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彭燕郊诗选

2017-11-17 彭燕郊 星期一诗社


彭燕郊,原名陈德矩,“七月派”代表诗人。1920年9月出生于福建莆田黄石。1938年后历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宣传队员,军战地服务团团员,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常务理事、创作部副部长,《广西日报》编辑,《光明日报》副刊编辑,湖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湘潭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彭燕郊诗选》、《高原行脚》,评论集《和亮亮谈诗》,主编《诗苑译林》、《现代散文诗名著译丛》、《外国诗辞典》等。




推荐阅读:郑愁予 周伦佑 洛夫 痖弦 鲁迅 郭沫若 臧克家 贺敬之 刘大白 刘半农 徐玉诺 冯至 沈从文 汪静之 冯乃超 朱自清 苏金伞 朱英诞 周作人 流沙河 潘漠华 韦丛芜 辛笛 鲁藜 陈梦家 方玮德 邵燕祥 罗逢春 陈秀喜 李金发 朱湘 何其芳 周梦蝶 郭小川 沈尹默 闻一多 李广田 羊令野 钟鼎文 艾青 俞平伯 覃子豪 王统照 宗白华 穆木天 刘延陵 仓央嘉措 戴望舒 林徽因 徐志摩 卞之琳 海子 废名 穆旦1 穆旦2 顾城 席慕容 余光中 北岛 芒克 食指 臧棣 翟永明 韩东 余怒 杨黎 汤养宗 于坚 李少君 柏桦 谢冕 多多 张枣 东荡子 沈浩波 伊沙 昌耀 杨克 欧阳江河 纪弦 西川 余秀华




殡仪


在冬天的郊外我遇到一队出殡的行列

凄凉地,悲哀地向着空漠的荒野移行


四个土夫抬着一部单薄的棺材

麻木地,冷淡地吆喝无感触的吆喝

好象抬的不是一个刚才消没的生命

而是一块石头,或是一段木料


跟随在那后面,一个女人絮絮地啼泣着

独自哭诉死者的苦难的生前和身后的萧条

一个披麻戴孝的孩子,恐怖地,慌乱地

用干黄的小手牵住了母亲的衣角


在那里等待死者的是冰冷的墓穴

在那里他将无主意地任别人摆布

那些土夫将在他的棺材下垫四块砖头

让他的脸朝向生前的住宅

而他的亲人象两只悲哀的毛虫

匍匐着,那女人嘶哑的喉咙已顾不上号哭

将要忙乱地教教孩子跟着她一起

撒一把沙土在那黑色的永恒的床上


他将成为此地的生客,人世的过来人

残忍地撇下孱弱的母子俩

私自休息去了,

到不可知的土地上流浪

他已完成了一场噩梦

和一场无结果的挣扎......


今天晚上,他将化为一阵阴风

回到乍别了熟识的故居

象往日从田野里耕罢归来一样

他将用他那紫色的手

抚摸那还没有编好的篱笆

他将用那鱼肚白的眼珠审视

那菜畦里的菜是不是被夜霜打了蔫了菜心

他将用那寂灭了的耳朵谤听

畜棚里那条病了的老牛是否睡得安稳

那些老鼠是不是又在搜索瓮底的余粮

他将用他那比雨滴还要冰冷的嘴唇

去亲吻那蒙着被睡觉的孤儿

和在梦里呼唤他的小名的

那脸上被悲哀添刻了皱纹的妻子


他将向写着自己的名字的灵牌打恭

他将向灵堂上素白的莲花灯礼拜

他将感谢那对纸扎得很好看的金童玉女

代替我,你们来热闹我的贫寒的家了


草叶之下的地阴里,我可爱的妻子和孩子呵

什么事都不象你们此刻安排的这样如意呢

但是,因为我是死了

我已经知道了许多你们无法知道的事情......

他将托梦给他的无法维生的家属

用神秘的、黑色的、哑哑声音说话∶

那边,在屋后的山坡上

古松树下,几十年前,曾经有一处行商

埋了一瓮银子在那里......


你们必须按照我的嘱咐行事

不要有半点迟疑∶

八月十五夜,子时

当月亮稍偏向西的时候

你从倒地的树影的梢头,挖下三尺深

你就可以得到那一瓮银子

此后的生活

就不用愁了......





爱是人生理想的实体

  ——摘自手记


爱是这样的,是比憎还要锐利的,

以锐利的剑锋,刀刀见血地镂刻着,

雕凿着,为了想要完成一个最完美的形象

爱者的利刃是残酷的。


激荡的漩流,不安宁的浪涛,

比吸救的信号灯还要焦急,深情的双眼闪

烁着,

找寻那堤坝的缺口,急于进行一次爆炸式的溃决

爱者,用洪水淹没我吧,我要尝尝没顶的极乐!


去,站到吹刮着狂飙的旷野上去,

站到倾泻而下的哗哗大雨里面去,

爱者,狠起心不顾一切地冲刷我,

更加,更加猛烈地摇撼我,让我感到幸福!

而且执拗地纠缠我,盘曲的蛇一样

紧紧地,狂野地抓牢我,

以冲击一只小船的滔天巨浪的威力,

以那比大海还要粗暴的威力,震动我!


不是心灵休息的地方,不是的。

爱者呵,从你这里,我所取得的不止是鼓舞

和抚慰;

这里,往往少一点平静,多一点骚乱,

爱者,你的铁手的抚摸是使人战栗的。


心灵撞击心灵,于是火花迸射,

随着热泪而来的,是沉痛的倾诉。

爱是这样地在揪心的痛苦里进行的,

在那里,在爱者的伴随长叹的鞭挞里。


安宁吗!平静吗?不!池塘有一泓碧水

澄清地照出一天灿烂的云霞

但那只是云霞,云霞的绚丽,云霞的瑰奇,

而澄清的池塘失去了它自己。


而沐着阳光有晶莹的心灵

却以其结晶的多棱的闪动,

以千万道颤抖的光芒的跳跃,迎接着光和热,

爱者心辉的交映就应该是这样的。


多么苛刻,多么严峻而且固执,

只想成为彼此理想的体现,爱者和被爱者

是如此迫不及待的心情

奔向对方,去为自己的理想找寻见证的。


而他们也都终于看到了并且得到了

捧在彼此手上的那个血淋淋的生命,

那突突地跳着的,暖烘烘的理想

赫然在目,这生和死都无法限量的爱的实体!


一九四八年春,桂林红庙狱中




小船

——赠一个饱经忧患的朋友


急箭般的台风里它跌撞过

狂热的九级浪里被抛掷过

可怜的小船,如今,惟一可以告慰的是∶

没有摔碎,裂缝不深,破处还未洞穿

若是被丢弃在沙滩上,那还好些

却被丢弃于暴风雨后凌乱的街头

满载着蹭蹬岁月的辛酸遭遇

和悠长又悠长的困顿生涯的印记

象一个不祥的展览品,这小船

向人们分发缤纷的痛苦

和一度使人眼花缭乱的灾难的回忆


已经过去的,但愿能象梦影般消失......

你呵,一只船,没有帆,没有桨,在陆地上

偏偏是这些风波迭起的日子

现在,连顽皮的孩子也不想理睬你了

没有兴致来摇动你曾经是轻盈的躯体

麻木了吗?小船,在大灾大难中

这一切真是不值一提了

旋风时起时落地吹刮,振振有词地叫啸

还在想使折磨无穷无尽,而且刁钻古怪

有时候,在你不及防备时,邪恶

居然那样声势浩大,真正要席卷一切......

谁还记得这只小船呢?

似乎,它将在混乱中渐渐隐没

陈列的地方是太不适合了

显得多么不顺眼,多么不讨人喜欢,叫人皱眉

在那停滞的时间里,已经耗尽了

人们的惋惜和遗憾,幸灾乐祸或鄙夷

作为冷酷事实的见证

大自然丧失理性和爆发野蛮冲动的

专横、任性造成的触目惊心的恶果

这标本,长久陈列着,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不,人间悲剧的苦涩产品

习惯于灾难的人们,已不屑理会了吗?

太多的牺牲者,太多的厄运的祭品

在人们的习惯里,不会成为

自己卑微的求生意志的辛辣嘲弄

在淡薄下去的冷漠和忘却之前

逐渐熄灭了的重返大海的愿望已逐渐复燃

谁能把新的责任、新的航程的预感压抑到零?

谁能把扬帆启碇的再生日子推迟到无限遥远?

谁能在这个胡里胡涂地重新蠕动起来的旋风前

退却?

在嚣张一时中,相形之下


不幸者似乎显得寂寞而且有些局促不安,

嘲弄我吧,伺机再起的旋风

你们有你们再度冒险一试的理由

但不管怎样,请记着∶这不是我的过错

只有绝望才是我唯一的过错




瀑布


没有高就没有低,没有低就没有高

有高有低,不是这样构成的

水是

要有自己的路的

高的路,低的路

不管高和低,一直向前流去

高和低之间,有悬崖峭壁,怎么办?

避开它,免得

跌坏了,跌得粉身碎骨

转个弯就好了,干吗不转弯

曲曲折折地流,慢慢地往回流,照样是流

但是这里不行

这里不存在转弯,不存在回头

于是,奔腾而下了,呼啸而下了

因为收不住这个势头

因为只有一股劲地

向前跨出这一步,闯出这一步

那确实是

非常之自然,非常之自如,非常之合乎情理,

非常之称心如意的倾泻飞溅,散落

成为粉末了吗?

成为碎片了吗?

不,是展示。展示

这灿烂的洁白,洁白的灿烂

高高地飞扬起来,张挂起来,展示

生命的神奇的张力

壮丽的,一束束银丝般的神经和血管的

多么强韧的延伸,颤动,颤动中的延伸

能多长就多长,能有多宽就多宽

可以在平坦处流,也可以垂直地流

映出红霓的七彩的白波白浪直泻而下地流

这样痛快的跌落呵

这样痛快的跳跃呵

向深处跌下

向危险跃去

不能不跌落的跌落,不能不跳跃的跳跃

不跌落就是枯竭

不跳跃就是停滞

“跌落可悲

跳跃危险”

用不着议论了,议论就是害怕

害怕就会去寻找求平静

奔流的路上,存在平静吗?


当然

把瀑布当作画屏那样好看的摆设来欣赏

也是可以的

那么

你就站开些吧,站远点吧

用你的方式去“欣赏”吧




彭燕郊是“七月派”代表诗人,其代表作有《东山魁夷》、《小泽征尔》、《钢琴演奏》、《混沌初开》等,近年创作的逾千行长诗《生生:五位一体》被誉为“构筑起20世纪汉语的精神史诗”。彭燕郊先生是我国著名诗人、学者、编辑家,在诗歌创作和研究、编辑出版、民间文学、教育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绩[1],赢得了文学界和文化界的广泛敬重。


彭燕郊先生原名原名陈德矩,1920年9月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县。1938年参加新四军,曾在新四军政治部战地服务团和对敌工作部工作。从1939年开始,彭先生分别在《七月》、《抗敌》、《现代文艺》、《文化杂志》、《诗创作》、《抗战文艺》等刊物上发表了许多有影响的抗战作品。


1941年至1946年任桂林《力报》副刊编辑,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常务理事、创作部副部长、部长。1946年至1949年任《广西日报》副刊编辑。1947年,因为参加民主运动被国民党逮捕,囚禁近一年。在狱中,他仍然坚持诗歌写作。


1949年彭燕郊先生到北平参加了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会后在《光明日报》主持《文学周刊》、《民间文艺》等副刊。1950年至1953年任湖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湖南省文联常务理事,曾参与筹组湖南省文联,筹办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省第一个文学刊物《湖南文艺》,并任编委。1953年至1955年在湖南师范学院任副教授,湖南省第二届政协委员。

1955年,彭燕郊先生受“胡风冤案”影响,被错误地下放到长沙市街道工厂劳动至1978年。

1979年3月被聘请到湘潭大学任中文系副教授[1]。同年到北京出席全国第四次文代会。1981年评为教授,从1980年起历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湖南分会副主席,湖南省文联委员,湖南省第四届政协委员,第一、二届全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文科组组长、湖南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等。彭先生还参与创办并主编《楚风》杂志,主持编撰“湖南民间文学丛书”。1982年被学校评为“先进工作者”。

1987年退休。



80年代以来,彭燕郊先生的诗歌创作进入又一个高峰期并持续至今,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诗作,出版有诗集《彭燕郊诗选》、《高原行脚》、《当代湖南作家作品选彭燕郊卷》、《夜行》、《野史无文》,诗论集《和亮亮谈诗》。2007年出版4卷本《彭燕郊诗文集》。曾主编《诗苑译林》丛书、《犀牛丛书》、《现代散文诗译丛》、《散文译丛》等丛书和大型诗歌文化杂志《世界诗坛》、《现代世界诗坛》,在全国文学界、文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彭燕郊先生是我国著名诗人、学者、编辑家,在诗歌创作和研究、编辑出版、民间文学、教育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绩,赢得了文学界和文化界的广泛敬重。


彭燕郊先生从十多岁开始创作诗歌,曾是著名的七月派诗人,他前期的诗歌既鲜明、深刻地表现了抗日、反蒋的时代精神,又因具有独特的艺术品质和现代感而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的《冬日》、《岁寒》、《雪天》等诗作成为抗战诗歌的代表性作品收入各种文学选本,他的长诗《春天——大地的诱惑》曾被当时无数进步文学青年传诵,竞相以能多背诵其中的诗句为荣。他的《小牛犊》、《殡仪》《村庄被朔风虐待着》等诗是新诗中表现中国农村和农民生存状态的经典之作。他在国民党牢狱中用生命忘我谱写的狱中诗,更是中国新诗中的异彩。由于胡风冤案,他被迫沉默了20年,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写作,他这一期间的作品作为中国当代文学“潜在写作”的重要文本,已经引起了文学史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和赞誉。新时期以来,彭燕郊先生的创作已完全超越了“七月派”诗歌的范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他的大量诗作像当年那样得到人们的喜爱和传诵,将当代中国诗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新时期以来的彭燕郊诗歌,坚持艺术上的特立独行,不断锐意“变法”,不断尝试突破新诗已有的传统模式,取得了令人惊异的文学成就。他的《钢琴演奏》、《过洞庭》、《家》等诗脍炙人口,流传广泛;他的散文诗《无色透明的下午》、《德彪西〈月光〉语译》、《门里门外》、《混沌初开》等等,都是新诗史上前所未有的作品。《混沌初开》长达2万多字,创作历时数年,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诗,也是彭燕郊诗歌的集大成之作,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获第一届“芙蓉文学奖”诗歌奖,被选入当代中国文学经典读本,有外文译本。



彭燕郊先生有着广博的文化修养,其在诗学论著《和亮亮谈诗》中对世界现代诗歌发生、发展流向的开拓性论述,国内至今无出其右者。他主编出版的大规模、系统性的外国诗歌译著,在我国文学和文化史上尤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和历史文化积累的长久价值,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他关心湖南的民间文学事业,83岁仍抱病撰写长文为湖南省民间文学的发展献计献策。


彭燕郊先生是老一代中国诗人中艺术创造力最旺盛、艺术开拓性最强劲的诗人。他几十年如一日地热爱诗歌和生活,专注于艺术创造,追求“诗意的人生、人生的诗意”。相对于时下许多诗人,他的作品的发表、出版与他的创作成就及声望是很不成正比的,但他甘于寂寞,从不自我炒作,在国内外赢得了崇高的艺术声誉。他79岁时发表史诗性的长诗《混沌初开》,80多岁高龄仍能在一个多月内写出千行长诗《五位一体》,即使因创作过劳、大病住院也在所不惜。在长达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直到88岁高龄,仍始终保持着思想和艺术上的独创性、先锋性、纯正性,让年轻的先锋派诗人们也折服、赞叹不已,这在中国新诗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诗歌史上也是不多见的,以至于有研究者提出了“彭燕郊现象”的命题。作为当代中国文学中大师级的人物,彭燕郊的存在,大大提升了湖南诗歌和“湘军”文学的品位与境界,被评论家誉为“中国新诗的南岳”。


彭燕郊数十年来始终热爱党和人民,政治态度明确,他无私奉献,乐于助人,默默地为我国的文化建设事业作出了许多贡献,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赢得了文学、文化、教育等社会各界的普遍敬重。他的去世,不仅是他的家庭的不幸,而且是湘潭大学的不幸,也是湖南文学和中国文学的重大损失。




推荐阅读:蒋静米 赵卡 窗户 余小蛮 张二棍 东樵 朵渔 曹五木 熊平 南京小草 朱周斌 宋炜 阿信 津渡 陈克 夕染 刘郎 旺忘望 李敢 难道 西渡 何三坡 王之峰 西风野渡 庞培 浅韵凝 唐绪东 陈会玲 朱永富 半桌夕阳 钱松子 笨水 羽微微 冯谖 马骅 纳兰 窗户 孙磊 陈白衣 伊蕾 余真 野子 一江 朱朱 黄礼孩 阿七 潘洗尘 刘郎 寄南 米绿意 胡敬涛 海媚 菠萝僧 更杳 刘白 泣梅 王丽颖 吕布布 游金 布非步 温经天 尹马 胡桑 夏汉 扶桑 周公度 娜夜 橘子 前沿老猫 凌越 马雁 马映 郑单衣 夏珂 北方雪狐 谭雅尹 曾曾 剑东 熊森林 婧苓 倮倮 月岛 游子衿 人邻 陌上吹笛 普拉斯 冷含莹 肖水 康苏埃拉




星期一诗社

微信xu_zhi_ting 邮箱xzt886@vip.qq.com QQ群589878064

豆瓣:https://www.douban.com/group/xqyss/

部落:https://buluo.qq.com/p/barindex.html?bid=3462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