当前,则容易生起退心。世间任何事业的建树,都应当先发心愿,坚立意志,才有可能最终成功。佛道遥远,魔障重重,想要进修佛道,更加要先立坚固誓愿,比如释尊因中修行立四弘誓愿,药师如来立十二大愿,阿弥陀佛立四十八愿,普贤菩萨立十大行愿……结果终证佛道,广度众生,成熟有情。


发菩提心,勤求佛道的人,立愿当然志在广度众生。四弘誓愿中,第一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为度众生,要断烦恼,要学法门,要成佛道。如《金刚经》言:“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此菩提心,是众生本具的正因佛性。无始时来,此菩提心埋没于烦恼丛薮中,无由显发,现在得以遇善知识劝导,发明本具正因佛性。正因理心性既发,则了因慧心及缘因善心,自然可以相继而发。凭借缘因、善心,所积集的一切功德,断惑证真,发明心地,使了因佛性显,成就般若智,了达真如实相理,令正因佛性出缠,法身理体得以显现,圆满佛果功德,自可成就正等正觉。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发心是要发菩提心,而不是发二乘人所发的自利之心。二乘圣人,虽然也发心持戒修行,断惑证真,愿出三界狱,愿度生死海,但是其目的仅在求自利,发心不广,不得名为广大心。菩提心才可以称广大心,发此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己志愿成佛,也希望法界有情同出苦海,共证菩提。


如《楞严经》言:“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修行人在菩提路上行进,无论遭遇任何逆境,任何阻力,任何打击或付出任何代价,任何牺牲,都应该坚持初心,不生退意,如经言“假使热铁顶上旋,终不退失菩提心”,这样坚决进修,精进办道,广度众生,于利他行为中,完成自利功德。求离二死,永断无明,福慧具足,自可成佛。否则,发心不广,立愿不坚,纵经尘点劫数,长时间修行,亦难脱离生死苦海,仍在六道轮回中受苦,虽有修行,结果却徒劳无功。


佛陀初成道,于三七日中,为大机众生转无上法轮,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显事事无碍,事理圆融的境界。《华严经》中有说到“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我们跟随佛陀,广修诸善法,包括世间善法,比如五戒、十善,以及一切有益世道人心的道德行为,出世间的善法,如佛所说的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以及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法门。如果不发菩提心,立志成佛,或已发菩提心后,因隔阴之迷或因逆缘退心,即使仍然进修善法,亦将变成魔业。


如欲界魔王,亦修十善业,及修世间禅定,因不发菩提心,但求自利,故报为魔王。即使修习四谛、十二因缘、及三十七道品的佛弟子,因忘失菩提心,但求自利,亦很容易为魔所转,如《楞严经》五十重魔的境界,皆是修行人的障道因缘。


曾经发菩提心,后因逆境忘失,修诸善法,尚且成为魔业。何况根本未曾发菩提心,不曾立志成佛,更容易为魔所摄,沦为魔眷属。因此,欲学如来乘,得证佛果,成就无上道,更应当先发菩提心,立四弘愿,培养纯正的心智,实践菩萨道,修六度万行。所谓“上求下化,悲智双运”,对于菩萨的心愿,不可或缺,更不可以懈怠缓慢,应立即发心,急速起行。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与两宋首尾呼应的两部佛教史书

藏识|翠微亭下忆精魂 宋韵正气世常存

藏识|灵隐寺具德弘礼禅师求道因缘与弘化事迹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巡觅

巡觅|夏日,对话灵隐

巡觅|承宋韵之脉 铸时代之魂

巡觅|如何建立信仰——依《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巡觅|走出失去亲人的痛,观世音菩萨教我的两件事


☀学处

学处|如何面对冤憎之人与苦恼之境

学处|随缘无所求 广修诸善法

学处|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学处|一个“觉”字竟包含了这么多的道理


☀观照

观照|为何信佛、如何信佛

观照|如何观照自心

观照|何谓修行、如何修行

观照|菩提心发不起来怎么办


☀开示

开示|太虚法师:资生之佛教,即为释迦付托与药师之法门

开示|圆瑛法师:佛教疗养之法

开示|印光大师:《八十华严》备明一生成佛之因果,而以求生西方为结归

开示|虚云老和尚:动用中修行,比静中修行还易得力


☀一偈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出家梵行觉③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大心普济觉①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大心普济觉②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本经名义

☀物语

物语|海棠——着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

物语|七叶树——只为昔时受记莂 今来此地荫人天

物语|木槿花——风雨禅思外 应残木槿花

物语|紫薇——独坐黄昏谁是伴 紫薇花对紫薇郎


☀常识

常识|不可不读的佛经——《药师灌顶真言》

常识|三十七道品——七觉支

常识|三十七道品——八正道

常识|“薄伽梵”都有什么意义?(上)


☀素食

素食|立冬补冬

素食|我心素已闲

素食|小雪,宜减辛苦

素食|岂但爽口,自可观心


☀分享

分享|红马甲绿马甲

分享|筝之灵感

分享|一片初心

分享|菩萨的微笑


☀赏析

赏析|明代丁云鹏《三生图》

赏析|千古不朽之作——欧阳询手书《心经》

赏析|明代绘画长卷:禅宗祖师传法图

赏析|梁思成:云冈石窟之佛教造像


☀历史历史|隋代的佛弟子们如何修行
历史|隋代佛教的艺术成就与国际传播
历史|唐代三百年间佛教的兴衰
历史|佛典翻译的兴盛与经录编撰的成熟

☀阅读阅读|倓虚法师记忆中的弘一律师
阅读|时光不可空过阅读|丰子恺:梧桐树
阅读|口诵佛名,心游千里,非念佛也

☀故事故事|萨埵太子舍身饲虎
故事|商主入海取宝的奇遇
故事|福增比丘因怖畏而发心
故事|称念三宝功德缘起

☀视频视频|佛教生态保护动漫——遇赦
视频|佛教生态保护动漫——投宿视频|佛教生态保护动漫——方长不折
视频|老照片里看古建——灵隐寺老山门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