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照|念佛须知了生死

灵隐寺 2024-03-19

一心念佛的目的在“了生死”,如果对于此最终目的不明了,则念佛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一般情况下,大家到寺院里来念佛,为的是向佛祷告,希望能够消灾免难,求消灾免难固然是好,但这不是佛的本意。

 

还有一种人,因为现生常常遇到不如意的事,来到寺院念佛,求佛保佑,希望来世能够事事如意,求来世如意固然也好,但仍非佛的本意。

 

另有一种人,觉得人生没有意思,即使大富大贵也没有多大快乐,希望以念佛的功德,能够升天,来生得能升天,这固然也是好,但也不是佛的本意啊。

 

那么,佛的本意在哪里?佛的本意在令众生“了生死”。为什么要了生死?因为生死轮回是大苦。所以我们念佛、学佛,也要从知苦、断苦开始。


第一、学佛应先知苦:倘若不知苦,则学佛亦学不好。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修行成佛,说法度生,首先度五个人,即是憍陈如等五比丘。所说之法,就是“四谛法”,四谛法之第一就是“苦谛”,可见“知苦”是何等重要了。

 

“谛”就是真实之理,一切众生,皆在受苦,这是真实不虚的。但众生迷而不觉,总以为有快乐可得。不知不但地上的众生是苦,天上的众生亦还是苦,所以谓之“苦谛”。

 

苦必有因,“集”就是因。“集”是聚集起来的意思,前生所造的种种业,聚集起来,招感今生的苦果,今生的苦果,决定是前生的“集因”招感来的,所以谓之“集谛”。

 

佛说我自己没有苦,我的苦已“灭”了。“灭”就是寂灭,也就是涅槃,涅槃就是佛果。证得寂灭的佛果,真实灭除一切苦恼,所以谓之“灭谛”。佛果由何而来?由“道谛”而来。若能修“道”,一定证“灭”,所以谓之“道谛”。

 

现在明白了佛说的四谛法。我们要“证灭”,就必须“修道”。修道为的是“断集”,断集必先“知苦”。


第二、次观人生之苦:如能观察到人生确实是“苦”,那就与佛道相近了。

 

人生有八种苦,其中生、老、病、死苦,无论富贵贫贱都免不了。还有四种苦,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苦,有的人受的多,有的人受的少。


这八种苦,只是苦的大纲,每种苦中,都含有无量无边的苦。我们学佛的人,须观察自己,观察他人,是不是有上面所讲的八种痛苦?如能观察到人生确实是“苦”,那就与佛道相近了。


第三、再观轮回之苦:欲脱此苦,须“了生死”,能发起“了生死”的心,是则可谓入于佛道了。

 

我们既观察了知人生之苦,那就应当进一步观察轮回之苦。因为人生只不过数十年的光阴,虽然受苦,而为时甚暂;假若像世人所说的“人死如灯灭”,并没有什么来生来世,那这苦不算大苦。

 

如世尊所说轮回之苦,方是大苦!三界以内,有三善道,有三恶道。今生若造恶业,来生就堕三恶道。今生若造善业,来生就转三善道。头出头没,永不停止,这就是所谓“六道轮回”。

 

有智慧的人就要观察:人生之苦,乃是短暂的小苦,而这死此生彼,生生死死,永无了时的轮回之苦,真是大苦!欲脱此苦,须“了生死”,能发起“了生死”的心,是则可谓入于佛道了。

 

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可“了生死”。其中,“念佛法门”为最容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即可超出六道轮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了生死之苦,常得究竟之乐。若能真发“了生死”的心而念佛,方与佛之本意相应。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与两宋首尾呼应的两部佛教史书

藏识|翠微亭下忆精魂 宋韵正气世常存

藏识|灵隐寺具德弘礼禅师求道因缘与弘化事迹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巡觅

巡觅|承宋韵之脉 铸时代之魂

巡觅|如何建立信仰——依《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巡觅|走出失去亲人的痛 观世音菩萨教我的两件事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学处

学处|了即业障本来空 未了应须还宿债

学处|居家的清明节 佛弟子可以做些什么

学处|如来法身和报身有何不同

学处|我今称赞大准提,惟愿慈悲垂加护


☀观照

观照|但念无常 慎勿放逸

观照|人生实在太苦

观照|念佛当发菩提心

观照|学佛,当亲近善知识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嗟兹末法,究竟不是法末,实是人末

开示|印光大师关于清明祭祀的两则法语

开示|慈舟法师:三世因果不昧

开示|来果禅师:宗门“黄龙三关”的正解


☀一偈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合集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断欲绝求①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断欲绝求②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割爱去贪


☀联灯

联灯|从善待动物的过程中 增长自己的慈悲心

联灯|佛教既要远离世俗 为什么还会倡导知恩报恩的感恩理念

联灯|如何应对消费悲情的慈善乱象而又不损自己的慈悲心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物语

物语|紫薇——独坐黄昏谁是伴 紫薇花对紫薇郎

物语|春风只解吹梅落——今年春天最后的梅花

物语|按下“暂停键”的灵隐寺中 动物们都还好吗

物语|春风落尽杜鹃花


☀常识

常识|三藏十二部

常识|八正道:正念、正定

常识|尔时,一时,到底是何时

常识|什么叫众生


☀素食

素食|常修知足 终不食肉

素食|寒食节

素食|正念

素食|恒住慈心


☀分享

分享|吉祥红灯 创造善缘

分享|梅花开处尽是春

分享|处处普门凭示现

分享|我当志工的这些年


☀赏析

赏析|敦煌藏经洞绢画:普贤菩萨赴灵鹫山听法图

赏析|明人画准提菩萨像

赏析|南宋时期灵隐寺住持痴绝道冲禅师书法真迹

赏析|南宋无准师范禅师顶相画


☀历史历史|宋代佛教的国际传播和佛教文学艺术的发展
历史|辽代诸帝对佛教的支持

历史|辽代的寺院经济和佛教信仰

历史|辽代净土、律宗及音释相关著述


☀阅读阅读|佛陀的遗教
阅读|念佛不专一
阅读|离教而参是邪因 离教而悟是邪解
阅读|阎王的“来信”
☀故事故事|舍命求法
故事|阿育王的忏悔
故事|勇敢的老织布匠
故事|大白香象止息两国战端

☀视频视频|云林志工:奉献中增长福慧
视频|灵隐寺合唱《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视频|灵隐寺合唱《三宝歌》
视频|春风春雨溢春潭 春满山花影瑞昙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