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处|居家的清明节 佛弟子可以做些什么?

灵隐寺 2024-03-19


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落日寄哀思。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缅怀先辈、祭奠逝者,寄托自己的哀思与怀念。原本清明节与佛教并无直接联系,但一个“孝”字将两者紧密相连。虽然佛经没有提到怎样过清明节,但是面对亡故亲人、历代祖先,佛教自有相应法门,既让在世之人寄托哀思、表达孝道,又让已故亲人获得最大福报。


近期,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奥密克戎等变种病毒快速传播,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各地也陆续发出倡议(浙江省佛教协会关于清明祭扫的倡议),倡导大家遵守所在地区防控管理要求,异地工作人员非必要不返乡、不跨区域祭扫,减少出行,降低感染和传播风险。对于即将到来的清明节,作为佛弟子的我们如果不便前往公墓祭扫,或前往寺院敬香,在家中追思先亡时都可以做些什么呢?

1

蔬食供养

就“祭”字本义来说,一方面是对逝者表示追悼,另一方面也指杀牲供奉鬼神。事实上,祖辈既然已经往生,他们的神识就早已转生于六道中其中的一道,不再是他们以前的身份了。因此,对已亡的父母及祖先,我们应心存感恩,代作善行。


世人不明白因果轮回的道理,以为祭祀时多准备一点丰盛的酒肉,可光耀祖先,殊不知这样做,反而使祖先减损福德,更受殃累,冥阳两损,对先人、对自身都是有害无益的。我们学佛后,自当发扬正信,准备香、花、灯烛、水果、糕饼等供品来供养祖先、寄托哀思,不再以顺应民俗为理由去杀生。

2

践行孝道

清明节是我们带着感恩之心实践孝道的好机会,我们不仅要追宗思源,感恩祖先的福荫,更要学会知恩、感恩、报恩,敬顺孝养还健在的父母。

在佛教看来,孝分为两种。一种是世间孝,就是普通人所说的“孝顺”。如佛陀在《阿含经》中更教导我们以五种智慧的方式敬顺父母:一、供养父母,不令缺乏;二、凡有所为,必先禀白;三、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父母正业,不为中断。另一种是出世间孝。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曾言:“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也就是说,唯有精进学佛、行菩萨道,更要启发父母一起学佛修行,让父母亲眷脱离生死烦恼,才是身为子女之“道”。

3

诵经回向

对于先亡,我们除了恭敬供养,还可以代作善行,如斋僧、食素、诵经、拜忏、供灯、放生等。这些善行虽然形式各别,但重在心意,只要以至诚恳切之心回向,便能够借此功德为亡者祈福。


例如诵经,在清明这一天,或者前后几天,若时间允许可以诵读《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地藏菩萨本愿经》等经文,并将殊胜的共修功德回向历代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冤亲债主,亡者业障消除,往生极乐;生者问法明理,健康长寿。乃至一切众生,都能够早日脱离轮回苦海,成就无上菩提佛果,所谓“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4

思惟无常

对于修行人而言,死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事情,是生命真正的转折点,也是毕生修行的一场考验。因此我们不应将清明的意义局限于对亡者的追思,也应当认识到,这也是无常的一种表达。


青山无语叹人亡,草露风灯闪电光。人归何处青山在,总是南柯梦一场。人生最为痛苦的莫过于阴阳两隔,与之相比,世间种种“诱人”的欲乐都顿显索然无味。通过清明,我们应该认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有漏皆苦的知见,以“如救头燃”的紧迫心来珍惜人生的每一天,用功修行,以期尽此一生了生脱死,出离五浊恶世。


壬寅清明,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人祭奠亡者的方式虽和以往不同,但所表达的心愿是一样的,那就是让我们对祖先、父母生起感恩心与恭敬心,对一切亡者都生起慈悲心与救护心,也让我们自己生起出离心与精进心。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与两宋首尾呼应的两部佛教史书

藏识|翠微亭下忆精魂 宋韵正气世常存

藏识|灵隐寺具德弘礼禅师求道因缘与弘化事迹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巡觅

巡觅|承宋韵之脉 铸时代之魂

巡觅|如何建立信仰——依《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巡觅|走出失去亲人的痛 观世音菩萨教我的两件事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学处

学处|为什么要深入体会无常

学处|释迦牟尼佛涅槃日 至诚发愿请佛住世

学处|在普贤行愿中降伏我慢

学处|了即业障本来空 未了应须还宿债


☀观照

观照|在心田植一株菩提树

观照|草长莺飞的二月 正是你我用功的好时节

观照|但念无常 慎勿放逸

观照|惜福与培福


☀开示

开示|慧明和尚:“信”字是世出世法上的根本

开示|倓虚法师:略解“照见五蕴皆空”

开示|太虚大师:佛学的本质

开示|虚云老和尚:嗟兹末法,究竟不是法末,实是人末


☀一偈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合集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出家证果①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出家证果②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出家证果③


☀联灯

联灯|从善待动物的过程中 增长自己的慈悲心

联灯|佛教既要远离世俗 为什么还会倡导知恩报恩的感恩理念

联灯|如何应对消费悲情的慈善乱象而又不损自己的慈悲心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物语

物语|紫薇——独坐黄昏谁是伴 紫薇花对紫薇郎

物语|梅花破雪已成春

物语|春风只解吹梅落——今年春天最后的梅花

物语|按下“暂停键”的灵隐寺中 动物们都还好吗


☀常识

常识|七觉支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四不思议

常识|无边的愿行:普贤行愿的功德

常识|八正道:正业、正命、正方便


☀素食

素食|淡中趣甚长

素食|行慈

素食|恰如其分

素食|常修知足 终不食肉


☀分享

分享|吉祥红灯 创造善缘

分享|梅花开处尽是春

分享|处处普门凭示现

分享|我当志工的这些年


☀赏析

赏析|南宋陆信忠佛画《释迦涅槃图》

赏析|敦煌藏经洞绢画:普贤菩萨赴灵鹫山听法图

赏析|南宋《五百罗汉图·应身观音》中的传统服饰

赏析|宋代梁楷《布袋和尚图》


☀历史历史|南山律宗与贤首宗在宋代的发展
历史|天台宗的山家山外之争
历史|净土法门在宋代的盛行与禅教思想对儒家的影响
历史|宋代佛教的国际传播和佛教文学艺术的发展

☀阅读阅读|裴休丞相送子出家警策箴
阅读|佛陀的遗教
阅读|念佛不专一
阅读|离教而参是邪因 离教而悟是邪解

☀故事故事|长寿王的故事
故事|念我往昔轮回生死 求一饱餐尚不能得
故事|舍命求法
故事|阿育王的忏悔(上)

☀视频视频|云林志工 自利利他
视频|云林志工:奉献中增长福慧
视频|灵隐寺合唱《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视频|灵隐寺合唱《三宝歌》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