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四不思议

灵隐寺 2024-03-19

《楞严经》观世音菩萨白佛言:“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观世音菩萨修习耳门圆通,证得佛果无上菩提,从体起用,带果修因,任运自在,谓之善获。四种不思议无作妙德,即是现容不可思议,说咒不可思议,受供不可思议,兴供不可思议。


观世音菩萨,无论是现容,说咒,受供,兴供,皆非一般人心可思,口可议,唯证乃知,故说四不思议。而此四种不可思议功德,随时可现,不假作意,谓之无作。此四种功德超胜无比,谓之妙德。


则梵法师-千手观音-纸本

现容不思议


现容,是于一身能现众容。观世音菩萨于三摩地中,能旋闻与声脱,继之根尘俱泯,闻所闻尽,一根返元,六根解脱;见闻觉知,不再为六根分隔,而得圆融无碍,六根互用。进而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乃至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转识成智,十方圆明,证同于佛,不止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同时能于一身中现众多妙容。


《楞严经》说:“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慈容可亲,威容可畏,手能提携,目能照物。慈是仁爱相,威是勇猛相,定是寂静相,慧是开朗相。菩萨现众多面容相,众多手眼,目的无非是为救护众生,以众生根机不同,菩萨所现之相或慈或威亦异。对苦恼众生,现慈悲相,令生欢喜以护善根;对暴恶众生,现威勇相,以降其恶;对散乱众生,现定相,以护其散乱;对愚痴众生,现慧相,以救其昏迷。任运示现,不假作意,而能成就救护一切众生,拔苦与乐,破邪显正,名得大自在。


演觉法师-大圣如意轮观音菩萨-纸本

说咒不思议


咒是诸佛菩萨于禅定中所发的秘密语,有不测之神验,能除众生种种灾患,属于四种陀罗尼之一,名咒陀罗尼。由于诸佛无量,菩萨无量,而菩萨所修之三昧亦无量,故所说之神咒亦无量。今观世音菩萨,由于修习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根尘俱尽,六解一亡,见闻觉知,不再为六根分隔,成一圆融无碍清净本然的宝觉明心,证入如来藏性本觉理体,然后依体起用,所以能现无量妙容,能说无边神咒。


《楞严经》说:“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一一形,是包括十二类众生之形相,非仅限于人形;一一咒,包括十二类生之语言,亦非仅限于人语;十方微尘国土,非限于娑婆国土。观世音菩萨之所以于十方微尘国土,现种种形,说种种咒,目的是在于解除众生的灾难,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故十方微尘国土中的众生,皆名观世音菩萨为施无畏者。


演觉法师-大圣救苦观音菩萨-纸本

受供不思议


众生根尘相对,何止根为尘所局,同时根为尘所转,起惑作业,流浪生死,不得自在,故六根不净。观世音菩萨在金刚三昧中,外销六尘,内解根结,六根互融,回复清净觉性,故六根皆净。今说清净本根,是指由之证入圆通的耳根。菩萨依此具足圆、通、常三真实的清净耳根修证,诸尘皆尽,诸妄皆遣,证入清净妙理,故能游戏人间。所游世界,皆能令众生舍身中珍宝,求观世音菩萨慈悲哀愍摄受。


菩萨智圆惑尽,当然无须享用浊世财宝,不过菩萨所到之处,无不救度众生,拔苦与乐;众生感恩图报,故皆舍珍贵之物而供养之,燃香,燃灯而供养之;菩萨为令众生欢喜,亦欣然接受,然后转作佛事,如《法华经》说:“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此即是受供养不思议。


源心法师-白衣圣观音像-纸本

兴供不思议


观世音菩萨不独受供不思议,而上供十方诸佛,下惠六道众生,皆不思议。《楞严经》说:“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佛心,即是离垢的真心,亦是诸佛所证的妙觉明心。众生虽然本具此妙觉明心,但无始时来,为六尘所蔽,是以背觉合尘。


今观世音菩萨,修习耳门圆通,尘尽智圆,故得佛心,证于究竟。然而本有家珍,悉皆具足,故能以种种珍宝,上供诸佛,下惠六道众生。凡有所求,无论世间财物,抑或出世财富,无不应之。观世音菩萨,证得藏心,法性平等,能生、佛皆供养,世间财物,出世法财皆布施,其无作妙力,实在不可思议。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与两宋首尾呼应的两部佛教史书

藏识|翠微亭下忆精魂 宋韵正气世常存

藏识|灵隐寺具德弘礼禅师求道因缘与弘化事迹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巡觅

巡觅|承宋韵之脉 铸时代之魂

巡觅|如何建立信仰——依《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巡觅|走出失去亲人的痛,观世音菩萨教我的两件事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学处

学处|常听见菩提子、菩提树、菩提叶,却还不知“菩提”二字是什么意思

学处|在家女众学佛的榜样——胜鬘夫人

学处|为什么要深入体会无常

学处|释迦牟尼佛涅槃日 至诚发愿请佛住世


☀观照

观照|如何获得真正的自由

观照|正邪只在一念间

观照|在心田植一株菩提树

观照|草长莺飞的二月,正是你我用功的好时节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要见五蕴皆空,首先要灰心冷意

开示|印光大师:净土五经大意

开示|慧明和尚:“信”字是世出世法上的根本

开示|太虚大师:真正的佛徒应该从认识三宝起


☀一偈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合集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经序②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经序③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出家证果①


☀联灯

联灯|在职场与家庭中如何放下对立、修学慈悲

联灯|从善待动物的过程中,增长自己的慈悲心

联灯|佛教既要远离世俗,为什么还会倡导知恩报恩的感恩理念

联灯|如何应对消费悲情的慈善乱象而又不损自己的慈悲心


☀物语

物语|木槿花——风雨禅思外 应残木槿花

物语|紫薇——独坐黄昏谁是伴 紫薇花对紫薇郎

物语|梅花破雪已成春

物语|春风只解吹梅落——今年春天最后的梅花


☀常识

常识|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常识|佛教中什么样的典籍可称为“经”

常识|七觉支

常识|八正道:正志、正语


☀素食

素食|元宵煮汤圆

素食|禅悦为食

素食|淡中趣甚长

素食|行慈


☀分享

分享|山君迎新 更添信心

分享|莲灯增辉人增福

分享|吉祥红灯 创造善缘

分享|梅花开处尽是春


☀赏析

赏析|铁马金戈之下的北魏佛教造像艺术

赏析|梁楷名作《泼墨仙人图》

赏析|敦煌遗画-佛陀出家时沉睡的宫女

赏析|南宋陆信忠佛画《释迦涅槃图》


☀历史历史|宋代的佛典翻译与经录编撰
历史|宋代三百余年间官私刻印的五部藏经
历史|临济、云门、曹洞三宗在宋代的传承
历史|南山律宗与贤首宗在宋代的发展

☀阅读阅读|六群比丘犹胜马鸣、龙树
阅读|“执着”的好处
阅读|裴休丞相送子出家警策箴
阅读|佛陀的遗教

☀故事故事|求神不如求己
故事|大限来时
故事|蜂王警睡魔
故事|长寿王的故事

☀视频视频|灵隐寺合唱《祈福》
视频|惟有梅花 十分清韵
视频|云林志工 自利利他
视频|云林志工:奉献中增长福慧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