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捐诗选

2018-01-23 唐捐 星期一诗社

唐捐,本名刘正忠,1968年12月生于台湾嘉义。台湾大学文学博士,曾任风灯诗社社长、《蓝星诗学》主编,现为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并担任《台湾诗学学刊》主编。着有诗集《金臂勾》、《无血的大戮》、《暗中》、《意气草》、散文集《大规模的沉默》、论述《现代汉诗的魔怪书写》、《军旅诗人的异端性格》、《王荆公金陵诗研究》等,并编有《台湾军旅文选》、《当代文学读本》等。曾获五四奖、1998年度诗奖、梁实秋文学奖、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中央日报文学奖、台北市文学奖等。




王征珂 懒懒 张进成 樊子 雾小离 许欢颜 钟硕 崔卫平 黄金明 墨指含香 宇舒 杨献平 熊焱 李南 弥赛亚 年微漾 何言宏 杨庆祥 海上 彭一田 顾北 小西 梁文昆 丛小桦 李浔 夏汉 世宾 浪子 谢冠华 李荼 陈巨飞 胭脂小马 亚拉河 毛子 广子 衣米一 衣米妮子 纠以 依尔福 江野 玩偶 陈仲义 飞廉 波希米亚人 泉子 风荷 飞廉 马力 蒋静米 赵卡 窗户 余小蛮 张二棍 东樵 朵渔




上元节出门所见


人来

人往

的废墟。爆竹声里

飞出彩色的蝙蝠

在途满脑浆的灯笼之间

来回穿梭。华丽的阁楼

用巨大的阴影

包裹自己的感伤。我在路边摊

点了一盘炒面

看锅铲挑动快要焦灼的油汤

如闹市


人们走来人们走去

好热闹的废墟

我看到不存在的蜘蛛

拼命地吐出铁丝

网住灯火、网住货物

──啊,我看到了

有人飘来又飘去




入土之歌


当灰烬随蝴蝶飞起

  火树窜出火炉

   众人的耳目

开绽如坟前的菊花


齿牙嚼着

三寸不烂的叹息

木头嚼着

七尺已烂的身躯


不堪入目的就要入土

不能入土的只好入梦




宇宙论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 张载



天空挺着鼓鼓的肚皮

怀孕我们


还没出生,还没活过

我们只是浑沌的受精卵

不知谁弄大母亲的肚皮﹖

祂可在外头等我们出去﹖


风雨雕刻我们的躯壳

烈日打造了心情──

我们被完成。灵魂

被排泄到天地之外

身躯被母亲开除


茫茫星海,找不到父亲

成为流浪的宇宙尘



群星如钉,狠狠打进

天空的深处


从未出世,早已入土

世界是一座堂皇的茔墓

保养着死尸。不让腐味

泄漏,侵扰高枕上的神


从未作人,早已成鬼

爱与恨只是蛆虫的运动

哭与笑则是它的排泄物

所有的行为都叫 腐烂

所有的事物都叫 棺木


神说过:有一天

祂要来开棺验尸




我用残损的手掌


午夜趴在草席般的地图,我用残损的手掌

抚摸沦陷的祖国,啊,微微跳跳动的不正正

正是土地临终的脉搏……。我想象:

巨大而虚假的油灯以乌贼的姿势

散发黑色的汁液,湖泊里摇出畸形的魂魄

像小虫钻研着长满尸斑的水波,星辰如疱疹

布满油漆未干的天空……。突然间我听到:

「和平…奋斗…救救救救我……」这些遗言

的力量如咒,拉扯着我,使身体一寸寸陷落


终于沦陷了,我,像鱼丸或虾饺在火锅中漂流

感受到被蒸煮的恐慌与快乐。喔,老天!

这是水深火热的沦陷区,午夜梦回的祖国

然而霓虹闪烁如天庭、祥云如叶、红星硕大如

伸手可摘的橘柚。啊,亢奋的电车驰过平坦的

轨道而甜美的河水被整治成诗歌,在唱盘上

奔流。同胞们住在蛋糕的城里或奶油的乡间

饮食、歌舞、合欢或祷告。牛在吃草、鸟在跳跃

──我终于知道:沦陷多年的,是我,不是祖国




不在场证明


@第一次供词


散落的毛发、残留的血迹和泪痕

橱窗玻璃上保存完好的身影

或粘在目击者意识里的生理特征

啊,都不足以证明

民国_?年_月_日下午三点二十分

我曾经在现场作案作爱或呼吸排泄等等


案发当天我在一座混乱的城市(名称我忘了)

参加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主题我忘了)

曾经踩死两只蚂蚁,高呼三句口号(内容我忘了)

有几千人听到(可惜我不知道他们的地址电话真实姓名)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场所不在台湾


台湾的天空比鱼肚还白,太阳比蛋黄还黄

但那里的太阳却像不成熟的脓,淤在破布般的脸庞

台湾的人民比街道正直,政府比柏油坚忍

但那里连阳光空气水份都急着移民



@第二次供词


检验我的DNA,你只看到股票房地产汔车的厂牌

分析我的肺泡,你将找不到青山绿水的成份

抽查我的脑髓:观念礼义廉、考绩乙丙丁、操行忠孝仁

这在在证明我不在台湾生存,不是台湾人


台湾人纯朴热情(恕我无法以喻辞说明)

台湾风光明媚四季如春(恕我再三使用散文)


案发当时我在湖畔散步、看风景、搭帐蓬

有眼无珠有骨无肉的鱼跃出水面三丈

癞痢的鸟入水三分(它们尝试调换生存环境)

风向东南西,湿度一一九,能见度零点零零零──

有星为证:满天红肿的星斗像酸疼的眼睛,流下目油

沾在我的头发,你看,也沾在我的受想行识耳目身心


我不在台湾。鸟爱台湾的天空、鱼爱台湾的水

但我去的地方,连水和土都不怎么喜欢人



@第三次供词


!在场:祖先的灵魂有如酒精,浸泡我的脑神经!


不在场。我不知道冷气机也能播放虚假的时代气氛。不

在场。我没听到噪音挟持着鸟声在下水道中翻滚。不在

场。我没看到冥纸化妆成钞票隔开肉体与灵魂。不在场


。在场:血液在地底化作石油,发动心的引擎。 


不在场。我没看到长满了传单却长不出翅膀的天空。不

在场。我从未闻过油腻的口号沾满学童的便当盒。不在

场。我不必调配神话鬼话风凉话去保养耳鼻喉。不在场


﹖在场:但那里怎么会是美丽之岛、婆娑之洋﹖




水和火


你留下的水壶有一种阴冷:

猫的影子昙花壁虎的笑声


燃烧着相思树的枯枝。我的

炉子里有翠绿的火跳跃如蚱蜢


把日记的碎片喂给蚱蜢,牠就

长大如地鼠,想要钻进水壶


隔着铜制的壶身。水,好象

没有听到一种怯怯邀舞的声音


我像急躁的农夫揠高火苗──

喔,树已成灰,水竟结成冰


只有心在沸腾,蒸气推开眼皮

滚烫的笑声就要溢出眼睛




变造古典,添入现代意识

——兼读唐捐诗作《细雨》


安琪


  我感觉我越来越像福尔摩斯,从一个人的相关资料中判断、分析、辨认资料背后的这个人,他的模样,他的性情,他的喜好。譬如唐捐,我先从这个笔名推敲他是否一个虚无主义者,所谓功不唐捐,他居然只取后两字,他到底要白白舍弃什么,或者说,有什么是他想白白舍弃的?

  这个从1989年获得全国学生文学奖大专新诗组第一名开始即接连不断获得各项大小奖项的青年,其诗歌成长履历可谓过关斩将,一帆风顺。要在大陆,这类人一般而言他/她的写作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会比较无风险无争议,所谓“安全写作”,但唐捐的诗,却是很有挑战性的,单单在形式上,他玩尽各种技巧:1)把标点符号放在句首,譬如《不在场证明》;2)把标点符号放在离本行最后一个字有十个字距离的地方,这么说很拗口,继续说一遍就是,本行的标点符号和本行最后一个字中间塞了十个空格,这么说是不是明白一点?譬如《夜钓》;3)把实心黑圈直接放在诗行里,譬如《蜉蝣ABC的爱与死之歌》。4)诗行中偶尔插入偏旁部首一样的字,譬如《声无哀乐论》;5)把英文字母和加减乘除的符号放进诗中,譬如《裸视0.01》。也许还有6、7、8等待我去发现,但仅这五点在大陆,就难以获得众口一词的好评,也就不可能囊括大大小小的奖。可见,台湾诗坛对探索性的诗作是鼓励的。

  如果藉此以为唐捐的写作仅止于探索,那又片面了。在通读唐捐大约20首诗后我基本可以想象出少年唐捐如何苦背中国古典诗词的场景(也许聪慧的他背得很愉快也未可知),穿梭在他诗中,我会撞到张载引文的题记、稽康引文的题记,会撞到楚墓残简,会撞到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会撞到字词间略带调侃的之乎者也的之。如果藉此以为唐捐的写作资源大都来自中国古典诗词,那又片面了,当我被如许多的繁复意象和错乱句法纠缠而苦苦冥思其意时,我知道,唐捐同样是一个对西方现代派了然于胸的人,请看,“黑猫被房间消化,只剩两颗坚硬的眼球/在空中漂浮。(它的肉体融入夜色/增强黑暗的品质)。”非常魔幻现实,可以理解为:1)此时的房间已没有黑猫,黑猫死了,或离开了,但因为人的感觉,仿佛黑猫还在,一直在盯着你。夜晚因为黑猫的存在而具有黑猫的形状,不再虚无缥缈,而是具体可感的,因此是有品质的。2)黑猫还在房间,但夜太深了,你看不见黑猫,你看见的只是它闪闪发光的眼睛,这眼睛随着黑猫身体的跑动而四处漂浮。因为黑猫的存在,这个夜晚鲜活、灵动,富于品质。这只是我随手从他的《暗中》一诗中抓取的一句,类似的句子在唐捐诗作中一眼就可以看到好几行。

  台湾文学辞典是这么评价唐捐的:

  唐捐诗作素以意象浓烈、形式张致著称,往往借着变造古典、添入现代意识,以一种表象的复古反过来描写诗人对社会的忧怀,不避秽污,以塑造个人风格,父母神鬼常见文中,是题材,也是象征;其散文延续诗作强烈的感官意象,出入幽冥与人间、身体与思维,探索生死爱欲之远奥,于当代台湾散文界亦独树一帜。

  我有幸读到唐捐的三篇散文分别是他为诗集《无血的大戮》《金臂勾》《蚱哭蜢笑王子面》所撰写的后记,他视诗写为“像奉旨游览地狱的鸾生,一旦归来,振笔疾书;书之既毕,亟欲放空残酷的见闻而不能,惟有坐任奇景异象磨损自己的脑神经”,我也在阅读之后成为那个鸾生,虽不至于把他的散文视为地狱,但其古意之深奥、其透视世象之狠准、其游走阴阳之多能,无不使我屏息叹服。

  除了诗人、散文家,唐捐还有一个重要身份是批评家。现为台湾清华大学副教授的唐捐以本名刘正忠撰写了《艺术自主与民族大义——“纪弦为文化汉奸说”新探》,刊登于《政大中文学报》2009年第11期,被认为“一定程度还原了真相,也替路易士做了忠实的辩驳”,路易士就是大名鼎鼎的纪弦。纪弦在抗战时期以笔名路易士在香港、上海落脚与发表诗作,因在上海时期曾在汪精卫与胡兰成手下做过事,其抗战时的身份认同与作为,一直引起广泛争论。以上这段搜索得到的资料使我看到了作为批评家一面的唐捐,他的严谨治学,也了解到有关纪弦老前辈的这段公案。这也是我这一年撰写《海峡瞭望》台湾诗人专栏常常收获到的意外。

  2013年11月,我应邀给网络杂志《右边》推荐台湾诗人30家时,我推荐了唐捐诗作《细雨》,这首诗在唐捐诗作里已经是相当明朗可解了。起首的比喻贴切但好像也没读到谁曾这么比喻过,细雨如筷,一直以来细雨如线已被广为认同,如今唐捐告诉我们,细雨如筷,猛然间你会想起南方夏天雷阵雨突临时豆大雨点砸在头上真像筷子敲你,这真是只有南方人才能写得出的比喻。且慢,唐捐出乎意料的地方又来了,他的如筷细雨并不是要打你,而是要来温存你,体贴你。我不禁为我粗暴的第一反应脸发红。唐捐笔下的细雨,仿佛远远伸过来的一双筷子,代替筷子后面那双手来抚摸你的脸,你的眼,你的心,最妙的是最后一节,被抚摸的你态度如何,一件蓑衣表明态度,这个“你”好像对细雨不感冒,她编成的蓑衣正好为的是挡住你如筷的细雨。

  由雨而你,由你而雨,经由“筷”这个意象,使雨的背后这个并未出场的“我”,现形了。

  2013年10月25日。



细雨

唐捐


细雨如筷

纷纷伸向你,因为

你面有菜色但不知为何

夹不起


夹不起你如豆的目光

目光如豆

你将它们洒向窗外

长成一株繁茂的

蝉鸣鸟噪

细雨如筷夹不起


夹不起你心事如麻

如麻的心事,正好

用来编结蓑衣

遮挡如筷纷下的细雨




曹五木 熊平 南京小草 朱周斌 宋炜 阿信 津渡 陈克 夕染 刘郎 旺忘望 李敢 难道 西渡 何三坡 王之峰 西风野渡 庞培 浅韵凝 唐绪东 陈会玲 朱永富 半桌夕阳 钱松子 笨水 羽微微 冯谖 马骅 纳兰 窗户 孙磊 陈白衣 伊蕾 余真 野子 一江 朱朱 黄礼孩 阿七 潘洗尘 刘郎 寄南 米绿意 胡敬涛 海媚 菠萝僧 更杳 刘白 泣梅 王丽颖 吕布布 游金 布非步 温经天 尹马 胡桑


超越自我
孜孜以求
继承突破颠覆重构
个性先锋自由开放
理念
星期一诗社

豆瓣:https://www.douban.com/group/xqyss/

部落:https://buluo.qq.com/p/barindex.html?bid=346217

微信:xu_zhi_ting 邮箱xzt886@vip.qq.com QQ群58987806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