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处|常听见菩提子、菩提树、菩提叶,却还不知“菩提”二字是什么意思……

灵隐寺 2024-03-19

梵语菩提,唐朝以前的旧译时代,翻译为“道”,唐朝以后,新译为“觉”,比如:


菩提,名诸佛道。

——《大智度论》

菩提胡语,以翻名道。

——《大乘义章》

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

——《安乐集》

梵语菩提,此翻为觉。

——《唯识述记》


菩提即是觉道,即诸佛所证正觉之道。但此道,非普通世间之道,非二乘人所证出世间小乘之道,亦非大乘菩萨所修的菩萨道,而是诸佛所证无上菩提的佛道。


如果说觉,则非世间一般人的知觉、错觉,非外道的邪觉,非二乘的偏觉,非菩萨未圆满的正觉,而是诸佛智德圆满,究竟觉悟的无上正等正觉。一般人的知觉,是妄非真;外道的觉,是邪非正;二乘的觉,是偏非中;菩萨的觉,虽正未圆,这些都不是最究竟的。


唯佛与佛,以始觉智,证本觉理,智极理圆,并基于平等之理,教化众生,平等拔苦与乐,故言正等;佛自觉己圆,又能觉他,二利究竟,觉行圆满,十界众生,无过其上者,因言:无上正等正觉。


如果根据众生本具的理性来说,菩提可分为真性菩提,实智菩提,及方便菩提三种:


真性菩提:即是众生本具的真如自性,在有情言,名之为佛性;在无情言,名之为法性。


无论佛性或法性,俱皆真实而且常住。众生虽然迷此佛性,流转三界六道生死,成为苦恼的众生,但此性不灭不减;诸佛虽然悟此佛性,了生死,出三界,证菩提,成为正觉的佛陀,但此性亦不生不增。


至于法性,则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如水的湿性,火的暖性,地的坚性,风的动性,以及宇宙万物的个别的特性。物之相虽然生灭无常,物之性则永恒不变。


这种不变又能随缘,随缘而又不变的真性,原是生佛体同,圣凡无二,物我一如,既无去来,亦无生灭,因名之为如如理,亦即是众生的本觉理体,因此称作真性菩提。


此真性菩提即是法身理体,周遍法界,是以理为道。


实智菩提:实智,即是真实的智慧。


此真实的智慧,是依据众生本具的理性而起的始觉智,还照众生本具的本觉理,理智一如,不假修成。而且能够如实了知本觉理体,能灭妄归真,能转识成智,因此被称为实智菩提。


此实智菩提即是诸佛所证的根本智,以其智光能够圆照法界而无遗,是以智慧为道。


方便菩提:方便,指权巧方便。


佛以实智证理,以权智鉴机,随顺众生种种根性,而施设种种方便,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权巧启发,众生内在的智慧,令众生去妄存真,共证理性菩提,因此被称为方便菩提。


此方便菩提即是依根本智所起的后得智,妙用无边,是以对机施教为道。


如果根据诸佛证德来说,菩提有法身菩提、报身菩提及应身菩提。


法身菩提即是如来藏性。此如来藏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无所不在,无处不遍,万物共品,诸佛共证。


报身菩提是十地位满的菩萨,果证真常,灵明觉照,恒于不生不灭,常乐我净的涅槃境界中,自我享乐。


应身菩提是诸佛菩萨,随顺众生的机情所示现的应身。如果众生机情成熟,佛即示现八相成道,如释尊降生于释氏王宫,去伽耶城不远之处,坐菩提树下,于金刚座上,证得无上菩提,转法轮,教化众生,利益有情,即是应身菩提。


如果根据菩萨修证的过程而言,有五种菩提:


一、发心菩提:是指十信位的菩萨,能够真发菩提心,得不退转。


二、伏心菩提: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位的菩萨,能够调伏心中烦恼,进修诸波罗蜜。


三、明心菩提:进入初地或以上的菩萨,能观照诸法实相理,心地明了。


四、出到菩提:八地以上菩萨,修诸般若,断惑证真,心不执着,而出离三界生死,到达涅槃彼岸。


五、无上菩提:等觉菩萨,断尽最后一品无明,降诸魔障,证无上道,名无上菩提。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与两宋首尾呼应的两部佛教史书

藏识|翠微亭下忆精魂 宋韵正气世常存

藏识|灵隐寺具德弘礼禅师求道因缘与弘化事迹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巡觅

巡觅|承宋韵之脉 铸时代之魂

巡觅|如何建立信仰——依《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巡觅|走出失去亲人的痛,观世音菩萨教我的两件事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学处

学处|2022年诸佛菩萨圣诞日

学处|菩萨利益众生的四摄法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学处|真为生死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学处|梁皇宝忏的缘起、内容及意义


☀观照

观照|佛经会很难读懂吗

观照|发心,千万别发错了

观照|如何获得真正的自由

观照|正邪只在一念间


☀开示

开示|弘一大师:新年改过实验谈

开示|虚云老和尚:要见五蕴皆空,首先要灰心冷意

开示|印光大师:净土五经大意

开示|慧明和尚:“信”字是世出世法上的根本


☀一偈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经题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译者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经序①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经序②


☀联灯

联灯|在职场与家庭中如何放下对立、修学慈悲

联灯|从善待动物的过程中,增长自己的慈悲心

联灯|佛教既要远离世俗,为什么还会倡导知恩报恩的感恩理念呢

联灯|如何应对消费悲情的慈善乱象而又不损自己的慈悲心呢


☀物语

物语|七叶树——只为昔时受记莂 今来此地荫人天

物语|木槿花——风雨禅思外 应残木槿花

物语|紫薇——独坐黄昏谁是伴 紫薇花对紫薇郎

物语|梅花破雪已成春


☀常识

常识|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常识|佛教中什么样的典籍可称为“经”

常识|七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常识|八正道:正见


☀素食

素食|春日春盘

素食|元宵煮汤圆

素食|慈悲心的践行

素食|禅悦为食


☀分享

分享|山君迎新 更添信心

分享|莲灯增辉人增福

分享|吉祥红灯 创造善缘

分享|梅花开处尽是春


☀赏析

赏析|玄奘大师与阿旃陀石窟

赏析|东魏石雕一佛二菩萨像

赏析|铁马金戈之下的北魏佛教造像艺术

赏析|梁楷名作《泼墨仙人图》


☀历史历史|两宋佛教兴衰
历史|宋代的佛典翻译与经录编撰
历史|宋代三百余年间官私刻印的五部藏经
历史|临济、云门、曹洞三宗在宋代的传承

☀阅读阅读|有关心的比喻
阅读|司马光《解禅偈》的流弊
阅读|六群比丘犹胜马鸣、龙树
阅读|“执着”的好处

☀故事故事|求神不如求己
故事|大限来时
故事|蜂王警睡魔
故事|长寿王的故事(中)

☀视频视频|灵隐寺合唱《祈福》
视频|惟有梅花 十分清韵
视频|云林志工 自利利他
视频|云林志工:奉献中增长福慧

撰稿|海涛

责编|妙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