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处|莫问腕头缠百索 且将粽子吃砂糖——佛教与端午节的渊源

灵隐寺 2024-03-19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经超过两千年,在此过程中,作为中华传统节日的端午节,由于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活动丰富,对本是外来宗教的佛教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并逐渐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的一个典范。


端午产生与时令物候有关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诗人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于是就将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民俗活动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起来。那么端午节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人们最初纪念端午的用意何在呢?



传统文化十二地支中的“巳”“午”“未”于五行属火,“巳”是火的出生状态,“午”是火的极盛状态,“未”是火的衰暮状态,而“午”所对应的正是农历五月。这时阳气到了极盛的状态,物极必反,阴气开始产生并逐渐加强,蚊虫五毒出没,人也烦闷不安。


所以在古人的认知中,五月乃是“恶月”、“凶月”。晋董勋《问礼俗》中就有“五月俗称恶月”的记载;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中也有“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的说法。


另一方面,五月初五是五月的开端,阳气达到强盛的顶峰,同时也是阴阳转变的开始,而古人又忌重复,五月五日重五,被视为大不吉。如北魏收《五日诗》曰:“辟兵书鬼字,神印题灵文”;《续汉礼仪志》中记载道:“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柳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这就是端午赖以建立的文化基础。



宗门法语中找寻端午起源


根据前文的引证,我们大致可以了解,端午节的原始动机应是驱邪镇鬼。目前大部分民俗学家也都认为,是先有端午节日,才将屈原等历史人物附着在节日上赋予祭祀或其它意义。而端午节这一点已被世人遗忘的最初起源恰恰在禅宗祖师的语录中还能寻到一些“蛛丝马迹”。


例如《古尊宿语录·舒州白云山海会演和尚语录》中载:

端午上堂,举昔有秀才造《无鬼论》。论就,才放笔,有鬼现身,斫手谓秀才云:“你怎奈何?”白云当时若见,便以手作鹁鸠嘴,向伊道:“谷谷孤。”

这里出现了“鬼胆包天”的场面:秀才撰写《无鬼论》时恶鬼立即现身挑衅,“你秀才又能把我怎么办?”白云禅师说自己当时若在现场,见此情景,便用手作鸟嘴状,对鬼学布谷鸟叫,可见端午节时恶鬼猖獗已极!换言之,端午节的真正原因是恶鬼作祟。


类似的还有南宋时期曾一度驻锡灵隐寺的大慧宗杲禅师上堂法语:

今朝又是五月五,

大鬼拍手小鬼舞。

蓦然撞着桃符神,

两手椎胸叫冤苦。


祖师借助端午演说佛法


佛教在传入中国后的两千年里,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成为已经中国化了的汉传佛教,历代禅宗祖师十分善于借助各种时节因缘为大众演说佛法宗旨。就以端午节为例,除了前文曾引述的五祖法言禅师和大慧宗杲禅师,还有许多祖师都能从端午时节入手,直指人心。


例如真净文禅师端午上堂:

今朝五月复端午,随众生心解分布。粽子虽然应所知,要须一一知来处。且道从什么处来?蓦拈拄杖云:若知拄杖子来处,即知一切法来处。所以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只如大众从什么处发现,一一分明在目前。若知发现,不妨奇特;若也不知,何名出家?遂掷下云:只者末后一着,也大难会。喝一喝,下座。

又如兜率照禅师端午上堂:

举拂子曰:端午龙安亦鼓桡,青山云里得逍遥。饥餮渴饮无穷乐,谁爱争先夺锦标。却向干地上划船,高山头起浪,明椎玉鼓,暗展铁旗,一盏菖蒲茶,数个沙糖粽。且移北郁单越来与南阎浮提斗额看。击禅床,下座。

我们不仅可以从这段语录中判断出真净文禅师和兜率照禅师的时代,寺院在端午这一天也是吃粽子、饮菖蒲茶的;更应该感佩祖师说法之善巧,单就粽子、龙舟便能演说佛法,言言见谛,语语归宗,要令学人于一切时、一切处开悟第一义谛。



古时禅宗丛林如何过端午


据《敕修百丈清规》中记载,到了端午节那天,整个寺院都会忙碌起来,一天的时间里有好几项活动:

1.

菖蒲茶会

端午节一大清早,知事法师就开始在僧堂之内烧香,然后敦请大众一同聚集,开办端午节特有的菖蒲茶会,在茶会之上会表演点茶以供养大众。此处的点茶是宋代时比较流行的一种饮茶方法,苏轼的《送南屏谦师》诗中所说的“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就是指寺中点茶的三昧手。

2.

上堂说法

点茶之后,住持就会上堂为大众说法。对于佛教来说,端午节虽然是一个节日,但同样要融入修行的生活中,所以就算是过节,而寺中也是说法不断的。

3.

设青苗会

端午时节正是青苗生长的好时候,为免天有不测风云,所以寺院中大都会为保青苗而举办《金光明经》祈福法会,又称为青苗会。

4.

点茶慰问

住持在说法完毕之后,还要到各寮房和庵塔等各处,一一点茶表示慰问。五月时,正在安居的期间,住持前往各处点茶,也是对大众精进修行的策励和慰问。



端午节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却也对佛教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禅师们们自然地把禅悦与玄机融入端午时节,为大众开演。甚至一些仅仅失传已久,留存于记载中的端午民俗,如安龙、菖蒲茶、干龙船、毒鼓等,仍“活在”佛教典籍中,这不正是佛教中国化的最好例证吗?


端午安康

Dragon Boat Festival


佳节值天中,吟骚吊楚翁。

骊舟吞巨浪,艾虎啸熏风。

人已骑鳌去,花犹照水红。

船头齐拨转,片月印江空。

——既非禅师《端午偶成》








往期回顾




“祝福亚运”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启动征稿
藏识
藏识|与两宋首尾呼应的两部佛教史书
藏识|翠微亭下忆精魂 宋韵正气世常存
藏识|灵隐寺具德弘礼禅师求道因缘与弘化事迹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巡觅
巡觅|走出失去亲人的痛 观世音菩萨教我的两件事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巡觅|冷泉 我记忆中的清静之地
巡觅|冷泉初夏——草欹疑石坠 水定见鱼还

☀学处学处|开智慧 求觉悟
学处|三月安居由兹开创,十方聚会从此进修
学处|被誉为“经中之王”的《华严经》殊胜在何处
学处|善财童子的四种德性

☀观照观照|学佛,当亲近善知识
观照|念佛决定愿往生
观照|我也有资格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
观照|既然“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现在何必着急呢

☀开示开示|弘一大师:习劳
开示|太虚大师:佛法之真价
开示|谛闲法师:什么叫“慈悲道场忏法”
开示|印光大师:信愿念佛一法乃药王中之药王

☀一偈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合集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转重令轻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忍恶无嗔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恶还本身

☀联灯联灯|如何应对消费悲情的慈善乱象而又不损自己的慈悲心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物语物语|按下“暂停键”的灵隐寺中 动物们都还好吗
物语|春风落尽杜鹃花
物语|楸树——青幢紫盖立童童 细雨浮烟作彩笼
物语|七叶树——根苗自是不寻常 托质偏于古道场

☀常识常识|什么叫众生
常识|五停心观——对治烦恼的五种法门
常识|世界各地的佛弟子们如何庆祝卫塞节
常识|四谛法之苦谛的二苦、六苦

☀素食素食|行善法
素食|应施无畏
素食|清净
素食|吃粽子

☀分享分享|吉祥红灯 创造善缘
分享|梅花开处尽是春
分享|处处普门凭示现
分享|我当志工的这些年

☀赏析赏析|尼泊尔木雕降魔成道图
赏析|北齐铜鎏金佛立像
赏析|元代任仁发白描《布袋罗汉图》
赏析|明代镀金彩绘木雕善财童子立像

☀历史历史|辽代净土、律宗及音释相关著述
历史|辽代大藏经的刻印
历史|保存至今的辽代佛教建筑
历史|金初诸帝对佛教的支持

☀阅读阅读|离相离名人不禀 吹毛用了急须磨
阅读|徒生复徒死 谁识本来人
阅读|戒显禅师:禅门锻炼说
阅读|遗教经

☀故事故事|紫磨金盘
故事|舍利弗尊者的舅舅
故事|阿输迦王与口含香气的法师
故事|世间珍宝之弊害(上)

☀视频视频|卢舍那佛会浮雕
视频|祈愿疫情早除 国泰民安——来自杭州佛教界的祈福钟声
视频|老尽春风是杜鹃
视频|飞来峰元代造像——尊胜佛母龛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