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照|学佛,当亲近善知识

灵隐寺 2024-03-19



佛说,善知识为得道之全因缘。在学佛这条路上,我们常常需要善知识的引导,无论是一开始的发心入门,还是途中解理的困惑,修行的问题,甚至到最后至菩提涅槃,都少不了善知识的提携与指示。所以,我们才说学佛需要亲近善知识。


修行人要舍迷途而登觉岸,离邪网而入正轨,少不了良师益友的帮助。《增一阿含经》说,“莫与恶知识,与愚共从事,当与善知识,智者而交通。若人本无恶,亲近于恶人,后必成恶因,恶名遍天下。”这也是我们常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尤其是在我们自身的信念和力量还不足够强的时候,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所说的善知识,是善知一切众生病,善识一切众生药。所谓知病识药,应病与药,如阿阇世王,遇耆婆善知识,劝令皈佛,得解脱痛苦。说起来,善知识有三种:


一是外护善知识,也就是在你要修行办道的时候,善能于外面拥护你成就你的人,如禅宗外护,照应衣食等等。外护善知识,因为曾经用过功夫,故能尽心守护,无所缺乏,如虎之爱子,又能种种供养,而且具有善巧能将养爱护,行人自不恼乱,亦不使外人恼乱。


二是同行者,就是同参,同时修行,共用一种工夫,共修一道,比如彼此共修止观,共修念佛等等,并且互相助发,互相砥砺,互相警策,互相规勉,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同舟共济的意思。如古云:求师不如访友,说的就是同行者对于修行的利益。


三是教授善知识,教是教导,授是授与,即是教导传授的善知识,以善巧方便,教修行的人调伏内外身心,种种法门,晓示教训,使行者得大利益。所谓欲知山下路,当问过来人,在我们修行路上,遇到种种问题,能帮助我们解答引导的则是我们的教授善知识。比如智者大师,妙悟法华,南岳大师谓非汝莫证,非吾莫识,此即善知识的益处。



“闻名为知,见形为识”,能够帮助我们学习修证的导师,我们都应当多多亲近,常常向他请教。菩提路远,在修学的路上,难免会有种种障碍和磨难,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开示引导,指教授道,怎么能破除重重疑网,直入康庄大道呢。


善知识往往都是过来人,知道我们的症结所在,并能随机说法,循循善诱,给到我们无限的受益,可以说是益我法身,活我慧命的人。尤其是自己力量不足,对于诸多善巧方便还不明了,不能独自修行的人,更加需要常常亲近善知识,这样才能在这条学佛之路上,走得更加顺畅和坚定。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与两宋首尾呼应的两部佛教史书

藏识|翠微亭下忆精魂 宋韵正气世常存

藏识|灵隐寺具德弘礼禅师求道因缘与弘化事迹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巡觅

巡觅|承宋韵之脉 铸时代之魂

巡觅|如何建立信仰——依《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巡觅|走出失去亲人的痛 观世音菩萨教我的两件事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学处

学处|在普贤行愿中降伏我慢

学处|了即业障本来空 未了应须还宿债

学处|居家的清明节 佛弟子可以做些什么

学处|如来法身和报身有何不同


☀观照

观照|但念无常 慎勿放逸

观照|惜福与培福

观照|人生实在太苦

观照|念佛当发菩提心


☀开示

开示|太虚大师:佛学的本质

开示|虚云老和尚:嗟兹末法,究竟不是法末,实是人末

开示|印光大师关于清明祭祀的两则法语

开示|慈舟法师:三世因果不昧


☀一偈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合集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出家证果③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断欲绝求①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断欲绝求②


☀联灯

联灯|从善待动物的过程中 增长自己的慈悲心

联灯|佛教既要远离世俗 为什么还会倡导知恩报恩的感恩理念

联灯|如何应对消费悲情的慈善乱象而又不损自己的慈悲心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物语

物语|紫薇——独坐黄昏谁是伴 紫薇花对紫薇郎

物语|春风只解吹梅落——今年春天最后的梅花

物语|按下“暂停键”的灵隐寺中 动物们都还好吗

物语|春风落尽杜鹃花


☀常识

常识|无边的愿行:普贤行愿的功德

常识|三藏十二部

常识|八正道:正念、正定

常识|尔时,一时,到底是何时


☀素食

素食|恰如其分

素食|常修知足 终不食肉

素食|寒食节

素食|正念


☀分享

分享|吉祥红灯 创造善缘

分享|梅花开处尽是春

分享|处处普门凭示现

分享|我当志工的这些年


☀赏析

赏析|敦煌藏经洞绢画:普贤菩萨赴灵鹫山听法图

赏析|南宋《五百罗汉图·应身观音》中的传统服饰

赏析|宋代梁楷《布袋和尚图》

赏析|南宋时期灵隐寺住持痴绝道冲禅师书法真迹


☀历史历史|净土法门在宋代的盛行与禅教思想对儒家的影响
历史|宋代佛教的国际传播和佛教文学艺术的发展
历史|辽代诸帝对佛教的支持

历史|辽代的寺院经济和佛教信仰


☀阅读阅读|佛陀的遗教
阅读|念佛不专一
阅读|离教而参是邪因 离教而悟是邪解
阅读|坟墓选址

☀故事故事|念我往昔轮回生死 求一饱餐尚不能得
故事|舍命求法
故事|阿育王的忏悔
故事|勇敢的老织布匠

☀视频视频|云林志工:奉献中增长福慧
视频|灵隐寺合唱《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视频|灵隐寺合唱《三宝歌》
视频|春风春雨溢春潭 春满山花影瑞昙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