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处|佛教青年的榜样——善财童子

灵隐寺 2024-03-19

提到善财童子,即使不是佛教徒,大概也有很多人听说过。关于善财童子,最为大家所熟悉的传记就是《华严经》的最后一品〈入法界品〉。


按照经文中所记,文殊菩萨从逝多林善住楼阁出,游化南方,路经福城东际往昔诸佛曾所止住教化众生之大塔庙处,为诸众生随机说法。


善财童子是福城人,闻文殊名,率领五百童子,参礼文殊,请问法要。文殊于大众中观察善财童子,相貌奇特,品类非凡,更以宿住智力,知善财童子久远劫来,已经深植善本,供养过去诸佛,信解广大,常乐亲近诸善知识,身、口、意三业,皆悉清净,无诸过失,确实是一个成佛的法器,以他的清净心,趋向菩提,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菩萨对善财童子特别加以安慰,开喻演说一切佛法。


善财童子受到文殊菩萨的鼓励,随即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文殊菩萨更是欢喜、赞叹不已,对善财童子说:“众生中有能发菩提心的固然是难事,发了菩提心,更能求菩萨行,那是加倍地为难了。善男子!你如要想成就一切智慧,应当要求真善知识,而且求善知识,要不生疲懈,不生厌足。”


于是,善财童子百城烟水,孤身南行,自德云比丘起,共计参礼了五十五位圣者。当中有成双的,如德生童子、有德童女等,因此,一般皆称为五十三参。

在这五十三参中,有许多艰苦惊险的局面,如果没有坚忍的耐性和勇敢奋进的精神,那是绝对不能有所成就的。


比如第一参德云比丘,德云比丘住在胜乐国妙峰山。善财童子遵着文殊菩萨指示的方向,登妙峰山,在山的上下四围周遍求觅,经过七天的工夫,在另外一个山头才算找到了第一位善知识,开示了忆念一切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见法门。


善财童子虽然经过了长途的跋涉,在崎岖的山径中攀藤附葛,不畏峭壁巉岩,非要找到这位善知识不可,如果不是具有极大的坚忍性,是绝对办不到的。这还不算,第五参解脱长者时,经过十二年的周遍求觅方始见到,这样一种非常人所能忍受的艰苦精神出于一个童子,让我们不禁感到叹服:非发菩提心的人,绝不能办到。

第九参胜热婆罗门时,更是稀有奇特。胜热是一个修行苦行的婆罗门教徒,他的修行方法是聚火为城,火城中更设刀山,山的高度不可计数。胜热的工夫是,登上刀山,再投身入火。


当善财童子参礼他时,向胜热表示,自己发菩提心,请求他开示。胜热婆罗门却命令他说:“善男子!你要学菩萨行吗?你如要学菩萨行的话,你上得这刀山,投身在这火聚里,保证你一切的菩萨行顿时清净!”


善财童子听到他这么说,心里想:“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如上他的当,真的去上刀山,投火聚,岂不是要了我的命吗?这恐怕是个大魔王或者魔王的使者以及魔王的险恶徒党,诈现善知识,故意来为我修行一切智道的障难,甚至牵我入三恶道中。我不能随便接受他的命令。”


善财童子作这样想时,几乎要退失道心。幸亏天、龙八部皆是过来人,深知胜热婆罗门的道力。大家为爱护善财故,都来劝诫善财说:“善财!你不要害怕,不要疑虑!胜热圣者已证得金刚燄三味光明,发大精进,度诸众生的。他这种办法是要竭一切众生的贪爱海,截一切众生的邪见网,烧一切众生的烦恼薪,断一切众生的老死怖。善男子!我们都是蒙受胜热圣者大悲方便光明的照烛,脱离三途的剧苦而得生天上的。善男子!依圣者的教法,不会错的。”


善财童子这才恍然大悟,礼婆罗门,求哀忏悔,奋身上登刀山,下投火聚。就在这纵身向上的一刹那间,乃得菩萨善住三昧;俯身下投,才触火燄,又得菩萨寂静乐神通三昧。善财童子既得三昧,不禁踊跃欢喜,向胜热婆罗门说:“圣者!真奇特!如是刀山及大火聚,我身触时,安隐快乐。”


胜热婆罗门的这种方法为什么能使善财童子连得两种三昧,自有其很深的意义,这里暂且不说。就善财童子的这些经历,我们能看出,他的发菩提心不是虚伪的口号,他的学菩萨行,更是他坚定的志愿。


正是因为善财童子能受得起种种的考验,才能即身而入弥勒楼阁,见到普贤所见的境界,而究竟证入法界,这岂不正是每一个青年应当学习的榜样吗!







往期回顾




“祝福亚运”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启动征稿


藏识

藏识|与两宋首尾呼应的两部佛教史书

藏识|翠微亭下忆精魂 宋韵正气世常存

藏识|灵隐寺具德弘礼禅师求道因缘与弘化事迹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巡觅

巡觅|如何建立信仰——依《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巡觅|走出失去亲人的痛 观世音菩萨教我的两件事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巡觅|冷泉 我记忆中的清静之地


☀学处

学处|如来法身和报身有何不同

学处|我今称赞大准提,惟愿慈悲垂加护

学处|十法助忏

学处|知苦断集 慕灭修道——什么是四圣谛


☀观照

观照|念佛当发菩提心

观照|学佛,当亲近善知识

观照|念佛须知了生死

观照|念佛决定愿往生


☀开示

开示|慈舟法师:三世因果不昧

开示|来果禅师:宗门“黄龙三关”的正解

开示|虚云老和尚:话头与疑情

开示|弘一大师:习劳


☀一偈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合集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断欲绝求②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割爱去贪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善恶并明①


☀联灯

联灯|佛教既要远离世俗 为什么还会倡导知恩报恩的感恩理念

联灯|如何应对消费悲情的慈善乱象而又不损自己的慈悲心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物语

物语|春风只解吹梅落——今年春天最后的梅花

物语|按下“暂停键”的灵隐寺中 动物们都还好吗

物语|春风落尽杜鹃花

物语|楸树——青幢紫盖立童童 细雨浮烟作彩笼


☀常识

常识|尔时,一时,到底是何时

常识|什么叫众生

常识|五停心观——对治烦恼的五种法门

常识|四谛法之苦谛的总相


☀素食

素食|正念

素食|恒住慈心

素食|不染

素食|闻正法味


☀分享

分享|吉祥红灯 创造善缘

分享|梅花开处尽是春

分享|处处普门凭示现

分享|我当志工的这些年


☀赏析

赏析|唐代干漆夹苎佛像珍贵在哪里

赏析|首届“东南佛国杯”全国佛教文化摄影大展部分作品

赏析|犍陀罗石雕《佛陀初转法轮像》

赏析|敦煌藏经洞文殊菩萨像木雕版画


☀历史

历史|辽代诸帝对佛教的支持

历史|辽代的寺院经济和佛教信仰

历史|华严和密教在辽代的弘传

历史|辽代净土、律宗及音释相关著述


☀阅读

阅读|离教而参是邪因 离教而悟是邪解

阅读|阎王的“来信”

阅读|古人不轻许可

阅读|游名山不愿西方


☀故事

故事|阿育王的忏悔

故事|勇敢的老织布匠

故事|大白香象止息两国战端

故事|善光公主


☀视频

视频|卢舍那佛会浮雕

视频|祈愿疫情早除 国泰民安——来自杭州佛教界的祈福钟声

视频|老尽春风是杜鹃

视频|飞来峰元代造像——尊胜佛母龛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